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印度(2) 阿姆利则

天牛

阿姆利则是印度锡克教圣地,旁遮普邦第一大城市,位于新德里西北方515公里处,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城相对。乘火车按车票计划需8小时40分钟,实际上晚点了约3个小时。在印度火车晚点是正常的,正点了反而有点不正常。考虑到两个人的车费才400卢比,约合人民币40元,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当然我们买的是较低等级的卧铺票,如果是较高等级的,那可能会10倍或更高。这样的安排既使穷人能坐得起火车,又能满足富人们的舒适需要,不过晚点是一样的晚。在火车上遇到了从上海来的6位旅友,下车后我们一起找个旅馆(LUCKY GUEST HOUSE)住下。 旅馆离金庙南门很近,几分钟就可以走到。 阿姆利则金庙(Golden Temple India),坐落在一个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 金庙并不是只有锡克教徒才能进入的圣地,这里的态度非常开放,它有东西南北方向的四个门,代表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这是金庙的南门。 锡克教是印度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宗教,也被列为世界十大宗教之一。锡克教是在16世纪初由那纳克祖师所创建,由于追随他的弟子们都自称是“锡克”,意为“门徒”因而这门宗教就被称作“锡克教”了。 虽说金庙对所有人免费开放,但是进入金庙确是有一些特别的规矩。首先是不能戴帽子,必须扎锡克式的头巾。其次是不能穿鞋袜,必须光着脚走过十多米长的水池,再走几道红地毯,才能进过大门。 金庙坐落在人工开凿的、面积1500平方米的圣湖中间,一条60米长的栈桥通往湖的中央。平静的湖水将庙倒映于水面,增添了庙的特殊魅力。 湖四周为十几米宽的黑白大理石所围绕,像一个矩形运动场跑道,再外面是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 金庙环“奈克塔尔”池而建,阿姆利则因池得名,池水更被锡克人奉为圣水。游客先是绕池一周,踏着大理石地面远观金庙的气势。 在通往金庙的长廊入口,可以免费领取供品。 义工们在制作供品。 等着领取供品的人们。 金庙分为三层,建筑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风格,上有圆形穹顶,四周有圆塔环绕。金庙上部四分之三被镀成金色,霞光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仪态万千。 金庙城堡式门楼,上有白色钟楼和呈梅花形大小的5个金顶。举目望去,浩然大气,金碧辉煌映满了整个视野。 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神庙,该庙供奉印度教湿婆神。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内部不可照相)。 总面积约10公顷的金庙,共分12个区域,除圣殿外,还有香客休息室、诵经堂、法师起居室、修道殿、膳厅、储藏和陈列室等。赤脚踏着平滑的大理石板漫步湖边,人在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倒映在湖水之中的金顶圣殿,远处白色围楼与翠绿的菩提树在让人赏心悦目之余,更有一股心灵的平和与安静。 室利·阿卡尔·塔拜特宫,1609年由锡克教第六代祖师室利·代宾德建造。寺院为五层建筑,坐落在一个大平台上。此寺在锡克教里地位最高。祖师代宾德曾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保卫锡克王国的攸关大事。在对英作战期间,这里又成为锡克战士举行圣战的出发地,因此被称为“改变锡克教特点和组织”的转折地,每天都有不少教徒来此参拜。 巴巴·阿塔尔寺,是纪念17世纪祖师哈代宾德吉的长子巴巴·阿塔尔所建。寺院建筑为9层,象征阿塔尔走过人间的9年历程,据说教徒来此参拜,可以获得“自有”的意志和精神食粮。锡克教徒每年印历4月在此举行庆祝丰收的拜喀节,几十万朝圣者聚集在圣湖边,唱歌、开诗会、赛马及举行各种游戏活动,时间长达3天。 锡克族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魁梧的身材,包头、蓄须,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寺庙里面有食堂,因为该宗教认为人类只有在饱腹之后才有精神信仰的能力,于是在寺庙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免费食物和床位住宿给所有有需要的人。这种传统的食物分发仪式叫做“兰加尔”,体现了孔雀王朝文化中慈善和博爱的价值观。 食堂可容纳数千人同时用餐,这里每天消耗的食材多达数十吨。在寺庙里面还有一个场所可以供大家休息,还会为大家准备非常有意思的表演和歌曲。 高峰就餐时间通常是20分钟一餐,人在门口领了盘子勺子,等上一批就餐的人离开里面清扫完毕,下一批人便又排队涌入食堂坐在地上,将餐盘放在地上等候就餐。我们也加入了游人的队伍,体验一下吃食堂的味道。 晚上,金庙更是金碧辉煌,游客们可以观看到信徒进行锡克教的各种仪式。真诚的锡克教徒在庙宇里捧着经书诵读,传统的锡克教音乐“基尔坦”也在庙宇里奏响。 阿姆利则距离印巴边境20多公里,每天傍晚,两国的边防军在这里都要举行别具一格的降旗仪式,俗称边境秀。奇异的装束,夸张的动作,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观看。 上海的一对情侣带我们来到这里,他们在东南亚、印度五十多天了,这次就是吃住在金庙里的。 边境秀17:00 开始,17:30结束。 阿姆利则市政厅其貌不扬,真是小政府、大社会啊! 英雄塑像,这里曾发生过声势浩大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运动和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血案。 市区内到处都有宗教的元素。 市区也可以骑毛驴。 这里很少看到有女工,缝纫也是男人活。 火车站上的安保人员,看起来很悠闲。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cgtpbd" target="_blank">走进印度(3) 阿格拉</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