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记(十)

小娜

<p class="ql-block">  7月14日,主要的行程是阿克苏博物馆。三人吃完早歺,步行而至。一路上,感慨最大的是,新疆城市的路和绿化,算起来,6条绿化带,主干道绿树成荫,车水马龙,很热闹。</p> <p class="ql-block">  刚进阿克苏历史文化馆,做了下功课,准备寻找镇馆之宝。停顿的片刻,听到讲解员的声音,立刻停下脚步等待。一会帅气的小伙子,中气十足的声音,生动的讲解,这应该是我去了这么多博物馆,听到的最好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的石眉笔。</p> <p class="ql-block">  丝绸之路的路线,讲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一:驼纽"常宜之印"铜印章,于1996年在新和县羊达克协尔古城遗址出土,呈方形,仅有3立方厘米,钮为卧驼,脖颈短小,驼峰高低平齐,模样憨态可掬。</p><p class="ql-block"> 这枚印章见证了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是汉朝通过授予印绶的方式任命地方官员行使权力,从而将西域诸城郭纳入汉王朝职官体系中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  “汉归义羌长印”,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阿克苏馆看到的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鸠摩罗什,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的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的四大翻译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根据讲解员的提示,特意观察他的额头,扁平额,原是出身贵族,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后成为名闻西域各国的高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的一知半解,还得做功课才行。</p> <p class="ql-block">  看过克孜尓石窟,再听讲解,了解更深刻些。</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唐代大陶缸:这件陶缸高168厘米,口径42厘米,腹围350厘米,于1980年出土于沙雅县艾格买里羊达克古城, 它被认是储存器和酿酒器,可能是军队储藏军粮或饮用水的工具。这件陶缸的发现,为研究唐代西域的军事和日常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沙尘暴来了,这是第二次感受西北的沙尘暴。</p> <p class="ql-block">  在高速上跑了6小时,全程460多公里,终于到了喀什,第一要事,办通行证。根据警察的提示,前往古城吾斯塘依派出所办证点,到时巳9点多,被告知要第二天上午10点再来办理,那就继续逛古城了。我们从西门进,一路到东门,热闹呀,这是民族风旅拍的网红打卡点,这也是吃货的世界,人山人海,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  这南瓜的造型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烤包子。</p> <p class="ql-block">  每天都在大口大口吃肉。</p> <p class="ql-block">  什么蛋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  律动的音乐,欢快的小哥,一众的游客,很和谐!</p> <p class="ql-block">  好久没有这么多的步数了,还可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