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佛教人物造像彩繪木雕藝術研究!

鸣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明岐</div><div>Amazing Avalokitesvara Wood Carving:Why Are They So Dazzling and Beautiful——A Research on Buddhist Wood Carving Figures with Painting from Song Dynasty (960-1279) <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y Xu Mingqi</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left;">第一組: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h5> 凱文藝術研究館收藏的宋代·(960—1279年)木雕觀世音菩薩及佛陀造像,是一批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和藝術水準的珍貴文化遺存。她們展現出宋代彩繪木質造像精湛的雕刻技藝,而最能體現出當時社會文化背景對觀音菩薩造像的虔誠崇拜與深度信仰。 <h5>第二組:北宋·(960—1127年)《釋迦牟尼》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h5> 此三組彩繪木雕群像,具有宋代·(960—1279年)藝術多元化的文化特質,從而構成了其獨特的藝術形態和美學特徵;不僅如此,我國宋代彩繪木雕藝術還曾對東西方藝術的發展產生過極為深遠的影響,提供了中國美學觀念中“澄懷味象”、“暢神”等重要理論依據,已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絕無僅有的珍貴文化遺產,在中外藝術發現史上擁有不可低估的學術價值。 <h5>第三組:北宋·(960—1127年)《說法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觀世音菩薩立像</h5> 現將凱文藝術研究館舊藏中的三組大型北宋彩繪佛教造像分述如下,以饗讀者,不妥之處,還望見諒,並不吝賜教: 這是三組陳設在凱文藝術研究館的大型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群像。在進入介紹之前,我們不妨先看幾張觀世音菩薩的(含佛陀)全身圖,直接感受她們那無尚慈悲溫柔的大愛與美感。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h5> 第一組: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 1. 此尊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通高218釐米、寬100釐米、厚65釐米。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h5> “她”頭冠高扎,發鬢絲絲清晰。額頭寬闊,雙目微睜,微笑遐思,神态静穆端详,體躯健壮豐满,著意表現佛家思想和世俗追求相结合的形象,氣質高雅,頗極豐姿。觀音身披淡綠色衣袍,胸前佩戴華麗飾鏈瓔珞,金光閃閃;手鐲和臂釧確實為觀音的整體形象塑造出豐富的視覺效果。它們不僅表現出觀音造像的華麗質感,並通過細膩的工藝和精美的設計,展現了觀音的慈悲與莊嚴。她那低垂的眼瞼背後,藏著一雙聰慧而睿智的眼睛。容貌端莊秀美,神情慈愛祥和,如春日暖陽,頗為悠閒。右膝曲起,左足半趺,右臂外伸,置於膝上,左手心向上自然安放。菩薩之手,動作輕盈而優美,五指修長而柔軟,充滿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極富生活表情。 這種坐姿本是從佛教自身變化而來,促使宋朝禪宗走向大众化、本土化,使得佛教面向基層廣大普通百姓,並且汲取了民間文化的藝術精華,營造出宋代觀音菩薩的獨特審美形象,因此不難理解自在觀音菩薩的“自在坐”,故來源和成型於這種民間佛教藝術的氛圍之中,被人們廣泛稱之為“天下最美彩繪木雕觀自在菩薩”。 在佛門中,她是一位博學廣聞,多才善變,象徵救苦救難的智慧使者,端坐於方形蓮瓣高座之上。仔細品味,方座前方垂搭的惟布活像流水般的繁複紋理,映襯出主尊思緒萬千之情懷,好像不作聲響地在期待著什麼?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北宋時期(960—1127年)的藝術成就,領先了世界潮流一千多年,彩繪木雕造像藝術水準更是發展到了無可超越的頂峰。其中,佛教菩薩像的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大。這些菩薩往往呈現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美而不媚、典雅含蓄、法力無邊,讓人心生崇敬,人見人愛。 只因日久天長,鬥轉星移,阻擋不住大自然的老化進程,使得木頭上的彩繪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乾裂與脫落。表面色彩失去光澤,水分幾乎蒸發殆盡,木質變輕、易碎,如同春日缺少水分的“糠蘿蔔”。她們古樸滄桑,古靜儼然,具有唯一和不可複製性,在傳承與保存方面難度極大,全世界木雕佛像的存世量並不多見,流傳千年的觀音菩薩像更是彌足珍貴。這就需要我們走近她、瞭解她,採用正確的保護措施,主動擔當起此項歷史交給我們的神聖使命。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h5> 2. 這尊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立像,通高218釐米、寬60釐米、厚45釐米。 這尊(右側)十一面觀音菩薩是六觀音之一,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羅道的一切眾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此尊觀音菩薩面龐飽滿圓潤,五官精美端莊,發鬢高高束起,雙目微閉,嘴唇微啟,兩縷髮辮依肩而下,頸有炫紋,胸飾瓔珞,上著披帛,下著長裙,神態慈悲安詳,衣紋簡潔流暢,自然垂委而下。身體勻稱,婀娜多姿,人物形態刻畫完美,極具時代風貌。 觀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是遇到苦難“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的意思。觀音菩薩隨緣應世,倒駕慈航,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處處祈求處處應。歷來在中國民間廣受禮敬供養,曾有“戶戶彌陀佛,家家觀世音”盛象。傳說觀音有“六觀音、三十三觀音、三十三身”的說法。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h5> 3. 此尊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立像,通高218釐米、寬60釐米、厚45釐米。 此尊(左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臉龐豐滿圓潤,曲眉豐頸,五官秀美,體態豐腴,盡顯盛唐時期佛像遗風,扭腰屈體,形成“s”形,亦称三段(头、腰、臀)屈曲式。再加上華麗的衣装,配飾,以及飘逸的帛带,更襯托出她优美的舞姿般的造型。 上身袒露至腹,下穿羅裙,腰部系有束帶。服飾華美,帔帛環繞,瓔珞精緻,衣薄透體,紋線流暢自然, 右手上揚作蘭花手狀,左手自然下垂安慰,跣足立於蓮座之上,相传唐代畫傢吴道子畫人物,笔势圆转,衣装飘逸,被誉为“吴帶當風”。北宋彩绘木雕觀音菩薩像亦受到此畫風的影响,造型优美動人,衣带刻画飘逸,有風動感。 此像採用整根梧桐木雕刻而成,其繁複的頭飾及九面、耳飾、胸飾的瓔珞、天衣、佛珠、淨瓶及足下蓮花座等全部是由一根梧桐木雕出,其大宋匠人的鬼斧神工令世人驚歎不已,過目難忘。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釋迦牟尼》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h5> 第二組:北宋·(960—1127年)《釋迦牟尼》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立像 1. 該尊北宋·(960—1127年)釋迦牟尼彩繪木雕佛坐像,通高218釐米、寬100釐米、厚65釐米。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釋迦牟尼》彩繪木雕坐像</h5> 該佛陀結跏趺坐,手持禪定印,雕工精美。其眼睛下視,面龐豐潤,寬額豐頤,容貌端莊秀麗,神情慈愛祥和,佛像頭頂陀螺發高髻,肉髻高聳,福耳低垂,慧目微闔,寬肩束腰,身披綠色袈裟,軀體挺直優美而雄健,比例勻稱,服飾凹凸有致,衣紋轉折流暢自如,如行雲流水富有立體感,符合那個時代賦予的審美標準。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將釋迦進入深度禪定前的瞬間表情捕捉得相當入微,與眾多入定唯美的佛陀風格大異其趣。身下為蓮花寶座,蓮臺高且與主尊坐像比例設計按黃金切割恰到好處,更顯整體持重大方,發相威嚴,光彩照人,極具藝術感染力。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绘木雕立像</h5> 2. 該尊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立像,通高220釐米、寬60釐米、厚45釐米。 此件為北宋·十一面彩繪木雕右側立式觀音菩薩,它和本組釋迦牟尼像左側的立式觀世音菩薩特徵完全一致,唯一左一右,各顯神韻。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br data-filtered="filtered">其彩繪遺留基本完好,將黃白肉色均勻塗抹於皮膚表面,赭石色繪寶冠,眉毛和眼睛用墨色勾勒,天衣則採用紅綠二色塗染。嚴格遵循古法,把濃厚色彩的觀世音菩薩作為敕願的施主、或為女救世主的影子。除去蓮座40釐米的高度,像高基本等同於身高,同為一根獨木雕制而成。可以清楚地看到胸、頭及多個部位已發生的乾裂痕跡,從中可以清晰辨認舊時披麻加灰的工藝過程,此點為鑒定宋代彩繪木雕的核心依據。人體結構把控準確,比例勻稱,三彎式的扭身動態,凸顯人體美、佛裝美、氣質美、動態美,真是美上加美。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裙衫衣紋反轉自如,如風動,似水流,給人以無限美妙的想像空間。畫人難畫手,畫虎難畫骨。細觀它的雙臂,完全是根據古法,將右手臂向下自然下垂,有的伸向膝部,此法深受貞觀雕刻技法的深層影響,那反翹的手壁與指尖,正是傳統古法的神秘之處,它表現出中國古代藝術強大的時代背景與豐富的文化內涵。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立像</h5> 3. 該尊北宋·(960—1127年)自在觀世音菩薩彩繪立像,通高220釐米、寬60釐米、厚45釐米。 此件為北宋·(960—1127年)十一面彩繪木雕左側立式觀音菩薩,和前文之中所鑒賞的三尊菩薩造像,可謂風姿綽約,儀態萬方,堪稱宋代彩繪木雕觀世音菩薩造像天花板級別之瑰寶。 筆者認為,前文中所介紹的三尊北宋·彩繪木雕觀世音菩薩立像,與著名古董商人盧芹齋販運出境,現收藏在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的北宋·彩繪木雕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無論整體造型、披麻敷彩、衣紋皺褶的處理方法都如出一轍,非常相似。 應該同是宋代山西的做工,出自同一位木雕大師之手,惜雙臂殘缺不復存在(對比圖)。 《說法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觀世音菩薩立像 第三組:北宋·(960—1127年)《說法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與兩側觀世音菩薩立像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說法觀世音菩薩》彩繪木雕坐像</h5> 1. 此尊北宋·(960—1127年)說法印觀世音菩薩彩繪坐像,通高220釐米、寬85釐米、厚65釐米。 此說法觀世音菩薩頭戴高形花冠,肩披帛帶,胸綴瓔珞。右手撫膝,左手向上作說法印手勢,左腳直立,右腳平放,趺坐於大型背光前面高大的方形須彌蓮座之上。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觀音面像豐滿,體朝右傾,目光下視,雙唇輕翁,嘴角微收,欲笑又忍,她那富於情感的內涵與微妙神態,極具東方女神的典雅特質,給人以嫺靜、端莊、溫順、善良、親切、秀雅之感,被人們廣泛稱為“東方古代最美說法觀音菩薩”。 坐像之後那超大的蓮瓣型背光,火焰四射,四飛天舞姿妖嬈,在氣質上一剛一柔,兩相比較,更加成功地塑造出說法觀音那清秀文靜,和藹可親的美麗面容。 她說法時所結的印相,是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撚,其餘各指自然舒散。此印表以法輪摧破煩惱,使身心清淨,又稱「轉法印」。早期印度佛教造像在方座下大多雕刻法輪與鹿的形像,代表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一手印象征觀音說法之意,所以稱為說法印。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托缽觀音菩薩彩繪木雕立像</h5> 2. 該尊北宋·(960—1127年)托缽觀音菩薩彩繪木雕立像,通高220釐米、寬66釐米、厚45釐米。 此件人物為北宋·托缽彩繪木雕右側立式觀音菩薩,它和主尊說法印菩薩像左側的立式觀世音菩薩特徵完全一致,同為說法觀音菩薩之左右侍者。 觀音赤足站於雙層蓮臺之上,頭戴僧帽式發冠,長髮披肩,胸部密飾珠串,飄帶纏身,著荷葉披衫,雙手托缽;身材修長,面色瑩潔,肌膚嬌嫩,吹彈可破,神情嫵媚溫靜。背光宏偉,光彩奪目,看上去這尊美麗的觀音略顯高傲之嫌與情感壓抑的威嚴姿態。 面部深受唐代崇尚的女性化風格影響,也帶有某些男性風格,已經具備了宋代造像的豐潤容貌。眼睛周圍以及脖頸還能辨認出色彩暈染的痕跡,且基本上全用墨線與塊面描繪塗染。 兩尊造像遺留下來的粉白肉色皮膚顏色,雖歷經千年風化與沉澱,實際上依然柔和而靚麗,非常罕見;古人善用不透明的亮白色,然後在用墨色將黑色輪廓清楚的勾畫描繪,打結的鰣帶纏在腰間,大面積塗染紅色和綠色,由下半身兩側垂落至蓮花座上端。為顯示天衣的透明感,古人在色彩上下了很大功夫。反轉的衣紋和下半身前方的“U”形飄帶紋理掌捧著雙手托缽,傳導著某種能量的釋放。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与大英博物馆藏唐代敦煌遗画对比图</h5> 對於第三組的主尊觀音菩薩與左右侍者豐滿圓潤的臉龐,曾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此組創作的年代大約是在唐後期至五代十國(?—960年),加上左右二尊立式觀音侍者的站姿、蓮座與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唐代敦煌遺畫(托缽觀音)的總體面貌非常相似,除去沒長小鬍子,就連健壯豐滿的肢體姿態和配飾風格的共同點亦比比皆是。尤其背光上的飛天與火焰紋,同為敦煌壁畫佛教圖像中的延續與變種,應受到了絲綢之路中文化傳播與交流的直接影響。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北宋·(960—1127年)合掌觀音菩萨彩绘木雕立像</h5> 3. 這尊北宋·(960—1127年)合掌觀音菩薩彩繪木雕立像,通高220釐米、寬66釐米、厚45釐米。 此件造像為北宋·(960—1127年)說法印彩繪木雕左側立式合掌觀音菩薩,它和主尊說法印菩薩像左側的托缽立式觀世音菩薩像,其特徵完全一致,同為說法觀音菩薩之左右侍者。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雙手合十的觀音菩薩稱為合掌觀音。她是三十三觀音相之一,因其以虛心合掌的姿態而得名。這種姿態象徵著集中心思、恭敬禮拜的意圖。合掌的動作,在佛教中,是合併兩掌表示敬意的一種禮法,源自印度古代的禮法,並被佛教所沿用。在佛教中,合掌不僅是一種禮節,也反映了人類神聖面與不淨面的合一,體現了“不垢不淨”的哲學思想。 合掌觀音的形態為立像,以其虛心合掌之故,被稱為合掌觀音,代表觀世音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緣示現的三十三身之一,具體為婆羅門身。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局部</h5> 關於宋代佛教造像之美的討論,國內外絕大多數文化學者一致認為,對我國美術史應當有計畫的進行重新定位。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成立了八大美術學院和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階層的美術管理和研究機構,有一些權威人士則認為: “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到了宋代已經開始走向了衰落”……。為什麼呢?宋代時期確實開鑿石窟有了明顯衰微,金銅佛造像數目也逐漸減少,但佛造像卻以另一種嶄新的面貌和形式在全國大江南北遍地生根開花,此時木雕造像大放異彩,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試問,這怎麼能說是開始衰落呢?究其原因,開鑿石窟或鑄造金銅造像,太勞民傷財,不如木雕造像經濟實惠,前景遠大,發展更快。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很容易加大寺院的建築規模和增加佛教造像的數量。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美国纳尔逊博物馆藏,最漂亮的宋辽代观音</h5> 宋金元時期,上等的雕塑皆為木雕,她披麻加灰,刷塗底料,染色敷彩,嵌石貼金,工藝繁縟,以顯尊貴。如今,宋代大型高規格且精緻的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像,在全世界有案可查,數量僅剩不到幾十尊。故留存至今的宋金元時期木雕觀音,其珍貴程度及數量令人堪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荷兰国立博物馆藏宋代观音,戴润斋旧藏</h5> 在造像技法上,匠師們能夠運用最熟練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凸凹轉折的衣紋,圓潤細緻,流暢逼真。在藝術造型上,佛像基本上承襲了唐末的造型風格,其佛教人物容貌豐滿,衣飾飄帶流暢自然,姿容凝重秀美,體態豐腴有致,比例協調勻稱。而宋代佛教造像的發展最為突出的一個亮點,就是木雕造像減輕了濃重的宗教色彩,讓人們回歸自然,使人們更善於表達真實情感的審美屬性。宋代工匠們充分發揮了他們藝術創造的聰明才智,將宗教中的神邸,變成了現實生活之中的大眾人物形象,把神壇上的佛教造像進行了世俗化的雕琢;因此,宋代彩繪木雕作品最具藝術性和世俗化,極富現實生活情趣和浪漫主義色彩。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美国辛提那提博物馆藏 卢芹斋旧藏</h5> 宋代(960—1296年)金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發髻,臉形上胖下尖,身材修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膝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褶皺起伏,凸凹有致,左手置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穩坐於雙層束腰蓮座之上。同時也出現了金銅菩薩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者騎在象背、獅背、犼的背上…… 五代、兩宋,是佛像世俗化流行的時期,也是雕塑藝術發展的最高潮。宋代百姓最信仰觀音菩薩,欣賞她那靜穆深沉的造型,喜歡她那溫婉秀麗的容貌,指望她那賜福送子救苦救難的光芒普照人間。 宋代·(960—1296)觀音菩薩造像,儘管手法較為寫實,卻絲毫不流於俗氣,她那一顰一眉、舉手投足之間,蘊藏这著作高貴萬方的氣節和無限美好的寓意,非常注重細部的刻畫和描寫,若與隋唐相比較,更具文人審美傾向。 宋代·(960—1296年)觀音菩薩像已脫離了隋代挺腹之拙樸厚重的造型,延續併發展了唐代三屈之婀娜多姿優美造型,使之更加美麗動人。同時則傳承著另外一種直立式人物形態與造型,其生動的表情,微啟的眼神,含笑的嘴唇,充滿著對人間真摯的情感;雖為直立,然她那修長的體態,飄佛的褶襞,更顯示出猶如世俗名仕般的瀟灑風度。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唐代·(618-907年)观音像</h5> 觀音形象傳入中國的起始階段是男相的。女相觀音造像的出現大約始於南北朝時期,盛行於唐代以後。人們理想中的觀音菩薩變成了普救眾生、仁慈可親的母親形象。這時的觀音面容嬌美舒展,體態婀娜多姿,容貌典雅高潔,充滿著智慧和大愛。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卷第三,提及西京寺觀等畫壁中,勝光寺之塔東南院,“周昉畫〈水月觀自在菩薩〉掩障,菩薩圓光及竹,並是劉整成色”;卷第十有雲:“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長史。初效張萱畫,後則小異,頗極風姿。全法衣冠,不近閭裏。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水月之體”。 宋代·(960—1296年)菩薩造像的神態氣韻以纖柔秀雅見長,反映出菩薩與眾生的親密關係,展現出菩薩道場的淑世精神。 我國宋代·(960—1296年)彩繪木雕觀世音菩薩造像和宋元繪畫、同為那個偉大時代的寳貴遺產,依然顯露著各自的光芒與風采,都深藏著一種比歐洲藝術更加流美動人的神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