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加坡之行二

顾康杰

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其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温度较为稳定,一般在23至35℃之间,雨量充沛,经常会有阵雨及雷雨。由于靠近赤道,新加坡的昼夜温差不大,全年都很温暖。 新加坡(Singapore),是东南亚岛国,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div>新加坡古称淡马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div> 新加坡由于处在赤道附近,每天早晨7点天一亮就亮了。6月中旬天气炎热,我们去小住的人都是趁早出门购买食品和一些生活用品。 我们从寓所去超市购物要经过新加坡著名景点小印度,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 新加坡的物价基本上都是一个定价,特别是超市的价格,不论超市的规模大小都是一个价,除非打折期间。 如果超市的价格不算汇率,那这价格还是非常亲民的, 蔬菜有点小贵,300克一袋青菜,二袋一起卖新币2.68元。算上汇率要合人民币14元1.2斤。 买水果我发现在梧槽地铁站附近的森林商业中心一个水果摊价格还是实惠的,当地人也乐意去购买。 整个的猫山王榴莲15新币1公斤。 剥开的榴莲肉黑金品种的30新币一盒。 我们一下子买了猫山王和金利的榴莲各一盒尝下来猫山王名气响,黑金吃口好。 在寓所附近有一家卖咖喱角的老曾记店,可堂吃、小坐喝喝咖啡休闲。他们的广告就是想当年……。 买了一只回家尝尝,卖咖喱角的阿姨还关照吃时当心烫刚刚煎好,我说回家吃,会当心的谢谢!油炸食品切开后满满的咖喱香气,这就是新加坡味。 地处小印度的阿都卡夫清真寺,是一座非常具有建筑特色的寺庙。黄绿相间的颜色在回教堂中很少见,建筑本身还融合了南印度与欧洲风格,艺术气息浓厚,由于是小众景点一般游客不会特意去游览。 6月17日适逢星期一是伊斯兰教的哈芝节。新加坡连续放假三天。 哈芝节是伊斯兰教教徒前往伊斯兰教圣地朝圣后隔天所举行的重要宗教仪式,又称宰牲节,古尔邦节,节日定在伊斯兰历十二月的第十天,是庆祝仪式主要是宰杀牛羊,感谢真主。 平时早晨冷清的街道早早就聚集了戴白色帽子的伊斯兰教教徒。 在哈芝节当天,回教徒会到回教堂做全天的祷告,并于上午的祷告会结束后,举行仪式屠宰羊只,把肉分发给祭拜者与贫穷者。 做完祷告的一家子。 已经祷告结束的伊斯兰教教徒往回走了。 在去超市购物路过的老地方川菜小馆,里面有竹制的椅子蛮有川渝地方特色。 路对面是有显明特色东南亚描画建筑。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仿佛是一个印度的缩影,所以被称为是小印度。 小印度区域是一个建筑保护性的区域,基本都是低层建筑。 墙壁上画着色彩丰富富有特色的壁画。 特别是在一些节日的时候来临,印度风情更加的显著,这里就像是一个金碧辉煌的童话世界。五彩的灯光和装饰在街上到处都是。这是去年10月在小印度拍的,装饰一新迎接印度传统节日屠妖节。 为什么在新加坡会有这么一个小印度呢?是因为在1819年,莱佛士爵士的船航行到了新加坡,在随行的队伍中有很多印度的助手以及士兵等等。 他们就成了新加坡的土地上第一批的印度移民。再加上后来的移民以及繁殖等等,这里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就成了这样小聚居地。<br> 6月份的新加坡天气还是炎热的,特别是太阳出来后9点以后能不出门的尽量不出门。一早街上几乎没有人迹。 这种场所早晨也是大门紧闭的。 建于1926年的老建筑。 甘榜格南的阿拉伯街一个主要建筑是坐落在巴梭拉街的苏丹回教堂。建立于1928年的苏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回教堂,可容纳多达5,000名回教徒同时在回教堂内集体祈祷。它那庄严的巨形金圆顶极具特征。 苏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是新加坡5座被列为国家古迹之一的回教堂,外观最堂皇的。它有洋葱型的大圆顶,对称的宣礼塔,有点像印度的泰姬陵。 回教堂位于甘榜格南历史保留区,建造于20年代,历史虽然并不是最悠久的,但是这座回教堂对本地回教徒来说却有特别意义。主要的原因是甘榜格南是新加坡最悠久的回教族群聚居地。这里不少街道都是以中东地名命名的。 回教堂前的老街也被翻新,披上鲜艳色彩,不让车子通行的街道甚至种了一排很有热带风味的棕榈树,周围还有很多的美食店,整个地方富有异国情调。 街道两边都是卖东南亚、中东和土耳其美食的食铺。 进入阿拉伯街的具有阿拉伯风格拱门。 拱门旁的具有中东风格装饰画。 对面墙上有大型的阿拉伯人日常生活的壁画。 墙上画满了竹、藤编织的篮子帽子,下面这家店就是卖这类商品的,一目了然。 正对着回教堂的一条街主要是饮食街。 具有波斯武将守望的餐饮店。 阿拉伯街也是一个低层建筑的区域,离开这个区域就是现代的高层建筑。 阿拉伯街一排修复过的店铺,售卖各种传统物品如衣服、手工艺品、家具和手饰等。 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城市没有看到居民饲养家禽,只有在山区或植物园能看到散在野地里的野鸡,今天居然在阿拉伯街的停车场也看到了一群鸡。 大公鸡昂首翘尾羽毛油量。 <p class="ql-block">阿拉伯街的早晨在商铺的后门店家喂食鸽子。</p> 街上卖烤肉的。 卖风味小吃的。 适合大众的吐司工坊。 各个角度在阿拉伯街看回教堂。 自拍一张。 新加坡植物园(英文: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是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植物园位于克伦尼路,占地74公顷,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公里。 新加坡植物园是热带岛屿繁茂的缩影,结合了原始树林和专业花圃,拥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树木,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棕榈、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植物,包括了许多濒临灭绝的品种。 植物园内的园中园雅格·巴拉斯儿童花园,得名于犹太慈善家雅格·巴拉斯(Jacob Ballas),坐落于植物园东北端。这是新加坡植物园独特的服务于儿童的主题花园,在2007年10月1日儿童节首次开放。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声称这是亚洲首个为小孩子打造的儿童花园。 新加坡植物园曾成功地引进培植原产于巴西的三叶橡胶树,从而改变了东南亚经济,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主要的橡胶生产地。 新加坡国家兰花园位于植物园的中西部,包括3公顷的丘陵地,里面种植着大量的兰花稀有品种,包括有新加坡“国花”之称的“卓锦·万代兰”。国家兰花园园内有400多个纯种和2000多个配种的胡姬花,总数达6万多株。其中,以卓锦万黛兰(Vanda Miss Joaquim)号称超级天后。1893年。卓锦小姐在当地意外发现这款原生钟兰花,罕见独特,获选为新加坡国花 新加坡国花“胡姬花”。植物园里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姿态。胡姬花其实就是兰花,但在东南亚地区,人们一直约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这一叫法。 在植物园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新加坡大蜥蜴,新加坡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对于动植物的保护也十分到位;这样做一方面提升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的小动物们提供了优秀的生存环境。 大蜥蜴绰号“四脚蛇”,常年出没在草地上、树林中;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别人,但是咱们看到了还是要保持安全距离啊! 面积240平方米的新加坡植物园历史博物馆位于东陵核心区域植物学中心的荷顿楼(Holttum),建于1921年的荷顿楼是植物园中欧洲风格最显著的建筑物。 在2008年,这栋曾经作为植物园办公室和实验室的两层建筑被市区重建局指定为受保护建筑。 博物馆的多功能互动和多媒体展览详细说明植物园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层小白楼。 展出的历史物品,包括十九世纪初的旧照片,文物,植物标本,稀有植物的书籍和植物画。 珍贵的植物画册。 姜园位于国家兰花园入口南侧,约1公顷的区域内汇集了超过 250 种姜科植物。各种各样姜科植物有着许多惊人美丽的树叶与非常有吸引力的花。图片介绍了姜目包含许多植物,被人们广泛用于不同的目的。 由CDL捐建的314平方米 的CDL绿色画廊是历史博物馆的延伸,每六个月至九个月调整植物或绿化相关的展品为。 第一个在那里举行的展览展示了新加坡的绿化的旅程。 画廊是新加坡的第一个零能源绿色画廊。该建筑的特点是使用太阳能光伏(PV)复合屋面板提供建筑运营所需的能量。 西斜的阳光照射在房屋走廊上。 园内有一处瀑布,瀑布内有一条可以行走的山洞,我称它为水帘洞。 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看到珍藏的植物园凉亭照片。 新加坡植物园的凉亭被称为“音乐亭”。‌这座凉亭曾是20世纪30年代军队乐团的表演地,‌因其独特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成为了该植物园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无意间拍下的大树,后听讲是新加坡币5元纸币的背景图。<div>香灰莉树(Cyrtophyllum fragrans ),这是全岛最为独特的树木之一。<br></div><div>这棵香灰莉的树龄据说超过150年,树身幅度超过7.8米,树高30米,是植物园 44 棵古老树木之一。每年 5 月至 6 月和 10 月至 11 月的花季期间,盛开乳白色的花蕾,散发浓郁花香。其特征是低枝,非常容易辨别。<br></div> 加坡 “人像” 系列纸币中,面额 5 新元的纸币背面正是这棵姿态婀娜的香灰莉树 夕阳西下,正是光照最佳时。 雕塑玩耍的儿童。 天鹅湖在植物园南端,是新加坡植物园的一大亮点,以前也被称为主湖。天鹅湖建于花园形成后不久的1866年。它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观赏水景。该湖占地面积约1.5公顷,深约4米,湖中有不少品种的水生植物和鱼类。 新加坡植物园了世界钟四面反应着世界四个地方的时间。 在亭鹅湖前面有一个铁制的凉亭。 东陵门是植物园的南入口,从这里可以直接到达植物学中心。<div>这个新装修的门保留其四个标志性的大支柱和支柱支撑的开启式大门。大门已从原来的老旧铸铁门,更新为的银质铸铝外表,并以叶序为设计理念。东陵门仍然是许多代新加坡人和游客喜爱的入口。 <br></div> 寓所附近的观音堂也称为佛祖庙,四马路观音堂(观音堂佛祖庙),位於新加坡小坡四马路。最初立庙于1884年,1895年曾有过一次重修,巳超过128年历史。所见到的观音堂是在1980至1984年重修扩建的,整个工程耗资500多万元。 观音堂主殿内的主神像是十八手观音圣像。这座金碧辉煌的观音圣像,每10年就要再镀金一次。观音堂香火旺盛,庙堂内几乎每天都有人潮。星期六、星期天、公共假期,还有每月的农历初一与十五,都是庙堂的旺日。而一年当中最旺的日子主要是四个:既农历年除夕,二月十九的观音诞、六月十九观音修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观音成道日。 观音庙附近的集市天天热热闹闹,尤其在星期六、日来逛街购物的人特别多市场兴旺。 在新加坡小住几天,准备去一次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游览,在2024新加坡之行三着重记录马六甲的游览情况。<div><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5600n13?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4年新加坡之行一</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5da6e3n?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4年新加坡之行三马六甲篇上</a><br></div><div><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5fwiugk?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2024年新加坡之行四马六甲篇下</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