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知的非洲【1】——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津巴布韦

gbl

<p class="ql-block">去年同事发来了非洲的星空照片,再一次激发了去非洲的想法。去肯尼亚看动物迁徙,在我的旅游计划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可过去非洲之行需接种疫苗,阻扰了我前行的脚步。随着年纪的增长,抓紧外出的欲望越发强烈。趁着还能自如奔走,那就赶紧去看看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成群结队的动物!考虑到非洲之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弃自由行改定制游。计划行程、联系旅行社、召集有共同想法的游伴,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在6月8日开启“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赞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坦桑尼亚 6国27天之旅!</p> <p class="ql-block">6.9周日晴</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得和克。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国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9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首都温得和克,是一座三面环山的山城,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融合了外来殖民文化和非洲本地特色,著名景点有【基督教堂】、【国家博物馆】和【国会大厦】。哥特式的基督教堂,被纳米比亚人视作珍宝,精心呵护,墙上的刻文讲述着它的修建历史。教堂的基石全部来自欧洲,三年多的建设,终于在1910年完工。百年过去了,教堂风采依旧,红色的屋顶、白色的门窗和房檐,立体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纳米比亚乘坐的大巴,由大货车改装而成。纳米比亚有汽车制造企业,但年产量很小,主要靠进口和援助。进口车型繁杂,多为老旧的二手车,欠缺保养。可当地人喜欢将车喷上鲜艳色彩,如同新车一般。瞧,这辆外表靓丽、看起来酷酷的大巴,给我们纳米比亚之行耽误了不少宝贵时光。</p> <p class="ql-block">晚宿温得和克乡村俱乐部。这是一家拥有144间客房的四星级酒店,有保龄球、高尔夫、健身房、露天泳池等服务和设施。</p> <p class="ql-block">硕大的公共场外区域,任由我们耍酷和放飞自我…</p> <p class="ql-block">6.10周一晴</p><p class="ql-block">纳米比亚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国度,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神秘古老的民族——红泥人。上午前往【红泥族原始村落】。红泥族只是一个俗称,正式的称谓是辛巴族(The Himba)。辛巴族人早在17世纪便迁徙到了如今的纳米利亚。辛巴女人展示美的方式与众不同,她们袒露上身,下身穿带褶牛皮制裙子,并通过涂抹红泥来掩盖一生不洗澡所散发的异味。红泥粉、牛油和香料混合而成的红泥,不仅能保护她们的皮肤不受阳光和蚊虫的伤害,还能让她们的皮肤不那么容易长皱纹。长久的涂抹使她们的皮肤成为了红色,所以也被称为“红泥人”。</p> <p class="ql-block">她们将羊皮和头发编织在一起,并用头饰装扮…</p> <p class="ql-block">辛巴族是纳米比亚即将消失的原始社会族群,人口已不足2万,是非洲最后的保持原始生态的民族。红泥族的房屋是由树枝和杂草建造而成,圈成一个圆形区域,顶部是圆锥形。墙内外用泥土涂抹,起到坚固作用。屋子的门非常窄小,以防止大型野兽在晚上进入。</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午餐的餐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餐馆的乡村风格,也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一排排五颜六色盛开的鲜花。纳米比亚是一个在沙漠戈壁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浩瀚无垠的沙漠覆盖着纳米比亚四分之一国土,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是撒哈拉以南最干旱的国家之一。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餐厅里长着各种花草树木,五彩斑斓的花朵争相绽放,让人忘却了这是在一个极度缺乏水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车前往【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这是纳米比亚最大、最有名的国家公园。 由德国殖民者于1907年建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由于政治变更,埃托沙国家公园现今的面积不及其最初的四分之一。埃托沙是“白色干地”之意。到了冬天旱季,整个埃托沙干涸欲裂。作为纳米比亚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园区内修建了数百个水塘或动物饮水点,并严格控制园内宾馆和营地的数量及规模,使公园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纳米比亚为此申报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因上午修理轮胎,耽搁了二个小时,途中又二次停车进行检查,到了国家公园,已是晚上。还算幸运,途中看到了大象、剑羚、角马、斑马和犀牛。</p> <p class="ql-block">剑羚头顶长有两只细长而锋利的尖角,具有惊人的杀伤力,而且能够在沙漠干旱区域几周不喝水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这种强悍和坚韧的特征,使之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在纳米比亚的国徽里,两侧直立的动物就是剑羚的形象。守护国旗,享有“国兽”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公园内的特色营地Halali。</p> <p class="ql-block">6.11周二晴</p><p class="ql-block">按照行程,昨天抵达后应该展开动物追踪之行。可昨天晚上才进入埃托沙国家公园,而今天需奔赴下一个景点。因此只能在进出公园途中,闲里偷忙地寻找各种动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跳羚和长颈鹿常见,</span>远远地瞟了一眼狮子,也算“追踪”过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就在晚上入住的特色酒店Lodge Damaraland 就餐。这里拥有山景,户外游泳池、露台、餐厅和酒吧,还有免费WiFi😊!</p> <p class="ql-block">餐后前往有“史前人类精美岩画的露天博物馆”之称的【颓废方丹】(Twyfelfontein)景区。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在四点到达园区。“颓废”是指荒无人烟、孤寂悲凉,地名与眼前的旷野景色特别契合。</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徒步进入园区。这里是纳米比亚最早的土著布须曼人留下的岩画 。颓废方丹是非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岩画遗迹,也是世界最大的远古岩刻画的集中地,2007年被列为世界遗产。这是纳米比亚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块石头和岩画在饱经了1500年的风蚀日晒后,仍可见栩栩如生的狮子、大象、长颈鹿、羚羊等非洲特有的动物。这里有超过2000 幅岩石的雕刻,大多数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砂岩上出现最多的是长颈鹿,据说长颈鹿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它高昂的脖颈仿佛与天相连。联想欧洲哥特式教堂的标配——高耸入云的尖顶。即使种族文化是如此的不同,人类对天国的向往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景点是离颓废方丹景区不远的【达马拉人生活博物馆】( Damara Living Museum)。纳米比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达马拉占到人口总数的8.5%,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部落首领管理部落里的事务。他们被称为黑人中最聪明的部落人,善于制作和使用工具。达马拉人自称是石头人、穴居人,习惯依山而住,沿着山石搭建茅屋。博物馆全方位还原了达玛拉部落的原始生活。</p> <p class="ql-block">游玩结束返回晚上入住的酒店。房间很大,床在中间,高高的蚊帐围绕着床优雅地垂落,如皇宫一般。</p> <p class="ql-block">6.12周三晴</p><p class="ql-block">八点驱车前往鲸湾。沿路看到了不同民族的女子在街边摆摊。赫雷罗妇女身穿维多利亚式连衣裙、头戴形似牛角帽子的着装,吸引了我的目光。赫雷罗人作为纳米比亚三个班图语系民族之一,是于十五世纪中期从东非迁入纳米比亚北部的游牧民族,后来大部分赫雷罗人搬到南部市区生活。赫雷罗妇女的这种维多利亚式连衣裙是于十八世纪晚期由法国传教士引入。</p> <p class="ql-block">途径【斯瓦科普蒙德小镇】(Swakopmund Town)。这是一座具有浓厚德国风情的海滨城市,西临大西洋,据说是纳米比亚第四大城市,因位于斯瓦科普河入海口而得名,建于1892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斯瓦科普蒙德是德国殖民者的统治中心,整个城市都是按照德国建筑设计,有浓重的巴伐利亚风格。如果不是时时有黑人从身旁走过,错以为在德国某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闲逛中来到了海边,在这里遇到了一群来自南非的游客。对美景的向往,让我们相遇;不负机缘,让我们一起同框,一起喧闹。</p> <p class="ql-block">五点赶往海边的历史长堤。当年德国人修建斯瓦科蒙德同时,还在海边建了一条长长的双道木栈桥。栈道尽头有一建筑,现成为网红餐厅——长堤餐厅(Jetty Restaurant)。这里是早期货物装卸、捕鱼活动、贸易往来的场地,如今成为欣赏大西洋美丽海边日落的绝佳观景点。我们在这里边观景、边享受着美味的海鲜晚餐。</p> <p class="ql-block">与男模、小学生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6.13周四晴</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来到【鲸湾港】(Walvis Bay)。鲸湾港亦称沃尔维斯港,是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这里有着繁忙的货港,也有旖旎的海滨风光。纳米比亚是一个遭到欧洲等国殖民统治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非接管了这片领土,纳米比亚成为了南非的一个省。经过长期的独立斗争,终于在1990年获得独立,但鲸湾港仍归属南非,直至1994年才正式进入纳米比亚的版图。</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艇出海。游艇上的导游,既帅气又幽默,不断给鹈鹕还有海狗喂食,为我们近距离接触和拍摄这些动物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游艇驰骋在大西洋上,追逐着鲸鱼🐳游弋的线路,好几次看到鲸鱼喷水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游艇乘风破浪前往著名的景点【鹑鹕岬】入海口,海狗们见游艇渐渐靠近,警惕地纷纷跳入海水中。耳畔还能清晰地听到母海狗在呼唤幼小海狗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游艇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中餐就在船上解决,都是冷食,不敢贪嘴。</p> <p class="ql-block">上岸之后步行去附近的【泻湖】看火烈鸟。据说整个南部非洲的火烈鸟四分之三栖息在这片浅滩上。浅浅的湖水,如同沼泽一般,有些火烈鸟优哉游哉地走来走去,有些把头伸到水里觅食。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映出它们优雅的身影。有时火烈鸟突然起舞,展翅高飞时留下一抹粉红,可惜手机无法跟上它们的节奏。在湖边静静地看它们觅食,也是一种享受…。</p> <p class="ql-block">前往苏斯丝黎景区途中,突然见坡下停着一辆车,一位白人被几位黑人压倒在地上,头上流着血,喊着“help ”。路面停着一辆车,车旁站在几位黑人。我们的驾驶员见状立即停车。从未亲身经历过此场景的我们,瞬间被眼前发生的一切惊到了。导游介绍说,剑羚是纳米比亚的国兽,其羚角非常珍贵。那些黑人是盗猎者,为了谋取暴利,而对那些动物进行戳杀。白人是附近的农庄主,为了阻止其违法行为,与黑人展开了激烈的冲突。我们的到来,白人暂时逃脱了黑人的控制。见二个黑人手持被包裹严严实实的物体朝另一个方向奔去,估计是枪支,在纳米比亚持枪为非法行为。我们需要赶路,不可能长期停滞在那里。又来了一辆车,在确保白人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被割去头颅的剑羚尸体就这样被弃留在路上。这种场景在影视作品或者记录片中常见,亲眼目睹还是第一次。血淋淋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盜猎行为普遍存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希望能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有效的解决。</p> <p class="ql-block">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返程之前,获得了相关信息。其中二位非法盗猎者已被逮捕,并得到了应有的指控。</p> <p class="ql-block">途经【南回归线】( The Tropic of Capricorn),网红打卡点,停车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赶在夕阳西下抵达酒店,直接上宾馆的吉普车,去高坡观赏美丽的日落黄昏。酒店专门为我们举办了一场短暂的酒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Desert Hill Lodge酒店,所有房间都是茅草屋外观,很有非洲风情。一座小屋就是一个标间,内部面积很大。唯一的不足不在景区内,但并不影响我们观赏满天星斗和美丽的星空😊!</p> <p class="ql-block">白天这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红沙海,呈现出柔和的暖色;而夜间则被神秘而璀璨的靛蓝色笼罩。天空是那么的通透,用肉眼也能清晰地看到银河,不愧为观看最美星空的绝佳地方。我与银河同框!</p> <p class="ql-block">6.14周五晴</p><p class="ql-block">一早带上打包早餐,去【苏丝斯黎沙丘】(Sossusvlei Dunes)。纳米比亚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纳米布沙漠,并以此作为国名。纳米布沙漠,以其壮观的沙丘和晴朗的星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45号沙丘为最出众的典范。高耸的红色沙丘(325米)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莫测,展现出极具冲击力的弧线型,因而多次登上《国家地理》画册。“45号沙丘”因距离景区门口45公里而得名。我们没有登顶,拍了几张照片,便上车离开。</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不仅有最高的沙丘、最鲜艳的沙漠,还有最鬼魅的死亡谷。苏丝斯黎(Sossusvlei)是由南非语和本地的纳马语组合而成,意为“无路沼泽”。大约90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湖泊,旱灾引发沙丘移位,阻断了河流。湖泊消失,地下水被消耗一空,树木慢慢死去枯干,形成了一块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不毛之地。</p> <p class="ql-block">到【死亡谷景区】(Death Valley) 需换乘越野车。10分钟车程,抵达景区后,步行进入。死亡谷被红色的沙丘【大老爸】(Big Daddy)包围,此沙丘为世界最高,约有400米。我们相互帮扶,开始登顶…。</p> <p class="ql-block">这鬼斧神工般的美丽,让人不忍迈步,唯恐破坏了这迷人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登顶时间有限,中途提前下行,直奔那片干涸的盐碱地。已经毫无生命力的树干枝叉,依然倔强的挺立。黑色的外表、独特的造型,看似生命调零,却孤独傲娇。周围是绵延不断的红色沙丘,抬头看则是碧蓝的天空。无论哪一个角度,都是光和影的完美结合,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后驱车返回温得和克。因行程中没有安排箭袋树庄园,为了见识一下纳米比亚珍贵的树种——箭袋树(Quivertree),特在此停歇中餐。</p> <p class="ql-block">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本地的土著人将砍下的树枝掏空用做箭筒而得名。箭袋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成为了沙漠中一道奇特的景观。一团团簇拥的树叶,向着空中肆意伸展的形态,让人过目不忘。</p> <p class="ql-block">在【孤独小镇】(Solitaire Town)停歇,意外发现车胎再次出现问题。这一趴又是二个小时。小镇,如沙漠中的一叶小舟,孤寂却独特。入口处那些引人注目的废旧老爷车,东倒西歪地伫立着,形成了沙漠中一道奔放狂野的风景线。小镇成了长途行进中的中途补给站,东来西往的车辆都会在此歇脚。</p> <p class="ql-block">晚上十点回到温得和克,直接去非洲最大的酒吧“乔的啤酒屋”用餐。这个啤酒屋是温得和克的特色餐厅,德国啤酒和烤猪手,是招牌美食。餐厅装修很有特色,明明是在室内,却给人在室外喝酒就餐的错觉。琳琅满目的动植物标本,非洲丛林感满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江老师的生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好的巧合。</span>在异国他乡,在众多团友和餐厅工作人员的祝贺中,过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日,值得记忆!</p> <p class="ql-block">6.15周六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四小时车程到达纳米比亚边境办理出关。在不远的博茨瓦纳海关,上交相关材料,回车上午餐。获得博茨瓦纳入境签后,出发不久,车又出故障。换车的时间将下午的行程直接碾压,只能弃原计划,提前去宾馆。今天入住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边境小镇——杭济,旧译“汉济”。据说kalahari Arms Hotel是小镇上规格最高的宾馆,浓郁的非洲地方色彩,充盈着宾馆的里里外外。</p> <p class="ql-block">6.16周日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布须曼人村落】(Bushmen Village) 。布须曼人为南部非洲和东非最古老的土著居民,纳米比亚颓废方丹的岩画就是布须曼人留下的,如今只剩下5.5万人。他们之中的一半生活在博茨瓦纳,其余则生活在南非、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布须曼人身材矮小,有着黄里透红的皮肤,蒙古人的眼睛,高高的颧骨,浓密而卷曲呈颗粒状的头发。“布须曼人”这一称呼,源自于当年的荷兰殖民者,意为“灌木丛中(bush )的人”。</p> <p class="ql-block">布须曼人在南部非洲的居住历史长达两万多年,曾经以游牧打猎为生,练就了强大丛林生存技巧。</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乘车前往马翁国际机场。马翁(Maun)是博茨瓦纳第三大城镇,是前往奥卡万戈的大门。整个小镇的经济都围绕着旅游业,是旅行社和租车公司的聚集地。搭乘小型飞机前往【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最核心的区域,从空中俯瞰三角洲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博茨瓦纳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自然条件并不好。博茨瓦纳直到1966年才宣告独立,当时是全球最贫穷的26个国家之一。独立后的近60年里,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人均GDP约8千多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除了钻石产业,博茨瓦纳将全国38%的国土都转化为了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奥卡万戈三角洲地区为重点,旅游行业成了博茨瓦纳GDP的第二大贡献行业。飞机起飞,四周一望无际的绿洲就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2014年作为联合国评选的第1000个世界自然遗产,奥卡万戈三角洲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最漂亮的内陆湿地,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天然绿洲吸引了各种动物前来栖息,是非洲南部现存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随着飞机逐渐上升进入核心区,地面出现了干涸的河道。奥卡万戈三角洲有季节性的洪水脉冲特点。雨季,大量的雨水引发河流水量增加,奥卡万戈三角洲的面积会随之扩大;而在旱季,水量的减少会导致三角洲的面积相应缩小。奥卡万戈三角洲的面积会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飞机抵达到后马上乘坐越野车,到达三角洲特色营地Saguni Safari Lodge Forest Tents。员工们早已等在门口欢迎我们。营地午餐后,三点半跟随酒店安排,搭乘越野车开始游猎(safari)。Safari源自阿拉伯语动词 “safar”,意指"旅行"。在非洲南部特指“观赏动物的旅行”,是我们行程中的高频词汇。</p> <p class="ql-block">我因这几日连续睡眠不足,独自在房间休息。从三点一直昏睡到傍晚六点多,耳畔时时传来河马的声音。虽然河马是食草动物,但体型大,具有大嘴和长牙,在水中的领域性特别强,容易误伤前来喝水和走近河边的动物和人类。</p> <p class="ql-block">因营地处在荒野中,按照营地要求,天黑不能独自出门,只能在小屋待着。终于听到门外传来声音,游猎回来的同屋与营地工作人员来接我啦!这是我们和营地签约的安全免责协议。</p> <p class="ql-block">这是团友们游猎拍回的照片,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营地餐厅晚餐。营地所有食品和饮料都是用飞机运进来,菜品比较单一,两荤两素,但管饱。</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陪我们回到自己的小屋。帐篷屋是用帆布作为墙面,屋顶与墙面的间隙很大,四面透风。晚上穿着长裤长衣,盖着被子,依旧冻感强烈😭。</p> <p class="ql-block">按照营地的要求以及相关合约,晚上客人不能随意外出,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帐篷内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信号,</span>如果出现意外,按响红色喇叭是唯一向外传递信息的途径。可惜不是每个帐篷内都有,引发恐慌是必然的。据地接导游介绍,三角洲整个游猎套餐需一万人民币(飞机进、越野车出、水上泛舟、陆路游猎和一晚的住宿)。寒冷+不安全+食品少=结论:只能待一晚的地方,体验过就好😏。</p> <p class="ql-block">6.17周一晴</p><p class="ql-block">七点天亮了,可以自由出入小屋,去营地集中地早餐。八点搭乘越野车去三角洲safari。</p> <p class="ql-block">昨天从空中俯瞰整个三角洲,今天乘坐当地传统的独木舟Mokoro ,穿行于三角洲的湿地水域。因是旱季,水并不深,小舟靠人工摇橹,在狭窄的水道里穿行。河面被野生的睡莲覆盖,绿叶繁花;摇曳的芦苇、停泊于树枝的鸟类和翩翩起舞的蜻蜓,时时跃然眼前。连续几天陆地的摇晃和颠簸,令人疲惫不堪。坐在悠悠行进的小舟上,荡漾在和煦的阳光下,身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p> <p class="ql-block">在干旱的沙漠中,奥卡万戈三角洲是野生动物的绿洲,堪称大自然奇景。这里不仅是大型动物,如非洲象、狮子和水牛的天堂,而且还是各种鸟类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带上行李离开了让人既留恋又愿意再待下去的地方。三小时的敞篷越野行程,一路尘土飞扬…。</p> <p class="ql-block">中途下车将鞋浸入浅浅的消毒池,防止鞋底沾有野生动物的粪便。博茨瓦纳是一个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同时也是欧盟最大的牛肉进口国之一。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给当地牛群造成感染口蹄疫的风险,博兹瓦纳在野生动物区域设置了检查站。</p> <p class="ql-block">灰头土脸地到达了晚上入住的酒店Cresta Maun Hotel。红色的外套上肉眼可见一层白白的灰,洗衣成了当下第一要务😊。晚上就在宾馆享用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6.18周二晴</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前往机场,搭乘飞机前往卡萨内(Kasane)。卡萨内是博茨瓦纳国境最北部的城市,位于博兹瓦纳、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四国交界处,是前往乔贝国家公园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抵达后驱车前往入住的宾馆,途中停车去购物中心。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等候、闲逛、购物,各取所需。纳元(Namibia Dollar)是纳米比亚的流通货币,南非兰特(Rand)在此也可以等值流通。人民币尚不能与纳元直接结算,所以我们出行前在国内换取了少量的南非兰特,以备在纳米比亚不时之需。南非兰特不仅在纳米比亚,在博茨瓦纳也通用。美金是硬通货,支付小费一律用美金。</p> <p class="ql-block">今晚入住的酒店Cresta Mowana Lodge,与昨天入住的酒店,为同一连锁店,但大堂和室内的装修风格完全不同,更具当地风情色彩。大堂室外有棵猴面包树(Monkey Bread Tree),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猴面包树生长于热带,因其果实用炭火烧烤后,味道和面包相似;另外当果实成熟时,猴子会成群结队地爬上树去摘果子吃,因此得名“猴面包树”。在非洲,猴面包树有着幸福的寓意,许多当地人都把猴面包树视作幸运之神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下午就在宾馆码头上船,泛舟于风景秀丽的【乔贝河】(Chobe River)上,观赏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种类繁多的动物。乔贝河是赞比西河的支流,也是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界河。一条乔贝河,不仅分开了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也孕育了壮观的象群。据说博兹瓦纳40%的大象都聚集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大象是群体动物,孤身行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夕阳西下,一头大象站在河边,目视远方。庞大的躯体,在余晖映射下,倒映出流动的身影。没有同伴,只有风和草地伴随着左右…。</p> <p class="ql-block">乔贝河及其流域是非洲大陆上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和鸟类。漂亮的埃及雁在东张西望、羚羊忙着在岸边进食、长达数米的鳄鱼一动不动、前呼后拥的大象群体、和片刻温顺的野牛…。各自安好,一幅祥和温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乔贝河除了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河域沿岸植物也生长非常茂密,有大片原始森林。乔贝河的日落是美丽而宁静的,‌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河面上,‌映照出波光粼粼的河水,充满了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乔贝河上,细细地感受周围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6.19周三晴</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乔贝国家公园】(Chobe National Park)。乔贝国家公园,是博茨瓦纳第一座国家公园,建于1967年,规模仅次于奥卡万戈三角洲。公园门口停车购票、填写游客信息,驾驶员简单地介绍游园规定后,游猎开始!</p> <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从河上观看各类动物,今天沿着河流的陆地游猎,看到的依旧是长颈鹿、大象、珍珠鸡以及一些普通的动物如黑斑羚等。上午狮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随着夜幕降临,一窝大小狮子开始活跃起来。小狮子开始互相打闹嬉戏玩耍,大狮子在周围护着,母爱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需要22个月的漫长孕育周期,小象的出生来之不易,成群生活着的大象都非常注意保护小象,而小象们也不像其它动物幼崽那样顽劣,总是紧紧地跟随在父母身边。嬉戏水中、洼地翻滚和树旁饶痒痒的场景,生动有趣地再现了大象生活的一些习性。</p> <p class="ql-block">离开的路上意外拍到了三只大象追悼同伴的场面。大象有很强的记忆,能够记得一些非常久远的事。即使同伴离开很久,大象仍然每年会在同伴逝去的地方聚集,并用鼻子轻抚着同伴的骸骨,用自己的方式来悼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一抹落日照在乔贝河上,又是一个金光灿烂的落日余晖。耐心等待落日跃下地平线的那一刻,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国家公园,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6.20周四晴</p><p class="ql-block">上午坐车途径【卡宗古拉河】(博茨瓦纳和赞比亚的分界河),前往海关,办理博茨瓦纳出境和赞比亚入境手续。一切办妥后,上车前往【利文斯通市】,赞比亚南部省的首府,一座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利文斯通博物馆】是赞比亚最大的博物馆,展示了赞比亚从远古到近代人类演变的过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轨迹。展馆设施有点简陋,但内容丰富。馆内不能拍照,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展馆门外有三座雕塑。这是赞比亚首任总统肯尼思·卡翁达的雕像和他的座驾。1964年赞比亚从英国独立后,他一直担任该职位直到1991年卸任。在他的领导下,‌‌‌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英国人戴维·利文斯通(David Livingston)的雕塑。他不仅仅是一名传教士,还是探险家,一生曾4次探险非洲,是第一个横跨非洲的欧洲人。1855年他发现了维多利亚瀑布,后来因为感染疟疾死在了赞比亚。利文斯通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埃米尔•霍鲁布(Emil Holub)生于1847年捷克的霍利斯,死于1902年奥地利的维也纳。南部非洲的旅行者和探险家,维多利亚瀑布第一张地图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赞比亚因维多利亚大瀑布而被世人知晓。中餐后上车去今天的重头戏——【维多利亚瀑布赞比亚段】,近距离欣赏维多利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维多利亚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维多利亚瀑布和南美的伊瓜苏瀑布以及北美的尼亚加拉三个瀑布一起并称世界三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瀑布的排名可以由宽度或高度来决定。作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维多利亚瀑布宽1,700多米,最高处达108米,并不是世界上最宽或最高的瀑布,但它的水帘面积是最大的,因为瀑布水势连贯绵长而盛名。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赞比亚段的终点可以遥看对岸津巴布韦与赞比亚的国境桥——维多利亚瀑布桥。这座铁路桥是英国人建于1904年,是连接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唯一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路上偶遇中国演员黄磊。听导游说黄磊近期受赞比亚政府邀请来此地拍摄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维多利亚瀑布的游览,随后乘车前往津赞两国交接的【瀑布大桥】(Victoria Bridge)。车先过桥,我们步行前往。这座古老的铁路桥,把赞比亚的利文斯通与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小镇连接起来。一桥连接二个国家,桥中央就是两国交界处,这也是世界上最短的边境之一。一块写有界碑的牌子,成了我们追逐的目标。半小时后,我们连拍带走,从赞比亚来到了津巴布韦。</p> <p class="ql-block">过桥就是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城,一座为维多利亚瀑布而设立的城市。人进入了津巴布韦,但出入境的手续和行李安检程序还得补上。一天之内,我们跨越了三个国家:博茨瓦纳~赞比亚~津巴布韦。今晚入住津巴布韦四星级酒店——Elephant Hills Resort ,据说津巴布韦总统也常来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傍晚乘船游览【赞比西河】(Zambezi River),又名“利巴河”,方言意为“巨大的河流”。赞比西河为非洲南部第一大河,流经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在莫桑比克汇入印度洋。我们游览的是赞比西河津巴布韦段。游艇提供下午茶,玩牌、拍照、静静观赏落日余晖渐渐消失在河面上…。不负美景,与赞比西河的最后一束落日同镜。</p> <p class="ql-block">结束后前往【BOMA餐厅】享用晚餐。这是一家网红打卡餐厅,当地中国人将它翻译成“宝马餐厅”。因位于维多利亚瀑布附近,成了各国游客蜂拥而来的地方。一进门游客就被披上一块极具民族特色的布料,工作人员帮助大家合影拍照。迎面是一支歌舞队,邀请游客纷纷入场。一段共舞表演后,服务员拿着各色颜料,在游客脸上简单地勾勒几笔,或画上各种小免子、小蝴蝶等动物。瞬间一个个非洲土著人脱颖而出,将气氛烘托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餐饮以各种动物烤制品为主,人称“百兽宴”。猪牛羊肉,还有当地的剑羚肉、珍珠鸡肉,琳琅满目,可肉质比较硬,口感一般。餐厅还提供了一种烤熟的虫子,看起来有点像国内的蚕蛹。对于敢挑战品尝的客人,还颁发证书。就餐以自助形式进行,一眼望去,满眼是食品,可真正能回味的,极少😔。</p> <p class="ql-block">整个就餐过程,歌舞表演挑起了大梁。浓郁民族舞蹈、音乐和服饰,非常吸睛。回房间开始清理塑料袋,明天将奔赴肯尼亚,一个严格禁止携带塑料袋的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