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建于1973年,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广场对面。馆藏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和几百幅素描稿,还有梵高的几乎全部书信,是全世界收藏梵高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其中最知名的有《向日葵》、《麦田上的群鸦》和梵高的自画像。馆内还收藏有梵高和弟弟提奥收藏的日本浮世绘和其他一些画家的作品等。我们有幸在2024年4月参观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是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1890年他自杀去世时只有37岁,共留下超过850幅油画和近1300幅其他作品,这些画作原本由梵高的弟弟提奥(Theo)和弟媳乔安娜(Jo )保管。结果在梵高死后六个月,他弟弟提奥在悲痛中也去世了。在出售部分画作后,梵高的弟媳将其余作品交由儿子文森特·威廉(与梵高同名)继承。</p> <p class="ql-block">梵高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而在去世后的短短十几年,便逐渐成为世界的宠儿。这要归功于梵高的弟媳乔安娜。她在阅读了梵高生前给弟弟提奥写的700封信中,逐渐了解了梵高,并被梵高的内心世界所打动。她开始公开梵高的这些信件,让世界更多人了解梵高和梵高的画。</p> <p class="ql-block">随着梵高和他的画声誉鹊起,自1930年起,文森特·威廉将梵高的作品长期借给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展出。1960年,梵高基金会成立。1962年荷兰政府决定建立一座博物馆,专门收藏和展出梵高的作品,文森特·威廉因此将这些作品全部移交给荷兰政府和基金会。1963年,梵高博物馆开工。1973年6月2日,梵高博物馆正式开放,荷兰女王朱丽安娜亲临剪彩。从此,梵高博物馆成为阿姆斯特丹一处名胜。</p> <p class="ql-block">这是澳大利亚画家约翰·拉塞尔(John Russell )1886年在巴黎画的一幅梵高的布面油画肖像,60.1 x 45.6 cm,收藏于梵高博物馆。这是一幅基本上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肖像画,甚至看得出已经受到了摄影的影响。所以有专家认为,这是画得最准确的梵高像,甚至比梵高本人的任何自画像都更逼真。梵高博物馆有注释:梵高自己也很喜欢这幅画,他曾写信给弟弟提奥说:“好好照顾我的拉塞尔肖像,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为此,在参观时我也拍了这幅作品.留作纪念。其实,我个人也更偏爱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画风。</p> <p class="ql-block">这是梵高的一幅非常著名的布面油画《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最终版,82 x 114 cm,创作于1885年的4~5月间。这幅画是梵高早期风格旳杰出代表。梵高学画很晚,总共也就画了10年。一般认为梵高的绘画发展和作品可分为四个时期:初学期、灰暗期、受印象派影响期、独特风格形成期。《吃土豆的人》就是灰暗期的代表作,色彩低调和保守,梵高自己对该作品也非常满意,好像还是第一批交给画廊展出的作品之一,虽然结果并没有卖出去。为了画好该作品,梵高事先曾画了许多农民的肖像,画了乡村昏暗的陋室,以及各种手的素描,还有瓶子和水壶的静物等。还专门画了一系列草图,其中包括不同人数的铅笔画、版画的和油画等。如今这些草图有在其他地方收藏的,所以才有了梵高博物馆的这幅“最终版”。</p> <p class="ql-block">《戴草帽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Straw Hat),画于1887年8~9月间,40.9 x 32.8 cm。梵高在1886年去了巴黎,结识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作品,这些经历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画风也开始转变,色彩由灰暗转向明亮,从这幅自画像中就可见一斑。这幅画梵高使用了一种廉价的硬纸板,先打了一层紫色底色,与黄色草帽形成对比色。另外,一只眼睛是蓝色,一只是绿色的。</p> <p class="ql-block">《戴灰色毡帽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Grey Felt Hat),布面油画,44.5 x 37.2 cm,梵高在1887年~1888年的冬天画了这幅自画像,当时他已在巴黎待了将近两年。从作品中可以清楚看出,他研究了点彩画技法,并以他自己的原创方式加以应用:用短条纹笔触的不同走向,来区分底色、帽沿、脸部、衣领等不同的结构,并把蓝和橙,红和绿等对比色,在画面各部位并排交替使用,相互强化,但整体上又是和谐的。梵高博物馆的官方评论认为:这幅画也是梵高在巴黎期间最大胆的色彩实验之一。他在追求光对于色彩变化的作用,以及自己客观的瞬间感受和印象。梵高在巴黎的这批自画像系列,显示了他印象派画风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Sunflowers),1889年1月画于阿尔勒(<span style="font-size:18px;">Arles</span>),布面油画,95 x 73 cm。梵高的向日葵画,是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他于1888年~1889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勒画了这些向日葵,至今享誉全球。梵高总共画了5幅大尺寸的布面油画,都是花瓶里插着向日葵的。其中有一幅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即上图插在花瓶里的有15朵的向日葵。其实梵高先后尝试画过各种花卉,包括很著名的《杏花开》和《鸢尾花》,至于他选择画向日葵系列,主要是在尝试用多种变化的黄色,来描绘和刻画一种花卉,而且最终证明依然可以非常好看。另外,梵高画向日葵,也是在抒发自己的一种心情。还有,我也在梵高博物馆的介绍里得知,这幅《向日葵》后来表面被刷上过一层清漆,这给技术人员修复带来了大麻烦。</p> <p class="ql-block">梵高的《向日葵》在这个博物馆里,就像卢浮宫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梵高的作品直到去世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如今则成了无价之宝。据说在他自杀的前69天时间里,他疯狂创作,画出了80多幅油画,梵高说:“只有我爱我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麦田上的鸦群》(Wheatfield with Crows),布面油画,50.5 x 103 cm,1890年7月创作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是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被争论、解释、猜想得最多的画作之一。常有人说这是梵高的“绝唱”,甚至说是梵高把自己的“遗书”留在了这幅画上。因为在完成《麦田上的鸦群》之后的两个星期,梵高在麦田里举枪自尽。而且看画面,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天空、因枪声(其实是暴风雨)而惊恐乱飞的乌鸦、和死胡同一般的路,处处流露出不祥之兆,预示着他生命的尽头即将到来,甚至像是一幅色彩和笔触组成的无言绝命书。不过梵高博物馆的注解表示:“这只是一个持久的神话(长久以来的猜测)。事实上,在这之后,梵高还创作了其他几幅作品。”不可否认,梵高确实希望用暴风雨下的麦田,表达他心中的“悲伤和极度孤独”;但与此同时,他也想展示他认为的“乡村的健康和坚强”。梵高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组合:蓝天与橙色小麦,而红土路则被绿草带所增强。专家认为,这是梵高在37岁去世之前,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后印象主义风格。</p> <p class="ql-block">《鸢尾花》(Irises),1890年5月创作于普罗旺斯的圣雷米(Saint-Rémy-de-Provence),布面油画,92.7 x 73.9 cm。梵高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画了这幅静物画。对他来说,这幅画主要还是在探索色彩。他把紫色的花朵放在金黄色的背景中,色彩对比强烈,使其更具装饰性。</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梵高1887年的早些时候在巴黎画的,画作名称《In the Café: Agostina Segatori in Le Tambourin》,布面油画,55.5 x 47 cm。画面上是咖啡馆的女老板,据说跟梵高还有短暂的关系。这幅画我是顺手拍的,因为它基本没什么反光。有些画,因室内反光而拍出来效果极差。</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莱昂·奥古斯丁·莱尔米特(Léon Augustin Lhermitte)创作于1887年的布面油画《割牧草》,画幅很大,215.9 × 265.8cm,也是我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拍的。</p> <p class="ql-block">莱尔米特是梵高最喜欢的两位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形容莱尔米特:作为一个画家,“他对这些人的坚毅的性格了如指掌,并从他们的内心深处取材。”梵高喜欢的另一位是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收藏在巴黎奥赛博物馆的名画《晚祷》(L"Angélus)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拍下的一位参观者,他的痴迷程度令我动容。这个大厅是博物馆出口前的休息厅,人们参观结束后可在这里稍作休息、归还语音导览器、购书或者等人。而此君似乎仍然意犹未尽,手握语音导览器,埋头反复倾听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