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后上海男人看《繁花》,一一

庞而大

<p class="ql-block">  欣闻电视剧《繁花》,在获得金鹰奖之后,又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上,收获了五朵‘’白玉兰”。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关于小说《繁花》:</p> <p class="ql-block">  2012年,金宇澄的小说《繁花》出版。2013 年,在上海书展上,购一本金宇澄的小说《繁花》,吴侬软语,读来令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小说描写的是,上海1960~1990年代,以小市民为主的,各色人等、家长里短、鸡鸡狗狗、花花草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恢弘,烟火气息浓厚。沪语道白,网络格式,蒙太奇写法,用生活细节,影射出动荡的社会。半抱琵琶半遮面,用上千个“不响”来留白,让读者有胡思乱想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小说《繁花》像是上海版的《红楼梦》,我看更像是现代版的《金瓶梅》。书里没有爱情有艳情,灰色基调里带点黄。看似描写了市民的社会活动,却道出了男女关系之间的人性真谛。</p> <p class="ql-block">  从1949年算起, 新中国前30年,以保家卫国,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主。政治挂帅,阶级斗争。计划经济,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发扬“穷棒子”精神,一分钱掰成两辦花。学雷锋,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舍已为人。</p> <p class="ql-block">  其间,十年文革,更是走向极端。破四旧,打砸抢,上山下乡,视财富如类土。造反,武斗,批判…越富越反动,越穷越革命。国家走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p> <p class="ql-block">  从1978年算起,后30年,改革开放了,国家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驾齐驱。</p><p class="ql-block"> 阶级斗争按下了暂停键,思想大解放。大量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政治犯人释放了。知青回城了,人口可以流动了。</p><p class="ql-block"> 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分田到户,个人承包。开饭店,办工厂。物价双轨制,官倒,跑单帮,倒买倒卖。股票上市,证券交易,商业回扣,行贿受贿。</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是一个全民经商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  于是乎,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冒出了无数个体户老板、私营业主、皮包公司老总……花里胡哨的名片滿天飞。</p><p class="ql-block"> 出国留学洋插队,八仙过海扒分挣外快,一切朝钱看,当个万元户成了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没多久,这一波浪潮,就把国营企业冲的七零八落。造成了大量的职工下岗、下海,改行经商的人不计其数。</p> <p class="ql-block">  这一拨人,敢想敢干,吃苦耐劳,聪明能干。他们大多数人是尊纪守法的,会合理避税。也会投机专营,低三下四,委屈求全。常常以次充好,甚至有少数坑蒙拐骗、违法乱纪的。他们废寝忘食,早出晚归,流血流汗,用身体作本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他们敢为人先自主创业,凭勤劳的双手,聪明才智,灵活运用国家政策,使他们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拨人。脱离了无产阶级,进入了中产阶级行例。其中,有极少数幸运儿发展成了超级富豪。也有不少胆大妄为者进了板房,半途而废、生命夭折者也不在少数。尽管如此,一部分人还是先富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关于电视剧《繁花》:</p> <p class="ql-block">  2023年, 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像是借小说《繁花》壳上市的股票。展现的就是,上海1980~19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下海经商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波澜壮阔,活色生香。炒股票,开饭店,倒服装,个体户经营,热火朝天。反映了当时上海人,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奔小康而艰苦创业的真实状况。</p> <p class="ql-block">  剧中,阿宝、陶陶、玲子、汪小姐、李李、敏敏、卢美玲、菱红、范总、魏总、强总、葛老师、蔡司令、爷叔等等主要角色,大多是这一拨人。</p><p class="ql-block"> 而正是这一拨人,把市场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大大促进了所有制改革,促进了商品的大流通,国民经济实现了腾飞。为中国进入WT0,为中国21世纪头20年赶超欧美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当年, 像阿宝这样的皮包公司老板,在上海滩,犹如春天里的繁花,花开花落,一波又一波。一般寿命在二、三年,长一点三、五年。因为当年新办企业,可享受两年免税三年减半免税的优惠政策。故多数公司开个二、三年就会重新注册一个新公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里,胡歌扮演的宝总,颜值高,演技好。别看他嘻皮笑脸,一步三摇的腔调,可做起事来,有板有眼。他有情有义,做事讲规矩,有头脑敢担当。</p> <p class="ql-block">  而要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板,除了本人脑子活络胆子大外,还要心狠手辣,再加上点机遇。像阿宝这样太重情义是不行的,公司的命运,就像花儿一样,开过了,鲜艳过了,谢了。</p><p class="ql-block"> 观众同情他,希望他能东山再起。</p> <p class="ql-block">  另一个让人遗憾的是,阿宝和雪芝的初恋失败了,刻骨铭心。所以他对后来的女朋友们(玲子、汪小姐、李李),虽然擦出了一些爱情的火花,但都没有修成正果。让无数观众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说说唐嫣扮演的汪小姐。30年前,在上海差不多每一个单位里,都有这样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看上去有点傻的姑娘。她们热情奔放、精力旺盛,敢想敢干。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她们动作麻利,说起话来速度快,且嗓门大频率高。她们喜欢上了你,就会死死地跟着你。一旦发现你伤害了她,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都会立马和你拗断。</p><p class="ql-block"> 观众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真性情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而像卢美林这样的黄河路老板娘,盛气凌人,横行霸道,对家里人、对外人都是凶巴巴的,并不多见。更多是像玲子那样的老板娘,逢人开口笑,八面玲珑,看人下菜,就像是沙家浜里的阿庆嫂。</p> <p class="ql-block">  而 马伊琍扮演的玲子,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上海女子。精明能干讲实惠,管得住男人管得住钱。在家和男人不讲理,对外很会给男人面子。爱干净会打扮,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时而笑脸相迎,时而声色俱厉,刀子嘴豆腐心。为了一点小钱会和你撕破脸皮,看到你落难了,又会倾情相助。</p><p class="ql-block"> 是个让观众又爱又恨的“女强人”。</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上海女生大批求学日本,靠打零工付学费养活自己。挣了钱回上海经商的,从事第三产业的不在少数。玲子和菱红就是她们的代表。她们为上海的商业形态,注入了先进的理念和时尚模式,为上海的市场繁荣,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家庭。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说说辛芷蕾扮演的李李。改革开放后,大约八O年代初,有大量的北方漂亮女子来南方独闯天涯。主要是在广东、福建,深圳、珠海一带。她们大多身材高挑、美丽大方,善交际,讨人喜欢。当时南方公司里都有这样的女子,或做公关,或当老板的助理,如影随形。整天跟港商、台商打交道,胆子越练越大,学会了做大生意。</p> <p class="ql-block">  九O年代初,她们又随男拍档,转战沪上,为上海人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意经。当时,刚开放的上海人,是看不懂她们的,感觉她们都是神秘女郎。她们珠光宝气的穿着打扮,穿金戴银,个个都像富婆。无论是服饰还是发型、化妆,都让上海人眼睛一亮。而剧中李李要表现的,正是这一类女子。</p><p class="ql-block"> 她们,是让观众羡慕嫉妒恨的一些人。</p>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繁花》,把这拨人演的有声有色,很有当年的时代感。王家卫大导演不愧是老上海了,想必他是很了解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的。他一定是非常熟悉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他用上海演员说沪语来拍戏,就更加贴近生活、更有真实感了。</p> <p class="ql-block">  剧中没有大人物,讲的是普通市民百姓,在那个年代拼命挣钱奔小康的励志故事。他们在商场上激烈竞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但在生活中,他们又会惺惺相惜,互帮互助,共度难关。体现了中国人“性本善”的品性,也是这部剧如此感人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况且,王家卫还把这些小人物拍得如此的唯美,如此的有声有色,夺人眼球。再配上了吴侬软语,把上海人引以为豪的海派腔调,表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难怪上海人看得如痴如醉,一吐三年疫情期间的郁闷气,让新老上海人都爽了一把。</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老上海观众,我向王家卫表示由衷的感谢!</p><p class="ql-block">上海老年大学写作班暑假习作</p><p class="ql-block"> 庞 纲 2024.7.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