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来山西旅游,专程来到太原晋祠等一些名胜古迹参观,感爱至深,并对太原这座2500多年的古城情有独钟。 晋祠原为祭祀唐叔虞而建,位于太原市西南50里悬瓮山麓,为晋水发源处。叔虞之子燮父因晋水而更号曰晋,此处故曰晋祠,它是晋人共同的祖庙,也是三晋政治、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象征。特意来这里翻阅王家族谱,却意外的发现晋祠内古人建有的剧场。后考,宋金时期这里已有剧场建筑,延至明清,陆续建成祠内两处大剧场、三处小剧场,祠外两处卫星剧场。除春祈秋报外,各庙主神的“圣诞”也多有隆重的庆典,省城及其附近戏班都要争取来此逐场演戏,因为剧场的文化内涵、品位和利用率都是当地其他神庙所望尘莫及的。据载,每年都有前9个月断断续续的酬神演剧活动,尤其是六七月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的圣母、水母之祭,圣母“出行”,更把这里的戏曲演出和社火表演推向了高潮,成为当地民众最为欢乐的节日,并以此而荣耀,成为山西全省宗教民俗活动的典范。 晋祠自圣母庙创建之日起,就拥有剧场,其剧场的中心莲花台实际是一座宋人创建的露台,具有祭祀和演乐两大功能。金代修起了献殿,分担了露台的祭祀作用,此后的莲花台主要用来上演戏剧。这传统情形经元入明而未变,直至明万历年间创建了水镜台,这才结束了露台的使命。后世分别以圣母庙水镜台、关帝庙钧天乐台为中心,形成了两大剧场;又以圣母庙献殿、唐叔虞祠献殿、东岳庙献殿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小剧场,庙外还有两座卫星剧场。这才满足了庞大庙群此伏彼起的赛社演剧活动的需要,并适应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戏曲、以及戏曲演出规模越来越大的需求。晋祠剧场的演进轨迹,与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是相一致的。 据记载与考究,晋祠拥有剧场应当是宋代的事情。北宋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在各方面都有建树的伟大时代。宋金杂剧院本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正式形成。现存文物资料表明,此时的杂剧院本不只活跃在都市的瓦舍勾栏里,还活跃在临时搭建的街头露台上,并活跃在一些神庙的祭祀礼仪中,晋祠宋代莲花台、金代献殿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创建的。 宋代神庙露台比较普及,有些地方还创建了更加先进的舞楼。晋祠拥有一座祭神演剧的露台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反之,如果它既没有月台也没有露台,莲花台只起装点庙院的作用,那倒是很奇怪的事情了。山西神庙在北宋前期就已开始营造带有屋顶的戏台,比如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碑记中,就有晋南万泉县(今万荣县万泉乡)桥上村后土庙建有的舞亭;神宗元丰三年(1080)碑记,载晋东南沁县城关关帝庙建成舞楼;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碑记,记有晋东南平顺县东河村九天圣母庙“再起北殿,创起舞楼”,可见当时舞楼比比皆是。与这些神庙舞楼相比,晋祠露台明显落后,但仍符合当时的礼制,宋代凡是朝廷和地方官府直接管理的神庙,都是只造露台而不修舞楼的。 至于宋代神庙露台的功能,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描述开封神保观庙会的热闹景象时,有非常具体的交代。他说:其社大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戒,如上杆、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评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功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这些节目在当时统名百戏,也叫社火,“浪子杂剧”仅是其中之一。当时太原晋祠的社火,无论艺术样式还是表演水平,都不可能和京城开封相比,但它的庙会有杂剧和一些地方性的社火演出却是可以肯定的。毫无疑问,宋金元三代及至明代后期演戏不辍的莲花台,专事表演歌舞、神戏、折子戏的圣母庙献殿,以及明清时期陆续创建的中心剧场、辅助剧场、卫星剧场、献殿小剧场等,都为营造晋祠的节日气氛,提升宗教民俗活动的文化品位,增添祭期信众和游客的赏心乐事,提升演出的品质等方面做岀了重要贡献。 据有关方面研究,在我国,从原始时期的歌舞,到先秦时候的乐舞,再到秦汉以后的百戏,再到隋唐时候的散乐,再到后来历代宫廷的优戏,中国古代表演艺术历史悠久。但在戏曲形成之前,这些初级戏剧艺术常在露天广场或宫殿庙宇中表演,姑且可以说是“逢场作戏”,还并未设有专门的剧场。神庙剧场(即神庙戏台)在各类戏台中出现时间最早、来源最古、分布最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是中国乡村唯一的公共娱乐场所。戏台一开始是依附在寺庙中来进行演出的,其唯一的功能也只是祭神献祖,后来才渐渐脱离对寺庙的依附,而独立于寺庙之外。 我国古戏台形制的演化有多个发展时期, 在中国的历史上,古戏台演绎着多彩的中华文化。 (本文未完待续) 部份图片源于网络、侵删<h3> (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