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军人,父亲因工作时常调动,我的家也就随着时常搬迁。</p><p class="ql-block"> 父亲于1964年底由吉林省蛟河县调到驻防在和龙的46军133师399团,家在1965年5月搬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从此我就和这座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家在和龙居住五年,我们姐仨在家居住的时间不过两年。父亲常年下部队很少回家,妈妈参加巡回医疗队也不在家,我们常年寄宿在八一小学,也只有寒暑假回到家。</p><p class="ql-block"> 直到1969年,我们才回到和龙在七.二七学校上学,也才长居住在和龙家属院。1970年4月我们的家随父亲部队调防,搬迁到吉林。</p><p class="ql-block"> 这次利用参加吉林发小聚会,到长白山旅游之际 ,曾在和龙大院居住过的发小迫切希望能回到和龙,找寻当年家的位置。经许光新的协调安排,促成这次重返和龙之行,光新随行还为我们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部分在本篇中采用。</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4日上午我们从延吉出发,大巴车驶入和龙城区,看见《中国和龙》,一行人开始有些兴奋。</p> <p class="ql-block"> 进入县城,找到和龙市医院我们下车,以医院为地标,开始找寻。</p><p class="ql-block"> 妈妈在当时的和龙县医院工作。县医院与家属院只有一道铁丝网相隔,我们常常会图近便钻铁丝网穿越县医院过马路去市场买菜、去地方电影院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顺着现在的和龙市医院北边小路向东行,这原来没有路,是条小河,当时臭味难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再向东行,辨别位置这里应该是原来的家属院;再向东,终于看到标志性地标~小河,当年我们在这洗衣服、抓小鱼、逮蝌蚪、挖宝、这里是嬉戏玩耍的好场所。</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小河,已经窄了许多,原来搓衣服的石头没有了,小河滩也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在小河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当年的399团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 参加寻访和龙大院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 那时,家属院北面和南面有菜地,种有各种蔬菜和玉米,收获时阿姨们把菜按院里户数分好,每家一份,我们也帮着阿姨送菜。跑着,忙着,都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 院子的西南角有一排空房,假期时,阿姨会组织我们写作业,复习功课。</p><p class="ql-block"> 我姐姐是孩子头,早上领我们做早操;有时带着我们给有困难的阿姨家送水(院里只有一个自来水管);我们还自排节目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夏天雨后姑娘们结伴去东边山上采蘑菇;初冬带着镰刀绳子到山上砍柴;还去已经收了卷心菜的地里,砍菜根拿回家腌咸菜……</p><p class="ql-block"> 总之,那时的生活真是特别丰富多彩,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非常想念大院里的小伙伴们。</p><p class="ql-block"> 找到大院,看见原来家的旧址,有的发小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房舍、菜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居民小区楼房。</p> <p class="ql-block"> 出了大院向北,再向东,路口处东边是原来的副食品商店和粮店;路口向北,是通向部队营房的路。</p><p class="ql-block"> 部队放电影,我姐会带着一帮孩子去营房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1969年的春节,我们姐仨在团招待所,待了一个寒假。</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来是和龙森工局子弟学校,文革时期改为和龙七.二七学校,大院里的孩子也都转到这个学校上学,1969年我们姐弟仨在这里上学。</p><p class="ql-block"> 珍宝岛战役后,和龙位于祖国边陲,时刻准备着备战,我们每天的课间操、体育课、自习都是军事训练,手握红缨枪练习刺杀、队列训练、匍匐前进……高喊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p><p class="ql-block"> 后来半天上课,半天去挖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学大楼。</p><p class="ql-block"> 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劳动。我记得在砖瓦厂搬过砖;初夏去周边的生产队插秧;学校在西边有地种的亚麻,春天扛着铁锹去整地,夏天扛着锄头拔草松土,秋天带着绳子背回亚麻棵。路很远,排着队,扛着工具,体育委员不停的起头唱歌。后来他说,大家唱歌他就不用喊口令,他就不累了。</p> <p class="ql-block"> 学校再向东,通往二二六医院,我们的医疗就诊医院。</p> <p class="ql-block"> 1970年4月离开,2024年7月重返,岁月跨过了54年,半个世纪后,我们再次回到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大家期待已久,找到大院心潮彭拜,激动不已。在延边民宿村集合时,都是提前到达集合点,没有一个人迟到,盼望着能尽早找到大院。</p><p class="ql-block"> 重返故地,找到大院,不仅是为看到旧址,怀念往昔,更是为敬父辈,感恩父辈为我们搭建的友谊桥梁,感怀大院那种真挚的情感,传承发小们的深情厚谊,享受着大院带给我们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虽是依依不舍,却要再一次离开,大院别了,愿国家长治久安,愿发小生活幸福快乐,健康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