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载2024年7月16日《今晚报》副刊“津沽”版,署名: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1941年夏,武清出土了一枚官印——元代的“黄妃站印”。这枚官印为当时“黄妃站”职官所用之印信,一时引起轰动。</p><p class="ql-block"> 天津学者、武清诗人贺仲儒对此做了考证。据1941年7月23日发表在《新武周刊》的《约旨斋公余随笔(五)》一文载,武清自古为交通孔道,南北往来,陆路固多取道于斯,而运河纵贯县中,尤为漕运必经之地。元代在各地设置了驿站,以利交通。根据柯昌济的《金文分域续编(卷七)》载:“黄妃店当为武清县之皇后店(即今之黄花店)。县中运河,为漕运要途,或即所云水站者,故其在附近之‘黄妃店’设站焉。”</p><p class="ql-block"> 贺仲儒认为,黄花店历史上曾经是一处水路驿站。早在辽代,武清即分布了不少运粮河道,民间传闻中的“萧太后运粮河”纵横武清。历史上,所谓的萧太河运粮河,并非某一条河道的名字,而是众多承担运粮任务河道的总称。不仅是武清,宝坻、蓟州、宁河以及北京的通州、河北的香河以及廊坊的安次区等,均有运粮河道。其中通州至今尚有一条名为“萧太后河”的河道。</p><p class="ql-block"> 在武清,萧太后运粮河包括今龙河、凤河(龙凤河)、浑河(永定河)、白河(北运河)等。黄花店镇乃辽代古镇,浑河绕其北,龙河傍其西,官马大道通其南,所以,黄花店镇一直是京南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辽、金、元时期,该镇设有一处所谓的“省抑宫”,其作用是“以禁妃嫔之有犯者”(收留被废黜的皇妃)。据1914年的《安次县志》载:“省抑宫在安次南,辽会同中建。以禁妃嫔之有犯者。元时屡迁废后于其地。今改属武清县境,俗名‘皇后店’。”</p><p class="ql-block"> 为管护及方便亲属探视被废黜的皇妃,宫廷在此专设驿站。“黄妃站印”之出土,一方面说明省抑宫确实存在,另一方面说明了另外一个史实,即这里确曾设置过一处驿站,只是因为历史久远,且因存在时间较短之故,所以该驿站并未见诸史册。</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今石各庄镇)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运河词典(天津卷)》编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天津市规划资源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原处长。现任地质勘查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4000余篇(笔名有御河轩主、柳福、雍楠、柳士心、四海、武邑等)。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老天津的地质风物》《评剧皇后刘翠霞》《老天津的诗社和诗人》《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武清村庄史话》等20余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天津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崔黄口史话》编辑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