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运城篇:DAY8-广仁王庙 大禹渡 圣天湖 檀道庙

李上网来

<p class="ql-block">第八天,芮城-平陆-解州,80公里,醋爷以为平陆是平路,结果平陆不平,漫长的上坡气的醋爷口吐莲花,饼子给他讲了讲《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故事》转移注意力。下午翻越中条山,醋爷干脆口吐白沫了,老三从路边偷了几个鲜桃哄他才勉强推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芮城的广仁王庙很多人可能闻所未闻,但其在文物界和建筑界可谓声名赫赫。广仁王庙的正殿是一座典型的唐代建筑,我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仅有四座,其不仅是河东一带唐代建筑的孤例,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庙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禹渡是万里黄河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据传大禹由此乘舟上凿龙门,下开三门,连续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无遐一顾,终于治水成功。后人怀念大禹功德,就把大禹治水大军乘舟出发之地称为“大禹渡”。</p> <p class="ql-block">大禹亲手种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圣天湖小镇位于运城市芮城县,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原黄河湿地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平陆不平,出了两位大官都进去了,一位姓令,一位名平,秦城监狱老乡聚会,平陆不听令,路途仍不平,正如宦海沉浮。</p> <p class="ql-block">敌特投毒,六十一位农民工兄弟的命运牵动了党中央,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学过这篇文章。空投药品成功,六十一位阶级弟兄转危为安,敌特分子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杀无赦。</p> <p class="ql-block">荒诞的是,其实在这中毒的“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当中,有不少都是地主富农子弟,个别还是反革命家属。为了突出“阶级兄弟”的概念,当时这些出身不好的人,家庭成分都被改填为下中农或中农,但是事后不久又全部恢复了原来的成分。</p> <p class="ql-block">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檀道庙更奇在它所承载的文化。没错,奇就奇在那一个“檀”字。这一个“檀”字可以轻易地触动读书人的神经,直接上溯到2600年前的那“坎坎伐檀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2600多年前,古魏国的先民们就是在芮城县檀道岭的山坡上砍伐檀木的。檀道岭、檀道村、檀道庙,它们都盖上了《魏风·伐檀》的烙印。在《诗经》十五国160首国风中,还有哪一首能像《伐檀》这样可在在大地上找到清晰的坐标和悠久的纪念?一个读书人,只要可能,都应该到檀道庙来一次,这是向先贤致敬、向经典致敬的好方式。这里还诞生了假虞灭虢 唇亡齿寒等成语。</p> <p class="ql-block">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庙宇或者建筑像檀道庙的位置如此奇特了。以庙宇的中轴线为界,檀道庙的东侧属于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南王村,中轴线以西属于山西省芮城县陌南镇檀道村。没错,不偏不倚,檀道庙的中轴线是两县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何时人们还在庙前中轴线的两侧种植了两棵柏树。东面的一棵属平陆县,西面的一棵属芮城县,人称“千年连理柏”。知道了历史上的这一段缘由,就知道檀道庙为什么把中轴线作为两个县的分界线了。它代表了两地百姓世代相互谦让、相互合作、永远共享的文化理念。</p> <p class="ql-block">过了一道弯,又是一道弯,老汉们领教了什么是中条山。</p> <p class="ql-block">“拐个弯就到了”,饼子打死也不再相信我的话了。</p> <p class="ql-block">很好奇一个普通乡镇中学怎么会有一架战斗机,原来这是航天英雄景海鹏的母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