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规划馆参观是缘于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一篇介绍“地铁壁画串起艺术长廊”的文章。我们成功预约上7月4号周四的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决定坐地铁去看展,先从家门口的六号线换乘二号线到前门大街站B口。出来就感受到了天安门的“热度”了,游人比肩继踵,各地方言不绝于耳。经过身份证安检,我们进了规划馆,展馆内的人要比展馆外的人少很多!</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改建后的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p> <p class="ql-block">出示手机上预约好的码换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一层右手边很醒目就看到本次展的标题。</p> <p class="ql-block">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参展作品总汇</p> <p class="ql-block">北京地铁艺术地图</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元代)材料:高温瓷板创作年代:2018年所在站点:8号线中国</p><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p><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因"焚画殉葬"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古代作品放大作为壁画在北京地铁中还是首次。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制作团队多次往返台北,最终找到了理想的影印版本,由于壁画较原作放大了三、四倍,图像经过了一系列修复与调整,陶瓷烧制历经反复实验与效果比对,经过4次烧制才得以完。此幅壁画版《富春山居图》的制作历时六年,凝聚了众多专家的心血,乘客能在此一睹《富春山居图》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1982年8月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给市领导报告《全国城市建规划会议情况和我市开展影垦工作的部署》,市领导批示:“北京市融塑组织应尽草建立,并组织有美人员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地铁各车结均应有美术或雕塑来装潢。”根据市领导的指示,北京地铁2号线西直门站、东四十条站、建国门站建设了六幅壁画。北京地铁二号线是全国地铁壁画的开山之作。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遗存,这些作品见证了北京地铁和地铁盛璃的发展历史,鉴定了基础,特就了经典。</p> <p class="ql-block">1985年参所在站点:建国</p><p class="ql-block">《燕山长城图》《大江东去图》</p><p class="ql-block">《燕山长城图》和《大江东去图》均为3米高、140米长的手绘壁画,画法为焦墨国画。焦墨山水是传统山水的一个类别,最能还原苍劲、宏阔、有力、具有金属感的画面。燕山长城选取了燕山山脉和长城典型的精彩部分,显得浑朴大气,刚劲十足。《大江东去图》以多条北方大河为表现对象,选取了水库屯水、河流激荡、黄河入海等典型部分,显得气势雄伟,令人振奋。</p> <p class="ql-block">北京地铁前门站</p><p class="ql-block">前门站设置艺术品比较集中,其设计理念为:地铁站的美术馆。这一站的艺术品建设从2015年开始着手,经历了6年时光,最终在2021年12月前门站正式开通。由于站点位置重要,壁画作品的内容也几经变化。2019年5月,周令钊、候一民、邓澍、李化吉、常沙娜、陈若菊六位老先生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志同懿寿﹣﹣贺六老寿暨》联展时,侯一民先生在展览上赋诗一首:“恭贺周公百岁翁,相携弟妹九零童,坎坷一世痴子梦,难舍根深家国情,剪得彩云缀新绣,长城血画图中,但求天好,来扶杖再出工。”其中“春来扶杖再出工”一句正是指几位老艺术家依然在期待前门站的重要艺术创作工作。2019年10月,在前门站项目指挥中心召开了前门站艺术品启动仪式,参与本站壁画创作的几位老先生和相关单位代表都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之后艺术家们便投入创作状态。在创作期间,建设方的相关领导也持续关注,提出宝贵建议。站厅内八幅大型作品和换乘通道的二十幅花卉小品支撑起前门站厅这一艺术空间,为北京地下中轴线增加了一座凝聚一代壁画界老先生心血的永久美术馆,也是这一代壁画老先生共同合作的最后一个作品群。</p> <p class="ql-block">《面向世界》</p><p class="ql-block">作者以车公庄西站地段为中心进行考察,发现附近就是“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利玛窦在中国28年,第一次向中国人描绘出球形的地球全貌,他身着儒服用汉语传播基督教,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作者将利玛窦绘制的"坤與万国全图"切开重组,加上中间白色光照部分以及左右2组,要渐次顺延到站厅的拱形结构。壁画以稍许打开的“坤舆万国全图”和半掩的罗马式窗拱和廊拱为框架,表现400多年前利玛窦推开了中国了解世界的一扇扇窗口,面向海洋,光从空隙中透射进来,是利玛窦通过知识的沟通和传播,影响了一个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对西方科学及文化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北京记忆》</p><p class="ql-block">《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铸造单元立方体以拼贴而成,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老北京特色的人物和场景,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每个琉璃块中珍藏着由生活在北京的人提供的一个个老物件,一枚纪念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个珠串……这一个个时代的缩影,也在不经意间勾起了对北京的温暖记忆。地铁南锣鼓巷站公共艺术的呈现,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是采集物件的发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民为这个城市乐章注入了属于每个个体音符。</p> <p class="ql-block">《藕花深处》</p><p class="ql-block">作品将透明材质3D切割,运用数字技术模仿水的涟漪,制造出莲花池底的幻境。消防门的位置用一叶扁舟装饰,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藕花深处的意境。镂空雕刻莲花和鱼在其间自由穿梭,给人轻松自由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时代风尚</p><p class="ql-block">北京古都,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家们感受着时代发展的巨变,以更新的视角、更新的材料来表现时代新貌,在作品中记录了伟大时代发展进程的痕迹。让公众仿佛穿越时空,古老的都城和北京的现代面貌融为一体,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这些壁画作品,为地铁空间增添了艺术气息,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更让北京这座城市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华笔中</p><p class="ql-block">壁画艺术家对各种创作材料都保持着高度热情和无限探索欲,壁画作品的手稿也呈现出多元面貌。从最质朴的铅笔勾线到综合材料的应用,从国画水墨到油画与浮雕,壁画手稿展示了壁画的创作过程,体现了艺术家对创作倾注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幻想与乐园》</p><p class="ql-block">壁画设计是以儿童和青少年充满幻想的“乐园”为主题。作品引用了在艺术发展历程中较为突出的形象并加以运用,包括原始时代洞窟壁画的人物形象、生命之树的概念、保罗.克利的代表作《夏老太太》、马蒂斯作品中剪纸般的抽象形态等等。梵高的星空、康定斯基的结构分割等一些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家作品形象在这幅画面中都有体现。细读其作品,会逐渐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一个充满幻想的王国。公共空间,客流量极大的北京地铁空间中的壁画,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这些大师的绘画语言,会让行人在公共艺术面前产生一些共鸣与发现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学子记忆》◎作者:武定字、魏鑫、陈刚材料:铸铜浮雕.尺寸:长20mx高3mo创作年代:2014年●所在站点:15号线清华东路西口</p><p class="ql-block">《学子记忆》</p><p class="ql-block">无论六零后、七零后还是八零后,说起十年寒窗、说起对象牙塔的憧憬,都会在心中激起无数涟漪。学子的记忆,是响着自行车铃声的林荫路、是高阔的阶梯教室,是折叠椅上占座的书包、是食堂打饭阿姨多打的那半勺肉汤……《学子记忆》选取了16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或情境,作品试图用第一人称的视角,用特殊的透视和照明手法,在墙面的"窗口"中进行展示和还原。</p> <p class="ql-block">《跨越时空》作者:孙韬材料:天然石材镶嵌尺寸1:长130mx高3.7mx6块尺寸2:长50mx高3.7mx2块创作年代:2021年所在站点</p><p class="ql-block">《跨越时空》</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具象与象征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叙述轨道交通从地面,到地下,再到地面的城市交通一体化进程;更畅享未来的城市、乡村、天空、太空将构成一张立体的交通网。这件作品的另一个特色在于艺术家根据地铁装修特色,设计出一系列非常规异形画面,和现代感十足的地铁空间形成完美的一体化艺术设计。</p> <p class="ql-block">《田园奏鸣曲》作者:周道生◎材料:景泰蓝创作年代:2010年所在站点:大兴线枣园站</p><p class="ql-block">《田园奏鸣曲》</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以景泰蓝工艺为艺术语言的壁画作品。制作初期,四家景泰蓝制作工厂知难而退,前期反复烧制了3次小样,对传统景泰蓝制作工进行艺二度改良创新。据北京珐琅厂从艺50年的泰蓝制作师米振雄回忆:“周老师开始时问我愿不愿意一起做点景泰蓝创新的事情,我就说好,但真没想到后来遇到这么多困难和波折”。最终,壁画采用大于传统铜丝十几倍的铜条完成“掐丝”,是中国景泰蓝工艺史上的创举!从策划设计、工艺研讨、制作到安装完毕历时425天。作品获得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2010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年度大奖。</p> <p class="ql-block">北京作为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风光景物,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根据地面不同站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情况,艺术家们本着“上下宜呼应,前后有传承”的指导原则,对主题挖掘更加凝练典型,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壁画作品,不仅美化了地铁空间环境,更是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通过艺术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也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观展中</p> <p class="ql-block">《城池柳荫》陶瓷浮雕局部</p><p class="ql-block">作者:王长兴</p><p class="ql-block">原作安装地点:北京地铁19号线景风门站站厅</p><p class="ql-block">壁画作品《城池柳荫》采用了镶嵌和陶瓷浮雕高温彩釉两种形式结合的创作方法,在国内可能是首例。其中,鸟和昆虫等动物形象使用高温陶瓷浮雕的形式独立制作完成,再与马赛克画面结合。</p><p class="ql-block">由于陶瓷材料高温变形、炸裂等工艺特殊性,需要将完整造型切分成大小不同的异形模块,经过多次煅烧上釉,最终成型定色。作者为确保作品最佳效果及工期可控,所有陶瓷浮雕部分均制作了两套,从中选择了效果最佳的一套应用于壁画。展柜中所呈现的几块局部选自另外一套备用作品。</p> <p class="ql-block">留下对美好北京的祝福语。</p> <p class="ql-block">我为北京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将散布在北京地铁中的壁画作品精选出170件与广大观众见面,希望观众们能够通过展览了解北京地铁中的壁画艺术,了解身边的文化资源,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p><p class="ql-block">待您参观完本次展览,会对北京地铁中的壁画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在您日后的出行中,地铁里的壁画一定会再次和您见面。展览会有闭幕的一天,但北京地铁中的这座艺术长廊永不落幕!</p> <p class="ql-block">馆内精品之一《青铜浮雕-北京老城 一九四九》 比例1:1000,高10米,宽9.6米,重10吨,真实再现北京老城1949年时的城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北京测绘人以地图为载体,用空间地理信息记录了城市发展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也在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逐渐形成了海量的北京城市空间大数据,为人们详细了解北京的过去、把握现在和规划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卫星影像图</p> <p class="ql-block">拍个视频看看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卫星影像图</p> <p class="ql-block">找到家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测绘和空间大数据,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故宫木制模型” 比例1:200,长8.95米,宽4.94米,高0.77米。</p> <p class="ql-block">城市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俯瞰北京城市规划模型</p>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展区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的历史遗存,保护传承已成为当代后工业社会背景下的世界性问题。2006年6月,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全国各地的工业遗产保护行动开始广泛开展。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工业遗产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另一密集区为江浙沪),具有类型与数量的双重优势,也肩负着新时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引领示范重任。</p><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发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担任学术指导,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京津双城记"城市影像展。展览旨在聚焦北京和天津两座城市老旧工业遗产更新,通过摄影的视角呈现老旧工业建筑的现状和在更新改造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城市面貌的变化,同时分享探讨两座城市中老旧工业建筑存量更新的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p> <p class="ql-block">沙盘</p> <p class="ql-block">找到家位置了?</p> <p class="ql-block">再放大一点儿</p> <p class="ql-block">看到家附近的中央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花园桥</p> <p class="ql-block">三环路</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p> <p class="ql-block">城市沙盘</p> <p class="ql-block">1958年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p> <p class="ql-block">1993年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p> <p class="ql-block">时间走廊</p> <p class="ql-block">结语</p> <p class="ql-block">馆内精品《北京湾》铜雕 比例1:60000,展示北京的整体地理特征。</p> <p class="ql-block">城市脉络</p> <p class="ql-block">大厅中有两位建筑大师(左边为张浩,右边为刘秉忠)</p><p class="ql-block">张浩(1102年﹣1163年),字浩然,籍贯辽宁,渤海人历任金代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五朝,并主持修建金中都,官至尚书令。他在海陵王和世宗统治时期,任宰相十余年,是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刘秉忠(1216年﹣1274年),字仲晦,元代政治家、规划大师、文学家,河北邢台人。刘秉忠以汉人传统的“风水”为指导思想,规划修建元大都,按照《周礼·考工纪》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进行都城的布局设计。同时,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寓意,将当朝政权更名为“大元”。</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出来,立刻前门地铁站看看站内的壁画,北京地铁站去过不知道多少个了,更记不得走过多少次了,也看到过站台上的壁画,但都没有引起注意,这次看完展览后,再看到地铁连廊和站台上的壁画时就有了另一种心境。</p> <p class="ql-block">前门站内壁画</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这次地铁壁画展,以后再坐地铁会着重注意观看一下站内的壁画。我们还打算按图索骥去寻找没去过的地铁站看更多的壁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