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宜县委的创建(连环画文字版)

白印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但并未对宜君贫穷落后的苦根产生实质影响。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如春风将马列主义吹向了大江南北,唤醒了寒夜里的宜君人民。从此,宜君的进步知识青年积极探寻革命之路。他们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投入到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当中。1936年7月13日,刘培植在石堡创建了“红宜县委”。至此,宜君人民开始在党的领导下走向了轰轰烈烈,艰苦卓绝的民族复兴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的炮声终结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一直生活在宜君大山里的人还没闻到中华民国“民族、民权、民生”的味,就先体验了军阀混战炙热的炮弹与地主冰冷吼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贫穷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穷苦百姓,依然顽固地捆绑宜君人民的肉体与灵魂。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如一条条贪婪的毒蛇对老百姓越勒越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宜君8%的地主富农占据着80%的土地,且都是好地。广大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忍受其残酷的剥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除此之外,还要给地主服各种无偿劳役,缴纳稀缺贡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生活使农民不得不借高利贷,归还时一本一利。其名目有“十大加一”、“驴打滚”、“扣现利”、“出门利”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农民在残酷无情剥削压榨下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只能用糠菜支撑着羸弱的身体,反抗的怒火一天天在胸中燃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民国二年(1913年),宜君哥老会袭击了中部、洛川县城,有力打击了官府劣绅。由于哥老会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在军阀和地主武装共同镇压下最终失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1917年,刘培植来到了这个至黑至暗冰冷世界。原本就很艰难的刘家,没有人能高兴的起来,都为刘培植怎样才能活下来而忧心忡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1919年,五四运动的春雷响彻云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迟到的春风将马列主义送进了子午岭山区,宜君欣欣然萌发了共产主义思想的胚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员大肆屠杀。中共陕西共产党领导人刘含初不得不放弃西安中山学院院长的工作,回乡暂避风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7月23,刘含初从黄陵来到石堡岳父家。随即投入到了革命宣传工作。石堡人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压迫、剥削、革命、富强、自由”新名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1927年7月18日,刘含初在岳父家书写下“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之一部分。”当他继续书写宣传革命真理时,陕北军阀井岳秀派部下杨衮连长带匪兵闯入,将刘含初枪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刘含初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宜君大地,惊醒了更多向往自由、民主、富强的宜君人民。苦难的宜君人民如蚯蚓一般在黑暗中探寻贫穷的苦根,寻找光明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6、1929年,宜君干旱,小麦几乎绝收,百姓多有饿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地主豪绅和投机商则乘机重利盘剥,三角一斗的麦子猛涨到五元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1932年5月15日晚,刘志丹奇袭宜君马栏镇,歼灭国民党86师两个连,17日在凤凰山、焦坪、五里镇连打3个胜仗总计缴枪500余支。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鱼肉百姓的嚣张气焰,地主恶霸闻刘色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工农红军在宜君一带活动,所到之处书写宣传标语、口号,散发传单,宣传共产党的革命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唤醒了宜君人民,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同时,红军实行“打土豪杀劣绅,惩治贪官污吏”政策,先后处决了祸害乡里,无法无天恶霸张怀西、杨明建、张凌壁多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红军开仓济贫,使大批饥民度过饥荒。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共产党的温暖,体会到革命才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2、1932年12月24日,陕甘游击队在宜君马栏镇转村(现在归旬邑县)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振奋了宜君人民革命的斗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3、此后,红军多次到宜君各地活动,打富济贫,除暴安良,宣传革命道理,点燃了宜君人民心中革命的火种。刘培植经过三次寻找,在隆方参加了红军,入党后回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4、1933年正月,刘培植到校后把城隍庙红布条扯下来当裤带,用实际行动进行反封建革命宣传,得到同学们的赞成。校长认为是大逆不道,极为震怒。从此刘培植成了校长的眼中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5、刘培植上高小时写了几首进步的小诗,私下传来传去,结果被同学的父亲传到了校长耳中,校长怀疑刘培植被赤化,更加仇视刘培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6、一次,刘培植上山斫柴捡到了一支步枪,高兴极了,心想自己那天组织了游击队就能派上用场,于是就将枪隐蔽带进城藏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7、不知哪里泄露了消息,校长知道了这件事,对刘培植说:“你家里穷,我知道。你要枪做什么?你把枪交给驻军的杨营长,我给你六块银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8、刘培植坚决不同意,校长气急败坏,大骂道:“你是破坏民族团结的顽固共党分子。我开除你的学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9、刘培植没有坐以待毙,联合进步同学,将校长廉卓亭克扣教育经费,贪污学生伙食,胡作非为,迫害进步学生等“十大罪状”贴到了墙上。号召同学主动与敌人斗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0、同学们喊着“打倒廉卓亭,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走向了廉卓亭的住处。廉卓亭吓得魂不附体,狼狈逃向了驻军杨营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1、军警,保安团将学校包围。把刘培植、郭怀壁、胡正才等人抓起来关进了监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2、牢房狭小黑暗,只留一个碗大的洞口,送完饭就关闭,白天黑夜一样黑,阴冷潮湿,是蚰蜒、蚊子、老鼠的天堂。牢狱内地为床,所有犯人共枕一根长杠子,大多要用铁环将脖子套在杠子上,戏称“压大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3、刘培植并没有被反动派的牢房吓破胆,出狱后继续同敌人作斗争,并将矛头指向了校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4、1934年,经过彷徨、探索的宜君知识分子走向了有意识,有组织的革命活动。强自修、刘培植等知识青年组织起了“秘密读书会”,阅读具有共产主义观点的进步书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5、同一时期,1933年3月,刘志丹在小石崖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宜游击队,对宜君工农红军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同年,宜君东塬人民受红色革命影响,在压迫中爆发了“交农运动”,把官府围得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7、老百姓觉悟的提高,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至1934年冬,中宜两县先后建立起了六支游击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8、刘培植在读书会受革命新思想启蒙,红军除暴安良影响,决定参加红军,于是他到县长那里以上学为由开路条。路条没有拿到,但他却从县长那里知道了洛川以北的路已经封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9、1935年夏,刘培植、强自珍、杨昆山、杨子珍、刘世明以到榆林上学为由前往陕北寻找革命队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0、他们到黄陵时,从羊倌口中得知红军刚刚经过呼家湾村。于是顺着马蹄脚印追赶,到龙首村却不见了红军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1、他们到洛川时,城门确实有人把守。但值班的排长以前在宜君驻防时与刘培植认识,他们说到榆林上学,就放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2、过富县时,他们只好从城外绕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3、他们到茶坊听说红军在左道镇,到左道从一位好心老奶奶那里打听到红军在洛河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4、刘培植独自过河寻找,几次差点被水卷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5、刘培植上岸后遇到了赤卫队,被怀疑是探子,经严格检查后带到了红军驻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6、刘培植讲明了缘由,红军干部高兴地说:“我们这里正需要你们这些有文化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7、当夜刘培植返回,告诉同伴找到了红军,大家激动异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8、第二天,他们迎着红日手挽手渡过洛河。赤卫队员把他们带到鄜甘革命委员会驻地——富村川,受到李晏主席欢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9、陕甘苏维埃主席习仲勋,秘书长张文华在洛河川阎家湾分别与宜君青年学生谈话,鼓励刘培植等人努力锻炼自己,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为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0、在习仲勋同志关怀下,刘培植、杨子珍分到经济委员会,杨昆山、刘世明分到军事委员会,强自珍到骑兵团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1、1935年6月下旬,中宜游击队在队长李景熙,指导员牛书申率领下协助红42师到五里镇进行革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2、墩子上的敌哨兵率先发现了红军,国民党联保主任郭克猷、张秉乾及团丁20人全部上到墩子与红军对抗起来。红军拿出极大诚意与民团沟通,宣传革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3、民团认为红军没有重武器,无法攻破墩子,是巧言诓骗,于是在墩子上狂妄地羞辱红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4、平日嚣张跋扈且极其反动的团丁韩珍把红军的当成软弱可欺,踏上垛口,口无遮拦,对着红军就是一通恶言恶语输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5、骂的红军战士人人都想诛之而后快。杨森师长见其反动透顶,顽冥不化,于是举起了正义的枪,果断将韩珍击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6、墩子顶上的其它民团立即爬在地上鸦雀无声,任凭韩珍的尸体挂在垛口遭受烈日曝晒发臭,苍蝇乱飞,也无人敢去搭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7、红军并不着急,一边围住墩子,一边到周围村子宣传革命政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8、四天后民团投降,红军遣散了团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9、1935年冬,中央红军来到陕北后,党政军每天要消耗60石粮食,这对苏区经济是沉重的压力。刘培植在省委安排下,将一批批粮食从宜君、洛川、鄜县源源不断运向了苏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0、由于运粮队伍庞大,常常遭到敌军拦截,飞机轰炸,运粮队就成了护运队、战斗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1、由于运粮队行军缓慢,有两次运粮队通过攀崖吊粮才摆脱了后有追兵,前有拦截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2、1936年初,刘培植任白区工作部副部长。周恩来副主席经陕甘省委时派刘培植以红军29军代表的身份到甘泉城做107师师长刘翰东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3、刘培植勇担使命,立即只身前往甘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4、刘培植胆大心细,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地讲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5、刘翰东被刘培植身上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强烈的民族使命、责任、担当所折服,倒向了红军。从此107师成为陕北红军出入白区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6、随后,刘培植受周恩来指示,又以肖劲光名义秘密到鄜县争取东北军129师师长周福成与红军联合。周让参谋应付,参谋有加害之意,刘培植机智反击,巧妙躲避才得以逃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7、百忙之中的刘培植并没有忘记家乡人,他抽时间给好友杨作栋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1936年的时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8、1936年7月初,刘培植持105师护照到西安做统战工作,见了老乡王生廉、王润身,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家乡人民思想有很大提高,认为在宜君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9、刘培植完成67军王以哲和刘多荃统战工作后,匆匆赶向宜君石堡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0、正在地里种荞麦的杨建舟听说家里来了一个当兵的,很是疑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1、等回家见了面,才知是上学时读书会的朋友,甚为高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2、刘培植住宿在杨建舟家,详细了解到了宜君更多情况。他认为在宜君建立党组织的时机已经成熟,并制定了详细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3、第二天、第三天,他走访了附近的一些知名人士和进步青年,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与思想状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4、第四天,农历6月14五镇集会(1936年7月13日),刘培植以东北军军官身份在五镇街公开露面,寻见了许多有志青年,讲出了积压在心中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5、1936年6月14日晚,特约的33名思想进步人员,按约定的时间来到石堡东区杨从发家的后场窑聚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6、刘培植满腔家国情怀,慷慨激昂地讲到:“停止土地革命,不打土豪劣绅,团结抗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努力奋斗!为穷苦的炎黄子孙能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7、特邀而来的三位乡村绅士杨星海、郭克猷、田维藩听到刘培植讲:“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团结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共同抗击日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后,心中怕红军杀头的疑虑彻底打消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8、刘培植宣传完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后,夜已经很深了,他送走了乡绅和进步群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9、夜深人静,刘培植非常严肃地提出了建党工作。他介绍接受了王清廉、冯茂清、杨建舟、杨文俊、杨新山、杨俊杰、杨作栋、胡正财、田维屏、张文秀、郭怀壁、李振德、王俊民、王选西、胡振耀、薛志仁、张思明为中共正式党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当夜,党建会议没有开完。第二天,刘培植继续主持开会,并正式宣布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红宜县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1、从此,宜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用鲜血与汗水全力描绘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