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人生如一场修行,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经典诗词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情感凝结成为永恒,用经典照亮前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词沉郁悲壮,抒写了壮志难酬,身老山林的愤懑之情。全词以“心”为核心,以心与身、身与世的矛盾为主线,展开叙事、抒情、议论。所谓“心”,就是“万里封候”的雄心。这个心,从当年“匹马梁州”,到晚年“身老沧州”,冰心玉壶,从未泯灭,却也从未如愿。其根本原因就在“尘暗旧貂裘”之中。“貂裘”之所以“旧”,“尘”之所以使“旧貂裘”暗”,原因就在那个“世”——投降派把持着的南宋小朝廷。这就是陆游的“身”与南宋的“世”之间的矛盾,也就是主战与主降之间的矛盾。其结果,就是身不从心“泪空流”,也就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又是陆游的“心”与陆游的“身”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北定中原的大志与“万里封侯”的雄心之间的矛盾。我为陆游的“泪空流”而唏嘘长叹,愤懑不平,更为陆游的严持操守,未得封侯而额手称庆,赞叹不已,因为在那样的“世”里,若要“万里封侯”,除非移志邀宠。</p> <p class="ql-block">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一句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p> <p class="ql-block"> 公元737年春,王维奉旨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则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便是王维远赴边关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p><p class="ql-block"> 从诗中的“单车”、“居延”、“征蓬”、“出汉塞”、“入胡天”等字样,隐约透露出作者飘零失意的落寞;而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则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那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气象,既令人震撼,又美的无以复加——“孤”字与“直”连用,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长”、“圆”联用,既写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辽远壮阔与苍凉,有写出落日熔金给人的亲切温暖。</p> <p class="ql-block"> 诵读展示</p> <p class="ql-block"> 沿着经典诗文的流淌脉络,聆听历代先贤留下的永恒声音,那里饱含了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触摸天下苍生创造的优秀文化,那里写满了中华文明的优美与高雅, 雄浑与放达。走进书里去,让知识的浪花澎湃你少年的胸怀。从书里走出来,让智慧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轻叩古典诗文的大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