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28-徽州宏村

深海小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该说,徽州的农村,和中国其他州的乡村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西递出来,两村相距才11公里,我们就快速向宏村出发,应该一会儿就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说要去宏村,我有很多的期待。因为我在旅顺的摄友,我喊他鬼哥,已经来过宏村,也去过黄山,他拍了许多的照片,我都看到了。尤其是宏村,那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往宏村,有好多个进口,有好多个出口,这也许就是乡村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我有一次骑行兰溪某地的一个乡村景区,明明是有道进出乡村的,但是堵塞了,换一个进口必须要收门票,我们只好转向,从另一处田野小道走进了景区,穿行回到了寿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从各个方向来的游客都有,从各个方向离开的游客也都有。而从远处看,这里似乎不是景区,很不起眼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边入口的地下停车场是免费的,我们可放心地玩,我期待着,能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眼就看到了这座小石拱桥。她就是宏村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导游介绍: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距黟县县城仅有11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敢去相信这“太乙象”,是因为我相信古人对山水环境,对自然风水的探究,比今天的深入多了,走过许多的古村落,没有哪个古村落的排阵布局不让后人折服的。宏村自然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顺着这种脉络,去看宏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镜头首先对准了宏村的“靠山”,虽然,我可能没有时间去山上去看一看村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这里的自然之美,有太多的人为之感叹,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画里乡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是她太美了,以至于,没有人敢轻易动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她把自然、乡村、田野、山川、河流、水塘、小桥、民舍民宅布置得太和谐了,以至于,今天,那么多的美术系学生,他们在画板前思考、运笔、构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许,有人在这里找到了许多乡村振兴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乎,几乎是一圈子都是画架、画板、画师。她们的学识与思考,若进入政商界,是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路径没有闯出来前,只能作画。人民的声音,就是江河奔腾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乎,几乎是一圈子都是画架、画板、画师。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作画,我希望她们在作画的同时思考自己的未来,作画时渗入自己的情感,也感悟自己对乡土中国的感情,也把这种感情渗入到画里,我相信,画里的感情看得懂的人很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苍白的画,是一堆颜料而已,苍白的文章,也是一堆字而已,这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南湖边,不时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游客出现,老的、少的皆有。唯独没有遇到“花枝招展”的老头、小伙,他们更多的是背着相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按这个年份算,她和我们寿昌的石泉村是同时期形成的村庄。我们这里申请了古村落保护,残存的可观瞻的建筑很少,因为大家族的消失、崩溃,由于各家各户“各自为战”,原来一体的建筑,慢慢散落、零乱,至今已经不可能再可作为像宏村这样的景区来旅游欣赏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的爱美女士,在这里取景,作摄影纪念活动。这些古代优雅的服饰, 可在宏村租借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位女士,很想我给她拍张美照片,我发现她眼里没有东西,我指着前方的老宅,提示她,你对老宅有想法吗?如果有,你就看着那宅子,那宅子让你追思,让你迷恋,别管我在给你拍照片,她答应了,可我一共按了七次快门,还是没有拍到她眼里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这位女士一样,环境、服饰、打扮、化妆都很优雅,唯独内心里是空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一个好的模特,是有思想内涵的。拥有涵养的一身,哪怕红妆素裹,依然透露让你着魔的美与优雅,多看了一眼,便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不是暑期,学校还没有放假,但在大旅游交通网的支持下,高铁、飞机、私家车,都给出了出行的方便,遇到不少的学生游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这些旧时的建筑,还保持了原样。难能可贵,不可多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到过日本的远方(网名)朋友说,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唐代的木质建筑,我有生之年很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大约在1986年,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日本唐代木结构建筑之所以能按原样保留至今,是得益于一种防腐药水,这种药水没有颜色、没有严重气味,也不散发毒性,而且渗透性很强,可保护木质结构,不会腐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可能浦江的郑宅是这样的。在浦江旅游时听那里的导游说,浦江的郑宅,因为他们的家风家训好,宅内没有蜘蛛、没有蚊子,没有苍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好像在这里也看到了浦江郑宅那种没有蜘蛛、没有苍蝇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我很想拍一张照片,希望打伞的小姑娘一个人慢慢走来时,我再拍。但来了两个人。也挺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笼在围墙上留下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女,她准备要出嫁,出嫁前,这个是合法程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老宅,都有了商业化的运作。我无法知道,是原主人在这里参与的,还是原主人都远走他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时候住在黄家的大宅里,虽然没有见到过外公外婆,但知道,那都是外太公、外太婆他们自己耕读持家建立 起来的家业,到了我亲外公和我妈妈这里,我才看到了那些气势宏伟的老式建筑,天井边都铺放着淳安开采来的茶园石,地面磨得镜光,门口地面用小鹅卵石镶嵌出各种图案——等我长大能看出图案的寓意时,老宅已经拆除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300多年的大宅院,后来都分给了贫下中农,1972年寿昌8·3洪水之后,我们村各家都搬到了地势更高的地方独立门户,老宅的砖石木料纷纷被拆走,散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知道,宏村,旧时的宏村,现在的宏村,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遭遇——原主人已经不再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仨同行在这个乡村的巷子里,我向兄弟介绍,这水流就是早先中国农村的自来水系统,流经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先祖选址时,风水一定要看的。我去衢州的玳堰村,他的自来水水系统也是这样的;我小时候生活的小山村黄家大院,也是这样的;我去衢州的廿八都,也有这样的水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时候,我分不清楚,这对石鼓,到底是门档,还是户对。后来听苏州的战友说起来,我才知道,这对着外面的就是户对,所谓门户门户就是这个意思。而原来朋友说这是门档,门开着的时候正好挡着门扇的——这显然有误。因为,古代的门从不向外开,都是向内而开,关门时用于顶门的石梁(或者说门栓杠)才是“门当”。所谓担当担当,就是顶门杠和上石梁要能扛得住外力(盗贼强盗)的撞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时,这户对、这门当的大小,决定了地位与财富,也决定了家庭的物质与精神统一程度,婚嫁、交友都必须讲究“门当户对”的。否则,就是今天的“三观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树人堂门前看到了一位老姨,她老,房子也老。等了好久,其他人都走了,才拍到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介绍,树人堂系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 汪星聚 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所建。整个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合大顺之意。正厅偏厅背靠水圳,坐北朝南。天花彩绘,飞金走彩。厅堂东边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长流。外门为八字门楼。树人堂为“百业须精,儿孙当教”之意,蓄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花彩绘在楼板底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金走彩</p> <p class="ql-block">飞金走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池在这里。窗是石雕。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喜欢树人堂前的三幅对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淡峰浅雾稀山碧,烟静潭深风柔水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户人家的堂前,有这样的对联告诫后人,有长辈在身边的耳濡目染,能不成才成人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淡泊明志,清白传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敦孝弟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理解的淡泊,是指一叶扁舟,静静地泊于江岸,或者一匹老马静卧等待远途,其志就是为了平安到达彼岸,而无燥烦之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书执礼,孝弟力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幅对联,看得懂的人很多,实际不用多言语。但是,放在一起发现最重要的就是诗书、孝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有人把孝弟,写成“孝悌”,在我看来,还是宏村的写法更深刻。孝弟,多少兄弟相残不和,导致家庭分裂,事业难做。而这个弟能在怀中,什么事都难不倒。大概“仁”也是这个道理,他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仁义,两个人,才会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又遇到了这个水系。她是贯通整个宏村,到达南湖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是宏村里面的月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镜头拍美女,月塘不现;拍月塘,美女主体不现。那要美女,还是要月塘,当然是月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这个月塘我想起了诸葛八卦村,似乎,那时的乡村,都对山水有这样一种天然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月塘,实际学名称“月沼”,老百姓称月塘而已。月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曾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长辈高人一起,"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引西溪水绕过全村各屋,形成牛肠式水圳九曲十弯,之后再把水引入村中心的天然井泉而渐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后裔汪升平等人继续改造,渐成今天之月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大师喜欢这里的景色,不同时光、不同季节都有不同艺术效果,尤其是,村民们会在周围装点整个月塘:一种是生活,一种是艺术,又一种是故事,浑然一体,渐入佳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最喜欢导游说的“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因为,我们现在太多的建设,不再“遍阅山川,详审脉络”,把山脉、文脉、水脉、人脉、村脉都切断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转一圈子出来,又到了南湖的另一端。我看到了这个锅巴,不是工业锅巴,是村民自己家的锅,木柴余火慢慢烘烤出来的。一种很香甜的“天然”食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海上远航时,胃口往往会出现重大不适,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可是这锅巴,能咬上一小片,就能开胃。老同志往往调侃:吃锅巴长jb。大家一笑,海上长时间生活的寂寞随风而散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气晴好,再我拍几张宏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巧遇一美女,非常恬静,我情不自禁拍了一张,问她是否喜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想到,她竟然跳起来,她没有见过照片里的自己如此美丽。大喊大叫地招来同伴,快把她手机拿来,连上数据……实际,是她还是天然和纯真年代透露出来的恬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可入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还有大量照片没有发上来,篇幅有限,太长了没有人看。毕竟,这是个抖音的年代、浮躁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宏村,想说的话很多,想发给朋友看的照片也很多,里面可挖掘发现的,我感兴趣的往事也很多,这一切只能下一次自己再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鬼哥来宏村,也许和我一样,没有机会深度游。我们在旅顺时,都是用一种特殊的旅顺历史文化深度游的方式去看,看那里的历史、看建筑、看艺术、看房子里发生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是津津有味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游宏村,需要有一位导游,或者有一位历史文化爱好者,向我们说宏村,说那些别人所不知道的乡村细节。全村有名的景点“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实际我们都经过了,但是,我们没有听到被导游渲染过的人物故事,这些都是今日世人最需要的良药,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宏村西门的地下停车场边,去了一家徽州面馆,我们各自点了碗面,味道很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我“大惊小怪”的是,面馆里就两人,一位老母亲,约有七十多了,一位小儿子,约在三十几,没有服务员。客人坐下,手机扫描桌子边角上有二维码,自主完成点餐支付,儿子就能在厨房显示屏看到,并立即动手制作,按时间顺序来,手机响时提醒客人去端面,有托盘,不烫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平静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位平静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普通的面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也算是我的徽州新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门仰望着天空,我们仨,越来越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可时代,已经穿梭在光缆里,奔腾在手机里,以光速在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07.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