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泉寨和翠花桥/闻道</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我年近十岁。这年夏天,在北京矿院上学的三叔放暑假回到平顶山,遂带我回老家。这让我喜出望外,一路欢歌。</p><p class="ql-block"> 老家龙泉在叶县仙台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叶县县城,经从叶(县)舞(舞阳)路的仙台(传说王乔飞凫升天处,又称坟台),南下大约四公里,穿过吕庄,走下长长的坡道,来到宽宽的澧河面前。河上平铺一座宽五米,长七十多米的石板漫水桥。</p> <p class="ql-block"> 大桥古朴墩实、厚重稳固,虽无护栏,走上去也教人心里坦然。</p> <p class="ql-block"> 走上桥来,但见每个桥墩前都镶嵌一个雕刻的龙头,它逆水昂首、张口瞠目,大有乘风破浪、无畏无惧的神情,令人振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谁知道,这可是修建于明代,距今有600多年古老的国家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桥墩镶嵌龙头不仅为了美观,而且起到分水的作用,遇到大洪水来袭可以减小大水对桥的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澧河为沙底河流,一遇大水会掏空桥墩下面的沙子,造成大桥垮塌。为此,建造者在每个桥墩下面打下八根一丈多长的柳木桩。柳木耐腐,而且大水冲掏墩下沙子可从中畅流无阻。洪水过去,水流变缓,沙子又会重新填实墩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柳桩上面,铺上大石板做底,然后在上面竖墩,墩上再架条石。共设35个石孔,铺175块条石。每块条石长1.6米,厚0.3米,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明代,不知古人是怎么把石条架上去的。石桥底板、桥墩和桥面条石,全用粗粗的铁钉固定抓连,浑然一体、固若金汤。嘿!这可是古人在沙底河上架石桥经验的结晶,国内仅有,世界罕见。</p> <p class="ql-block"> 传说大桥原名龙泉桥。清乾隆年间,桥北吕氏进行修葺,改名吕桥。后来桥南董氏重新修葺,改名董家桥。吕氏不愿意,告到县衙。知县郭岩判曰:"为民涉水之便,行善也……"遂改名善桥。再后来,有个平叛有功的知府廖思芳经过此桥,见两岸柳翠桃红、景色宜人,遂兴致大发,脱口赞曰"翠花桥",从此,石桥改名翠花桥,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说法。说原来澧河上有一个简单的小桥。龙泉寨有一个妇女叫翠花,他的丈夫在元末明初时离家从军,就是走过这简单小桥。三年后元军大败,许多军人都凯旋而归。翠花的丈夫因为身体受伤,走在队伍的最后。翠花每天都来到小桥等候丈夫。终于看到丈夫走上小桥,可一场大水把小桥和她丈夫一起冲走了。翠花悲伤不已,嚎啕大哭。</p> <p class="ql-block">翠花把丈夫安葬后立志要在澧河上修建一座石桥。她毅然决然地变卖了大部分家产,采购石料,请来工匠开始建桥。周围的父老乡亲看到后很受感动,也纷纷捐钱捐物支援助力。石桥建好后,人们就叫它“翠花桥”。</p> <p class="ql-block">翠花桥真是一座方园几十里的繁华石桥。看那南来北往的人熙熙攘攘,有挑担的、有拉人力车的、还有赶牲口车的。那时牲口车轮大多是铁轮子,轧在石桥上,发出咣咣当当的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桥头下面石基上,有一些妇女在洗涮衣物,一些光屁股男孩桥边上下跑跳戏水。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过了石桥,前面是一个呈35度的高坡,高坡顶上,是一个大寨子的门阙。可以看出这里过去是一个大寨门楼,虽然寨楼已经失存,但那残留的石墩和石垣,分明昭示着它往日的威风。</p> <p class="ql-block"> 每当人力车、牲口车爬坡时,都需要互助合作。你看那好几辆牲口车把式卸下牲口,集中起来拉一辆车,中间的把式牵着驾辕骡子,挥鞭急策。旁边的各有人牵着牲口助力。一时间,把式的吆喝声,骡马牛馿的嚎叫声响彻崖谷,显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 走进龙泉寨门,眼前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大水塘。西侧地势最高,那里原有个龙泉寺。缘于一口泉井,据说下通澧河。河为龙,井为泉,故叫龙泉寺。当时驻着一个学校和一个镇医院。</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在多方人士努力下,龙泉寺得以重修,重现古貌。</p> <p class="ql-block"> 水塘向东百米路北的一个院落,就是我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走进门楼,绕过影壁墙,来到院里。东面是三间厢房,正中是三间堂屋。登上台阶,走进大堂,首先看到中堂张贴的家谱,下方放置一个大条几。条几前面是一张八仙桌和左右各置一把太师椅。条几上有一对明代的黑色陶瓷狮子烛台,它制作精美、形态生动、釉色光亮,真真宝物,着实令人珍爱。</p> <p class="ql-block"> 由于奶奶在外照顾我们兄妹,老家只有爷爷一人在家。次日,爷爷给我介绍几个邻家的小伙伴儿。他们带我参观了上千户的大寨的街巷和另外三个残留的寨门、高高的寨墙和深深的寨沟。哇!俨然一个防御坚固的小堡城。</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澧河里戏水。河水不深,清澈见底,我们小孩子在桥上爬上跳下,玩得非常开心。我跟着他们站在桥上往下一跳,水流会冲浮一段,就顺势扒拉几下。就这样,我渐渐学会了“狗刨”凫水。</p><p class="ql-block"> 这次回乡以后,每当暑假,以及后来的文革停课,我又多次回乡体验农村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烟地掰烟叶,弄得一手黏黏糊糊的烟油;刷高粱叶子钻进高密闷热的青沙帐挥汗如雨;收红薯学着挖地灶烤红薯;收麦子曾一起收获鹌鹑蛋;翻红薯秧比赛又好又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龙泉镇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镇,农历逢单有“集”,正月十九、三月十八、四月初八、六月六有“会”。“集”上主要是卖些蔬菜瓜果,“会”就热闹了,主要是售卖各种农具,再配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唱戏杂耍什么的,好不热闹!堪比过年。</p> <p class="ql-block">到了夜晚,最不适应的是村里没有路灯,一片漆黑,略显恐怖。有趣的是小朋友汇集到生产队牛屋听老把式讲“瞎话”(故事)。最刺激的是老把式讲的鬼故事,听得人毛骨悚然,不敢回家,还得小朋友护送。</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兴奋的是生产队分东西。夏天分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秋天分冬瓜、南瓜、红薯、高粱、黄豆……社员们或车拉、或挑挑儿,看着自己辛苦劳作换来的果实,个个喜气洋洋,倍觉远远超过物品本身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翠花桥余晖是最妙的景观。落日多情地往澧河涂上澄色,十分温馨。过往的行人,车辆也都披上霞光。纳凉洗澡的人们来到桥西上游,裸身下水,踩着松软的沙底,长时间泡浴。男孩们聚在一起,就少不了打打闹闹。当红日落睡,女人们开始下河。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她们在桥东下游。那时,桥东就会荡漾一阵阵欢声笑语。啊!谁说农民没有幸福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在老家,我学会了迎难而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加深了同父老乡亲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夏罕见暴雨,板桥水库决堤,一场大水,从几十里涌来,泡垮了龙泉镇大部分房屋。我家地势高,安然无恙。但要服从搬迁的大局,爷爷只好舍弃老屋搬到新建大桥桥头。</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我又一次回到故乡。昔日繁华的龙泉寨早日搬移他处。一个上千户的古寨堡,仅剩一条几十米街房,其他的化为乌有、荡然无存啦!</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我家的老宅地,昔日高大的瓦房和宽敞的院落,变成了一片麦田,平坦空旷,真叫人望天兴叹、唏嘘不已。这可真是苍海桑田啊!!</p> <p class="ql-block"> 龙泉寨消失了,可翠花桥还基本完好。站在翠花桥上,微风吹来,我好像感觉到了历史烟云抚面飘过。人们常说:光阴似箭,“物是人非”,可我则见证了“人非物也非”!不过,搬迁的新的龙泉村在历史的长河里,开始了她新的征程,续写新的精彩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6日</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