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孤篇盖全唐,一首压李杜”,说的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p><p class="ql-block">张若虚生于何年卒于何年世人全然不知,只能通过推测来揣测一个模糊的时间。他虽然同贺知章,包融和张旭一同被称为“吴中四士”,可他的存在俨然就像一个透明人。贺知章关于他的相关描述也仅有只言片语,只说他写得一手好诗好词,担任过兖州兵曹。现在关于他的历史记载也仅仅只有十个字“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p> <p class="ql-block">《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七言歌作,标题沿用了陈隋乐府的旧题。全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以“情”溢于“海”作结,时空跳动空灵飞跃,看似整篇都在描写一幅优美邈远的江景图,但是又抒发了在外游子思念亲人的真挚情绪,最后还加上了一些哲理的感悟更是让人震撼。</p><p class="ql-block">众人提起这首词都认为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整篇的点睛之笔,但其实再品这首词更值得回味的却是后半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p><p class="ql-block">这几句大概的意思是:谁最早抬头看到江岸边的月亮?江边的月亮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人呢?人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更迭下去,但是江边的月亮却永远不变。难道江边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出现?所以长江才一直不断地向东流。</p><p class="ql-block">关于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其实历史上就已经有很多诗人探索过,比如“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但是以往的诗词往往会陷入一种循环,就是感慨世间万物的永恒,但是生命却是短暂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张若虚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天地万物是亘古不变,但是人的生命却是可以延续的。这样波澜壮阔的心胸和高度将之前所有诗词拉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给了以后世人新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张若虚用他的方式理解哲学,他将妇人的思念比作高高的月亮,打不走拂不掉。又将离家的游子比作不断流动的流水。他感叹“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p><p class="ql-block">全诗最后八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张若虚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升华。至此“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全部描写完毕,呈现出了一个最动人的良辰美景。</p> <p class="ql-block">张若虚一生被后人记载的只有《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月夜》两首。</p><p class="ql-block">从这篇词中不难看出张若虚不仅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也有超于常人的心胸和远见。按照道理来说张若虚一定会成为不输杜甫和李白那样的人物。但是张若虚只留下了这两首词广为流传,这不禁让人好奇他穷尽一生难道只创作了这两首词?</p><p class="ql-block">至于最早到底是谁说出的“孤篇盖全唐”呢?这个还真是查无出处,唯一找到的评价就是闻一多先生曾评价过这首词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