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面这幅照片,应该获普利策新闻图片奖。稍加联想和想象,便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写下感慨:“当你觉得生活糟透了,就看看这位巴西的囚犯;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挖隧道,最终到达了警务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的确是励志金句。但我感觉图片还是被“大材小用”了。因为我想象不出生活中还有怎样“糟透”了的情况,能跟这位囚犯的处境类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像愚公移山。且不说那是寓言兼神话故事,除了“挖呀挖”的不懈精神,哪有相似点呢?愚公能感动上帝帮助移山,而这位囚犯能感动的只有自己:十年黑暗中,靠一缕“希望”的理想微光,硬是挖出一条通向自由但方向错误的隧道,虽然被媒体嘲讽为“最短距离接触的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个体角度看,真正能感动自己的向往,是最强大的动力。因为解决问题最终是靠自己。即使有外力相助,也要靠自己把控全过程。否则,多一个“相助”的环节,就多一个潜在失误的风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囚犯是真有“感动自己”的力量,否则无法想象他十年土拨鼠般的地下掘进。他的失败也不意味着时间完全白费了,因为这期间他一直生活在希望和理想中。排除道德评价,这不正是人生意义之所在吗?只可惜这位悲剧英雄的做法简单粗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人对失败的伤感是无与伦比的,否则不至于有“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硬道理。加之幸灾乐祸者、义正辞严者、专职围观者和事后诸葛亮的哂笑点评,那么,失败与社死就可以划等号了。这时候,“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祖训早就甩得没影儿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越狱故事有其独特魅力,因为它编织的是关于自由、智慧和命运的传奇。由此我想起《基督山伯爵》中埃德蒙•邓蒂斯在法利亚长老指引下,智勇双全的越狱壮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蒙冤入狱的邓蒂斯,在绝望的深渊中,遇到他生命中的贵人法利亚长老。这位老人给邓蒂斯插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智慧双翅,激发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复仇的决心;用“借尸还魂”的精心策划,突破了死亡囚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邓蒂斯也挖了地道,但他的越狱成功,不是对物理空间的简单突破;而是对人性、法律和财富的深刻洞察与利用。它似乎在暗示,成功之路是由深思熟虑与精准执行铺就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实版越狱的“隧道工程”和文学版越狱的“智慧之旅”,形成鲜明对照,在我心中定格为正反越狱经典。坚韧不拔固然重要,但智慧元素更是不可或缺。集动力和智慧于一身者,便可上天揽月,下洋捉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