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冢 》</p><p class="ql-block"> 文/窦四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起冢,有些人会说,见过,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个大土堆堆子,大土圪塔子。错,它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是那个时期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汉字或者词语,一词多义比比皆是。而不仅如此,汉字和词在不同的时期,还具有着一定差别。甚至两个字连起来读,和它分开读都相差巨大,甚至意思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长达五千多年历史。汉字词语的含义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事。今天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坟丶墓丶冢丶陵"的含义。它们都是死者去世以后最终居住的地方。但他们有所不同,正如有的人说的,坟埋小民,墓埋绅士。冢葬高官大儒,陵葬君王。而现在坟和墓同用了。“冢“是个形声字。《说文》中有记载,“冢高坟也。"这也就是说,冢的规模要远胜于坟墓。在古代历史上,一般寻常人的坟墓,不能被称之为“冢"。通常来说,诸候,贵族等拥有崇高身份的人,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死后所葬之地才能被称之为“冢"。皇帝、帝王死后,葬埋的很大的土堡叫"陵"。如:乾陵埋的唐代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p><p class="ql-block"> 地处九冢三十六坡的新筑龙王庙村。村子附近在旧社会就有九个冢,韩信冢,茂茂冢,狼冢,大冢,二冢等等,这些冢有的有来头,有的时间过长,已经说不出来头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印象最深的数韩信冢了,它离村比较近,而且有碑楼及碑文,使我们幼小时候常去玩耍之地,又经常听村里有文化老人讲韩信的故事,韩信被萧何吕后杀后,其首级滚至灞河东岸龙王庙村,怒气冲天,化成大火,殃及百姓。龙王见后降大雨,大火渐渐媳灭。韩信首级葬于此地,形成了韩信冢。韩信冢奇特,十五米左右高,形似馒头。上有千年古柏,婆娑有势,如苍龙从天而降。茎干和根部盘虬错节,裸露如龙抓物,形象逼真。南到有碑楼,碑楼里赑屃昂头挺胸,目视前方。背驮石碑。石碑上有清代巡抚毕沅题词:“汉淮阳侯韩公信之墓"。《灞桥文史资料》记载这座碑楼是由本村窦谦监修,由火烧村工匠建成。冢前有庙,四周有墙圈围着,有人守护。墙内可种植庄稼蔬菜之类。</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村里为了开垦农田,毁冢造田,村民曾在冢下取沙,修建村道。在取沙中挖出陶碗,青砖等文物,青砖是卯套卯。</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各有所爱。</p><p class="ql-block"> 我爱大冢,在我孩童时。春天,在冢坡上挖野菜,摘小花。上到冢顶玩耍。夏季,跟上大哥哥们在冢上乘凉,听他们讲牛郎织女及汉唐故事。秋季,爬上顶端,可通过浓浓的叶子,看下边红红的野果。蓝天白云下,一片丰收景象。冬天,你象士兵一样,站在风雪中守护着村庄。</p><p class="ql-block"> 冢在我们家乡新筑地区基本消失了,极个别还保留残缺的身躯。如果在不加以保护,过上一段时间,我们的子孙就见不到了。只能从文字上知道一个“冢”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