老撾🇱🇦七日遊(上集)

李雪冰

攝影:李雪冰 <p class="ql-block">有人說,老撾宛如一個失落的天堂,壯麗的景觀和貧閑的生活形成對比。路途中金碧輝煌的寺廟與簡陋破舊的農舍、城市與農村尤其北部山區的反差很大,望著孩子們那期待的眸子,我們不忍拒絕,使劲掏口袋盡量讓他們各有所得。</p><p class="ql-block">走進老撾,偶遇村寨的紀實。沿著山路盤旋於煙霧繚繞的山區,這裏仍然保留燒荒春播的農耕習俗,大片山地殘留著火燎後的灰跡,等待著新春香蕉苗、玉米苗栽種。路途遇到許多村落、學校,也有相對落後的村寨,那裏茅草陋屋,猪禽遊走,依然是傳統的生活方式,貧窮寫在人們的臉上。</p><p class="ql-block">走進老撾,俯拾沿途的美景。随湄公河一路而下,在琅勃拉邦的普西山上,遠眺落日,遊船如梭,兩岸的景色美不勝收。沿途與河並走、與船同行,河水清澈見底,看到當地居民水上忙碌的身影。萬榮的南松河,流淌在碧綠的山谷之間,沿河岸你可以欣賞到迷人的風景。南松河熱鬧而充满活力,人們在河邊燒烤喝酒、唱歌遊泳,如果你想來點刺激的,可以嘗試在河上劃船或者進行漂流。人們在藍湖快樂跳水、恣意玩耍,歡樂的場景讓人流連忘返。在萬象湄公河夜市,一路的饕餮大餐孕育起味蕾的綻放,讓你欲罷不能 ,随時你會被邀入跳舞唱歌喝酒的圈子。夜市熱鬧的氣氛,更是一種難忘的體驗。</p><p class="ql-block">走進老撾,沐浴佛國的虔誠。老撾是佛的國度,到處是寺廟,随時遇僧侣。琅勃拉邦古城寺廟有30多座,其中香通寺、大皇宫最為華麗壯觀、裝飾精美,用寶石鑲嵌的生命樹和皇宫的珍藏都過目難忘。寺廟之間都紧挨著,普西山頂的瓦宗寺和萬象的塔鑾寺是年代悠久的古寺,也是香火最旺、最靈驗的寺廟之一,前來朝拜和祈福的人很多,寺廟金碧輝煌,佛塔巍峨聳立,很遠都能看到閃亮的金塔,點亮人們内心的虔誠。</p> <p class="ql-block">【萬象凱旋門】▽</p><p class="ql-block">老撾萬象旅遊的景點不少,但是有一個景點,基本每個遊客都會去參觀遊覽,這就是萬象凯旋門。1969年修建完工的老撾版凯旋門,細節極其漂亮。在老撾本地的叫法是“勝利紀念碑”,這座凯旋門是為了紀念老撾戰勝法國殖民者獲得勝利而修建,因此老撾凯旋門與法國還是有很大的關聯。</p> <p class="ql-block">老撾凯旋門既有巴黎凯旋門的特點,更是富有老撾本土文化特色,那就是Kinari圖畫和描寫Rama長詩的浮雕以及東南亞風格的塔及尖屋頂設計。碑下站得最多的老撾人就是帮人拍照的小販,其餘的就都是來打卡的遊客了。</p> <p class="ql-block">說起來,這座凯旋門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因為當時老撾的建築材料還比較落後,很多建築都是木質的,要建這麽大一處“勝利紀念碑”用全木材料當然不現實,於是老撾人們就聰明地使用了來自美國的援助,把原本是用來修建機場的水泥挪用來修建了一處“勝利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據說得知消息的美國非常生氣,就漸漸斷了對老撾的援助,所以這座凯旋門建造過程歷時11年,直到1969年才完工。凯旋門登頂需要另購門票。離碑不遠處就是見證中老友誼的,用瓷器建造而成的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見到這種用瓷器組合而成的大象,感覺頗為新奇。仔細觀察了一番,瓷大象的身子是用喝白酒那種小瓷杯,兩個口對口為一個小組合,用很多很多這樣的小瓷杯組合,就成了大象的身子。</p> <p class="ql-block">而四蹄最下面用了瓷盤做裝飾,還有象耳和象身也用了瓷盤,甚至為了好看,瓷盤的大小都不一,某些地方還用了瓷勺。這些組合都是用白色尼龍繩紧紧綁在一起,絕對不會散開,很牢固。最搞笑的是大象的尾巴,用小瓷杯做的象尾沒有固定在身上,所以随風有些搖曳,哈哈,瓷象瞬間活靈活現了,還有些可愛。</p> <p class="ql-block">兩只瓷象中間是一座佛塔,也是用瓷器組合而成,瓷盤、瓷碗、瓷勺、瓷杯,大多數以青花瓷顏色為主,但也為了色彩更為鮮艷,用了些有顏色的碗盤勺,還别說,真的頗有幾分藝術感。</p> <p class="ql-block">最後看到有塊提示有電的警示牌,上面寫著自貢文旅,估計是自貢市政府友情贈送的。日落黄昏時成為凯旋門最熱鬧的時候。天氣轉涼,當地居民也喜歡來此散步玩耍,各國遊客更是青睞於此,傍晚時分的凯旋門變得璀璨大氣,又是另一種感覺。</p> <p class="ql-block">【萬象塔鑾寺】▽</p><p class="ql-block">塔鑾位於老撾首都萬象市以北的瓦塔鑾寺的北面,距市區 5 公裏,本為瓦塔鑾寺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此寺,所以人們通常只稱塔鑾,是老撾的佛教聖地。</p> <p class="ql-block">塔鑾是一座老撾人引以自豪的風格獨具的建築物,它的建築造型、布局和結構都享有盛誉。塔鑾的全部建築為灰磚結構,由一個主塔和 30 個衛星塔組成。</p> <p class="ql-block">塔基是 3 層,最底層東西長 61.30 米,南北寬 58.48 米;四面各建一座膜拜亭;中層建有 30 個小塔,像衛星一樣環繞在主塔的周圍;主塔建在第三層上,主塔的下部也是 3 層,為正方形,上部為圓形,塔尖是錐形,髙聳入雲,直插雲霄。</p> <p class="ql-block">主塔頂部鍍金,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光輝奪目。塔鑾意為皇塔或大塔,始建於公元 737 年,也有人說建於三世纪紀、四世纪紀初、六世纪紀,还還有人说說是 2000 多年前阿育王所建。此塔初建時只是一座小塔,建在一個四方形的石墩上面。</p> <p class="ql-block">1566 年,瀾滄國王塞塔提拉在小塔的基礎上建築大塔,並在大塔周圍建造了紀念佛祖 30 種恩澤的 30 座小塔。塔建成以後,被國王命名為“帕塔舍利洛迦朱拉瑪尼”,意思是佛祖骨塔,塔下埋有佛祖的舍利骨。由於這座塔是國王所建,所以老撾人習慣於稱它為“塔鑾”。</p> <p class="ql-block">塔鑾在 18 世紀時曾多次遭到破壞,現存的塔是 1930 年按著原來樣子重新修建的。它作為佛教聖地,在老撾人民心目中被視為神聖之地,每年 11月間都在此舉行塔鑾盛會,是民間規模最大的廟會,也是全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節日。</p> <p class="ql-block">1957 年還在這裏舉行過規模盛大的 2500 年佛誕祭禮。後來曾在一年一度的塔鑾盛會期間,在塔鑾廣場舉行“塔鑾國際博覽會”,我國應邀參加過7 次。</p> <p class="ql-block">【船遊湄公河】▽</p><p class="ql-block">老撾的湄公河是該國的母親河,對老撾的生態環境、文化和經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千米,是亞州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是世界第九卡河,亞州第五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上遊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湄公河在老撾境內有777.4公裏,是名副其實的老撾人民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的正式名源於泰語,意為母親河,也引申為大河。是古代泰人對居住於該河流域的髙棉人,或者說是髙棉族人的稱呼。因此湄公河是泰人,即生活在今泰國和老撾的傣泰民族對這條河的稱呼,原意為“髙棉人之河”。</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長的河流,總長約4909千米,流經六個國家,季節性強,流量變化大,流域總面積達到81.1萬平方公裏。也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之一。老撾約有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附近,這表明湄公河對老撾的社會和經濟生活有著決定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在老撾瑯勃拉邦,我們乘坐湄公河遊船溯流而上,在寬闊的船艙裏,大家一邊吃著水果,聽著音樂,喝著啤酒,一邊砍賞湄公河兩岸風光,等待著湄公河上落日的霞光。放下沉重的行囊,停下勞累的腳步,緩步徜徉在有限的船艙,這應該是旅遊中最愜意的日落霞光時刻。</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除了养育兩岸的人民,湄公河還承担著重要的發電任务。老撾2021年的發電量達到1億千瓦時,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湄公河流經山地地區的落差發電。此外,湄公河還為老撾带來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如萬榮的漂流等,顯示了湄公河不僅是老撾的母親河,也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流域對老撾的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老撾的歷史上有三個古都——琅勃拉邦、萬象和占巴塞——都建在湄公河附近。這些古都見證了老撾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體現了湄公河在老撾文化中的核心地位。</p> <p class="ql-block">綜上所述,湄公河不僅是老撾人民的母親河,也是該國文化、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核心。它的作用和意義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地理範疇,成為了老撾國家身份和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萬象西蒙寺】▽</p><p class="ql-block">屬於東南亞國家的老撾,經濟不發達,但是信奉小乘佛教的當地人,卻極其淳樸。既然說到小乘佛教,就來說說老撾的寺廟吧,到老撾萬象旅遊,最不可錯過的,就是到當地的名寺遊覽一番了。</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是老撾萬象香火最旺盛的一個寺廟,相傳當初建寺的時候,法師要用一頭牲口為寺廟奠基,以此撫慰邪惡的亡靈,並將好運带給這座城市。這時,來了一位髙僧和一名叫西蒙的孕婦,自愿與牲口一起埋在西蒙寺的地基裏。信徒的虔誠打動了佛祖,從此西蒙寺香火不斷。</p> <p class="ql-block">當地的信徒們認為,作為孕婦的西蒙一直在護佑著他們,西蒙寺也就成為了萬象的“母親寺廟”,如今,崇拜她的人常來供奉祭拜以紀念她的牺牲。據說在西蒙寺求姻緣最靈驗,由於西蒙是孕婦,且牺牲了自己,因此到西蒙寺不能求子。</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被重建多次,現在我們看到的西蒙寺是1915年重建的。寺袖不大,但布置得井井有條,大殿周圍有許多小殿,殿頂上都會有佛經中的人物和故事,也算是對小乘佛教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在西蒙寺的大殿内,能看到很多信徒,在請大師“拴線”。“拴線習俗”是老撾古老的求愿方式,信眾通過“拴線”請寺内的大師為其誦經驅邪,祈運去病。大師首先嘴裏念念有詞地念一段經文,一般是有關驅邪、祈運、去病的,然後就是在許愿人的手腕上系上許愿繩。</p> <p class="ql-block">這種向神靈許愿的儀式,是老撾宗教文化的核心。老撾人會在出生、結婚、旅行前後、找到新工作,或其他人生中重要的事件發生之時,都會去寺袖“拴線”。通過系繩子的儀式,將神靈的力量集中起來,帮助自己充满正能量的度過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的庭院内有著很多雕像,都是小乘佛教中,各路神明和神兽,光是好好欣賞這些雕塑,都能在西蒙寺花上很長時間,如果想逐個了解這些雕塑背後的故事,那估計得在西蒙寺逛上大半天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瑯勃拉邦民族織布村】▽</p><p class="ql-block">瑯勃拉邦織布村位於老撾北部歷史名城的傳統手工藝品生產基地,以其悠久的手工織布文化和精湛的技藝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看到行程中有參觀織布村,感覺應該是村中家家有機抒聲,院院有涼布棚,戶戶以織布為生。但我們實際見到的織布村,卻完全顛覆了我原來想象和認知。我們所見到的織布村,織布人家都分布在村路的兩旁,織布的公棚和銷售布匹的商鋪同處一室,簡陋的手工織布者也就是營業員。</p> <p class="ql-block">手工織布至今仍是老撾織布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老撾的織布村的各個角落,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熟練掌握著這門傳承了百年的技藝。走近織布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傳統的手工織布機。</p> <p class="ql-block">這裏通常以家庭為單位,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手工作坊。一塊簡單的織錦,一個工人要織3-5天,而圖案復雜的,需要一個月。織布時需要把無數個裝著不同顏色線軸的梭子,絲毫無誤的穿插到底線中。</p> <p class="ql-block">如果圖案復雜,就算是當地好的手工藝人一天也只能織一兩厘米。織布的原料用的自家產的蚕絲。在這裏,從染色、紡紗到織布都是手工制作。織布村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每家每戶的女性都能熟練地掌握這門代代相傳的織布技藝。</p> <p class="ql-block">不僅生產傳統的織品,如圍巾、老撾傳統服飾等,而且還在不斷創新,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產品,如使用獨特東南亞風格的紙袋,帶有鮮花的燈罩或植物與紙張結合的筆記本。織布村不僅是該地區的文化標志之一,而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瑯勃拉邦的織布村是一個展示傳統手工織布製作流程的示範村,這裏不僅展示了老撾的傳統手工藝,還銷售圍巾,老撾傳統服飾等商品。在織布村,婦女、紡車和布,成為了一幅生動的畫卷,笑容被織進了布中,在紡車中輕輕吟唱。</p> <p class="ql-block">在瑯勃拉邦我們遊覽了織布村,傳統的織布架上絲絲縷縷,縷縷絲絲,在婦女們的手中變成畫,變成溫暖,文明和藝術。瑯勃拉邦織布村不僅傳承著悠久的手工織布文化,還以其精湛的技藝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這裏的居民世代為皇宮貴族制作生活用具,展現了老撾豐富的文化傳統。老撾瑯勃拉邦織布村是該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生產基地,也是瑯勃拉邦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瑯勃拉邦香通寺】▽</p><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老撾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位於南康江和湄公河交匯處,是一座面積不到10平方公裏的“L”型半島。由於佛教興盛,全民信佛,琅勃拉邦的古寺眾多。這裏既有古榕遮天繁花蔽日的古刹,也有精雕細刻莊嚴華美的廟宇,也不乏華貴雍容燦爛炫目的寺廟,堪稱東南亞地區的寺廟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而在這座寺廟眾多,佛塔林立的古都中,又數位於東北部的香通寺最為閃耀。作為老撾遺產的重要象徵以及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這樣說,它就是老撾文化的代表性建築。到老撾旅遊沒有到過香通寺,就跟來中國旅遊沒有到過長城故宫一樣,都會讓人遺憾。雖然其面積與規模不可能與中國的故宫相比,但是其在老撾的地位是與中國的故宫等同的。</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也叫做琅勃拉邦皇宫寺院,是賽特哈塞萊斯王於1560年興建而成的皇家建築。和國内的其它王宫建築一樣,香通寺也坐落在以湄公河為軸心的邊界上,是這座古色古香的生態之城最重要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它占地面積不大,主要由主殿、臥佛殿、藏經閣、殯儀堂和若幹佛塔組成。</p> <p class="ql-block">面積雖小,但寺内的建築設置都安排的井然有序,處處體現著王室的尊嚴和佛教的聖嚴。香通寺作為王室的私有財產,曾經一直都受到王室的庇護,普通人不可随意進入。直到1975年,老撾民主革命之後,才成為國家寺廟開始對外開放。遊客也可以進入參觀。</p> <p class="ql-block">老撾在歷史上也曾經歷過多次動亂,因此琅勃拉邦的這座鎮邦之寶也不是一直處於安全狀態。1887年後,琅勃拉邦遭遇黑旗軍洗劫,在其它寺廟都被夷為平地的時候,香通寺卻僥幸躲過一劫,幸免於難。據說,這是因為黑旗軍領袖陶文池小時候曾在此廟學習和修行,在戰爭期間,他們將此廟作為根據地以及軍隊休息的總部,這才沒讓這座精美的建築毁於戰火。</p> <p class="ql-block">戰爭結束後,金碧輝煌的香通寺也變得伤痕累累。直到1928年在西薩旺馮的幹預下,香通寺才得到了修繕。西薩旺馮去世後,他的遺骨就被安置在香通寺内,接受信徒的瞻仰,和這座古廟一起更迭琅勃拉邦的歲月。香通寺作為國内的名寺,知名度只增不减,遊客絡繹不絕。不過老撾的廟宇有規定,不能在寺内使用明火,因此老撾人拜佛都是以鮮花代替焚香敬奉佛陀。</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的主殿是典型的琅勃拉邦式建築,沿襲了傳統的寺廟建築風格,形制低矮,採用了層層疊疊的3重檐式屋頂,低垂到幾乎接地,有一種柔和向上的形式美感。琅勃拉邦在歷史上曾遭遇了多次動亂,因此建築上也带有其它東南亞國家的建築特色,是一種混合型的建築風格。</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大殿中,有8根裝飾華美的木柱支撑著附有法輪的屋頂。粗大的木柱被黄金雕刻的精美圖案層層裹住,閃閃發亮,和殿内供奉的釋迦牟尼金身相映成趣,十分華麗。</p> <p class="ql-block">老撾是一個工業基礎設施落後,境内多山地和髙原的國家。復雜的地形限制了老撾的經濟發展,村民們普遍貧困。但是出於對佛教的篤信,老撾的信徒們哪怕餓著自己,也要不遺餘力的將寺廟裝飾的金碧輝煌,彰顯自己對佛陀的敬仰。因此,寺廟可以說是當地最漂亮的建築物。</p> <p class="ql-block">在陽光的照射下,香通寺之中,無論是建築的外牆還是建築内部的裝飾都散發著光芒,彰顯著它的尊貴地位。在金碧輝煌的整個香通寺内,最為獨特的就要數主殿牆壁上的生命之樹。據說,在正殿的位置上曾有一颗顆髙達160米的麦同樹,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麦同樹倒下了。因此,建造者就在正殿的牆壁上用寶石和彩色的馬賽克玻璃拼刻了一顆“麦同樹”,讓這株巨大的生命之樹得以永生。</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樹的色彩絢麗,除了樹之外,還有花鳥人魚、孔雀烏龜等很多飛禽走兽,象徵生命之村的永恒和強大。在香通寺内,除了主角佛陀外,還有很多精美的雕刻。這些以當地人民生活為場景的浮雕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觀賞,精美細致的花紋以及栩栩如生的場景讓遊客忍不住按下手中的快門,保留下這段精彩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寺廟内擺满了精美的木制佛像。由於年久失修,一些佛陀表層的鍍金已經脫落,像是歷經滄桑,依然保持著威嚴的形態。在建築群的東門,有一棟陳列著一輛金色的豪華出殯儀仗馬車的葬儀禮堂。以前,香通寺就是王室舉行最髙禮儀的殿堂,無論是國王的婚禮還是葬禮都在寺廟舉行,修復香通寺的國王西薩旺馮的遺骨就是安置在這裏。</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訴說著老撾的歷史發展,也承載著佛教文化的歷史發展。它不僅是一座寺廟,而更像是老撾歷史發展的見證者,猶如中國的故宫一般珍貴。是到老撾旅遊不得不去的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40710—07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