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奇观拍摄记

读山老农

<p class="ql-block"> 紫云奇观拍摄记</p><p class="ql-block"> 王志祥</p> <p class="ql-block">  图1.紫云奇观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在紫云洞,我也拍到了紫云奇观。之前在朋友圈发的那个是当地村干部尚栓平同志拍摄的,我命名为紫气东来图。</p> <p class="ql-block">  图2. 尚拴平同志拍的紫气东来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紫云洞位于乡宁县双鹤乡红洼村境内,三官峪九龙口北侧山坳之中,在乡宁县与襄汾县交界的乡宁一侧。此洞的紫云奇观是洞口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一定含量时,在太阳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折射现象。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到,但大部分相机都能拍到,可机会不多。前提是水蒸汽含量和天气晴朗,时间在太阳照射到洞口的霎那间,大约在十秒钟的范围之内。</p><p class="ql-block"> 这一奇特的景观使此洞有了这么一个十分祥瑞又带几分神秘气氛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将时间倒溯回遥远的古代,哪朝哪代已经无从考究。这天(拟或是很多天)上午,洞内外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不断向上蒸腾。那天的天气又特别好,晴空万里。当太阳光照射到洞口的霎那间,产生了強烈的、非常壮观的并且肉眼可看到的折射现象。天上七彩光线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接着洞口周围笼罩在一片紫气氤氲的祥瑞氛围中。人们在惊诧之余,坚信这是神灵显圣。故而名其洞曰:“紫云洞”。</p><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紫云洞之名由来的合理解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3. 紫云洞内古人手绘天象图(局部)</p> <p class="ql-block">  图4. 王方合成的紫云洞天象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来到这儿,主要是陪老友王方来观察天象图的。因为紫云洞顶有古人绘制的天象图,面积太大,躺在地上都不能拍到全景,所以要分片拍,回去再合成。他还要在现场全天候观察天象,与洞内的图做以比对。所以,他昨晚上就必须住在洞里。</p><p class="ql-block"> 图5. 紫云洞现场</p> <p class="ql-block">  图6. 老农兴致勃勃地来到现场</p> <p class="ql-block"> 图7.王方与帐篷</p> <p class="ql-block">  这爷们就在洞里安营扎寨了,看人家那神情还怪美的。待会儿,可能你就会更美了。蚊子小姐们会给你送上情歌,跳蚤小姐也会陪你跳跳迪斯科,三官峪的狼群也会给你来个大合唱,你老人家就好好地享受吧。</p><p class="ql-block"> 王方的帐篷太小了,只能容一人,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呆在这里,愿意坐在这里陪他。他一再拒绝,并信誓旦旦地说,这种情况他经历的多了,没问题。我只好下山,到离这里最近的三官庙去住。</p><p class="ql-block"> 夜里,我与多年不见的老同学马殿生偶遇,与他睡一个房间。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了很久。后半夜,同学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老在想,王方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因寂寞失眠睡不好?嘿!怕别人失眠,结果把自己弄失眠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大早,我顾不得失眠引起的不适,心里惦记着老友,给他带了点饭,从住处急急忙忙地赶上来,却见他神情怡然地坐在那儿,慢条斯理地收拾工具,就明白他不仅很好,而且工作也已经完成。</p><p class="ql-block"> 我们本来八九点钟就可以启程返回,然而来都来了,不妨等一会,拍一下紫气东来的景观岂不更好,于是我们就等着那个神圣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图8.这爷们坐着都觉得有点派头</p> <p class="ql-block">  图9. 我与王方在洞里合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  当地干部告诉我们,拍这个要在十点半以后。我们从十点半就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选好最佳位置,把所用的设备全放在手头,不停地试,试了足有几十次,神光总是不出现。我想,是不是这几日天旱了点,空气干燥,紫云不会出现了呢。</p><p class="ql-block"> 终于,十一时十九分,就在我们快绝望时,从相机景框中看到一束束的太阳光在洞顶的悬崖上泻下来,越来越多,越来越亮。接着就逐渐出现了紫红色的光,我赶紧连续摁快门,从初现到全盛拍了五幅。转脸不见了身旁的王方,追到洞内,见他不知因为啥,在洞内鼓捣他的好相机,没拍成。他让我在原地用他手机拍两下,然而,神光已经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图10—14. 紫云拍摄过程</p> <p class="ql-block">  也没关系,我有了他就有了,总算没白等。</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问王方那会为啥离开,他说在等待过程中又想到天象图,就返回洞中从不同角度补拍了几张。原来也是执着或者说痴迷惹的祸,顾此只能失彼了。再说,人家也是收获满满,也没有白忙话。</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一周内第二次来紫云洞了。之前已经来过多次,是来整理这里的碑文资料,还想对此洞的历史做进一步地探讨,需要寻觅古人的一些遗留物作为证据。这里,已经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15.这帅小伙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图16. 老农也还算精神吧</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29日于读山草庐,2024年暑月初吉编入美篇,少有增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