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美食选谈

志宏

<p class="ql-block">  兴县地处沿黄,千百年来汉蒙文化交汇,中原农耕经济与北方游牧经济冲撞对接,特殊的地域和文化优势让兴县饮食文化汇聚了秦、晋、蒙三地饮食的长处和优秀基因,勤劳智慧的兴县人在繁衍生息中传承进步,开拓创新,形成独特的“晋绥风味”。这独特的“晋绥风味”不仅让从兴县这片热土上走出的兴县儿女们根连故土、魂牵梦萦,更让外界的朋友们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兴县传统小吃主要以扁食冒汤、金丝烙饼、羊杂碎、“蛤蟆含蛋”、压头肉、小炒肉、拉叨叨等特色小吃为主,其中扁食冒汤无疑就是传统小吃的领军名吃。在兴县,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餐桌上总少了咸麻酸辣、鲜香可口的扁食冒汤。因为这道压轴美食不但味美可口、品相出众,更为重要的是兴县原创、独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兴县冒汤的原料为细粉丝、小扁食、青红丝、海带丝、葱丝、鲜芜要、香油等。粉丝多自制,山药捣碎,过筛,做成淀粉,淀粉内配以适量白矾,用极细的小孔(香头粗细)的漏瓢,漏入滚沸的锅内,熬约3分钟,捞出,搭在木架上,半干后收起,晾干。青红丝多用鸡蛋制作,鸡蛋放入炒瓢内,摊薄,待焦黄时取出,切成细丝。小扁食馅有素荤之分,素馅多用白菜、粉条、豆腐拌以香油等调料做成,荤馅有羊肉、猪肉之分,羊肉馅多用萝卜,猪肉馅多配白菜、粉条。制作冒汤先把水烧开,把事先准备好的细粉丝、小扁食按吃食人数,适量下锅,一般一碗冒汤下饺十个。煮熟后放在小碗内,舀点汤,撒上青红丝、海带丝、葱丝、鲜芜蔡,灌以胡椒、花椒、生姜、食盐、醋,辣椒等调料汤,即可食。扁食冒汤不仅工艺精湛,名冠三晋,更重要是他还有黄金搭档金丝烙饼,也是兴县美食中的又一精品,亦称“一窝丝”烙饼,以其色泽金黄、酥香不腻、香鲜可口而闻名秦晋。因熟后腾空甩起,两手向中间一合,即抖成细丝一团,故而得名。拉丝烙饼皮极薄,层次均匀,丝细绵长,宜于热吃。食时若配以扁食冒汤,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也难以比拟。</p> <p class="ql-block">  品尝兴县小吃,尽享历史文化。每一个兴县小吃背后,都有一段美好的历史故事。相传乾隆九年春节,兴县历史名臣孙嘉淦回家省亲,乡亲闻讯而至,热情招待。每天不是饺子就是粉汤。熟料省亲假期将尽,但乡亲们的招待却远远没有结束,孙嘉淦灵机一动,让大家把饺子加到粉汤里混在一起吃,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抚慰乡亲们的盛情难却。粉汤里加了饺子、周边撒上芫荽、香菜、羊肉,看上去仿佛像盖上帽子一样,鲜亮的品相、精细的食材,喷香的味道、美好的寓意尽在这一碗热气腾腾的冒汤中,瞬间让人食欲倍增、垂涎欲滴。孙嘉淦吃后感觉色香味美、别具一格。对此赞不绝口。不料,不经意间两种普通的食物巧合就创造出了——兴县冒汤这一“惊天动地”源远流长的独特美食。</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兴县扁食冒汤是名臣的独创,那么兴县压头肉就是皇帝的新欢。相传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去西安途经兴县寨牛湾时,兴县厨师给皇帝制做“卤猪头肉”结果晚上熬制时,不小心睡过头了,将猪头肉熬成肉了。聪明机智的兴县厨师将计就计,把卤猪肉沫汤中骨头清澄出来,然后倒进盆里,端到屋外,搅拌到大冒过仅留一点水气时,停止搅拌,放到墙头上。第二天一早,太监催促上菜时,厨师顶着欺君之罪无可奈何拿下墙头上的盆时,盆内肉汤已凝固成晶莹剔透胶状固体,慢慢地倒出,放在案板上,切成薄薄的亮亮的肉片,放入盘内,同时在小碟内配制了蒜汁,让侍卫太监端了上去。结果康熙皇帝夹了一肉片,蘸了点蒜汁,放嘴里嚼,肉香劲道,滑味无穷。特召唤厨师问这叫什么菜 ?厨师随口答道:“猪头肉!”康熙觉得这味道好,可名字太不雅了,便赐名“压头肉”。</p> <p class="ql-block">  兴县小米,自然天成。革命年代,兴县9万老百姓用小米、黑豆等杂粮供养了边区(解放区)4万党政大军,助力创造了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的丰功伟绩。新时期,经过传承和创新,以兴县小米为原材料制作的兴县枣泥油糕,色泽金黄,外焦里嫩,成为兴县最具代表性的杂粮美食。正宗的兴县枣泥油糕,以熟黄米面包红糖或蜜枣油炸而成,要经过兴县婆姨“拌、蒸、揉、参、卷、勒、炸”七道工序才算功成。在兴县,油糕经常被称为“喜糕”,因其名字中带有“糕”字,与“高”同音,有步步登高、节节高攀的美好寓意,也成为兴县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招待贵宾和迎接重要客人时必不可少的吃食。</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我县紧紧依托杂粮之乡文化新名片的品牌优势,深入推进餐饮文化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乘着“六张牌”的强劲东风,在推进文旅融合、建设文旅强县的目标引领下,风味独特的兴县美食冒汤、金丝烙饼、羊杂碎必将叫响品牌、发扬光大。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兴县杂粮宴”,也必将冲出“三晋”,走向全国,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 各位朋友,兴县是晋绥首府,革命老区,米是红色的米,人是热情的人,兴县小吃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红色基因,兴县人民既有朴素的好客热情,又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窑洞点灯盏盏明,粉汤油糕待亲人”,晋绥首府,红色兴县,永远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