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 孔子故乡 齐鲁大地 文化山东

林老大

<p class="ql-block">  时间上一推再推的旅游终于随着K552次列车从杭州城站徐徐移动而正式开始了山东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其一推再推的原因有多方面的,疫情严重、人员组织、景点确定不下来等。</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行来去七天,除了火车上二天,真真旅游就五天。不过,也够了,老年人出门时间太长怕身体不行。</p><p class="ql-block"> 这次行程大致线路是:徐州——台儿庄——曲阜——聊城——泰安。也就山东省的西南角,主要是玩泰山、曲阜三孔、台儿庄、水泊梁山、趵突泉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火车是晚上八点多出发,到徐州是第二天上午六点多,刚好满足第二天的行程。导游也辛苦,已在火车站等我们多时了。我们一起有二辆车共83个人,来自杭州、湖州、上虞等浙江游客。出门在外,这些人都可以算老乡啦。因台儿庄靠近徐州,所以台儿庄是我们游的第一个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台儿庄大战展览馆,这是为纪念台儿庄大战而建的,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参观学习的团队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大门前台级有三十八节,意味着一九三八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中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主体建筑物前方矗立着台儿庄大战纪念碑,其碑名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撰文、著名书法家权希军书写。</p> <p class="ql-block">  馆里面人很多,但却很静,所有参观者都很轻声细语地看着,以示对古人的尊重,大厅布局以图片、文字简介为多数,还摆放着一些实物,从图片文字及实物中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残酷,那些国军、川军等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英雄杀敌,甚至为国家献出最后一滴血,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记得二十几年前在电影院工作时,曾经放过一部影片叫《台儿庄大战》,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拍的正面歌颂以国民党抗战为题材的影片,看者轰动,同时也感动了一大批海外国人。</p> <p class="ql-block">  这场战役是日本全面侵华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以多胜强击退日军精锐主力部队的战役,是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土地,都铭记着那段悲壮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李宗仁将军曾经有张照片,是站在台儿庄火车站站台上拍的,今天我也站在这模型下拍了一张,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台儿庄古城曾被乾隆御笔“天下第一庄”。古城位于山东枣庄市,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p> <p class="ql-block">  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中水月。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后,对古城开始实行规划、重建。</p> <p class="ql-block">  台儿庄至清代咸丰九年时,人囗最多,达到六万多人,会集了大批晋商、徽商、浙商等,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台儿庄古城拥有北方大院、微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及欧式建筑等八种建筑风格。古城内有古河道、古码头、中华古水城及时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  泰山行宫俗称“泰山庙”。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后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战火,2011年,按明代建筑风格恢复了碧霞宫、观音殿、财神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1938年大战初期,泰山行宫曾作为中国守军的城防可令部,即(186团指挥所)使用,因此也便成为争夺的焦点,该图为原泰山行宫,己化为一片瓦砾。</p> <p class="ql-block">  车经京台高速再转日兰高速行驶二个多小时,穿过山东滕卅区,到了第二天的目的地,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圣境,尼山圣境是一个去过一次还想再去的地方,是一个让人体验儒风浸染顶礼膜拜的地方,若说:“孔庙”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圣地那“尼山圣境”则是儒家文化衍生出来的艺术财富。</p> <p class="ql-block">  “峨眉尼山、蔽于鲁邦;</p><p class="ql-block"> 笃生圣人、维民之纲”。</p><p class="ql-block"> 在济宁曲阜市东南30公里处,静卧着一座海拔300多米的山峰。而就是这一座山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她就是尼山,她是孔子的挺生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尼山的东麓,有一处用石头垒成门的山洞,相传孔母在这里生下了孔子,也有传说称孔子出生在洞外,后曾被置于此洞中,这也就生出民间流传的“风生虎养鹰打扇”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孔子出生后叔梁纥嫌其太丑陋,便把他丢在尼山此处,他们走后,山上一只雌虎将其衔入山洞,为他哺乳;又有一只老鹰飞开洞囗,张开翅膀为其打扇。这传奇的民间故事,为孔子的挺生增添一丝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里首先要在孔圣人塑像前拍个照。导游也有心,给我们每人都带了一套汉服,要我们穿着,有一半人左右穿着汉服和那些学生一样在塑像前拍照作揖,我们没要汉服,就这样拍了一张照留个纪念。场地很大,可团队及学生很多,想要找个理想的空间拍照都比较难,大批的学生及单位组织的职工排着队在老师或领队的带领下在孔子塑像前拍照作揖。的确,学生一定要来拜上一拜,毕竟孔圣人是全世界都崇拜的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  孔子塑像高72米,代表他的72个弟子。</p> <p class="ql-block">  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现台式形制,总高65米,共九层。建筑外观大气磅礴、风格拙朴、自然,力求呈现儒家思想智慧与现代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新东方古典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学堂”,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登上大学之道,拾级而上,入仲尼之门,在七十二贤廊,静看每一组塑像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里面有五个厅,分别叫“仁、义、礼、智、信”等厅。在“仁厅”,上百名学生穿着汉服坐在桌前撰学《论语》、朗读诗经,而更多的学生及团队排着队在等待着他们的结束。场面非常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了五个厅,堔寻着儒家的“五常之道”,感受了一下国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五个厅各有各的特色,首先是色调不同,分别用红、绿、黄、白、黑等用灯光来点翠,其次又用彩绘、书法、壁画、铜雕等形式不同来体现各厅的特色。向世人展示为人处世之根本,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函。</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孔子智慧的话话犹在身畔:“自者乐水、仁者东山。知者动、仁都静”。在他看来,山稳重沉静,永恒不变,与仁者的品桔相似。仁者就该象大山一样,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水是动态的,思维活跃,随机应变。孔子从大自然的山水中领悟智者与仁者的品格,影响了千才代。如今,尼山的山依旧岿然不动,尼山的水仍然奔流不息。孔子的思想也如尼山的山水,历经千年而不改,其本质散发着智慧的光忙。</p> <p class="ql-block">  游完尼山圣景,我们接着坐车到了曲阜孔庙。</p><p class="ql-block"> 说是庙,其实是孔子的故居。自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所以这里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在看到的孔庙为清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建。占地327亩,前后有九进院落,庙内有山门、正殿、配殿、坛阁及门坊等464间,内奉孔孑、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塑像。与相邻的孔府、孔林合称“三孔”,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孔子庙遍布全国,但是,名山上的孔子庙只有一家,就在泰山顶。</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牌坊高5.6米宽14米,为四柱三间型,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金声玉振”四个字为明代学者胡缵手迹。“金声”原意是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是指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而在古代泰乐时时常以“钟”为开始曲,击“磬”为终止。在这里是借用孟子语意,说孔子思想的完美无缺,以达到绝顶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进了孔庙首先看到的是“太和元气”牌坊,这是建于明嘉靖廿三年,“太和元气”四个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就是指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弘道门”,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原门叫“天阶门”,清雍正皇帝钦定改为“弘道门”。门高9.92米,宽8.96米。</p> <p class="ql-block">  “大中门”,原是孔庙的大门,明代扩建孔庙,改称“大中门”,其含义是赞美孔子的学问是集人类知识之大成,“中者天下之正道”,中不偏,离开中者,就不是正道,而成了邪道、歪门。</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之前是一片碑林,最出名的是乾隆碑。</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是孔庙的最后一道大门,呈朱红色,园内两边有对称的耳房,正中开门,中轴线贯穿其中,大门前后均有龙柱龙陛。“大成门”三字为雍正皇帝御笔,含义是赞孔集先圣先贤之大成,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4</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清雍正年间重建,殿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他和北京故宫里的太和殿、泰安岱庙天咫殿并称东方三大殿。</p> <p class="ql-block">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其规莫宏大,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阁463间,形状为九宫阁,三路布局。</p><p class="ql-block"> 衍圣公是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一个封号,这个封号整整延续了三十,历时880年。</p> <p class="ql-block">  孔府第一道大门的上方高悬挂着金字的“圣府”匾额,为严嵩手书。门两旁明柱上写着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冨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出于清代纪昀的手书。可这对联各有一错字,富字上面少一点,形容富少了点,富贵无顶;章字下面一竖穿过日,意思是文章通天。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楣高悬着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的“圣人之门”竖匾。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边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对上马石、下马石。在古代,不论官职多大,进入孔府都必须下马。</p> <p class="ql-block">  穿过圣人之门,迎面看到的是这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门为木红构,独立于院落中,类似于屏风,门楣上悬挂明世宗皇帝手书“恩赐重光”的匾额,故称“重光门”。同时也称“二门”,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里说的二门就是这道门。</p><p class="ql-block"> 重光门平时是不开的,每缝孔府大典、皇帝临幸或举行重大祭祀时才开启,据说到现在也开了不到一百次。</p> <p class="ql-block">  闻名于世的阁老凳,位于孔府二堂前的长廊二边,是专供进孔府拜见衍圣公的官员坐的,他们坐在这里等候衍圣公的接见。据说明代大臣严嵩晚年受到弹劾,皇帝要治他的罪,严嵩到孔府想请衍圣公到皇帝面前替他求情,而衍圣公不愿意卷到这件事中,不想见他,严嵩没办法,只好坐在这长凳上等。因严嵩官居阁老,后来就称这凳为“阁老凳”,也称“冷板凳”。</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每位游客到了这里,都去坐一下“阁老凳”,尝试一下“冷板凳”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客厅,昙衍圣公接待客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寿字碑,是慈禧赐给第76代衍圣公孔令怡母亲的。</p> <p class="ql-block">  游完了孔庙孔府,导游给我们按排了马车到孔林,马车十人一辆,我们看着马夫赶着马车,那马很听话,大街上来来去去的马车也很多,汽车马车电瓶车等很多,但都互不干涉。大概十分钟左右,马车就到了孔林。</p> <p class="ql-block">  孔林,又称圣林,是孔子及后裔的家族墓地,埋葬了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孙,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䒑也是独一无二的。现是第一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穿过“万古长春”碑坊,走上长长的孔林神道,坐上景区按排的电瓶车,绕整个孔林一圈,体味孔氏家族二千多年来的墓葬文化。</p> <p class="ql-block">  整个 孔林树木很茂密,据导游说现有树木十万株以上,柏、桧、柞、榆、槐、枫及女贞、五味、樱花等各种类型的大树盘根错节,技繁叶茂。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器成群,有李东阴、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家亲笔提写的碑文。所以孔林也被称为碑林。因坐在电瓶车上所拍,照片有点糊。</p> <p class="ql-block">  孔子孙子之墓,位于孔子墓的前面。</p> <p class="ql-block">  孔子墓左边是他儿子的墓,孔子的儿子叫孔鲤,据说他出生时,鲁哀公特送一条大鲤魚祝贺,孔子便给儿子取名孔鯉,孔鲤比孔子先故,虽一生无建树,但却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汝子不如吾子、汝父不如吾父”。意思是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对自已儿子说你父亲不如我的攵亲。</p> <p class="ql-block">  孔子墓</p> <p class="ql-block">山东的美食,琳琅满目,煎饼卷大葱口感酥脆,简单却韵味十足,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水泊梁山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城东。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统治腐朽,民不聊生,宋江广结天下英雄好汉,凭借水泊梁山天险啸聚梁山。</p> <p class="ql-block">  从山寨正门,经一关、二关、断金亭、马道、再到号令台、左右军寨,最终到了忠义堂。仿佛将我们带回到108个英雄好汉会聚山林、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那种豪情壮阔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石头浦就的土路缓缓登山,两则林木葱郁、浮水潺潺而流。很快就进入到摩崖石刻处,</p> <p class="ql-block">  摩崖大概有廿多米高,峭壁上有众多的石刻,如舒同先生提的“水泊梁山”、刘炳森题写的“怀古”、费新我的“草莽名山”,最显眼的是傅以新提的“浩气撼山岳”。</p> <p class="ql-block">  “断金亭”,其“断金”二字源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之意。匾额上三个字为著名书法家范曾题写。</p> <p class="ql-block">  “黑风口”,《水浒》上说这里是李逵把守的关口。两则悬崖峭壁、谷幽涧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黑风口石碑附近有一威风凛凛的黑旋风李逵的石雕像,怒目圆睁,双手挥着两柄大板斧,好不威武。</p> <p class="ql-block">  “号令台”,据说当年义军查望寨情,向名寨通报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挥枢纽。其坐落在分军岭与黑风口的至高点上,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  走过“马道”,眼前出现高高的台级,化了一番力气走上台级,此时看到“忠义堂”大殿,殿不是很高,可搭建大殿的木料都是黑潻漆的,虽然是仿古搭建,可看去还是很有年代感的。</p><p class="ql-block"> 在大殿前有一高高的旗杆,上面悬桂着一面黄色的大旗,旗上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随着山风而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殿,里面空间阔大、气势恢宏。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想找个空隙地方都很难。这见大厅正面靠墙摆着三把椅子,椅子上面垂下三面旗子,中间的写着“呼保义宋江”,左边旗写着“玉麒麟卢俊义”,右边旗上写着“智多星吴用”。一百零五把交椅按放在大厅两榜,每把交椅的后面都插着一面旗帜,旗帜上写着椅子上该坐的主人的名。</p> <p class="ql-block">  “忠义堂”原名叫“聚义厅”,是梁山好汉议事场地,后来“托塔天王晁盖”攻打曾头市不幸中弹身亡,宋江便把这厅改名为“忠义堂”。</p> <p class="ql-block">  “忠义堂”后面是座庙宇,叫“靖忠庙”,里面都有梁好汉的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  “宋江井”,据说井下空间很大,宋江曾经在此藏了好多盔甲兵器,其真假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大概12点左右我们下了梁山,吃了中饭,车子就往聊城出发。</p> <p class="ql-block">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主峰高1545米,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p> <p class="ql-block">封禅制为泰山涂上了神圣的色彩,也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泰山充满了何往,历朝历代的天才骄子,都曾以泰山封禅为自身成就的最高境界。无数文人墨客纷至少踏来,为的是一睹泰山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地方,明清建筑的美轮美奂,将建筑、雕刻、绘画及山石、林木融为一体,几乎成为了东方文明最伟大而又最庄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着对古人的崇拜和对泰山的期待,从江南的浙江杭州直奔而来。登临泰山,犹如跨上长城的阶梯,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己。雄伟的气势、秀美的景色,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攀登玉皇顶。真是“山至泰山、天下无山”呀!在此,使我很自然地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望岳》诗中的名句:“会当走绝顶、一览众小山”。</p> <p class="ql-block">泰山不仅是一座山,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象征。站在泰山之巅,仿佛能感触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那种令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杰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济南市中心,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园(趵突泉景区、环城景区、五龙潭景区、大明湖景区)”组成,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集中展现了泉城济南独特的自然泉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我们就玩了二个景点。趵突泉和大明湖。</p><p class="ql-block"> 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被册封为“天下节一泉”之誉。公园内清泉密布,溪流纵横,自然景观优美奇特。楼台亭阁众多且古朴典雅,文化底蕴异常丰厚。公园不大,但游的人很多,那清澈见底的湖水给我留下很深的映像。</p> <p class="ql-block">趵突泉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泉水从地下石炭岩溶洞中涌出,常年18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  周边名胜古迹有泺源堂、观澜堂、尚志堂、李清照纪念馆、李若禅纪念馆等景点。现为国家五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沧园,是明朝著名诗人、“后七子”领袖李攀龙的读书处,因园内有沧桑泉而得名,沧园古朴典雅,珍花异木及松、竹、梅等吸引大批游人观赏。</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纪念堂”,座落于趵突泉公园的中部,是每位游客的打卡地。郭沫若为纪念堂题字。正厅两边楹联写着“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彩有后主遗风”。正厅坐北朝南,大门进去有一屏风,屏风正反面都有提字“一代词人”和“传颂千秋”,李清照塑像立于正厅中间。</p> <p class="ql-block">著名南宋词人李清照(1084---1156),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受父亲的影响,使她在少年便工诗善词,她的一生充满传奇,所处在国家动荡之时。她在《夏日绝句》词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p><p class="ql-block">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微宗父孑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的痛块淋漓。</p> <p class="ql-block">  洛神湖湿地公园位于山东聊城市东阿县。因东阿王曹植的一篇《洛神赋》而得名。太和三年曹植被贬到这做了县大王。</p> <p class="ql-block">  曹操四个儿子中,他排行老三,他天资聪明、禀赋异常,不到十岁就把诗经论语等背得很熟,他思维敏捷、谈吐高雅,他的文章歌赋在当时可谓傲视群儒,优其是曹操在对铜雀台的命题作文中,他几乎是不假思索一探而就,深得曹操赏识。</p> <p class="ql-block">  大明湖,位于济南旧城区北部,昱一处天然湖泊。被誉为“泉城明珠”,她是由济南城众多泉水汇流而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历下亭、北极阁、铁公祠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到了泰安,导游带着我们游“泰安老街”,说是老街,其实也不过是一条仿古街,现代气息充满着整条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