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虽没有西塘、乌镇等这么大的名气,绍兴的安昌古镇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div><br>安昌古镇是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它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境内西北端,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著名江南水乡古镇,也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div><div><br></div> <div><br></div>安昌古镇是绍兴年代最久远的一个古镇,它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div><br>安昌古镇是简单而质朴的,这里一条河东西穿古镇而过,是江南典型的南街北居,河南边店铺为主,北边民居为主。因此,古镇不似西塘、乌镇般曲径通幽、巷弄曲折回转,也没有众多商业开发古镇的繁华的商铺,拥挤的客流。</div><div><br></div> <div><br></div>安昌古镇的布局以河道为骨架,传统居住区被河道分隔,中有众多的各式各样的石桥相连,彰显更多的是原住民的生活气息,一种亲切日常的烟火味。<div><br></div> <div><br></div>南岸的店铺是鲜活而热闹的,飘逸的酒旗、灯笼和招牌,林立店铺多是饭馆和特色小店,感觉一切都是儿时记忆里的场景,似曾相似却又耳目一新。<div><br></div> <div><br></div>傍水临街布满大大小小的摊铺和门脸,集市里也是人头攒动。不过只要你细细打量,就会发现这里的商贩大都是原住民,他们卖的不是那些全国通用的旅游纪念品,而是市井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吃穿用。<div><br></div> <div><br></div>枕河而居的安昌古镇又怎能少得了桥的点缀呢?沿河约2000米长的古镇两岸,竟横亘着大大小小17座桥。<div><br>这17座古朴典雅的桥,都有着300年以上的历史。每一座桥都有它的来历,每一座桥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div><br></div></div> <div><br></div>“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17座古桥横卧水波,将南北通达,任你跨越游走,也是对安昌古镇的最好诠释。<div><br>当你漫步在拱、梁、亭各式的古桥上,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平添穿越古今的感觉。但见河中舟楫不绝,头顶乌毡帽的艄公用脚摇浆,乌篷船像鸟一般轻灵地穿越水面,你的思绪也会飞越到遥远的水乡过往,在那里遐想寻梦。</div><div><br></div> <div><br></div>古桥两侧临水河岸边,摆放着不少茶桌。当你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到这遥远的水乡,不妨卸下旅途的疲惫,在河边找一住安静的所在坐下来,品一壶香茗,尝一尝当地的特色扯白糖,抑或是什么也不做,就这样安心地在河边的长廊里发发呆,任微风轻拂脸庞……<div><br></div> <div><br></div>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怎么大的安昌古镇,居然是师爷之乡。<div><br>“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明代时期的绍兴出了很多读书人,文风炽盛,那个时候只有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所以当时的绍兴有很多的读书男子都会进京赶考。而其中有一些天资聪颖却不幸名落孙山的人,回来找工作最多的工种就是师爷了。</div><div><br>据说在明清期间,绍兴师爷这个独特的职业最为鼎盛,光是一个安昌就出了一万多名师爷呢。</div><div><br></div> <div><br></div>还有,古籍中相传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发生地就是在安昌古镇,后人为纪念大禹在镇东涂山塑有大禹雕像,通往古镇的路命名为大禹路。<div><br></div> <div><br></div>安昌古镇里的仁昌酱园非常有名,是家老字号。它创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0余只酱缸露天排列,传统的手工技艺代代相传,形成独特的酿造法。<div><br></div> <div><br></div>绍兴人喜欢吃酱油,所以几乎每道菜都要放酱油。而冬日里家家户户摆在外面的手工酱腊制品,也成为了古镇的一大亮点。<div><br></div> <div><br></div>当阳光与盐携手,干燥与腌制结合,一切都交给时间。合适的温度,暄暖的冬日阳光,不见烟火的烹调,酝酿出的是老而弥新的味道。<div><br></div> <div><br></div>一缕酱香寄乡愁。当你带上一些喜爱的酱制品回到家乡,这些琥珀色的风味产品,既让你能充分感受古镇特色美食的魅力,也承载着对水乡的一分思念。<div><br>当浆声轻去,酱香随风,安昌古镇,却又上心头。<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