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考古博物馆

一泓清水

北朝考古博物馆是位于河北磁县的博物馆,2020年9月19日开馆。总投资1.66亿元,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馆藏1000余件珍贵文物。以北朝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建造 。<br>  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北朝文化考古研究中心。 展馆陈列以“走向隋唐”为主题,分为煌煌帝都、巍巍陵寝、泱泱文明3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div>一进序厅,“走向隋唐”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它诠释了整个博物馆的主旨,周的群像雕塑留下深刻的印象。序厅建筑为两层中空结构,整体设计风格以北朝历史的雄伟壮观为重点;墙面以深黄色材质为主,古典而庄重。中央位置的大型浮雕,则重点突出了壁画中的祥云、神兽、胡俑、仪仗队和朱明门等典型形象内容。<br></div> 分为序厅、三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陈列主体以磁县收藏的北朝墓群出土遗物为主,平面布局则按照“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生活—复原”的逻辑展开,能够逐层了解北朝历史。 第一部分“煌煌帝都——北朝历史与考古”展厅,包括“从平城到洛阳”和“邺城时代”两个单元。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概述北魏历史的版面,旁边配有木质格栅,凸显历史感。展陈重点设计了平城与陵墓考古的内容,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屏风等文物体现了北魏经济、文化发展的盛况。墙面板揭示了东魏、北齐邺城的城市格局和主要考古发现,展柜则展示了邺城出土的兽面瓦件和宫城出土的鸱尾残块等建筑材料。 北朝考古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套),大部分出土于磁县境内北朝墓群。馆内展陈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于其中19座墓葬所发掘的陶俑、瓷器、壁画、墓志、碑刻、金银器、石像生等珍贵文物,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北朝时期自由奔放、中西交融的历史魅力。 北朝考古博物馆展示的陶俑阵容强大、气势恢宏、令人震撼。北朝皇陵陶俑也被誉为小兵马俑,虽然较之西安兵马俑形体小,但其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刻画得细致入微,比秦兵马俑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所涉及的生活题材、所透示的浓郁生活气息、所独具的民族风情韵味,则是西安兵马俑无法比拟的。 北朝皇陵陶俑中的人物俑表现的既有汉族人,又有鲜卑族人和西域人等其他少数民族。汉人五官端正、面相平和,鲜卑人和西域人则深目高鼻、面相凶悍。 第二部分“巍巍陵寝——东魏北齐的陵寝礼仪文化”展厅,分为“帝陵”“宗室成员墓葬”和“贵族墓葬”三个单元。标题板通过多媒体形式来表现壁画揭取的过程,下方两侧配合墓葬场景突出主题,俯视柜则展示了重点文物。在上百个北朝皇陵中,陪葬物品丰富而墓室主人又极为神秘的当属茹茹公主墓,大面积的斜面造型突出了墓道壁画的特点。宗室墓葬和贵族墓葬则主要展示的是元祜墓、元良墓、兰陵王高肃墓和赵胡仁墓等,陪葬文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三部分“泱泱文明——东魏北齐经济生活、艺术与文化交流”展厅,分为“社会经济与手工业”“生活起居与文化艺术”“佛教中兴与传承”和“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单元。北齐将士所创作的破阵舞曲《兰陵王入阵曲》 ,歌颂了皇族名将兰陵王高肃入阵杀敌的英勇事迹。魏碑是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它继承了汉隶,又开启了楷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字体。极具中、西亚文化特色的装饰纹图、乐舞图像、骆驼胡俑及国家一级文物“古罗马拜占廷金币”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盛场景。 依靠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我们窥见了北齐的社会生活与民族融合的发展过程。其中,极具中国和西亚文化特色的装饰纹图、乐舞图像、骆驼胡俑及国家一级文物“古罗马拜占廷金币”等,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繁盛场景。 <div>北朝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陶俑骆驼<br></div> 陶俑骆驼高25厘米,长30厘米,是北朝皇陵陪葬品中的艺术极品,也是1500年前我们祖先创造的陶塑艺术珍品。它印证了早在1500年前,磁州就已经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就已敞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中原的陶瓷、茶叶、丝绸,西域的宝马、金币、玻璃器皿、音乐舞蹈等沿着滏阳河来到磁州,体现了东西经贸往来和胡汉民族大融合的史实。<div> 从它的神态上看,传神有力,静中有动;从它的造型上看,左前腿跪,右前腿蹬。头微昂,目光远眺,驼背上雕塑有大雁、丝绸、皮囊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将一幅大漠黄沙丝路驼队行进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br></div> 陶骆驼 <div>镇馆之宝:罗马金币</div> 茹茹公主墓出土的这两枚金币均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所铸,它跨越千山万水,从大漠深处的域外之地被带到中原腹地,又深埋藏在地下,陪伴13岁的公主长达1500多年,但仍然金光灿灿、熠熠生辉,正像是东西文明传播之光经久不息。<div> 茹茹公主是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最高首领的孙女,东魏大丞相高欢的儿媳。<br></div> 1号金币直径1.6厘米,厚0.1厘米,重2.7克,系阿纳斯塔斯一世(Anastasisu I, 491~518)所铸,经历了1500多年它仍然绽放着金光灿灿的光芒,是东西方经贸往来的“见证者”。<div>  金币正面是皇帝半身像,头部带冠并插有翎羽,脑后飘有两条略卷的绦带,身披战甲,右手持标枪扛在右肩上,枪尖露于左耳上侧,枪形细长像箭,左手好像持着弓,冠带及盔甲都用联珠纹来表示。背面是站立的侧身带翼女神,右手拿一长柄十字架,左手自然下垂,衣服微微飘起,盖于左手上,身体左侧有一个八角芒星。</div> 2号金币直径1.8厘米,厚0.1厘米,重3.2克,系查士丁一世(Justinus I,518~527)所铸。<div>  金币正面是皇帝半身像,头略偏,头部戴冠饰有翎羽,后有两条飘带,身披战甲,右手拿标枪扛在肩上,枪尖露于左耳上侧,左手好像拿盾护在左肩,冠带及盔甲用联珠纹来勾画。背面是正面站立的带翼神像,右手拿一长柄十字架,左手托一立有十字架的圆 球,左手下有一八角芒星。<br></div> 事逾千年,东魏、北齐王朝虽已远去,但1500年前在磁州大地上演的威武悲壮、乱世繁华及历经岁月沉淀的时代文明却并未逝去,北朝考古博物馆已经成为今天人们解读那段风云岁月,感受民族融合发展历史的钥匙与桥梁。<br>有人说 茹茹公主墓墓志 围绕彩绘壁画墓和随葬陶俑等重点文物,注重观众参与的互动性,体现出展览的人文关怀和趣味性。运用网络技术将最新信息快速传达给参观者,并利用3D技术强化虚拟立体现实感。 来到特别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1:1比例复原的湾漳北朝大型壁画墓。整个壁画墓全长52米,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其中,墓道全长37米,两侧复原壁画,中间设计有楼梯;甬道全长6.7米,分南北两段,即前后两个甬道。壁画总面积达700平方米,仅墓道两壁的壁画就有320平方米,显示出北朝晚期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 北朝考古博物馆广场上的巨型骆驼雕塑就是北朝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骆驼珍品放大20倍的作品。骆驼塑像四周广场呈八边形,隐喻着中华民族邀四方宾朋,聚八方和气。塑像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设有四组十二个花坛,取传统文化中一年四季和十二地支之数,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