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一条有故事的河(六)

黄振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六、苏河两岸民族工业告别过去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上海市军管会”)也于解放当日宣告成立。29日,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轻工业处即着手开始接收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下属各厂。新政府对这项接管与改组工作极为重视。在上海解放前夕,为接管大上海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镇江丹阳集训期间培养了300余名南下接管干部,经专业集训后分编成11个接管小组,对口接管棉纺、毛麻、印染、机械等不同行业。6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20多天的细致工作,到6月中旬接管工作基本完成。原13家官僚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一、二、三、六、七、十一纺织厂、第一印染厂、第一绢纺厂、第一制麻厂、第二机械厂、上海被服总厂分别改组为上海第一(长寿路582号)、二(西苏州路1291号)、三(西苏州路1291号)、六(长寿路868号)、七(叶家宅路11号)、十一(宜昌路320号)棉纺织厂,上海第一印染厂(西苏州路1901号)、上海第一绢纺厂(万航渡后路33号)、上海麻纺厂(长寿路652号)、上海第二纺织机㭜厂(江宁路1286号)和一O一厂(江宁路1433号)。另外中央造币厂、中央印制厂上海总厂分别改组为上海造币厂(光复西路3号)、上海人民印刷第一厂(光复西路967号)。其中被接管的这10家纺织企业,它的纺绽数量占到全市官僚资本纺绽数的52%,这些企业主要是在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的日伪企业,如今回到人民的手中,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和国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趣的是,以上这13家国营企业,它们都在苏州河两岸,说明普陀近代工业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与苏州河相依相随,似有一种母与子的“血缘”关系。除两家与纺织无关,11家都与纺织有关,纺织工业属于民生工业,也是现代工业的源头。可以讲,普陀工业的半壁江山是纺织工业(包括日资、华资企业)。沪西苏州河沿岸的上海早期纺织工业,与英国早期纺织工业集中于德文特河谷的情景有点类似。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根据政务院决定,命令原华东区纺织工业部撤销,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裁撤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归并华东纺织管理局。1958年,华东纺织管理局(简称华纺局)和市人民政府纺织工业管理局(简称上纺局)合并为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简称市纺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华东纺织管理局国营上海印染厂四君子商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沪西工业区</span><b style="font-size:15px;">“有大小工厂860家,职工9.27万人。其中民族工业840家(29人以下小厂660家),职工6.42万人;官僚资本工业13家,职工2.76万人;外国资本工业7家,职工800余人。”</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普陀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9月版,页 409 )</i><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中,区内的</span><b style="font-size:15px;">“棉纺织业占全市纱锭数比重为42.8%,织机数为40.9%,面粉业生产能力占全市80%.”</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上海普陀城区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3月版,页 99 )</i><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对官僚资本企业接管和改组后,对私营企业的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实现私营企业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大致经过了两个步骤。首先,从1950年开始,政府对私营企业进行调整,主要围绕公私、劳资与产销这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政府一系列关心与扶持,私营企业活力激发,生产逐步恢复。</span><b style="font-size:15px;">“至1952年,私营工业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2.52亿元上升至5.65亿元,增长了1.24倍。”</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普陀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9月版,页 412 )</i><span style="font-size:15px;">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重工业成为国家优先战略。而工业原料的计划管理,使本地政府建立起了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配套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至此,私营企业的作用开始明显下降,加之“五反”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然也水到渠成。这一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过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普陀区的公私合营前后分为两批得以完成。1950—1953年,因个别私营企业缺乏资金周转,由国家直接投资,有8家私营企业率先改为公私合营或国营。实行公私合营的有信和、新生、鼎鑫三家纱厂及中西药厂。直接改为国营的有:新裕一厂改为公营新华纱厂、福新烟厂改为上烟四厂、立德油厂改为上海油脂二厂、大昌新榨油厂改为上海油脂三厂。1954年,第一批公私合营有20家:分别是大同、广勤、大丰、统益、崇信、华阳纱厂,中纺二厂,达丰染织厂,信孚印染厂,大新振二厂,新裕二厂,金城、江南造纸厂,中央制药厂,华丰面粉厂,顺余榨油厂,大隆机器厂,寰球铁工厂,华生电机厂,利用锁厂。第二批是1955—1956年,有60家实行公私合营。分别是丽新一厂,申新二厂,申新九厂,同济印染厂,同丰二厂,光大织布厂,天一、丰泰、立丰、大中华记、益民、长丰、志成、三新、大昌、万丰、卞华新、华丰和、工立染织厂,大诚、美亚绸厂,纬成、中孚、庆济绢丝厂,久益丝厂,裕民、汇通、寅丰、振丰毛纺厂,振华袜厂,华成帆布厂,中原毛巾厂,怡德布厂,万利、光中造纸厂,民生、振华、永和橡胶厂,华丰搪瓷厂,中华珐琅厂,中汇玻璃厂,长城铅笔厂,国华烟厂,中华书局,汇明电筒厂,中央衡器厂,天厨味精厂,振华造漆厂,大丰化工厂,亚美电机厂,阜丰、信大、建成面粉厂,福新面粉二、八厂、三、六厂,大统榨油厂,大有余油厂,合作、永福源五金厂,大沪铁厂。以上两批皆为100人以上的工厂企业。两批结束,从个别合营推广至全行业公私合营,205家30人以上的厂家与662家29人以下的小厂,按行业以“中心厂”带动“卫星厂”的组合方式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至此,区境所有私营企业被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夯实了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行计划经济铺平了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各行业初步得到了归口,对原来的尤其是新生的大小企业,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要求,进行了两次工业改组,目的是对集中过多的工业企业进行裁并改组。第一次重在梳理行业企业,复活生产能力,属于结构调整;第二次则重在生产,激活行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属于工业调整。我们从以下三则转型发展较为成功的企业作为引例,从中可以略知一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新时代新社会对中西大药房(沪上第一家华商西药房,创始于1888年)提出了新起点新目标,其企业性质也过渡到由商转工的经营之路,这也是社会对企业发展的要求。1951年6月,公司决定在交通路1515号原有基地上新建厂房。1954年11月20日,经上级研究批准,结束药房商业业务,将药房全部资金投入药厂发展之需,并将“公私合营中西大药房”改为“公私合营中西制药厂”。至此,中西大药房商业业务彻底止步,向工业生产一面倒,拉开了中西制药厂迈向新里程、新高度的序幕。1962年,试产成抗疟药氯喹、伯喹和乙胺嘧啶,发展成为生产和出口抗疟药的专业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公私合营中西药厂药品广告招贴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永鑫五金制造厂成立于1951年(一说1953年),厂址普陀区西康路药水弄(1501弄28号)。该厂是一家只有300人的弄堂小厂,设备简陋。但是,永鑫人突出政治,依靠党的领导,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为国家生产了170多种技术复杂的异型无缝钢管。1958年,</span><b style="font-size:15px;">“永鑫五金制造厂改名为公私合营永鑫无缝钢管厂。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潘阿耀在技工戴富宝和石圣钰的合作下,发明用普通耐热钢制造 ‘ 水循环冷却热穿孔顶头 ’,试制成功小型无缝钢管,使该厂成为全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小型钢管厂,成为上海工业战线的 ‘ 八面红旗 ’ 之一 ”</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普陀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9月1月版,页 31 )</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永鑫五金制造厂大翻身》解放日报,1958.3.1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酿酒有限公司于1956年改为中国酿酒公司,1963年迁至中山北路3410号。是年起先后并入蓬莱、庄源大、裕庆永、江宁等酒厂,正式更名为中国酿酒厂,成为综合性酿酒企业,主要产品有 “ 象头牌 ”白曲酒、补酒、果露酒、仿洋酒等系列品种。1958年秋,受到“熊猫”香烟的启发,上海中国酿酒厂也注册了“熊猫”牌商标,生产熊猫系列酒,其中乙级大曲是其中最主要的产品。上世纪80年代初,熊猫牌乙级大曲成为上海最有名的白酒品牌,不仅市场占有率最高,销量也是遥遥领先其它品牌白酒,1982年荣获了上海市优质白酒,1985年被商业部评为优质名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中国酿酒厂熊猫牌乙级大曲酒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海解放后,政府在对沪西工业区内官僚资本企业的整体接管、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对沪西工业区内外资企业的处理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从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来看,对外资企业的处理有一个从利用、监管到清理的转变。早在解放战争顺利推进之际,外国在华特权也逐步丧失,外资企业认识到中国革命胜利已成定局,纷纷开始收缩业务,转移物资、资金,或将其总公司、总经理处迁出中国。最初对待在沪外企的基本方针:</span><b style="font-size:15px;">“(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清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产业,而与其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二)按照国籍、系统、行业等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个别处理,稳步前进。(三)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根据有关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国内建设的需要与可能,以及外国产业本身的问题与意愿,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采取多种处理方式。”</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页265~266。转引:宋佩玉《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外资进出口企业的监管与清理》,国史网 2019年7月25日 )</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0年12月16日,美国宣布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辖区内的公私财产并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28日,中国政务院颁布《关于管制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存款的命令》,指出:</span><b style="font-size:15px;">“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及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非经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之核准,不得转移和处理(中央直属省、市报经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核准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银行的一切美国公私存款,应即行冻结。”</b><span style="font-size:15px;">根据这一命令,31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关于管制美国财产冻结美国存款的具体规定》,要求:</span><b style="font-size:15px;">“凡美国政府及美国企业在本市的一切财产,其所有者或管理者应将其所有或管理之全部财产列明种类、名称、数量、数额、所在地等,造具清册呈报本会各主管部门,并负责保护;非经核准不得以任何方式转移或处理。”</b><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果说1951年对于外资企业的清理是以美资企业为主的话,那么1952年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就已转向有计划地处理英资企业。解放初期,沪西外资企业涉及到美、英、丹麦、瑞典等国,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故在处理上也是酌情处理。不妨对各厂简要介绍一下,有个浅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日军进入了租界后,对英商白礼氏洋烛厂进行接收,将其改名为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后改为轧米厂,为日军供应军粮。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政府接收,未正式复工,仅利用战前存蜡制造小量洋烛销售,藉保商标权利。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后,该厂作为官僚资本收归国有,由上海市粮食局接管,成为粮食局所属第三仓库办公室,厂房曾被改作中国粮食公司麻袋仓库。1953年起,改为上海国营第一碾米厂,1959年更名为粮食部上海粮食机械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上海啤酒公司停止生产,职工被分批疏散。1950年4月,英商沙逊抽走资金,返回英国。工厂由俄籍雇员沙塔维夫和中国雇员梁少泉管理。停产期间,工厂依靠厂房出租所得,维持18名留守职工的生活来源。1956年9月12月经国家外交部批准,将该厂收归国有,划归上海第一轻工局冷藏工业公司(今上海食品工业公司),由其委托上海华光啤酒厂代管。1957年5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恢复啤酒生产,并改名为上海啤酒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上海啤酒厂上海鹅牌啤酒酒酒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华利卫生食料厂由德商大华利化学工业公司创办。1936年,德商将该厂的49%股权转售给了丹麦公司,并由丹麦商人出面经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9月14日,15架日机在北新泾周家桥轰炸平民住宅,遇难者300余人。大华利食料厂在淞沪战役中因受炮击而停产,直到1938年1月10日才复工。为减少日本军警的干扰,聘请了日本退伍军人石井作为联络员。上海解放后,该厂51%股权作为敌产被上海市军管会接管。1956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收购了属于丹麦商的49%股权,于是年7月将工厂改为“地方国营上海酵母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地方国营上海酵母厂鲜酵母产品广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海解放前夕,精艺木厂的资方把工厂仅有的设备和发电机运往台湾。1951年,精艺木厂由于英商资本家抽逃资金经营不善,导致工厂陷于停产歇业状态。是年12月,该厂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公司承租,租赁期为5年。1952年10月,该厂更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建筑材料公司“国营华东木材一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国营华东木材一厂家具产品说明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上海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是美国奇异安迪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设于上海的一个分厂,该分厂为上海第一家生产民用灯泡的外资企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政府无理冻结中国在美资产,1950年12月30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奇异安迪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管制。1952年6月17日由国家征用,更名为华东工业部上海灯泡厂。1955年1月,又更名为国营上海灯泡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国营上海灯泡厂小型特种灯泡包装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50年12月,美国单方面宣布冻结我国在美国辖区一切公私华人资产,中国政府以牙还牙,于1951年4月19日对这家注册于美国的美光火柴公司宣布管制。后经查明,该公司中美资股份仅占11%,其余均归瑞典人投资,遂于次年2月宣布撤销管制,退还业主。鉴于美光厂业主不愿继续在沪开业,并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歇业,经双方洽谈,市政府将其全部资产以承租方式接收下来,于1953年8月10日成立地方国营华光火柴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地方国营上海华光水厂火柴改换新规格宣传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小结: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次日市军管会进驻本区,开始对13家官僚资本企业进行接管与改组。1956年全区813家私营企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同年境内6家外资企业全部处理完成,成为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安徽孙氏家族选择在沪西苏州河畔莫干山路38号(今120号)筹办阜丰面粉厂,并于1900年正式开业,诞生民族资本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家机器面粉厂开始算起,到1956年苏州河两岸813家私营企业都实行公私合营,至此,为苏州河近代民族工业华丽转身,画上了圆满句号。半个多世纪的近代苏州河民族工业,风云际会,民族资本家在两岸大兴实业,为振兴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与发展,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众多根植于苏河岸畔的“工业之花”,给这条上海近代工业的母亲河,增添了光彩与亮点,成为组成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史全剧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沪西工业区诞生的诸多工业品牌产品,不少已成上海这座城市的形象代言和上海人的城市记忆。近代沪西工业区诸多的民族工业能量,助推上海一举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锋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沧桑巨变,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承载着岁月沉浮和历史积淀的苏洲河,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流淌,终于流入了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昔日两岸林立的工厂,如今已退出历史舞台,完成了从传统工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区向新兴商贸科技区的转型,“一河(苏州河)五区(长风生态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中环组团商贸群、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苏州河从</span><b style="font-size:15px;">“历史上以运输型、产业型为主的河道,转化为如今以生态型、生活型的河流。”</b><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郑祖安《上海历史上的苏州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9月版,页 2 )</i><span style="font-size:15px;">如今在水清岸秀的苏州河两岸,仍有信和纱厂(莫干山路50号)、阜丰福新面粉厂(莫干山路120号)、上海造币厂(光复西路17号)、上海啤酒厂(宜昌路130号)、福新第三面粉厂(光复西路145号)、江苏药水厂(宜昌路550号)、上海麻袋厂(长寿路652号)、上海被服厂(叶家宅路100号)、江南造纸厂(光复西路1003号)、上海火柴厂(光复西路2521号)、上海试剂总厂(光复西路2549号)等工业旧址,整体或部分被保护留存了下来,迄今已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的文化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行文结束之余,我们还深深怀念,曾经也是在苏州河水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沪西工业区中的一些民族工业,它们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期,响应国家号召,怀揣支援祖国内地建设的志向,肩负上海工人阶级老大哥这份担当,内迁各兄第省市,其中有天一机织印染厂(迁湖北汉口)、信孚印染厂(迁河南郑州)、丽新织造厂(迁四川阆中)、立丰染织厂(迁福建三明)、同济印染厂(迁江西九江)、中原染织厂(迁河南开封)、中孚绢丝厂(迁江苏泗阳、内蒙古扎兰屯)、振华袜厂(迁陕西西安)、华丰面粉厂(迁安徽合肥)、中华搪瓷厂(迁山东济南)、铸丰搪瓷厂(迁河南开封)、振华橡胶厂(迁河南洛阳)等。他们是普陀也是上海的好儿女,给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光荣。在苏州河百年工业史上,我们不应该忘却他们。是他们的付出,让上海工人阶级的工匠精神,在全国得以传承和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苏州河,一条有故事的河。今天的苏州河仍然是上海重要的河流,它催生了大半个古代上海,又用170多年的时间孕育了上海的整个近代化与现代化进程。沪西工业区分布苏州河两岸,上海近代民族工业在这里兴起和发展,苏州河水的潮起潮落,见证了近代上海民族工业的花开花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