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破锅”的乐趣

叶紫

<p class="ql-block">作者:王英</p> <p class="ql-block"> 摔“破锅”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暑假,是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每当午后阳光炙热,村外的树林里便响起一阵阵知了的叫声,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章,为我们的夏日游戏增添了几分热闹。村庄里阵阵热浪袭来,但树荫下却是另一番清凉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树荫下,几块破损的石碑静静地卧着,这里便是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每天都会聚在这里,进行一项特别的游戏——摔“破锅”。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有些古怪,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是无比熟悉和亲切。</p><p class="ql-block"> 摔破锅说白了就小孩子玩泥巴。制作“破锅”是有讲究的。首先要选用真正的胶泥瓣儿,寻找上好的胶泥瓣儿,首先要了解村庄和田野里各种泥土的特点。胶泥土质粘性大,颜色偏红黄,树林旁的河沟里就有这种上好的材料。我们刨开河沟里的淤泥,刮去上面的黑泥,再深挖就是红黄的胶泥。</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挖上来的胶泥捧到手里反复揉捏,有的泥太干了,要小心地掺一点水,要是一时找不到水,四下望一下,乘人不注意就撒泡尿和泥。反正都是泥孩子,谁都不讲究。泥和好了,就要不停地在石碑上摔,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要用力均匀,把泥团在石碑上反复摔打,摔出胶泥的黏性和韧劲,直到泥团表面光滑不开裂为止。经过反复摔打的泥团,捏起来才顺手方便,才能制作出完美的泥“锅”。</p><p class="ql-block"> 让自己的“锅”能摔出更大的洞,需要一定的“制锅”技术。制作泥“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自己的泥团整成扁圆体,然后从中间扒成一个小碗的样子。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但制作出来的“锅”往往不够完美。</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方式则比较费功夫,但也更有趣味性。我们先把泥团成长条,再用手按成片状,然后把长长的泥片一层层卷起来,底部在石碑上轻轻按压,使其固定。这样制作出来的“破锅”,形状更加规整,摔出来的洞也更大。</p><p class="ql-block"> 当“泥锅”都制作完成后,就开始了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摔“破锅”。摔“破锅”一定要注意用力的角度和力度,以保证破锅儿落地瞬间爆发力要大。如果角度有问题,泥锅儿摔到石碑上闷闷的一声“噗”,成了一坨屎似的烂泥塌陷在那里,锅儿底一点也未炸开。对于我和那些年龄偏小的男孩子来说,摔成死泥子是常有的事。不过,没有谁会气馁,摔坏了重新再做;也没有谁会存心笑别人,笑过之后,便是大的帮助小的做泥锅儿。</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站在石碑前,高高举起自己的“锅”,朝着泥“锅”哈口气,再大声“呕!”一声,然后用力摔向石碑。随着“砰”的一声脆响,泥碗在石碑上碎裂开来,“锅”底碎片四溅,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洞。我们兴奋地比较着谁摔的洞更大,谁的技术更高。输的要把自己的泥补给赢的人,最后比比谁的“锅”大。炊烟袅袅时,村头传来母亲的呼唤声。小伙伴们举的胶泥碗回家吃饭了,赢得的人得意洋洋,输的人并不垂头丧气。</p><p class="ql-block"> 记得10岁那年,我的手脱皮严重,找当村医的姥爷看。姥爷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没事,村里的孩子,不要太乖,多玩玩泥土准能好。”果然,我放开手脚和小伙伴玩了一个礼拜的摔“破锅”后,竟然神奇地痊愈了,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泥土的神奇力量。难怪大人们总说“没脏没净,吃了没病。”成年后,我当了医生,才明白人来自泥土,农村孩子玩泥土可以增强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摔“破锅”的补泥环节尤为有趣。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中,往往最容易发生争执。一方为了节省泥巴,可能会将泥片做得过薄,甚至加入唾沫来稀释泥巴,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效果。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满,认为对方在作弊,从而引发一场“泥巴大战”。在这场“泥巴大战”中,原本作为游戏道具的泥巴,瞬间变成了孩子们手中的武器。大大小小的泥巴下雨似地在半空飞来飞去,一会儿功夫,这群孩子都变成了小泥猴,只剩下洁白的牙齿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前一秒还打得还不可一世,片刻功夫,又和好如初,相约着吃完饭接着玩儿。</p><p class="ql-block"> 从前农村的孩子哪有什么玩具,都是孩子们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材料做玩具,制作做弹弓,用铁丝捼洋火手枪,用硬纸片叠手枪,用木头疙瘩削陀螺,做铁环、钓渔竿,粘知了等。以前的孩子动手能力强,生活常识丰富,善于创新。如今摔“破锅”这种游戏早已经在农村绝迹多年,现在即便是村里的孩子也分不清黑土与黄胶泥,分不清芝麻与萝卜苗了。这种对自然的陌生和疏离,无疑是一种遗憾。而我们当年摔“破锅”的乐趣 ,绝对是现在嚼着薯条、喝着可乐看着喜羊羊奥特曼长大的孩子们所不能体会的。小孩子不能死读书,更要读懂生活这本书, 小孩子要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多接触生活,锻炼孩子抗摔打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近日与童年玩伴王强在一起聚餐,回忆起摔“破锅”时我俩为了补锅发生过的一场大战。如今也已经退休的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人这一辈子之所以烦恼多,皆因一个‘争’字。争职位、争薪酬、争各种机会;今天争这个,明天争那个,到头来才发现有许多东西,不过是儿时手里玩儿的那坨泥而已,对于自己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p><p class="ql-block"> 而作为一位写作者,我认为写作与摔“破锅”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才能找到最淳朴的美,写出有味道的生活乐趣。今天的作家应当眼睛向下,亲近大地,亲家草根,如此,才能写出接地气有分量的作品。作家不可须臾远离现实生活,不然的话,作家不识人间烟火,何谈写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呢?</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王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霸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五味回眸》《难忘的记忆》、长篇传记《悠远的云》、长篇纪实文学《梨花雨》、诗集《雅风集》和长篇游记随笔作品集《江山行迹》、长篇传记《田野里的墓碑》。其作品曾见诸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甘肃日报》《今晚报》《齐鲁晚报《燕赵晚报》等报刊,以及《鸭绿江》《参花》文选刊》等文学期刊,近年来在全国300余家报刊志发表20多万字的散文作品,部分作品曾入编国内权威读本,在国内省市级征文中曾10多次获奖,引起读者较大反响。其中《风吹麦浪》《母亲的葫芦瓢》《童年的槽子糕》等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试卷或者课辅教材。</p>

摔破

胶泥

泥巴

石碑

孩子

泥团

锅儿

制作

泥土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