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实习拾零

湖平

<p class="ql-block">  大学第五年,我们9 个男生 9 个女生分到阳新实习队,龚树生和徐红同学任正副队长,我们怀揣医学梦想,坐着大卡车奔赴湖北省阳新县医院,开启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实习生涯。转眼离开阳新已四十年,我和龚树生同学曾回去过一次。当得知此次毕业 40 年的聚会竟在阳新举行,心中瞬间涌起难以言表的激动与喜悦。那些曾经在阳新实习的青春岁月仿佛一下子又鲜活起来,同时对这次重逢也充满了的期待。 感谢阳新同学的邀请,让我们能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医院后,安排在病房楼顶上面的四间宿舍里,那是我们独享的专属领地,可谓世外桃源,在那里同吃同住学习生活了一年;房间外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个洗漱用的水管子,这也成了不少有趣回忆的发生地。还记得在寒冷的冬天,竟有勇敢的男生在那用凉水洗澡,惹得大家惊叹连连。</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到医院不久,当时阳新县正值抗洪救险的关键时刻,男生们被要求参与其中。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医院竟在人员安排上闹了个笑话。男生李亚屏,名字温文尔雅,颇有几分女生的韵味;女生倪明军,名字则透着一股阳刚之气,可我们是优雅温柔调皮的靓女哟,不过有个威风凛凛的外号"军长";阴差阳错之下,医院把他们的性别搞混了,当通知下达时,大家先是一愣,随后哄堂大笑,这场因名字而起的误会,为紧张的实习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那次阳新的抗洪救灾我们同学都非常努力,童建新同学成为抗洪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实习分成3组,分别走进外科、内科和其它小科。</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先在内科实习,有许多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唐主任和魏老师。唐主任学富五车,知识储备极为丰富,在分析病例时,条理清晰,犹如抽丝剥茧,每一个细节都能精准把控,诊断结果更是准确无误,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魏老师亦是如此,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让复杂的病例在她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从他们身上,我们汲取到了不少的知识养分,收获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为我们未来的从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主任在我们走后也因出色当了院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外科实习期间,帅气的潘主任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好外科医生。他不仅有着令人赞叹的精湛医术,手术做得漂亮,而且还特别幽默风趣。在手术台上,初次协助主刀医生的我们紧张得双手发抖,操作不够熟练,担心自己的失误会影响手术的进程。潘主任总是能以轻松诙谐的话语化解紧张的气氛,不仅舒缓了我们的压力,更让我们在紧张的手术环境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与安心。老师们手把手教我们切皮、缝针、打结……三个月出科时能当阑尾炎手术的主刀了。有一天来了一个肠坏死的患者,需要急诊手术,龚同学正在外科实习,晚上缺少人手,他勇当一助,配合潘主任,完成了肠切除手术,术后潘主任说龚同学是一个做外科的料,建议他留在阳新县医院工作。</p><p class="ql-block"> 倪明军说她永远也忘不了,潘主任查房时向她提了一个问题:"骨髓炎最好发的部位是哪里?",当时没答上来,心里难受了好长时间!虽然现在倪同学是妇产科大专家,但说这辈子的职业生涯中,记得最牢固的知识点便是:骨髄炎最好发的部位是-长骨的干骺端。</p> <p class="ql-block">  实习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有时会因为对病情问诊不详细而受到带教老师的严厉批评,这让我们感到沮丧和失落(我好像还哭过一回),但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面对复杂的病例,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才能逐渐理清思路。忙碌的实习生活并没有让我们感到疲惫,反而因为彼此的陪伴和鼓励而充满了动力。因为返校后要参加全省考试,大家都埋头苦读,闲暇之余刷刷题,记得和李亚屏比赛做题,陆才健当裁判,李同学总让着我,那一年为未来的从医之路打下扎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一年时间不长也不短,我们与阳新县医院的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说魂牵梦绕有点过,但确实梦到过,毕竟那里是我医路之始发地,爱情朦胧地。</p> <p class="ql-block">  在医院实习的日子里,令人难忘的不仅有紧张忙碌的工作和学到的丰富知识,还有每晚的夜宵,简直是人间美味!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当属那香气四溢的韭菜盒子。刚出锅时,热气腾腾,韭菜的鲜香扑鼻而来,咬上一口,酥脆的外皮与鲜嫩的馅料在口中交融,让人回味无穷,给疲惫的实习生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满足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那次庐山之行,外科的秦道寿老师为了给我们省钱,帮我们联系庐山大厦住通铺。</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们毫无旅行经验,去庐山前,秦老师帮我们买便宜的面包蛋糕带去,吃了一天就腻了,那山路上的稀饭咸菜成了山珍海味,抢着吃,从此面包蛋糕好多年都不愿再碰。还有女同学们竟有些穿着高跟鞋,满心欢喜地踏上了旅程,可庐山的山路崎岖,没走多久,就状况百出。有的女同学鞋跟走掉了,只能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那模样既狼狈又可爱,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但就是在这样的意外和欢笑中,我们的友谊愈发深厚,成为了彼此青春中最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李大才子亚屏同学当时还留诗一首:,</p><p class="ql-block">庐山瀑布 </p><p class="ql-block">五老抛挂三叠泉,</p><p class="ql-block">声若游雷萦山间;</p><p class="ql-block">涧风吹弄成细雨,</p><p class="ql-block">丽日映照彩虹现。</p> <p class="ql-block">  可惜40 年前那质量欠佳的照相机,兴致勃勃地记是记录下许多瞬间。</p> <p class="ql-block">  然而,当我们满心期待地回到家中,龚队长带着我们自已在放射科洗照片,冲洗出来的照片竟是那般模样,尺寸极小,画面模糊不清,细节难以辨认,每一张都仿佛被岁月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前几天翻箱倒柜找了几张,看着照片,努力回想当时的美好场景,却只能捕捉到一些依稀的轮廓和片段,实在令人感到遗憾。但即便如此,它们依旧承载着那段难忘的时光。</p> 看出谁是谁了吗? <p class="ql-block">  期待阳新和老师、老同学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