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40个世纪黄沙下的法老埃及

哆唻兮兮

早就想去埃及寻古,早就想去寻古那40个世纪黄沙下的法老埃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因为,那里是古国中的古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王朝和连续的文明;<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因为,那里被称为东方却是西方文明的温床,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神密之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因为,那里曾经有过的文明,曾有颠覆人三观的超前成熟、超前辉煌,然后又超前凋敝、超前灭亡……<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还因为,当中华文明还在摇篮里或者蹒跚学步的时候,那里的文明已经经历了生老病死的一生,然后悄然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div> 那里有太多的未解之谜。<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想突破自己的认知茧房去开眼看世界,想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去了解文明的起点,不去亲眼看看古埃及怎么能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于是,2023年3月13日,因新冠疫情断航3年的中埃航班刚刚首航,我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div> <h5><font color="#167efb">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首都开罗,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总面积100.0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4亿,为非洲第二人口大国。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东方哈姆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胡夫金字塔被公元前 3 世纪的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而如今这“世界七大奇迹”只有金字塔历经数千年留存下来。</font></h5>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前记: 关于“寻古”的雾里看花</b></div>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晚上21点登机,MS956北京直飞开罗。<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夜里辗转反侧,困惑接踵而来:<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作为早于中华文明千年的世界上第一个单一民族的王朝,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一个横跨亚非的帝国……<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现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埃及还在,辉煌绝顶的古埃及已不复存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尼罗河还在,聪明绝顶的古埃及人却不复存?<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文明会中断?谁是其“中断”的罪魁祸首?<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 十个小时之后,我将开始对埃及走马观花,搞不清“寻古”的时间节点,就无法分辨所见所闻:</div><div> 哪些是本土的独特文明?</div><div> 哪些是外来的混血文明或融合文明?</div><div> 哪些是法老埃及之古?</div><div> 哪些是后埃及甚至是近代埃及之古……<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对于“寻古”,我不满足于眉毛胡子、雾里看花。<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在有数百年历史的“死亡之城”拍摄的开罗晚照。</font></h5> 有资料说,对有7450多年历史的埃及“寻古”,可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自公元前3200年第1王朝起至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帝国征服为止。共31个王朝。古埃及共持续了2700年。上图为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帝国版图。(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在古代-中世纪阶段中,对“古代”的界定,世界史学界约定俗成是按曼涅托在《埃及史》中的年表划分(曼涅托相当于中国的司马迁,是托勒密一世时期的大祭司,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即:自公元前3200年第1王朝起,至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征服止。共31个王朝。<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如果按31个王朝为埃及“古代”文明,古埃及共持续了2700年。(此时,中国尚处于战国时期。)</div><div> 然而,如果按这种算法,曾经的古代地中海文明的中心、希腊文化的中枢——托勒密时期的亚历山大城,就不能算作古埃及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持这种看法的人们认为,托勒密王朝是欧洲西方种族征服文化,此前征服过埃及的喜克索斯人、赫梯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等,虽然也不是北非本土法老,但都是亚州的东方种族,都是多神教,他们被古埃及文明同化的程度较高。<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托勒密王朝始于亚历山大帝国,统治埃及近300年(公元前305至前30年)。鼎盛时期,托勒密帝国成为地中海文明的中心。(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如果从埃及失去国家、失去宗教独立地位为界限,埃及“古代”文明的下限则应该是:公元前30年,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为止——持续了3100年。<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也就是说,托勒密王朝如果被认可是希腊化的埃及文明,古埃及应该是33个王朝——31个东方法老王朝,还有2个西方法老统治。最后一位法老,应该是有着马其顿-希腊血统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此后,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此时,中国处于东汉时期。) <h5><font color="#167efb">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埃及近700年(公元前30至640年),埃及成为罗马-拜占庭的一个行省,被称为“罗马埃及”。(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但是,如果以古埃及语言、文字彻底消亡起止,下限应当是:公元640年,埃及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为止——持续了3700年。(此时,中国处于唐朝时期。)<div> 此后,埃及伊斯兰化并在阿拉伯帝国内经历了五个朝代,其中阿尤布王朝的萨拉丁击退了十字军东征,马穆鲁克王朝击退了蒙古铁骑,使埃及成为伊斯兰文明的救星……</div> <h5><font color="#167efb">公元640年,拜占庭埃及被阿拉伯帝国征服,阿拉伯人直接统治埃及约两个半世纪,主体民族的DNA变成阿拉伯人。(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div> 综上,无论是持续了2700年、3100年、还是3700年,总之,很难一刀切地说,是哪个外族征服者灭亡了古埃及。或者,很难有清晰地“文明中断”的时间节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三个主要外来文化的注入——多神教的希腊,基督教的罗马和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有力的摧毁了尼罗河沿岸土生土长的埃及古典文化。</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总之,从公元前11至前1世纪,古埃及断断续续地曾被非、亚、欧多个外族征服。公元2—7世纪,古埃及被并入罗马、拜占庭帝国。公元7世纪中期,古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div><div>此后,阿拉伯人的埃及又遭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征服,直至近现代成为法、英、德等国家的殖民地。</div><div> 异族统治长达2300年,统治者不断更迭,文明也跟着不断变更。古典文明在更迭和变更中渐渐烟飞灰灭。</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1400多年来,开罗一直都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任何一个入侵者都必须尊重那里的伊斯兰文化和感情才能存在,因此,开罗是伊斯兰古代文化和建筑保存最好的一个城市。</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开罗最显眼的城市景观是刺破天际的宣礼塔。据统计,全市现有建于不同时期和年代的清真寺800多座。</font></h5> 不但文明,民族也是如此。在当代埃及,94%主体民族的DNA是阿拉伯人,古埃及人的基因据说仅存在于2%的科普特人中。所以,从生物学角度讲,古埃及人的后代还生活在尼罗河畔,但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埃及已是完完全全的混血民族,被美尼斯统一的那个原生单一民族的埃及早已不复存在。 <h5><font color="#167efb">在萨拉丁城堡偶遇并拍摄了正在举办婚礼的当地青年。据了解,穆斯林可以在阿里清真寺广场举办西式婚礼,但穿婚纱的新娘不可以进入清真寺。</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伴郎都很阳光也很帅。来宾的着装接轨世界各大都市,与旅游区穿阿拉伯长袍的小贩不可同日而语。</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伴娘们的举止都落落大方,眼眸特别清澈。着装比伴郎们保守,多为</font><font color="#167efb">民族服装,也有戴面纱的。据说,穆斯林女性婚后需穿黑袍,不过,公共场合也可以不穿。</font></h5> 无论古埃及“文明中断”从何处划分,公元前332年前为古典法老时代、公元30年前为希腊化法老时代、公元640年前为罗马总督时代、公元1517年前为阿拉伯哈里发时代,这四个时代、四个时间点,给了我一个观察古代-中世纪埃及的时间坐标, 能使我在访问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参观著名的埃及国家博物馆、游历三大历史古都和尼罗河沿岸诸多神庙时,主题能更集中,思路也能清晰许多。<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font color="#167efb">吉萨高原的金字塔,终于出现在飞机的舷窗下。</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当古老和现代的埃及一齐迎面而来时,我拿起了相机,锁定了晨曦中的金字塔。</font></h5> 当吉萨高原的三座魂牵梦绕的金字塔,终于出现在飞机舷窗下方时,当古老和现代的埃及一齐迎面而来时,我拿起了相机,锁定了晨曦中的金字塔,锁定了“文明中断”前的法老埃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了便于记忆并对号入座地查询,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张古埃及31个王朝与中华历史简要的对照年表,随时戴在了身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寻古古典时代:</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金字塔的未解之谜</b><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埃及第一站是开罗,开罗第一站是吉萨高原,吉萨高原第一站是胡夫金字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在五星级的梅纳万豪酒店放下行李后,我马不停蹄地开始拍摄埃及的最经典画面:金字塔+驼队。</span></div></h3> 不过,了解了“文明中断”的时间节点,我清楚地知道:其实,这是显然的误导。<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因为,4600年前金字塔刚刚建立的时候,那里虽然有了世界最早的书写工具、最早的数学、甚至最早的鳄鱼,唯独没有最早的骆驼!直到31王朝的最后一代,埃及的神话、神庙、墓葬中出现过鹰、蛇、胡狼、猫等许多沙漠动物,却重来没有出现过骆驼……那个时代还没有骆驼这个物种。<div> 只是,我不能免俗——沙漠中金字塔的辨识度太高,沙漠中骆驼的辨识度太高,去拍摄沙漠中的古老埃及,不能不从标示性的金字塔拍起,不能不从哈里发时代才出现的驼队拍起。<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站在胡夫大金字塔北侧的正面,从顶部往下看,可看到在距离地面13米高处是观光客的出入口,又称“玛蒙穴”。那是1200多年前,哈里发时代的征服者——伊斯兰总督阿尔玛蒙,在残酷镇压了埃及起义者之后,羞辱性地打开了其神圣祖先陵墓的隧道入口。那是象征古埃及文明中断的巨大的历史伤口。<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亲眼看过、触摸过、进入过金字塔,对其未解之谜往往更加疑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迄今,埃及全境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8座,且大多建于古王朝时期。在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的三座最著名、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由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祖孙三位皇帝胡夫(Khufu)、哈夫拉(Khafra)和门卡乌拉(Menkaura)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祖孙三代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又称大金字塔),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而且是七大奇迹的巍然独存。</div></div> 大金字塔高达146.5米(保留至今还有约139米高),相当于40多层楼高;边长230米,走一圈大约1公里;大金字塔是由260多万块巨石组成的四面体,其总重量达600万公吨。在建成之后的3800年里,曾一度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建筑(直到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出现)。<div> 举世闻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紧挨着哈夫拉金字塔。斯芬克斯高20米,宽57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长。在古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力量的象征,是体现太阳神威力的动物。工匠把法老与狮子的形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王权的威力,使法老成为万民崇拜的偶像。</div> <h5><br></h5>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若大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群建于4600年前,虽然古埃及那时已率先进入了青铜文明,但是铁器还没有发明出来,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开凿和切割那些硬度达到了6-8度的花岗岩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还有,建造金字塔的石灰岩轻的有1.5吨,重的则达100多吨,他们靠什么方法把这些石块运上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高的位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更不要说金字塔塔底四边长度的平均误差只有2厘米,四个直角的误差也只有0.12°(这是在风吹雨打几千年后的误差,难以想象刚建好时的精确度)。<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据说金字塔的边长乘以二再除以高度,得到的结果恰好是圆周率3.1415;金字塔的重量乘以10的15次方,恰好是地球的重量;金字塔的高乘以10的9次方,恰好是1.46亿公里,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金字塔位于北纬29.979245度,这与光速29.979245万公里/秒一模一样。类似的数学和天文学的“巧合”还有很多,而且继续不断被后世科学家发现着……<div>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要知道,当时,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文明还都处于石器时代,我们华夏民族仅仅留存有“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br data-filtered="filtered">古埃及人无疑为其后世界所有文明建立了高标准,领跑世界其他民族2000多年而且无人超越!<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这是AI复原的4600年前吉萨高原上恢弘的金字塔建筑群。当时,这个星球上的绝大多数文明还都处于石器时代。(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这是AI复原的4600年前的金字塔,通体是抛光的白色石灰岩,有纯金塔顶。(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然而,越是这样的标高和领跑越是令人疑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那些建造金字塔的“超级知识”从何而来?那些建造金字塔的“超级人类”往何而去?为什么没有被继承、遗传下来? <h5><br></h5> <h5><font color="#167efb">水上的弦月,明白不过地表达着:这里是阿拉伯埃及。</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在80年前决定二次世界大战走向的开罗会议会址拍摄金字塔,与在荒凉的吉萨高原上拍出的感觉完全不同。</font></h5> 古埃及文明可以概括为“死亡文明”。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金字塔的“地下宫殿”里有经过防腐处理的法老尸体“木乃伊”。尽管至今没有找到胡夫法老的木乃伊,但是据考古学家估计,从第1王朝到第31王朝的大约2700年中,埋葬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木乃伊就有两亿具以上。木乃伊的制作,使埃及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医学和解剖学知识。而与其同时代的世界其它地方,人们对医学和解剖学是什么还一无所知!<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人总是要死的,但是,为什么要花费这样多的国力和劳力,消耗这样多的钱财,为法老建造一个尸体贮存所呢?</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930年,法国人安东尼·博维发现金字塔有一种科技难以解释的“超自然力”——金字塔能。其除了能加速尸体的“木乃伊化”,有利于死人等待有朝一日的“复活”,还对活人有医疗作用。不过,利用木乃伊和“金字塔能”治病仅在16世纪以后的欧洲风靡,连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都有提及,但后来就销声匿迹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没有人能解释金字塔这种“超自然力”是否真的存在?也没有人能解释早在4600年前这种“超自然力”是否已被古埃及人所认知?<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在仅仅 100 多年时间里,古埃及人连续创造了 3 个世界最高建筑的纪录,而斯尼弗鲁的儿子胡夫将把金字塔建筑推向一个以后几千年都难以逾越的高度。</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胡夫金字塔内部通往法老墓室的大回廊。在这个回廊可以看到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及4000多年前对力学原理理解和运用。</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不攀登上金字塔,就体会不到塔身52度的倾斜有多陡峭,不知道平均2.5吨的石头有多巨大。</font></h5> 金字塔更令人困惑的不止有对“超级知识”运用和对“超自然力”的认知,还体现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王朝的组织实力!<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60万块巨石搭建而成的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建筑工程,在没有现代塔吊、起重机的上古时代,得需要多少劳动力、劳作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以古埃及那时的人口和国力可能吗?</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个问题早在25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游历至古埃及时,也向当地居民问起这件事。当地居民的回答是:全埃及的男人,分成每10万人一组,每组工作3个月,依次轮流。仅仅是建造拖动石头的道路就花费了10年,修建金字塔又花费了20年时间……这一描述,可以在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当中找到详细记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但是,胡夫法老在位仅24年(公元前2589-2566年在位)。根据《世界人口历史图集》记载,古埃及第4王朝人口在初期估计有100万。修建金字塔每年至少需要20万人,加上后勤保障、监工、测绘、军队、家眷等等起码要30万人。也就是说,胡夫法老一登基,就需利用手中的神权和王权,调动全国三分之一的壮劳力当季节工修建坟墓。4600年前,古埃及强大的国家力量和坚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可见一斑。</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然而,越是这样越令人疑惑:</div><div> 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什么抵抗不住“异族入侵”?</div><div> 古埃及文明究竟是怎样崛起和衰落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金字塔还有多少未解之谜?</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寻古帝国时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帝王谷的未解之谜</b></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无疑是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那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没有之一。<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在人头攒动的图坦卡蒙陈列室里反复排队、一遍又一遍地贴近观看这一发现。陈列室的管理员早就注意到了我,当偶尔与我四目相对时,他竟然通情达理地阖了一下眼,我立刻心领神会地抬起了相机……</div> <h5><font color="#167efb">埃及第一国宝——3300多年前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这是与金字塔并列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世界上估值最高的文物。</font></h5> 蜚声世界的埃及第一国宝——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是与金字塔并列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他来自古埃及文明的又一高峰之所在——帝王谷。 <h5><font color="#167efb">在热气球上俯瞰帝王谷 Kings Vally。前景是拉美西斯二世葬祭庙。</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在底比斯城尼罗河西岸的古尔纳(AI-Qurn)金字塔形山峰下,法老们不断开凿墓穴,大约绵延了5个世纪。后人先后挖掘出埃及64位法老的陵墓。</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塞提一世之墓(KV 17)是帝王谷第一座规模宏大、装饰完整、保存完好的陵墓。从入口开始,每一面墙和柱子之上都覆盖有《亡灵书》。</font></h5> <div> 在古埃及历史上,宏大的金字塔作为法老陵墓的时间超过1500年。从左塞尔(公元前2630年——公元前2611年在位)在塞加拉建造阶梯金字塔算起,一直到阿赫摩斯一世(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525年在位)在阿拜多斯建造最后一座金字塔,埃及法老都以金字塔为陵墓。然而,公元前1540年新王国建立后不久,法老们放弃了这一传承千年的墓葬传统,改为在帝王谷修建岩墓。<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要放弃传承千年的金字塔?<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法老坟墓中的这双眼睛,这双手,穿过4000年的时空在凝视在祈祷。</font></h5> <h3> 据查到的资料显示,对放弃建造金字塔有两种说法:一是阴谋论,一是进化论。<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埃及王朝更迭有很多起于宫廷政变。第一个放弃金字塔的法老叫图特摩斯 Thutmose(约前1540年——前1492年),是古埃及第18王朝第三位法老,他是军事首领,不是皇室成员。他登上皇位以后做了两件骇世惊俗的事:一是迁都。把国家首都向南搬迁500公里,从上埃及的孟菲斯搬到了下埃及的底比斯(即从开罗搬到了卢克索。这个很好理解,中国历史上也有迁都的事,西汉的王莽篡位失败,新上任的刘秀就把首都从西安搬到了洛阳。朱棣篡位成功,把首都从南京搬到了北京。)二是开凿岩墓。古王国法老的金字塔陵墓全都在孟菲斯(现名:开罗)附近的沙漠里,新王国法老到了底比斯(现名:卢克索),始创利用山川河流的自然形状建陵。从此,底比斯西岸的那片普通的山谷有了新的名字:帝王谷 Kings Vally (帝王谷的被发掘的陵墓都以 KV 编号, 已经排到65号,王后谷目前编号排到QV88号)。</h3><h3><br data-filtered="filtered"></h3> <h5><br></h5> 至于进化论,从公元前1786年第13王朝后,整个埃及进入了第二中间期。由于中央政权极度衰落无法形成足够的军事力量抵抗来自中亚的蛮族-喜克索斯人(Hyksos)的入侵,喜克索斯人(巴勒斯坦人)长驱直入埃及北方,并建立了第15、第16王朝(约西元前1674年至1548 年),迫使原来一直被作为首都的孟菲斯迁移到南方的底比斯。<div> 金字塔崇拜衰落的原因,其实还有许多政治、经济等深层因。</div><div> 首先,死后复活的特权被分享。</div> 在古王国时期,只有法老和王族成员才能有来世,金字塔是通向死后复活的阶梯。金字塔修建的盛期,是古王国的第4王朝时期,经过纳尔迈的长期兼并战争,古王国获得了稳固的生存空间。统一的王国打破了城邦隔离,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太平盛世。王权、宗法权、神权高度统一。在这种形势下,埃及法老可以根据自身的神王思想,打造现世神明的纪念物——金字塔。<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但是,随着古王国的崩溃、第一中间期的混乱,地方诸侯势力崛起,这些地方实力派,开始模仿法老为自己修建金字塔,希望与法老共享来世。诸侯们当然不能把自己和太阳真神联系起来,于是,进入中王国第13王朝后,地方就出现了专门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太阳神崇拜,使神权从王权中剥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br></h5> <div> 第二,最高权力传承的中断,使官方宗教改变,神格纪念物随之改变。<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建筑学上称金字塔为原始建筑,这反映了它在文明进程中的位置。虽然在古王国时辉煌一时,但经过1500年的沧桑后,埃及人经历了两次中间期,以及短暂脆弱的中王国后,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曾一度中断了大规模金字塔的修建。特别是第二中间期,亚洲人(喜克索斯人)的入侵,让埃及人意识到现世的残酷与生存之道,因此国家再度统一后,他们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环地中海争霸的战争中。此时,阿蒙神作为底比斯地方神衹崛起。底比斯是新任法老的故乡,阿蒙神一荣俱荣,由最初是风神或空气神,变成了宇宙之神“万神之神”,变成了帝国的战争保护神,变成了新王国的官方宗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金字塔是拉神崇拜的象征,是法老作为天神死后位列仙班的阶梯与其神格的纪念物。而阿蒙神的崇拜(合体后阿蒙-拉)与拉神截然不同——法老不再是太阳神的真身,而是太阳神的儿子。从此,孟菲斯的太阳神拉(赫利奥波斯)崇拜衰弱了,甚至连带九柱神(拉神和她的四对子女)体系都不再重要了。底比斯的阿蒙-拉以及他的妻子(日落之神穆特)和儿子(月升之神孔斯)组合的三柱神体系成为古埃及的主导。 <h5><font color="#167efb">孟菲斯崇拜九柱神系,是拉神和她的四对子女。</font></h5><h5><font color="#167efb">阿图姆.拉-万物创造者,单性繁殖生产生舒-风神和泰芙努特-水神;风神和水神兄妹结合生产二子:盖布-大地之神和努特-天空之神;地神和天神兄妹结合生产四子:奈夫蒂斯-繁殖之神,奥利西斯-亡者之神,伊希斯-生命之神,塞特-混乱之神。(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其三,帝国埃及国家资源入不敷出。<div> 新王国时期,法老埃及将独立战争发展成侵略战争,第一次建立了庞大的古埃及帝国。帝国埃及首要需处理的是亚洲领地的统治与管理,以及与已知的世界强国较量(米坦尼、赫梯、亚述)。第18、19王朝时时处在战争状态(例如图特摩斯三世的十八次远征,拉美西斯二世的卡迭石会战),因此国家资源不可能像古王国时那样,大部分用于修建纪念性建筑上。即使是像卡纳克、卢克索等阿蒙神庙,也是多个统治者连续建设的结果。</div> 其四,统治中心的底比斯,是河谷地形,不利于修建金字塔。<div> 底比斯的统治者,在尼罗河西岸也修建过小型金字塔。比如:孟图霍特普二世建于达尔·埃尔·巴赫里的陵庙。特点是把金字塔和葬祭庙+岩墓结合在一起,但是没能达到震撼效果。后代法老们最终因地制宜放弃了金字塔,选择了葬祭庙+岩墓的形式。<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其五,新王国的建筑技术获得进步,审美趣味也随之变化。</div><div> 古王国时期建筑技术极度原始,因此,建筑外部效果是表现的重点。到一千年后的新王国时期,建筑技术大幅度进步,石材的开采(花岗岩),修正都达到极高水平,梁柱体系非常成熟,高低不同的柱子形成测高窗采光,石柱的比例甚至达到6:1。因此,葬祭庙建筑群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墓葬审美也从室外转移到室内。因此葬祭庙+岩墓更符合统治者要求。</div> 从图特摩斯一世开始,到拉美西斯十一世结束(大约公元前1539至前1075),法老们不断在帝王谷开凿墓穴,大约绵延了5个世纪。<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底比斯城西岸的古尔纳(AI-Qurn)金字塔形山峰下,后人先后挖掘出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的陵墓。其中有图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在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KV 17),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世界十大宝藏之一的第18王朝图坦卡蒙之墓(KV 62)。<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被称为世界十大宝藏之一的第18王朝图坦卡蒙之墓(KV 62)入口</font></h5> 在漫长的法老时代中,19岁的图坦卡蒙(Tutankhamun)因为在位时间短而名不见经传,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没有事先修建豪华陵墓。正因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长时间里始终没有被发现。<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从1903年起,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就带领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图坦卡蒙之墓。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终于找到了图坦卡蒙陵墓的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个著名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是3300年来挖掘的惟一一个完好无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华的陵寝,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那个成为埃及文明高峰象征的10公斤的纯金面具;<div> 那个136公斤的纯金棺材;</div><div> 那个雕金镶宝有着阿玛尔纳艺术风格的王位;</div><div> 那具完整无缺的木乃伊……</div><div> 所有一切,都让现代人类惊叹!<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图坦卡蒙三宝之一——黄金面具。它使用了10公斤黄金和各种名贵宝石,眼睛是用黑曜石和石英,眼眶和眉毛是用青金石,其它部分使用了绿松石、红玉等宝石镶嵌而成……它既是文物又是艺术的巅峰之作。他的左脸颊上有一道疤痕,据说,真人就是如此。</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图坦卡蒙三宝之二——黄金宝座。木质包金,镶嵌有大量宝石,特别是椅背图案,妻子安克苏纳蒙在为图坦卡蒙擦拭香油,是阿玛尔纳艺术风格的经典之作 。</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图坦卡蒙三宝之三——黄金棺材。用136公斤纯金打造,当时古埃及每年获得进贡的黄金是300公斤,足见这座金棺的奢侈。除此,还镶嵌了大量的宝石,堪称世界最奢靡棺具。</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尽管图坦卡蒙墓中原有的珍宝被清空,但他的木乃伊遗骸还是在2007年被送回了帝王谷的KV 62陵墓中。这是唯一放在帝王谷的木乃伊。</font></h5> 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是世界考古工作成功的顶峰,也是考古史的重要转折点。出土文物超过万件,每件都是无价之宝。卡特花费3年的时间把它们全部运出墓室;埃及政府又花费了整整10年的时间把它们运到开罗。文物以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所蕴涵的谜团,使开罗博物馆之前的所有藏品都因之黯然失色。<div> 图坦卡蒙墓被发现后,与之有关历史、文化、科学的研究成为显学,工作至今未曾间断。比如,电子医学研究发现其死因是腿疾感染;基因测序已确认了其祖父母、父母、妻子和夭折的子女;而2016年的陵墓扫描结果显示,墓墙内可能还有多个密室,其中一个可能是埃及著名的美女王后纳芙蒂蒂最后的安息之地。总之,对于图坦卡蒙的研究几乎汇聚了所有考古最前沿的科研工作。而彻底研究它们可能需要未来人类全部的时间。<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在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墓里,在最著名的法老身边,我与最著名的壁画和墓葬管理员合了一张影。</font></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寻古黄金时代:</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神庙的未解之谜</b></div></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如果说孟菲斯-金字塔是古典的埃及,那么底比斯-神庙就是帝国的埃及。如果说古王国是伟大的金字塔时代,那么新王国则是神庙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底比斯-神庙的文物占世界同时期文物数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一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那么,壮丽的神庙和神秘的帝王谷是什么关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看看底比斯(现称:卢克索)古城的布局就一目了然。<div> 在新王国时期,尼罗河东岸是法老的居住地,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巍峨壮丽的供庙,最大的供庙拥有100座城门,底比斯城因此号称“百门之城”;西岸则是有数十公里长的帝王、王后和贵族的墓葬区,有雄伟壮观的葬祭庙和气势磅礴的石窟庙群。<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这是AI复原的画作——底比斯古城全景。</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前景是尼罗河东岸法老居住地,有100座</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城门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远景是西岸的帝王谷,是帝王、王后和贵族的墓葬区。(图片来自网络)</span></h5>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什么是供庙、葬祭庙、石窟庙?<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简单说,供庙是神庙,是国家或地方信仰中心(古王国时主神是拉神,新王国时主神是阿蒙神。古埃及是多神教,教派还分有九柱神、三柱神等,不同的供庙不同的教派供奉不同的神祇)和政治、社会活动中心。葬祭庙是王庙,是制作木乃伊并祭祀法老的地方。而石窟庙是兼顾神庙和王庙的作用,把神和王合起来礼拜。<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总的来说,佑护活人、社稷的神庙在尼罗河东岸,佑护死人、祖先的神庙在西岸。神庙佑护法老像太阳一样东升西落、生死轮回。<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那么,</div><div> 新王朝如此完整、完善的神庙+岩墓体系,为什么到第三种间期及后王朝时代像放弃金字塔一样也被放弃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什么要放弃传承了500年的帝王谷?</div><div> 后王朝时代400年的最后10个王朝的法老们都葬在了哪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要解开这个谜题,只能沿着尼罗河去神庙寻找。</div> <b>1、底比斯东岸-供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底比斯(现名:卢克索)的兴盛是和阿蒙神庙(卡纳克神庙)联系在一起的,而卡纳克神庙建筑群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精美的一座艺术宝库。到新王国末期,这座神庙已经拥有10座塔门。<div> 在众多柱厅中,最大的一座多柱厅,占地 4983 平方米, 内部巨柱密集分布,共 16 行134根圆柱,其中又以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径5~11米,其上足可以容纳50人完全站立。这些石柱不是出于建筑屋顶承重的考虑,而是为了体现其象征意义 :多柱厅象征世界初始时的“大沼泽”,圆柱分别以纸草、荷花的形式体现,象征“大沼泽”中被淹没植物的生命力,也象征法老与神的永恒生命。而这些象征人类开天辟地诞生的石柱数千年不倒,堪称奇观。<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这是AI复原的神庙塔门。一般神庙只有一座塔门,卡纳克-阿蒙神庙拥有10座塔门。(图片来自网络)</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多柱厅象征世界初始时的“大沼泽”。象征“大沼泽”中被淹没植物的生命力,也象征法老与神的永恒生命。</font></h5> <b>代表性建筑之一:卡纳克神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作为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3~前1085年)的代表性建筑,卡纳克神庙(Karnak Temple)是在中王国第 12 王朝塞索斯特里斯一世(Sesostris I)(公元前1971~前1928年)的圣殿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的,经新王国第18、19 王朝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塞提一世(Sety I)、拉美西斯二世(Ra- messes II)等法老扩建而成,有50位法老在神庙留下了建筑印记。 卡纳克神庙建筑群供奉阿蒙、穆特(Mut,阿蒙神之妻)、孔苏(Khonsu,阿蒙神之子)三位一体神和底比斯的孟图神(Montu)。<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此时的法老更多被描述成“神之子”,反映在继承权问题上既是:法老需要通过阿蒙神的神谕,表明所获得身份的正统性。卡纳克神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逐渐扩建的。 <h5><font color="#167efb">孟菲斯是三柱神系(敏是生产及收获之神,亦为道路和沙漠旅行者的守护神),卡纳克神庙是阿蒙神崇拜的象征。</font></h5> 卡纳克神庙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古埃及人对巨型建筑的崇拜和对无限观念的追求。<div> 第 19 王朝法老们在塔门外墙刻画战场凯旋而归、接受敌人投降的场面,以示神的胜利。紧靠塔门通常有法老巨像或方尖碑,法老巨像寓意法老生命的永恒、王权的神圣; 方尖碑寓意太阳神与法老的神性。</div><div> 卡纳克神庙的圆柱和墙面布满铭文、雕刻,展现着对外战争、宗教仪式、日常生活等古代埃及社会内容。按照古埃及人的信仰,正式敬献神时的献祭仪式,能使神庙内部的神像、浮雕重获新生,即使仪式在某一刻中断,壁画描绘的仪式也能够运用魔法使之继续进行。经过神圣仪式后的文字与图画具备庇佑法老及其臣民、维系神所创秩序的魔力。<div><div> 卡纳克神庙之所以如此知名,不仅因为它的壮丽,更因为它的建筑元素,例如大圆柱和轴线式设计,先后影响了希腊建筑和世界建筑。</div></div></div> <h5><br></h5> <b>代表性建筑之二:卢克索神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从卡纳克神庙往南,穿过2600米长的斯芬克斯大道,就到了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建于公元前14世纪,曾是用来庆祝新年的小神殿,后来不断扩建维修,成为一年一度盛大的欧佩拉迎神节的举办地,用以迎接阿蒙•拉神、穆特女神和孔苏神,所以又被称为“阿蒙神的南部别宫”。<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里的大部分工程是由18王朝法老阿蒙洛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六尊他的雕像(现存三尊)。塔门前原来还有两座方尖碑(现在只剩下一座,另外一座只剩下了底座,方尖碑已被穆罕默德.阿里送给了法国,现竖立在巴黎的协和广场)。 <b>欧佩拉迎神节:中央圣所的秘密</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作为阿蒙神的主要祭杞地,底比斯在新王国的若干世纪内发挥着在政治,宗教和文化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对阿蒙神祭杞的核心是卡纳克-卢克索神庙的密室——中央圣所。普通信众甚至普通祭司都不能进入中央圣所,只有法老和最高祭司才有进入的权力。因为,阿蒙神神圣家庭的塑像供奉在中央圣所里,法老的君权在中央圣所得到神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神喻活动通常在欧佩拉迎神节举行。举办欧佩拉迎神节的时间,是每年尼罗河泛滥季节的第二个月。一般由法老亲自主持,场面十分壮观。在第18王朝期间,庆典要持续11天,到了第20王朝增到27天。<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欧佩拉迎神节有固定的宗教仪式:<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先是游行——抬着阿蒙诸神塑像的行进队伍从卡纳克出发,止于卢克索(18王朝后期,这种游行变成了在尼罗河上举行)。法老专属的“太阳船”用小船牵引着沿尼罗河逆流而上,在河畔上是跟着驳船行进的由士兵、舞师、乐师组成的仪仗队,信众们等在队伍必经的岸边,不但可以目睹驳船上法老或众神塑像的真容,还可以祈祷并要求恩赐。<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再是转性——到达目的地神庙后,法老与祭司们进入密室,祈祷阿蒙神对法老“神喻 ”。古埃及信仰认为,法老与他的卡(神圣的灵魂)在密室融合(得到神喻),法老由人变成神。<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最后是复现——外面的信众焦急地等待由人变神的法老,看到他再次出现会高声欢呼,然后昼夜狂欢以庆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每年复始的神庙宗教仪式,特别是中央圣所的君权神绶是法老政权的支柱,篡位者或非皇室血统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宣示统治的正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神权威胁王权:失败的埃赫那吞宗教改革</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君权神绶呈现了古埃及政治的显著特点,即: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法老利用祭司来维护、神化王权,祭司则利用王权来为自己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然而,作为依靠神权集团帮助而上位的法老,当他的权利与神权发生碰撞时,一般都不得不做出妥协,这是一把双刃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18王朝中后期,经过帝国初年历代法老的赠赐,阿蒙神庙最高祭司渐渐势大权重。随着卡纳克神庙在文化上处于支配地位,经济实力堪比王室,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国家的行政和财政大权都由阿蒙神庙把持,由最高祭司兼任的“上下埃及的先知”,替代维齐尔(宰相)成为仅次于法老的二号人物。阿蒙祭司常以神的旨意来改变法老的政令,呈现与王室分庭抗礼的倾向。神庙势力对王权的威胁,不仅使法老对祭司产生疑虑,而且对阿蒙神信仰本身产生疑虑。<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阿蒙霍特普四世在位时期,为加强王权,废除了阿蒙神多神崇拜,代之以阿吞神一神崇拜,还把自己的名字由阿蒙霍特普(意为“令阿蒙神满意之人”)改成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神的服侍者”)。但是,埃赫那吞虽然进行了迁都、改号、自己亲任最高祭司等一系列举措,甚至关闭阿蒙神庙,遣散祭司。但是,埃赫那吞一死,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改革就以失败告终(埃赫那吞就是著名的图坦卡蒙的父亲)。阿蒙祭司复辟后,重新掌握先前的财富和权力。第18王朝最后一位法老霍列姆赫布,不但把埃赫那吞家族从法老名单上一笔勾掉,而且为讨好祭司集团,加倍弘扬阿蒙神崇拜——在卡纳克神庙修建大多柱厅(后人所见的恢弘的卡纳克神庙大多柱厅,实为宗教复辟的产物。)。<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font color="#167efb">世界上第一个一神教创立者、第18王朝法老埃赫那吞。他</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的宗教改革被认为是古埃及历</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的这场改革不仅涉及宗教信仰,还涉及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他创立的艺术上的阿玛尔纳写实风格——把法老的完美形象拉下了神坛。</span><font color="#167efb">(图片来源于网络)</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埃赫那吞之妻、古埃及第一美女纳芙蒂蒂。(图片来源于网络)</font></h5> <b>2、底比斯西岸-葬祭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葬祭庙是祭祀国王个人的寺庙。在金字塔时代,葬祭庙用于制作法老的木乃伊,仅是王陵的附属部分,与金字塔组成复合体。后人在葬祭庙为已故法老举行葬礼,在礼拜厅为法老供奉祭品。<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到了新王国,从图特摩斯开始,葬祭庙虽然与墓地同在西岸,但已远离帝王谷,成为单独的建筑。葬祭庙也已经不是单纯供奉已故法老的地方,还会在里面设置阿蒙神和太阳神拉的神像。法老的灵魂死后复活即进入来世永生,永生的法老与宗教中的神一同接受拜祭。体现了法老进一步被神化的思想。 <b>代表性建筑之一:哈特舍普苏特葬祭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新王国时期国力昌盛,奢华的葬祭庙也大量出现。其中,保存最完整也最典型的当属哈特舍普苏特葬祭庙(Hatshepsut公元前1479-1458在位)。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埃及的武则天,也是世界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女性。她和她的同父异母兄弟、也是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共同执政,直到图特摩斯二世英年早逝。哈特谢普苏特新寡后不但摄政,而且翌年为自己加冕,废了丈夫指定的继承人——10岁的图特摩斯三世,声称自己拥有所有的权力与法老的头衔。<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哈特谢普苏特在位21年后去世。她的葬祭庙与帝王谷有一山相隔。 这是一个典型的台地式布局。沿着陡峭山崖开辟出一个三级台地建筑,每层台地间有大斜坡连结。葬祭庙巧妙利用陡峭的地形,与周边地理环境和谐统一,构成一个气势恢弘的整体建筑群——成行的斯芬克斯通上神庙;一楼台地的柱廊饰以象征王权的秃鹫和眼镜蛇神像;二楼台地是一排看向峡谷的女王(奥西里斯柱)大雕像;三楼柱廊后面的密室里,有哈特舍普苏特女王、图特摩斯三世和其女儿向阿蒙神献祭的着漆浮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尽管女法老同父异母的儿子——有着古埃及“拿破仑”之称的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Ⅲ,公元前1504—1450 ),因废黜之仇,破坏了所有女法老的壁画和雕塑……但是,这座建筑在建成后的一千年内无人超越,直到希腊的雅典建成了帕台农神庙。 <h5><font color="#167efb">在哈特舍普苏特葬祭庙巧遇Cosplay女法老的埃及女明星,据说是为拍商业广告。</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世界上的第一位也是古埃及唯一一位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font></h5> <b>代表性建筑之二:门农石雕——阿蒙霍特普三世葬祭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尼罗河西岸,在代尔巴赫里峭壁的山麓下,还有14座年代久远的葬祭庙,包括拉美西斯二世、阿蒙霍特普二世和塞提一世(Seti I)等的葬祭庙。其中,有两座巨大石雕的,是已知的最大的葬祭庙——阿蒙霍特普三世葬祭庙的入口。不过,门农(Memnon)出自希腊神话,命名也源自希腊探险者。其实,埃及的法老们并没有在自己阴宅门口立个努比亚黑人或附庸国国王的坐像当门神的传统,因此,这两座巨大石雕究竟是谁仍是个谜。 <b>3、底比斯西岸-石窟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因受岩窟墓地的启发,开始仿照神庙形制在山崖上开凿规模巨大的石窟庙。有奉献神的,也有国王个人礼拜的,或者是把神和王合在一起供奉的。石窟庙在第19王朝兴盛一时,之后再未出现过。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阿布辛拜勒石窟庙和纳菲尔塔莉石窟庙。 <h5><font color="#167efb">著名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庙。</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这是AI还原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庙原貌。山岩崖壁上开凿着四座高21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图片来源网络)</font></h5> <b>代表性建筑之一:阿布辛拜勒石窟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阿布辛拜勒石窟庙位于埃及与苏丹交界处,堪称埃及神庙中最富想象力的一座。<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神庙建于3300年前——确切地说是“开凿”,因为整座神庙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阿布辛拜勒石窟庙名义上是献给阿蒙,拉和普照塔三位大神的,实际是为了纪念卡迭什之战及拉美西斯二世本人55岁生日和在位28周年(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当时“真神”拉美西斯二世还活着,但作为葬祭庙阿布辛拜勒石窟庙仍修建在尼罗河西岸。 <div> 拉美西斯二世治下的古埃及,是“最后的辉煌”。从阿布辛拜勒石窟庙的建设上就可以一斑窥豹。<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石窟庙面向尼罗河,四尊高约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石像面向尼罗河。在他的膝边和身旁还围绕着数座小型雕像,是他的妻子儿女们。这四尊雕像兼具支柱的作用,支撑着30米高的神庙。神庙中的主体部分是一个60米长的长方形大厅,十六尊雕像分两行左右排列,同样全部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墙上也满布描绘拉美西斯二世武功的壁画和浮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石窟神庙还以一个近乎奇迹的现象闻名于世。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这两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和出生日)的日出时分,从大门射入神庙内部的阳光会穿过60米长的大厅,直射圣坛上的神像,但永远不会照射到最左侧的黑暗之神,他注定永远藏在黑暗中。这项精巧的设计令现代人也不能不甘拜下风(因修阿斯旺水库搬迁后的神庙,因为角度计算不够精确,日照石像时间延后一天)。</div><div> 拉美西斯二世的好大喜功远不止于此,他在阿比多斯和拉美西姆修建了许多庙宇,拉美西斯葬祭庙(Rameseum)、新都培尔-拉美西斯(Pi-Ramesses)也都出自他手。他还热衷于在前代法老修建的建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在卡纳克神庙修建自己的巨幅雕像。<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埃及史料这样评价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筑师,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拉美西斯二世的传奇除了文武全才、还体现在他谜一般的生殖力上,他91岁去世,一生有8个正式妻子、近100个妾,96个儿子、60个女儿。其中最宠爱的妻子是纳菲尔塔莉(Nefertar)<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他统治下的古埃及,是“最后的辉煌”。</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阿布辛拜勒石窟庙内部60米长大厅左右排列的雕像和顶端神奇的圣坛。</font></h5> <b>代表性建筑之二:纳菲尔塔莉石窟庙</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阿布辛拜勒庙附近,还有一座献给拉美西斯二世妻子纳菲尔塔莉的较小的岩窟庙。庙的正面排列6座雕像,除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还有补充描绘为哈托尔(Hathor)神形象的纳菲尔塔莉的3座雕像。在这座岩窟庙前,纳菲尔塔莉的雕像作为哈托尔女神的化身,和拉美西斯本人的雕像并肩站立。女人的塑像,哪怕是高贵的王后,与法老的塑像同样高度而且并肩排列,在整个埃及历史上非常罕见。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关于纳菲尔塔莉(Nefertari)的身世,历史学家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她是继承图坦卡蒙的法老——艾的孙女,另一种说法则说她是底比斯世袭贵族之女。不管那种说法是正确的,至少纳菲尔塔莉出身高贵,对来自下埃及三角洲地区的拉美西斯家族来说,娶一位家世辉煌的上埃及名门之女,是得到占统治阶层大多数的底比斯贵族拥护,并巩固在上埃及势力的有效方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font color="#167efb">壁画上的纳菲尔塔莉。她与埃赫那吞之妻纳芙蒂蒂和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并称古埃及三大美女。</font></h5> <b>被祭司政权埋葬的帝王谷</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拉美西斯十一世是第20王朝的末代法老(约公元前1107年——约公元前1078年在位)。在他统治的后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div> 尼罗河连续多年低于正常年份的来水量,造成了持续的干旱和农业歉收,严重的饥荒使国家的社会生产、政治制度被破坏。王朝内部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不断挑战法老的统治。尤其是法老的权利受到了底比斯大祭司的严重威胁。</div><div> 由于神权与王权斗争的白热化,奉旨平乱的利比亚雇佣军将军彼安赫重建了社会秩序,于是成为底比斯的阿蒙大祭司、首辅大臣维西尔、上埃及军队统帅和努比亚总督,权倾朝野。拉美西斯十一世则成为自己亲手扶持的阿蒙大祭司的傀儡。<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此期间,原行省努比亚脱离了埃及法老的统治,最大的黄金储备来源枯竭。为了维护底比斯祭司政权和军队的运转,彼安赫盯上了唾手可得的法老“金矿”——贯穿整个帝王谷的王室墓葬。埃及的盗墓活动最早始于早王朝时期。而大规模的盗墓,从新王国时期的“大墓场罢工”之前就开始了。不过单枪匹马的盗墓贼和少数官员、工人的监守自盗,以及外族入侵者的洗劫,都不能望彼安赫的项背,其史无前例地把盗墓做成了政府的官方策略,王室陵墓遭到了系统性的挖掘和拆解。<div> 他以“防盗”为名,任命“开启墓地”专员,在光天化日下开始了搜寻法老墓葬的行动。据记载,专员们在帝王谷一边勘探、一边对王室墓葬的位置做出标注,先后打开过130座墓葬。包裹着法老木乃伊的亚麻布被拆开,所有随葬的黄金珠宝转入了彼安赫的财政内库,然后再对收集到一起的法老木乃伊进行编号和重新包扎加以“保护”,分别集体“搬迁”进了帝王谷阿蒙霍特普二世(KV35)等墓地,甚至“搬迁”进了提埃尔巴哈利神庙的皇家木乃伊储藏室(DB320)。<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前辈法老们无论长眠于哪里、哪个角落、都被祭司们冠冕堂皇地从各自的墓穴中请了出来……这显然太混乱太失范、传递了太多的信息。这是帝王谷被遗弃的重要原因。<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约公元前1085年,彼安赫的继任者赫里霍尔与在塔尼斯称王的斯门德斯正式瓜分埃及,前者控制埃及南部,后者控制埃及北部。称雄一时的古埃及帝国土崩瓦解。塔尼斯是王都,底比斯是圣都。直到大祭司赫里霍尔死后,他的儿子承认了斯门提斯的法老地位,才结束了两都并置的纷争。<div> 之后,古埃及历史陷入分裂与短暂统一的恶性循环,进入中央集权小于地方分权的第三中间期,王都不断变更,信仰随之变化,卡纳克-卢克索神庙的三柱神体系逐渐势微。这也是帝王谷被遗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div> 于是,经过五百年漫长时光,帝王谷终于继金字塔之后,也遭到了后代法老们的遗弃。</div></div> <b>4、塔尼斯-神庙坟墓</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埃及历史恰似尼罗河河水,湍流激荡却百折不挠地奔腾入海。历史上不同的帝国和中间期并没有导致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彻底断裂。即便是在以法老和阿蒙祭司的权力斗争为时代主旋律的阿玛尔纳时期,人们对祖先神灵的信仰也未被摧毁。<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然而,随着第20王朝最后一位法老的逝世,境况发生了变化……事实上,一连串的事件已破坏了上下埃及的千年文明。古埃及文明开始断裂了:外族的入侵,改变了古埃及的传统习俗。祈祷虽然还在继续,但那是与用另一种语言向其他神灵所做的祈祷混杂在一起的。这种传统和宗教信仰的断裂使得众多历史学家把后埃及时代当作古埃及终结的象征——继利比亚人建立22、23王朝、努比亚人建立25王朝、亚述人建立26王朝之后,波斯人建立27、31王朝。再往后,希腊、罗马、阿拉伯人陆续踏上了这片土地……希腊人统治三百多年,罗马人统治近四百年,阿拉伯人统治两个半世纪……<div> 这一时期的古埃及,王朝更替频繁,饱受内乱和外族入侵之苦,本土文明面临与亚述文明、新巴比伦文明、犹太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阿拉伯文明的碰撞和交融。<br data-filtered="filtered">法老由“神”变为“神之子”、又由“神之子”成为“神的仆人”,后来“神的仆人”——法老被赶下了王位……为求得到神的佑护,苛延残喘的各个法老王朝仍在大量修建神庙(多数已经消失,卡纳克神庙保存下来了部分多为后埃及时期的附加建筑),法老墓地变成了神庙的一部分,被称为“神庙坟墓”。地面上的雕像和地面下的随葬品被后世法老修改铭文后占为己有也成为普遍现象。<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b>代表性建筑之一:塔尼斯帝王墓</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建立的金字塔遭到洗劫之后,新王国时期开凿于帝王谷的地下宫殿也未能逃脱盗墓者的猎捕。第21王朝的塔尼斯诸王不得不选择葬在阿蒙神庙里,因为神庙永远有人看管。这种谨慎的选择,成了最明智的也是唯一可以避免法老墓室遭到洗劫的办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尽管自第18王朝以后,王室变得贫困,但法老们并没有放弃死后对黄金的占有。由于“神之血肉-黄金”的减少,被认为是“神骨”的白银,开始大量填补这一空缺。<div> 1939至1940年间,法国埃及学家皮埃尔·蒙特在塔尼斯阿蒙神庙幸运地发现了三个未经盗墓者亵渎和外族洗劫的皇家墓葬,出土了自图坦卡蒙墓以来上万件精美的古埃及艺术品。其中,普苏森尼斯一世的墓葬尤为引人注目,不仅有属于他本人的黄金面具、黄金指套,还有银棺材和原属于拉美西斯二世继承人麦伦普塔赫的石棺棺盖。其它各种更小的随葬品几乎全曾是拉美西斯二世的所有物。<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h5><font color="#167efb">塔尼斯城废墟。</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普苏森尼斯一世的黄金面具。</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普苏森尼斯一世的银棺材。</font></h5> <b>代表性建筑之二:尼克塔纳波二世墓——亚历山大陵墓</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沿尼罗河游览,一路上不断窥见古埃及帝国时期神庙建筑的巅峰之作。但当代游客能看到的保存最好的神庙都是出自托勒密时代。比如:菲莱岛的伊西斯(Isis)神庙、埃德夫的荷鲁斯(Horus)神庙、丹德拉的哈托尔(Hathor)神庙、阿斯旺的考姆翁布( Kom Ombo)双神庙等都是托勒密时代新建的重要神庙。那是希腊-马其顿帝国对古埃及接管统治时期宗教融合的产物。著名的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 Philopator, 公元前69-30年 )是希腊籍的末代埃及法老。<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了实为波斯统治下的埃及。亚历山大的部下托勒密将军在担任了十八年埃及总督后,于公元前305年宣布自己为埃及法老,史称托勒密一世。<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希腊-马其顿移民在托勒密埃及只占5%~10%,埃及人的数量占绝大多数。这意味着托罗密法老在统治埃及的300年间,本土化成为必然。特别是在宗教文化上,希腊与埃及全面融合。比如:埃及的太阳神是阿蒙-拉,希腊人称之为宙斯;法老保护神是荷鲁斯,希腊人称之为阿波罗;希腊的赫拉等同于埃及的穆特,象征王后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而阿芙洛狄忒是哈索尔,象征王后的生育能力,保障了神圣血统的延续……埃及本土宗教开始被希腊诸神渐渐同化。最高祭司由希腊籍法老任命,仍能赋予托勒密诸王神性及正统性。神庙仍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享有免税特权。在文化方面,一方面充分吸收了埃及自身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大量古希腊学者来到埃及,对埃及的历史、神话、技术等进行研究和记录。所以,如今我们看到的古埃及著作。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时期经由希腊人记录并以希腊文撰写的。 <h5><font color="#167efb">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在西瓦绿洲的宙斯-阿蒙神庙接受神谕,被埃及大祭司宣布为“宙斯-阿蒙”之子。</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在底比斯卡纳克神庙的圣殿里,作为法老的亚历山大正在向众神献祭。</font></h5> 至于托勒密时代的神庙坟墓,也与丧葬文化的融合有关。<br data-filtered="filtered">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突然去世后,他的部下埃及总督托勒密一世立刻决定在埃及兴建亚历山大陵墓。在陵墓建成前,托勒密一世将亚历山大的木乃伊暂时埋在一个空墓室里。这个墓室本来是法老尼克塔纳波二世的,但是这位法老在公元前343年遭受波斯入侵时,逃往南方的埃塞俄比亚,从此再没有机会“住进”自己预留的墓室(尼克塔纳波二世被视为古埃及本土最后的法老。他的逃亡标志着古埃及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终结)。这个墓室位于孟菲斯附近的塞加拉大墓地的一座神庙之中,这个神庙遗址于1850-1851年被探险家马里埃特发现。墓室前面除有代表王室的斯芬克斯大道,还有一个半圆雕像群。这些雕像全部是希腊诗人或者哲学家,能辨认的有:荷马——亚历山大形影不离的《伊利亚特》的作者;柏拉图——亚历山大老师等。因为有这个半圆形雕塑群,被认为此为亚历山大临时陵墓。公元前215年,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亚历山大陵墓建成。塞加拉大墓地便被遗弃。<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5><font color="#167efb">塞加拉的塞拉比尤姆神庙中的浮雕,描绘了最后一位本土法老尼克塔纳波二世被伊西斯女神环抱。</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希腊籍的末代埃及法老——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据说,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精通11国语言,为了维护了摇摇欲坠的王权,她把美貌和智慧都用在了政治上面,被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中,她同多位历史名人有过风韵传闻,是很多文学和艺术中频繁出现的人物。据传她的死因是自己用毒蛇咬伤后毒发身亡,但也有传闻说她是死于屋大维的谋杀。</font></h5> 据悉,托勒密王朝的法老死后,多是依然遵循马其顿习俗安葬,直到托勒密五世之后才接受以木乃伊形式安葬,而亚历山大则首开木乃伊安葬先例,成为几个世纪罗马皇帝的朝圣目标。凯撒、屋大维、哈德良、塞维鲁等,都先后来到古埃及朝圣了亚历山大。最后一次关于亚历山大陵墓的明确记载,是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皇帝的来访。他把自己的戒指和佩带留给亚历山大,然后对叛乱的埃及人进行了屠城。事后,亚历山大的陵墓便在历史中消失。<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近代以来,很多考古学家试图找到亚历山大的陵墓,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直至当今,发掘寻找工作依然在进行。 加拿大的埃及学家托马斯.施耐德教授,在《古代埃及的死亡与丧葬》一文中,大致梳理了古埃及法老陵墓的发展简史:<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0至2王朝时期,法老的陵墓一般是房间式地道式坟墓,墓葬配有地上建筑部分,但如今基本不复存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3-17王朝时期,法老的陵墓一般是金字塔,也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最熟悉的埃及文化标志;<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18至20王朝时期,法老的陵墓一般是以岩窟墓为主,主要集中在底比斯地区,即:帝王谷。<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21至31王朝,埃及渐渐衰落,法老的陵墓被放置在神庙内部,称为神庙坟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记:关于感想的眉毛胡子</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去了趟埃及,边走边看边边查资料边拍摄,由于时间和认知、特别是在知识积累上的不足,只能把关注点集中在以金字塔——石窟陵墓——神庙坟墓为基本线索的“法老陵墓变迁”这个切入点上,并以此点切入,了解了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有1500年建造史的金字塔;新王国时期有500年建造史的帝王谷和后埃及时代400年来去无踪的神庙坟墓的兴衰。</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概括所见多闻,感慨多多,忽然感悟:了解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认识自己。<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h3> <b> 感慨之一</b>,<b>古埃及文明史无论在哪个时间节点中断,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巅峰。</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埃及文明,专家们争论不休的“中断”时间,主流说法是从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下埃及统一,到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征服为止——共持续了2700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明比华夏文明早大约500-1000年。<br data-filtered="filtered"> 4500多年前,在大约黄帝、炎帝群殴蚩尤的神话时代,胡夫已经实实在在地建造了大金字塔;<br data-filtered="filtered"> 3000多年前,大约姜子牙封神榜的时候,拉美西斯二世已经在与努比亚领土接壤的地方盖好了彰显自己绝世武功的阿布辛拜勒石窟庙;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400多年前,大约孔子诞生的时候,古埃及已经被古波斯人灭国了,而大流士一世仿照卡纳克神庙在首都波斯波利斯建造了多柱大厅;<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大约商鞅变法的时候,希腊-马其顿的亚力山大赶走波斯人,开启了希腊化-托勒密时代。 菲莱岛的伊西斯(Isis)神庙代表了那个时代“融合”文化的最高峰;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000多年前,大约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最后一位被埃及祭司加冕的法老——克莉奥帕特拉七世,被罗马皇帝屋大维逼着自杀了,古代埃及成为古罗马的一个省,罗马皇帝们从埃及掠走了12座以上的方尖碑,然后他们摧毁了所有的神庙;<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400多年前,大约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时候,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 ,总督阿尔玛蒙挖开了胡夫金字塔。埃及开始变成了伊斯兰埃及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以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文明为代表的轴心时代开启之前,已经辉煌了2700年古埃及,从巅峰跌落了。至今回首,文明依然那么令人惊叹! <h5><font color="#167efb">喜马拉雅山以西的古文明都会延伸到地中海。而延伸到地中海的古文明都无一例外的灭绝了。</font></h5> <b> 感慨之二</b>,<b>地理位置隔绝性使原生文明能够长期延续,衰亡的主因是外来新文明的冲击。</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埃及是帝国文明,这一文明之所以颇为稳固且延续很长时间,主要得益于其地理环境——三面环沙漠一面向海,易守难攻。<div> 反观中国,也是由于地理上的隔绝性,与其他文明相距甚远,文明基本上是独立起源,并使其延续至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古埃及让死去的法老具有神性、创造出来世信仰。应该说,古埃及的神王观念,从统治术上看是成功的——王朝延续了2700年。论宗教、权力象征,及建筑技术、艺术,均为同时期的世界之最。<div><div> 反观中国,尽管国君也修大墓,但国君死后升天不会转性成神(虽然也有炼丹修仙的帝王),其本质是祖宗崇拜,遵循敬天崇祖之礼。从王朝的统治术看,与古埃及明显的不同。但是,在王朝更迭上有一点相同,即:历史并非总是优胜劣汰,却一定是弱肉强食。比如:中国有蒙元灭宋、满清灭明。好在文明落后的异族最终被同化。中国人接受异族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应该是二十世纪之后的事情,但中华文化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回归复兴状态。</div><div> 古埃及没那么好的国运,因地处非、亚、欧三大州的交通要道,他同化了文明相对落后利比亚、努比亚、喜克索斯甚至亚述人,却同化不了波斯、希腊、罗马以及阿拉伯等诸多后起之秀的新文明,环地中海地区三大州文明反复觊觎、竞争、融合和异化,使曾领先世界的尼罗河文明最终崩溃,被埋葬进时间的尘沙之中。</div><div> 所以,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有利有弊,对延续文明利大于弊——三大上古文明都走向了衰亡,唯独中国仍屹立世界民族之林。</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div> <h5><font color="#167efb">环地中海文明列强林立,三大州文明反复觊觎、竞争、融合和异化。</font></h5> <b> 感慨之三,一个民族无论信不信神、无论有没有国家宗教,如果丧失了文化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独立性。</b><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纵观古埃及历史,太阳神的神力,是其文明第一驱动力和凝聚力。神的居所神庙,不仅是礼拜场所,还是政治权力和经济活动,特别是文化传承的中心。当异神成为国家宗教时,排斥其他信仰成为必然,传承中心被毁灭,文字传承就被中断(最后一篇象形文字铭文写于公元394年),文化传承也就被中断了——古埃及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著名的文化浩劫: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7年,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将亚历山大图书馆付之一炬,古埃及历史再无人知晓;第二次发生在公元390年,拜占庭帝国的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关闭帝国境内所有的异教神庙,到公元6世纪,最后一批埃及神庙被封,本土语言、文字逐渐失传。<div> 反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未产生过国家宗教及祭司集团的文明。从西周起,王朝就是重宗庙而轻神庙,祭祖要比祭神更为重要。固然,皇帝也是祭司,他代表臣民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始终居于次要地位。对比古埃及,中华文明可以说是无国家宗教、无统一信仰,无创世神、无终极关怀、也无文化传承中心……那么,文化靠什么传承?文明靠什么凝聚抚慰人心?有专家说是靠“天人合一,家国一体,祖宗崇拜,血缘根基”的传统,也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曾辐射东亚文化圈的儒家礼教宗法文明。</div><div> 然而,许多传统(除了语言和文字 )早被我们自己在上个世纪就抛弃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是深切被其他文明影响的世界。我们现有的社会政治制度,也是从其他文明中学习借鉴而来,并非由自身文明演进而产生。当然,从长远看,所有的文明都会现代化,所有的传统都会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淡化。那么,还要不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要不要对文明退化和文化竞争同样保持警惕?这些问题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div> <h5><font color="#167efb">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独存一隅绵延至今。</font></h5> 拿破仑为征服埃及曾发出过这样的豪言:“士兵们,在金字塔的绝顶上,40个世纪在俯瞰着你们!”著名美学家艾黎·福尔也曾写道:“世界上近乎全部的著名艺术形象也可能是全部形象,都是以埃及艺术为起点。”<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40个世纪的俯瞰!</div><div> 世界艺术形象的起点!</div><div> ……</div><div> 那个曾有颠覆人三观的超前成熟、超前辉煌的古埃及,早已超前凋敝、超前灭亡,被埋葬在尼罗河周边三大沙漠的漫漫黄沙之下……</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读懂埃及,岂是去一次所能感知,了解并理解的?</div><div> 正如那句知名的埃及谚语所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终究会再回到埃及”。</div><div> 我还会再去埃及。</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