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山之巅,万川之源”是西藏的旅游宣传语,对西藏的山川特色概括的很准确,也是我们游完西藏后的感慨总结,拿来用作标题正合我意。</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1日至7月1日,我们同事朋友瓜蔓勾连组起7人参团一起去西藏旅游。</p><p class="ql-block">一生去西藏旅游一趟是很多人的心愿,我两口子念叨甚至做准备也有五、六年了,但一直下不了决心,惧怕高反害怕西藏交通、生活条件差是主要原因。这次出发时仍感忐忑不安,但十多天的西藏游结束后,认为高反也不过尔尔,气紧无力之感时有,但绝没那么可怕。我们旅行团十七个人,没有一个有严重高反的,在游览中天天遇许多游客,也没见到有高反到不能再游的。</p><p class="ql-block">一个行动胜过无数想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是坐火车去拉萨,游览完从拉萨坐飞机返西安再动车回太原。去时,火车过了西宁,车厢内就开始以西宁的大气含氧标准弥散性供氧了,因此在火车上既没受缺氧的苦又逐渐适应了高原的高海拔。</p><p class="ql-block">从西宁开始车窗外的风景与我们低海拔地方已有很多不同了,大家都开始关注车窗外的风光景物了。德令哈、格尔木、那曲、唐古拉山,从前只在书本上看过的地方现在眼前一一经过,可惜可可西里和昆仑山是夜间经过的,无缘相见。自小对格尔木的印象非常深,因为那时的报纸连着好多年都刊登青藏铁路修到格尔木了,一年一年进展缓慢,但却是克服了非常大的困难才完成的。我记得没错,资料显示青藏铁路从1958年开工到2006年通车,确实断断续续修了40多年。</p><p class="ql-block">车厢里我的上铺是一位格尔木下车的青海人,一路上他给我们讲了许多高原上的事情。他说,高反不可怕,他们到了海拔高的地方也高反,下来就好了。他在无人区做项目时,两三百米的路自己走不过去,要开车去,干体力活只能雇当地人干,外地人气都喘不过来不能干活啊!但我们也知道,进入新世纪青藏铁从格尔木到拉萨段路开建,五十多万建设者大部分是外地人啊!</p><p class="ql-block">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2001年开工,2006年通车,过无人区、过多年冻土区、过海拔5000多米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克服了许多常人可以想像或不可想像的困难,牺牲了3000多名铁道兵战士。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名副其实的天路,2013年青藏铁路在国际上被评为“全球百年工程”,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火车走这样的线路上西藏感觉也是很自豪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是北京到拉萨绿皮火车。买的北京到拉萨的票,但我们都在太原上车的,太原到拉萨的票很难买到。</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一醒来,就看到车窗外是一片湖区,景色好美!查地图发现我们已到羌塘大草原了,湖叫措那湖。火车绕着湖走了许久,车窗上扒满了看风景拍照的旅客,寻个拍照好位置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措那湖百看不厌,随着晨光的升起,湖光山色变幻不断,湖水蓝黑时深沉,蓝紫时妩媚。不一会儿朝雾升起,远山近水一片朦胧,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洒落着成片的牤牛群(牤牛晚上也不回家)。间或日光从云层间钻出,于是有一片草地就呈现出美丽的翠绿。人们常说风景如画,这时我感觉画不如风景,拍的照片也不如肉眼看到的景美。羌塘草原上的山比较古老,山体圆缓没有山峰,线条流畅,绿草从我们面前一直铺上山顶,草地上星星点点的溪水在晨光中闪烁,这叫湿地草原。</p><p class="ql-block">远远地一排雪山(我数出来是四座)向我们走来了,白云飘在山顶间或又到山腰,我们看不清她们的尊容,看地图知道这是念青唐古拉山,进入拉萨的最后一座雪山屏障。雪山、草地、牤牛,美景目不暇接,看了一个多小时,错过了早餐饭点😃😃。</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我在火车上拍的羌塘大草原。</p><p class="ql-block">从车窗里拍外面时才明白,为什么车到西宁时有许多旅客下车在站台上擦车窗玻璃了。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和铁路并行的青藏公路,路上汽车不少,好事情,说明青藏高原虽高远但和祖国内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p> <p class="ql-block">那曲车站留个念!</p><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火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那曲站次之吧。</p> <p class="ql-block">坐了36个小时火车终于到拉萨了!</p><p class="ql-block">看拉萨火车站紧贴着山根。</p><p class="ql-block">下火车住酒店,顶着明晃晃的大太阳去吃午饭,马上感觉到日光城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进藏第一天,根据导游安排,下午就在酒店休息。饭店老板也嘱咐我们刚到拉萨不要乱跑,让身体适应适应再玩。</p><p class="ql-block">太阳落山后出来吃晚饭,天气已不那么友好了,只穿了一件短袖感觉凉嗖嗖的。</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二天,按行程先下林芝。旅行团的常规做法,进藏后先到低海拔的林芝让内地游客身体适应一下。</p><p class="ql-block">林芝号称西藏的小江南,海拔2900多米,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几,空气含氧量很高。</p><p class="ql-block">从拉萨出发,沿拉萨河谷逆流而上。刚开始,拉萨境内河谷地带有树有青稞和油菜花田,慢慢植被越来越少,直至只剩光秃秃的高山峡谷,米拉山口到了,海拔4700多米。米拉山像一堵高墙一样将拉萨河谷截断,同时也截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进入,使得山的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以前往来林芝和拉萨需要翻越经常风雪交加的米拉山(5013米)垭口,2019年打通了米拉山隧道,现在过米拉山不用再攀高峰了。米拉山隧道全长5727米,但据说,正因为这个隧道的打通,导致西藏冰川雪山消融加快,青藏高原的对我国内地的冷库作用减弱,使我国平原地区气候有点变暖了,有人说感觉从2019年后,天气更热了。不过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p><p class="ql-block">传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选为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后,在从家乡林芝去拉萨翻越米拉山的时候,写下了一首《在那东山顶上》多情柔美的诗,这首诗现在被谱曲成为一首非常动听的流行歌曲。仓央嘉措还有一首被谱曲后广为传唱的诗,我也很喜欢,它叫《那一世》,选一段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那一天,</p><p class="ql-block">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p><p class="ql-block">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p><p class="ql-block">那一月,</p><p class="ql-block">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p><p class="ql-block">不为超度 ,</p><p class="ql-block">只为触摸你的指尖。……”</p><p class="ql-block">美吧😍😍!</p><p class="ql-block">过米拉山隧道后,进入尼洋河谷地,两边山色逐渐由褐色转为绿色,植被也由小草、小灌木而转为大灌木、乔木及至郁郁森林。有一段路两边的山坡上布满开紫色花的小灌木(可能是灌木,看着比草硬的枝条),导游说是一种药材。较为特别的一点是,这里的树木可以从谷底一直长到山顶,可见这里的水汽很充足。</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团,这次摊上了一个好导游和好司机师傅。开车李师傅,服务热情周到,上下车总是帮我们搬行李,不让我们自己搬,说是怕我们高反。陈导是汉藏混血第一代,是当年西藏和平解放时驻藏军人的后人。陈导热爱导游工作,历史地理知识丰富,熟知汉藏风俗风情。从拉萨去林芝,一上车他就讲开了,款款而谈,讲解放军进藏、中印边境战争、前藏后藏达赖班禅等等,大家听得很上劲儿,许多东西是我们以前不曾了解的或者看书看电视看到了也不入心的,现在身临其境就很关注,这大概也是旅行的意义吧。虽然海拔越来越高,缺氧让大家困得不行,但仍不愿闭眼怕错过陈导讲的新鲜东西,我的好友美琴还用手机录了音。一直到过了米拉山隧道,吃过午饭,陈导说海拔低下来了,大家可以睡觉休息一下了。原来他讲这么多,还有防止我们高反睡过去了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标语宣传的西藏精神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拉萨到林芝高速路旁的山坡上,有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沛·阿旺晋美的宅邸,庞大壮观。</p><p class="ql-block">阿沛·阿旺晋美1951年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谈判的首席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为推动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后他和家人一直住在北京。解放前他是西藏的贵族,是达赖喇嘛的最重要的助手。</p><p class="ql-block">导游说,藏族人只有贵族才有姓,这部分人极少,如阿沛·阿旺晋美,姓阿沛。一般人只有名,如丹增、阿桑,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人的名字都是父母到寺院由喇嘛师父起的。见到藏族同胞不要问他姓什么,他会觉得你是小看他,故意问呢!</p> <p class="ql-block">过米拉山隧道后在工布江达县服务区吃了午饭,然后进入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区——巴松措。</p><p class="ql-block">巴松措海拔3600多米,周围雪山环绕,山上山下树木葱茏,湖水清澈碧绿,湖中有一个小岛叫扎西岛,岛上有一座寺庙叫措宗寺,该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即红教)的寺院,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千手观音等神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也有说一千五百多年)。奇特的是措宗寺门前左右石壁上嵌有男女生殖器木雕各一,说明该寺主张生殖崇拜,信奉这个教派的僧人可以结婚成家生子。</p><p class="ql-block">我们上岛先转了一圈转经筒,然后绕岛一周,见到了那棵已有六百年历史仍生机蓬勃的桃抱松树(二树合一),及一面枝繁叶茂另一面被风化成像化石的杨树。没有进措宗寺,导游说,“小人多”,🙄?即“寺小人多,挤得很。”哈哈😃😁😁</p> <p class="ql-block">遥山披翠,远水生光!</p> <p class="ql-block">浮桥将扎西岛与湖岸连接,桥上也是观湖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的桃抱松树</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的藏川杨</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云总是大朵大朵的,在广袤的蓝天里白的让人心动,而且走走看看,心动随时可以发生。</p> <p class="ql-block">工布藏族的建筑特色鲜明,图案美丽。</p><p class="ql-block">藏族有七个分支:工布、嘉绒、白马、木雅、华锐、卓仓和夏尔巴人,夏尔巴人就是经常给攀登珠峰的人做向导的人。</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二天,晚上宿林芝。</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游雅尼湿地公园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雅尼湿地公园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处形成的湿地建设成公园了。公园建有玻璃观景台、栈道、小桥及茶饮野餐区域,规模不小。远山云遮雾绕,近树欣欣向荣,雅尼河水汤汤流淌,空气氤氲确有江南景象。就是人有点少,除了游客没怎么见到当地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玻璃观景台各种摆拍。</p><p class="ql-block">从两山间遥望,不远30多公里处就是我国被印度抢占的那9.63万平方公里土地。看看望望,只能望江兴叹,历史和现实总有那么多的不尽如人意。</p><p class="ql-block">午饭在雅鲁藏布江峡谷景区内餐馆吃的,饭后坐景区大巴车游览大峡谷。沿途主要风景还是看雅鲁藏布江,远看近看上看下看的!居然有四个观景台,第一个是祈福的(我花了60块钱请了一个风铃祈福牌,挂在雅鲁藏布江边上,是万千中之一)。第二个是祈爱的,景区内有一棵老桑树,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带来的树种,现在还年年结果,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爱情的象征。第三个是望南迦巴瓦峰,西藏遍地都是神山,而南迦巴瓦是苯教最崇拜的神山。在这里我们左望右望,抬眼都是雪山,不知道哪个是南迦巴瓦,它们多数时间都在云雾缭绕中也看不真切。第四个观景台在雅鲁藏布江边上,汽车从318国道离开,盘旋下到江边,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江水。听着江水奔腾的轰鸣,感觉很震撼。</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同于其它大峡谷之处:一是两侧的高山陡峭;二是水流湍急,上下游落差大;从公路上看水量不算大,但我国要在这里建一座大坝,已经动工(墨脱水电站,导游给我们指看了那个区位,我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据说建成后发电量将是三峡大坝的三倍(导游说的)。三是雅鲁藏布江冬天没有水,是干河,哈哈😃,这才知道。雅江水是周围雪山冰川消融之水,冬天气温低冰雪消不了了,江水就没有了。此外,虽然是青藏高原,雅江河谷地带同其它地区的河谷一样,有树木有田地有庄稼,自然就有牛羊和村落。看旅游宣传图片,知道这里是春天来林芝赏桃花的最佳地方。</p> <p class="ql-block">前边说到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桑树树种,其实据导游讲(中学历史课本上也讲过,进不到脑子里),文成公主进藏带给藏族人民的还有许多,因此直接改变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最主要的有:带来小麦种,形成了现在藏民的主食——青稞,在此之前藏民基本都吃不到面食;带来中医中药知识和药物,形成了现在藏民引以为傲的藏医;带来佛教教义和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现在的藏传佛教已超越了汉传佛教的影响(个人认为)。带来了金银珠宝、能工巧匠及士人团队、种桑树种柳树种豌豆等等,这里的柳树就叫公主柳。</p><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以一弱女子之躯背井离乡、别亲去故,历经千辛万苦,从长安走了三年时间才来到雪域高原,并在此生活了39年(30年寡居),其间汉藏和睦相处,她起到了战争无法替代的作用,名垂青史确实担得起!</p> <p class="ql-block">雅尼湿地玻璃平台打卡。照片上我们背后山谷的那边就是我国被印度抢占的9.63万平方公里土地。</p><p class="ql-block">西藏到处都有习总书记的语录“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9.63万平方公里我们绝不会放弃,收回只是个时间问题。</p> <p class="ql-block">几天来好几次与318国道相会。</p> <p class="ql-block">我们出发时联系起七个人,进藏两天后又结合进来本团的另两个人,后边一直是我们九个人一起玩一起吃,很是和谐快乐。</p> <p class="ql-block">遥望雪山,遥想雪山那边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雅尼湿地公园茶饮休息处感觉也很舒适。</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妈玩嗨了!</p> <p class="ql-block">标准大妈照😁😁</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观景台,雅鲁藏布江江边亲水。</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雅江北线,行进中对岸江边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大沙丘,叫佛掌沙丘,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的神力所为。河床干涸时,大风吹起河沙在河谷里向前移动,在此遇到河谷转湾,风力减退,沙子落下,经千万年的累积形成如此巨大的沙丘,沙丘和它在雅江中的倒影合起来看恰巧就像个巨大的佛掌,故名。</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四天,林芝出发返拉萨,中途去藏民家家访,游玩卡定沟瀑布景区。</p><p class="ql-block">藏族有七个支系,林芝属于工布藏族。工布藏族据传祖上是松赞干布时期修建布达拉宫的匠人,修建完工后被藏王发配到米拉山外,分枝散叶,形成了独特的一支藏民民系。特色是能工巧匠多,制作的许多器物非常精美。据导游讲,布达拉宫里面的家具器物大部分都是阿沛·阿旺晋美(工布藏族贵族)敬献给达赖喇嘛的。在藏民家见到许多精美漂亮的银器,银碗银盆银腰带银梳子等等,确实比在其他地方的商店看到的要好,有许多人在村里商店买了些银器,当做纪念品。也算扶贫吧。</p><p class="ql-block">林芝气候湿润多雨,这天一直在下雨。从藏民家出来又冒雨游览卡定沟瀑布景区,该瀑布落差达200多米,站在瀑布下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觉,至于其他岩崖上的佛灯图画、观世音菩萨图形等等都是景区开发的牵强附会吧,看看无可无不可,信以为真也无妨。</p><p class="ql-block">晚上宿拉萨。</p> <p class="ql-block">林芝卡定沟瀑布</p> <p class="ql-block">从林芝回拉萨,吃到了行程单披露的大团餐,看着挺丰盛,吃着一般般,餐馆是专门为旅行团做团餐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餐馆饭店,像流水线食品工厂,传递食物餐车在大堂里穿梭,吃饭的游客一波又一波更换,大几百人同时同场地一起吃饭,这怎么可能有美食出现呢!</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五天,拉萨——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拉什伦布寺(日喀则)</p><p class="ql-block">出拉萨向西走机场高速上318国道盘旋升高,到羊湖海拔已达4700多米,一路上车很多,绝大多数的车都是旅游车,路况很好。这边的山又是古老的疲沓的山,海拔虽高但山型圆缓,不像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年轻的山)那样年轻有山的锐拔气势。山坡都有植被,薄薄的一层小草,像绿色的毛毯把整个山包裹着,不是没来之前想象中的荒山荒漠,导游说是高山草甸。这么高的海拔也难为这些小草还能生长还有小黄花开着。</p><p class="ql-block">快要到顶的时候,有个地方观景很好,导游让我们下车看看拍拍照。这里就是岗巴拉山口,湛蓝的天空下白色云雾飘荡,浑厚的山峦一重又一重,站在山口确有站在万山之巅的感觉。从山口还可以看到山下谷地的青稞田地和我们刚走过的蜿蜒曲折的公路及正在爬山的汽车,感觉妙不可言!感叹不历经千辛万苦怎么能看到如此壮观的美景呢!同行伙伴都忙着拍照,美琴她们几个居然还敢跳起来拍。我怕高反不跳,虽然他们极力鼓动,我也不跳。</p> <p class="ql-block">看看美琴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地方跳起来了!人比人气死人!有的人气都喘不过来了,有的人在这儿蹦蹦高!</p> <p class="ql-block">岗巴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到云彩里!</p><p class="ql-block">坐车上随手拍的!</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这个观景台海拔4677米,到这儿确实感觉到高原的厉害了,气短、迈不动腿、走快一点心慌慌的。羊湖很大,从地图上看像珊瑚枝般的形状,在这个观景台看到的是像河一样的水道,这条水道蓝蓝的像一条缎带飘在远山(这里的群山已经没有绿色)的脖颈或腰间,在苍苍穹顶之下,雄浑壮阔,地老天荒,人在其间何其渺小,虽一群一波的涌向湖边,叽叽喳喳不停拍照,但丝毫改变不了大自然的静谧,就像往羊湖里扔了块小石子,起点儿波纹又很快消失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从高处远观完羊湖又盘旋下到湖边观景台,走到湖边撩撩湖水、洗洗手,与雪域高原上美丽的圣湖亲密接触,估计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导游说羊湖里鱼很多,藏族人不吃鱼,鱼都销往内地了。</p> <p class="ql-block">排队拍照打卡!羊卓雍错海拔4677米!</p> <p class="ql-block">羊湖从这里看像条河。</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当地人经营的与藏獒与牦牛拍照的,我选择了空中摇篮,效果不错!30元人民币任意拍!</p> <p class="ql-block">在羊湖边学学藏族舞蹈动作。</p> <p class="ql-block">姐妹羊湖携手证情意!</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骑牦牛了,拍照效果不好。30元人民币任意拍。</p> <p class="ql-block">让我的帽子在羊卓雍错的天空下飘一飘!</p> <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峰顶海拔7190米,谷底5020米。我们只在这儿作了短暂停留,观察一下冰川,体会一下五千米的高海拔。进去时多云天气,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雷声轰隆下起了雨。高原的天,说变就变,看你服不服!</p> <p class="ql-block">看!还有人在冰川脚下野餐呢,为什么要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野餐?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悄悄拍的。</p><p class="ql-block">后来在纳木措湿地也看到有人在那支起桌凳摆上茶具喝茶呢,那里海拔47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从卡若拉冰川到日喀则过江孜平原,电影《红河谷》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1904年英国军队从印度入侵西藏,掠夺后藏寺庙,中国藏汉人民一起抗击英国侵略者。江孜县城至今仍保存有抗英城堡的旧址——宗山堡。</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市标志。</p><p class="ql-block">在日喀则市,街道名字不是北京路就是黑龙江路,或者江苏路等,路和街多数都是以内地的省市名称命名的,说明这些路街都是相关省市援建的,这种情况在拉萨及西藏其它地区都有。陈导说,西藏是共和国的小儿子,国家偏爱的很,缺什么国家及兄弟省市就给什么。</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活动太丰富了,傍晚进了日喀则市,导游又带我们游览了扎什伦布寺,仅次于拉萨大昭寺的西藏第二大寺,是班禅大师的驻锡地,班禅在这里做法事办公,圆寂后找到转世灵童就在这里做坐床典礼。</p><p class="ql-block">日喀则市是西藏第二大城市,但属于后藏地区,离拉萨较远,离内地更远,也正因此,坐落于此的拉什伦布寺受到世俗的影响较少,许多人认为它的藏传佛教更纯粹,更愿意到这里来朝拜做佛事活动。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鎏金铜塑像,佛像总高30米,肩宽11.5米。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称强巴佛,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佛,未来佛,在藏传佛教寺院里强巴佛还不是内地汉传佛教寺院大门口的大肚弥勒佛样,没那么胖。</p><p class="ql-block">像西藏的大部分寺庙一样拉什伦布寺建在半山腰上,庙宇布局随山势起伏婉转,和我们内地汉传佛教寺院开阔规整有明确的中轴线有很大不同。我们上缓坡爬陡梯依次拜了弥勒佛、十世、四世、五到九世班禅大师的灵塔及大雄宝殿等,导游讲解的非常好!最后在前院与陈导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藏族人有四种丧葬方式,灵塔葬、天葬、水葬和土葬。灵塔葬只能是高僧大德之人,天葬和水葬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身体有残疾的不能天葬水葬,剩下的只能土葬了。在西藏除了寺院里的灵塔和烈士陵园外再也看不到有坟墓,佛教信众都向往天葬的方式,不愿土葬,即使土葬也不留纪念堆土石碑啥的,认为灵魂已转世,尸体已毫无意义,这里的人们从不扫墓祭拜先人只朝拜众佛。</p><p class="ql-block">拉什伦布寺前面圆寂的班禅的灵塔是用白银打造的,布达拉宫达赖喇嘛的灵塔都是用黄金打造的,这和地位无关,是由前藏后藏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是用黄金和白银打造的,当时由中央财政拨付。</p> <p class="ql-block">在拉什伦布寺大殿间的过道听陈导讲藏传佛教的过去和现在。</p><p class="ql-block">在西藏,佛教寺院同时又是学校(需要强调一下),出家修行也等同于上学。以前认为佛教学院就是学习佛教教义经书的,这次听陈导讲才知道佛教学院学的东西很多,有分门别类的各种课程。传统的佛学院学习五明学,五明分大五明、小五明。大五明是指工巧明(工匠)、医方明(医生)、声明(韵律)、因明(好像是佛教逻辑学)和内明(教义),小五明是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系学。只是一个人入佛学院学习,师父会根据他的天赋安排学习其中之一,如艺术、医生啥的,只有班禅、达赖这些高级别的喇嘛才学习全部五明学,所以班禅大师、达赖喇嘛都是学识渊博之人。</p><p class="ql-block">西藏佛学院也有考试制度,其格西考试相当于内地大学的博士后考试,一年考不过几个。</p><p class="ql-block">现在终于知道那年去川西色达的五明佛学院,它为什么叫五明了,也知道了为什么佛学院有那么多的小孩子在学习了。</p> <p class="ql-block">陈导在讲藏传佛教的轮回图</p> <p class="ql-block">江泽民主席题给拉什伦布寺的匾额。班禅大师属下寺庙(后藏地区)历史上一直和内地中央政权关系密切,爱国爱民,如江主席所题匾额“护国利民”是其传统。</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大殿不可拍照,从网上下了一个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照片,该塔用黄金614公斤白银275公斤,玛瑙、绿松石、珊瑚、钻石等珠宝2万多颗。但扎什伦布寺属于后藏,经济条件不够好,历代班禅灵塔一般都是用白银,不同于布达拉宫的历代达赖灵塔都是用黄金。据说,布达拉宫里面的黄金总量达50多万吨,其它的珠宝就更不计其数了。</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的信众为修来世,平时生活中除留够生活必需品外都愿意将剩余的财物敬献到寺院,在寺庙法物流通处将财物兑换成玛瑙绿松石珊瑚等贴在灵塔塔体或佛塔上,或换成金粉为佛像重塑金身,以此做功德。拉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的体格已由少年长为成年人了,就是因为不断刷金粉刷大的。</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六天,日喀则——拉萨。</p><p class="ql-block">上午赶路,中午在拉萨吃的午饭,后面就是浏览行程中含有的两个购物店,一个是藏医药博物馆,另一个是扎什伦布寺法物流通处。</p><p class="ql-block">在师父的指引下,我俩在法物流通处请了一尊唐卡和一个天珠。</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七天,拉萨——纳木措。</p><p class="ql-block">第一天进拉萨,内心惴惴,不知会不会有高反,平稳度过几个小时后心放下一半。第二天过米拉山口又紧张了一下,其实在高海拔短暂停留几乎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后来上岗巴拉山口和羊湖,虽也有担心,但在美景前流连拍照忘了高反这码事了。关关难过(主要是心理上的)关关过,终于要上行程中的最高海拔地方了,内心又很忐忑,在导游(换了一个)的建议下还是租了一罐钢瓶氧气带上,能连续吸三四个小时,心安定了,景就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高寒缺氧的那根拉山口,石碑上刻着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深情的诗和此地的海拔,感觉有点奇妙。大概在此转山的信徒会喜欢吧。</p>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离拉萨其实不远,只有两百五十公里的路程,但要翻山越岭上到海拔4700多米的高度,中间经过的那根拉山口海拔是5190米,高处不胜寒!路上阳光灿烂的,到了山口就是乌云密布,风嗖嗖地吹!下到纳木措湖边又是风和日丽的!我们运气不错!听别人说过,他们千辛万苦地到了纳木措,赶上刮风下雨,啥也没看见!高海拔的地方天气变化无常,坏天气常常有,我们人品好,得老天爷照顾了。</p><p class="ql-block">纳木措是西藏第二大湖,被群山环抱,西南面那一长溜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山。湖水湛蓝清透,可以看到周围雪山和天上的白云及岸边的人们倒影在湖中,人很多,但湖大岸长没有拥挤,随便站个地方拍都是美照!都可做手机壁纸。沿湖一溜排开的是藏民的牤牛,纯白色,穿戴鲜艳靓丽,几乎人人都要骑牤牛拍照,照片效果非常好!</p><p class="ql-block">雪山蓝天白云碧水这些不是纳木措独有,也反映不出纳木措美之精髓,但雪山高远连绵不断,蓝天纯净如穹顶覆盖,白云似无边的棉花在天际铺排,湖水浩瀚澄澈千秋万古的样子,在阳光照射下这幅美图瞬间把人折服,不由你不放下万物灵长高傲的心,对大自然顶膜礼拜。人类其实和湖边的海鸥一样,在自然母亲怀里任性又野蛮生长!一人一世一飞而过而已!在纳木措的眼里,万世的人类也是一飞而过而已。</p> <p class="ql-block">牦牛很通人性,很愿意让我摸它的角,愿意听我夸它。</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湖边即是山,山湖相连,站在远处看,天和湖相接,湖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从纳木措返拉萨,途中有一观景台,可眺望念青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合影,算是近距离接触过了。</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我们四人的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进藏第八天,参观拉萨扎基寺、大昭寺、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扎基寺相当于我们内地的财神庙,满足人们向神求财的愿望,跟随人流转了一圈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进大昭寺需要预约排队,内部大殿很多,相互连接成一体,主体建筑有四层,空间不大,布满了佛像、坛城、法物和法器及信众敬献的金银珠宝,参观的人也很多,几乎是摩肩接踵,感觉呼吸的空气都不够用。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进门先用寺院提供的佛前敬供过的藏药水洗了眼睛和手,坚持转经筒一圈(很长的一圈,很多人转不下来。),随人流瞻仰朝拜了各路各派佛祖,领略了大昭寺的香火旺盛和信众的广大和虔诚。</p><p class="ql-block">大昭寺的镇寺之宝就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主殿的金顶是纯金的,其它的金顶是包金的或黄铜的。</p> <p class="ql-block">非常有藏族特色的大昭寺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楼上的院子,四周有连廊过道,中间空处就是一层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信众,从全国甚至全球来的,到这里的人已经是磕满十万个以上的长头了。</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坐东朝西,上午的太阳从它身后升起,我们与它合影只能是这样的逆光照了。</p> <p class="ql-block">拉萨八廓街藏族风格很突出,是环绕大昭寺的主街,2009年,八廓街入选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一群一群的佛教信徒及游人在绕着大昭寺转经(圈),既释放宗教情怀又锻炼了身体。</p> <p class="ql-block">美琴在药王山与人民币合影!</p><p class="ql-block">我们其他人拍的照片都看不出是在干嘛!。</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先去药王山打卡,拿着五十元人民币与布宫合影,五十元人民币正面布达拉宫的照片就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不知道是谁想出的这主意,大家都这么干了,羊群效用。在拉萨正午的大太阳下,爬上山挤在一起干这事,感觉傻傻的!</p><p class="ql-block">太阳晒的你汗流浃背的,但这地方就这点好,只要你找个阴凉的地方(屋檐下树荫下),马上就不热了。我们预约参观布宫的时间是下午三点二十,时间还早,大家都在布宫前小公园乘凉休息,美琴他们又去拍照了,我是不去,惧怕那无遮无挡的阳光。在树荫下蓄积力量准备一会儿上布宫。导游和开车师傅都说了,上布宫是个辛苦活儿,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毅力。</p><p class="ql-block">坐在树荫下看着太阳下布宫长长的外墙楼梯上人影绰绰,挪挪地向上移动,发愁轮到我们参观时怎么办,戴帽子、太阳镜、打伞,看来是必须的了。但天不随人愿(是随人愿还是不随?)!哈哈!不知不觉乌云一堆一堆的来到布宫上空,太阳不见了,热浪也退去,访布宫正好!</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建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看起来巍峨壮观!山不算很高,台阶也不陡,但攀登起来还是很费劲,可不是嘛,拉萨本来就海拔3600多米了!布宫分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红宫(红墙)主要是达赖喇嘛灵塔殿和佛殿,最高处达115米,共十三层。白宫(白墙)主要是行政办公区,共七层。导游一边讲解一边要招呼大家跟上并适时安排休息喘口气,从山脚上到要参观的大殿,需要用一个小时走路,各游团都遵循这个规律,我们也不例外。终于到了!</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前藏达赖喇嘛的驻錫地,里面分为达赖喇嘛办公区和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区,达赖喇嘛圆寂后转达灵童在这里举行坐床典礼仪式。它是集寺庙、宫殿、行政办公、僧舍于一体的宏大建筑。</p><p class="ql-block">布宫从外到内建设的非常高大排场,最大的大殿达三层楼高,但我们进去还是觉得空间很逼仄,因为里面装了太多的东西,灵塔、佛塔、佛像和各种宗教法物挨挨挤挤的见地就放。据说只是各种金银铜玉等质地的佛像就有数十万尊之多,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等宝物更是数不胜数(不是夸张),前边说过,布宫里的黄金总量可达五十万吨。游人如织,有的地方都不能抬头看看四周,所以去了哪些大殿,敬仰了哪些大师塑像,还真说不出来了,而且佛多、名字长,最后脑子里只留下灵塔、佛像、珍宝、暗暗的灯光和浓郁的佛国氛围这些印象了。</p><p class="ql-block">据说,1959年3月十四世达赖喇嘛叛逃离开西藏时,随便从布宫收拾了一些财物带走,就值当时的两亿美元。</p><p class="ql-block">到西藏又获得了一个新知,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一直坚定地认为我国的土地只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制(宪法规定),但到西藏后发现,这里还有寺院所有,布达拉宫、大小昭寺、拉什伦布寺等等寺庙,他们都有相当多的土地,他们年年都有地租收入,像拉萨八廓街的商铺就要向布宫交租。导游说,即便收入再多,寺庙的开支和僧人的工资仍需国家拨付。像布宫每年的维护费用就相当巨大,只白色外墙每年都要刷一遍,所用材料为石灰、牛奶、蜂蜜和藏药,耗资就相当可观。可见供奉一座寺庙非常不易,如果这寺庙香火不旺,那就只能靠国家养着了。</p><p class="ql-block">出布达拉宫时天下小雨了,晚上去文成公主剧场看《文成公主实景剧》时天下大雨,那可是露天剧场啊!所以导游说,来西藏就是专治各种不服!天气变化多端,你得服变!风景都在高海拔,得服高!寺庙都在半山腰,要见真佛必须匍匐,是征服、真服!</p> <p class="ql-block">上布达拉宫确实艰难,走一段导游就会安排大家休息一下,否则有人会出现高反的。我们把旅行社发的小氧气瓶都带上用了,管了不小的用,明天开始返程离开西藏,再不用就没用了。</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夜景壮观而又有点梦幻。</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去看夜景,在房间休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