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妈妈

小鱼

一晃六年过去了,又是炎热的夏天。2018年的7月永远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结合学习图片编辑的知识,重新整理母亲的照片,做书。 我的妈妈,张雪金,1942年2月8日出生在上海 图片来自网络,上海长宁区三泾北宅的铁路 1962年外婆张爱凤与妈妈张雪金在公园合影。 1962年妈妈在公园 妈妈的同学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头。而母亲,便是那最明亮、最温暖的一颗星。然而,命运却如同一场狂风骤雨,无情地将她从我的身边夺走,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与思念…<br> 图片来自网络 1960年的中山公园街景 1960年9月妈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37年。1997年2月光荣退休。<br> 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奖章<br> 妈妈工作的研究小组<br> 妈妈在做实验<br> 妈妈、妈妈的同事曹秀琴1973年在昆明地质研究所<br> 1979年,美国JY公司用户经验交流会分享经验<br> 1969年7月妈妈与我<br> 1973年我与妈妈<br> 我们一家人 2005年妈妈、爸爸和我在上海人民广场留影 一家人庆祝爸爸过60岁生日 一家人庆祝妈妈过70岁生日 妈妈是个乐观的人,喜欢旅游 2015年小区里梅花盛开给妈妈留影 2016年5月23日我和妈妈去桂林 2016年10月1日陪妈妈去豫园商城 2016年10月1日陪妈妈去外滩,手机记录 2018年7月15日那是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祥和。但谁也未曾料到,厄运正悄然降临。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吃过中饭。我匆匆出门去听陈海汶的摄影讲座。回家突然看到妈妈突然病倒,我心急火燎地把母亲送往医院时,妈妈突发脑出血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医生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交面容,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她静静地躺在那里,宛如只是睡着了一织,让人感到心慌意乱。我站在病床边,目光紧紧地锁住妈妈苍白的般,可我却清楚地知道,她正在与死神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搏斗。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疼痛得几乎无法呼吸。<br> 2018年7月15日妈妈突发脑出血急送医院<br> 2018年7月17日成为了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晚上8点我的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享年74岁。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br> <br>妈妈的离去是如此突然,让我措手不及。她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坚强、勤劳、善良。然而,长期的劳累和忽视自身的健康,最终让病魔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br> 在妈妈病倒之前的那4个小时,她顶着烈日还在为我操心,为我去买东西。回忆如潮水般铺天盖地地袭来,我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我总是体弱多病,妈妈便日夜守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她会为我熬制各种营养丰富的汤羹,那浓郁的香气至今仍萦绕在我的鼻间。她会轻轻抚摸着我的额头,用温柔的声音安慰着我,给我力量。每当我生病难受时,她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关切和心疼,仿佛我所受的痛苦她都感同身受。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我渐渐康复,而她却因为操劳过度而疲惫不堪。<br><br>妈妈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与甜蜜。每天清晨,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她已经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了。她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厨具,为我们准备着美味的早餐。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扑鼻而来的香气,都是妈妈爱的象征。她的双手虽然粗糙,但却蕴含着无尽的温柔和力量。她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在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br> 在妈妈患病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她所承受的痛苦和折磨。每一次的治疗,每一次的希望与失望,都如刀割般刺痛着我的心。我无数次地在想,如果妈妈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如果能早一点发现疾病的端倪,如果能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留出一些休息和保养的时间,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br> <br>妈妈的离去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健康对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它不仅仅是身体的无病无痛,更是心灵的宁静和生活的质量。当我们拥有健康时,往往会忽略它的存在,肆意地挥霍着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为了琐碎的烦恼而忧愁。然而,当健康离我们而去,我们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那些曾经追求的东西在生命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br> <br>健康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石。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无法全力以赴地去追求自己的事业,无法陪伴家人度过美好的时光,无法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