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八队

浊酒清茶付笑谈

<p class="ql-block">七月,天亮的特别早,昨夜没挡窗帘,凌晨三点多屋里就蒙蒙亮了。躺到四点多,起床吧。忽然想去新立看看,又莫名的犹豫不决,在去与不去之间徘徊,不知缘故。</p><p class="ql-block">看黄历再决定,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于是操起手机,万年历,宜 : ……“出行”…… ;忌 : 暂无。OK,没说的啦,走!</p><p class="ql-block">洗漱,整理,收拾。带一杯浓茶,再灌一壶开水。出发前冲一杯浓咖啡给自己提神。加满油,出发!已经是六点近半。</p><p class="ql-block">快速路转高速,和往常一样,不急不缓,别人超我的时候多,我超别人的时候少,车速在110左右,非到十分必要绝不串线超车。</p><p class="ql-block">那年暑期,按照家长的主张,潦草的提前结束了中学的日子,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由中学生变成了知识青年,而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早去早回”,当时的政策是知识青年只有在农村呆够两年才初步具备抽调回城的基本条件,为此辗转周折办理了提前“毕业”,走出了不太一样的节奏和步伐,吃过不一样的苦,有过不一样的经历和见识。当我已经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同年级的同学们依旧在教室里接受着没有“再”的教育,其中的小部分人赶上了那年的当兵潮,参军离开了学校,据说那年真是当兵“潮”啊,只要有稍稍点途径的人都走去当兵了,有的人下午还在学校上课回家半夜就被家长塞去当兵走了,父亲也动过让我从集体户再去当兵的念头,母亲没同意。这母爱啊,不止一次的影响了我的命运。这年,由于挤着去当兵的人太多以致招兵的军装不足,有些人是穿着家长的肥大的干部军装入伍的,极个别的有穿着便装登上军车的,同学中此去当兵的近二十余人。再剩下的大多数同学后来赶上了全国统一高考,一些人上了大学,一些人直接就业了,去农村集体户的寥寥无几。命运弄人啊。</p><p class="ql-block">非正常毕业加上当年的“厂社挂钩”方式,我需要配合家长单位自行安排去集体户的时间。等待的过程中,遭遇了九月九日举国震荡,在懵懂悲痛无知中熬过了追悼大会。九月下旬在家长的安排护送下我来到了新立----新立公社新立大队八小队集体户,走入社会的第一站,社会人生的第一步。离家五百里之遥,外五县中最远的县,座火车需换乘长途汽车,即使是当年的212吉普也得跑五个多小时。十七岁零二十几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十年后的今天,从媒体、资料等方面得到的信息看,伟人当初的原话、原意、出发点、语言环境、时代背景可能和被贯彻被执行的内容和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或不同,历史从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二百三十公里,两个多小时,先到县城,现在叫“市”。</p><p class="ql-block">几乎没在县城里走过看过---下乡时一走一过,赶汽车🚗赶火车🚆,急匆匆的;后来几次公出时,有时间喝酒🍺没时间逛街忆旧,浮躁的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市政府大楼,其实与我没啥交集,都是后来建的,但是既然来了,导航导到这里那就看一眼吧,毕竟是地方首脑机关。</p> <p class="ql-block">市府广场的浮雕。“天下第一粮仓”,并非浪得虚名,值得牛逼!</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物理上地理上都不是原来的车站🚉了。曾经四五个小时的绿皮车,从这个站挤上火车回家,车厢行李架上有冻猪肉、黄米小米、没装好掉下来砸到脑袋的冻豆包……;在这个站台蹦下列车铁梯,急匆匆去赶每天一趟路过新立的长途汽车,手里拎着简朴却充满家味的行李。</p> <p class="ql-block">和火车站不同,虽经改造翻建客运站几乎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体量扩大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进入候车大厅还能勾起当年的些许回忆。其实我真正在这里倒车来回加起来也不超过五次,其他的时候座过“大解放”也座过212吉普还站乘过拖拉机🚜的后斗。不知为什么,对客运站却小有印象。不能白来一趟,总得做点什么以为“留念”吧,厕所🚾撒尿。</p> <p class="ql-block">从家回集体户的时候,下了火车就要拼命的往客运站赶,一般都是下午一两点钟。那个年代,火车“晚点”是不正常的正常,抱怨归抱怨,赶车还得靠自己的体力和两条足够快的腿🦵。到客运站能买到当天的车票皆大欢喜,晚饭可以在户里吃了。呼哧气喘的蹽到客运站,当天的车已经发走了或者售票窗口关闭没有票了,不仅是心情的沮丧还意味着要额外掏出一笔住宿吃饭的费用,哪怕是大车店级的,费用也得论“元”算。</p> <p class="ql-block">现在都是漂亮的中巴了,当年那长途汽车……,叮咣三响,八处透风,一言难尽。毕竟是四十多年前了,一切都在改变。</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客运站的对面有不少可以住宿的地方,有招待所也有大车店,“丰俭由人”。县城以外想早点回家又没赶上当天客车的人为了赶第二天的早车就选择在客运站附近将就一宿。好像“小乡招待所”就在前面(六十岁左右的人大概都知道“小乡 齐殿云”,大概相当于吉林省的“大寨 女版陈永贵”)。我没住过小乡招待所,但住过附近的大车店,就这还被户里的同学(集体户里都称同学)用白眼珠剜过,说真舍得花钱。</p> <p class="ql-block">北头道岗屯,那时候“官名”叫新立大队八小队,一般也叫新立八队,当地的社员习惯说“北头岗”。这么多年了,今天才知道准确的叫法是北头道岗,难怪我向加油站的人打听北头岗时对方的表情有点不解,没有“道”啊。</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五间瓦房是屯子里最好的房子,东面两间住女生,西面两间是男生,中间是厨房灶坑,东西屋厨房各有一个后窗户,东西各有室外厕所🚾。当年东院的三老娘们来偷油就是抱着油坛子从外屋地后窗户跳出去的。五间大房子现在分成两家住了,东边是姜勇,西边不知道是谁家了。</p> <p class="ql-block">房前往西走是出屯子的唯一大路,唯一的。黄土路,春天开化、夏秋下雨☔会㴰(泥泞)的不得了,现在都铺水泥了,坡度依旧那么熟悉。</p><p class="ql-block">路南以前没有房子,都是大地,以前的“美篇”里曾经提到的秋季冒着凄风冷雨和“老头班”一起捆苞米苞米该子就是在南边大地。路北的房子🏠以前在我们西边只有老姜家,也是后盖的,现在十多家已经延伸到公路边上了。</p><p class="ql-block">往东走,进屯子。生产队的大院已经荡然无存,那个我们“偷”谷草铺炕①的大院,那个“拿”麻杆回来烧炕取暖②的大院,那个“捞”水粉吃③的大院,没有了,了无踪迹。</p><p class="ql-block">①和苞米杆(gai)子豆杆不一样,谷草麦秸是“珍贵”东西,数量不多基本都留作苫房、和泥、拓坯用,是队里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p><p class="ql-block">进入冬天,队里也没多少活了,户里多数人都请假回家,只有我和杨成还在“看户”。秋天收回来的苞米杆子还没有干透,点不着,我俩也不做饭,饱一顿饿一顿,东家蹭一口西院端半碗就那么对付着。肚子不太饿了但睡觉问题又出来了,不做饭就等于不烧炕,彼时冬天的农村,一天不烧火尚可迁就,两天不烧火,基本凉透。炉子可以缓解白天屋里的寒冷,夜里的土炕散发着杀骨的寒气。“傻小子睡凉炕……全屏活力旺”,但是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啊。毕竟比我大两岁,生活经验要略多点,杨成想到了在家时床上铺的草垫子,草,生产队有啊。那时顾不得谷草和稻草的区别了---其实根本也没有稻草,队里没有水田。不用细说也应该明白了,我俩,好几大捆谷草,晚间从生产队“拿”来的,谁也没看见,在大土炕上,絮窝一样……。略胜于无,全凭火力旺。有人说都是泪啊,没有,当时觉得省事好玩,现在仿佛与己无关。过去的,曾经的,别人的???</p><p class="ql-block">②剥麻剩下的麻杆含水量少,容易点燃,火力稍硬不烈容易掌控,适合用来烧火做饭。由于量少,无法按户分配全都留在队里做豆腐做粉或者给牲口熬料用了。</p><p class="ql-block">不管几个人在户里,不做饭的日子终究是无法长久的。做多做少都得烧柴火,苞米杆子湿,点不着,没热量,怎么办?于是,生产队院里的麻杆又被“拿”到了集体户的外屋地,夜里,悄悄的,不敢堆在柴火垛里,怕天亮了被邻居看见。</p><p class="ql-block">雪白的麻杆,多好的柴火啊,有多少社员也都渴望啊,但真不敢动啊,后果、名声承担不起,犯不上啊,只有这帮“小青年”虎啦吧唧的……</p><p class="ql-block">③冬夜,闲“饥”难忍,卧谈会,精神汇餐,忽的天马行空落到实处,说,粉房做粉呢。应,去整点啊。于是穿衣,出门……。</p><p class="ql-block">次日天亮尚未日出,老户长进屋对炕上的我们 : 昨天上粉房去了???理直气壮的装傻,没有啊。老户长嗔怒,艹,起来看看!</p><p class="ql-block">从生产队院里粉房门口到户门口,哩哩啦啦一溜水印,间或着一两根已经冻硬了的水粉。傻子们,也没仔细看,拿了一个漏盆端大半盆水粉回来吃了。这要是放在社员身上,就得挨“批斗”,不是因为这半盆水粉而是这种行为。</p><p class="ql-block">攉攉人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初为了排水,土路两旁都修了排水沟和树台,栽了高粱杆粗细的杨树,现在都没了。修排水沟时都是俩俩搭手,一个用镐刨一个用锹措,那天我是和户里的老生王玉梅大姐一组,体验了什么叫“累出屁来”,累到真的拿不动镐,幸亏当天离户里非常非常近,跑回去吃了一口大饼子回来接着干。</p> <p class="ql-block">这条间壁墙的位置以前是院子正中通往大门的砖道。</p><p class="ql-block">当年集体户的人员构成大致有三部分,一部分是实施“厂社挂钩”前由毕业学校安排来的、在以往的抽调中尚未被轮到依旧留在农村的毕业生,这部分人年龄相对稍大;绝大部分是实施“厂社挂钩”后单位职工的子女和个别的职工亲属;还有少量的县城中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厂社挂钩”政策,被安排插户的。</p><p class="ql-block">我到户里的时候,户长是李靖飞,父亲单位李钦诚的侄子,还有已经确定抽调回城尚未离开的贺喜良、王玉梅,他俩回城后当年随学校安排来的老生就剩王淑芬一人了。其他随家长单位来的还有杨峰杨成兄弟、景学宿、刘波,从县城毕业来的有岳桂。</p><p class="ql-block">抽调的老生回城不久,从西仓房的酱缸里发现了一只破旧的棉皮鞋,是离开的人故意扔的……</p><p class="ql-block">实行“厂社挂钩”政策后,所有的挂钩单位为了尽量解决单位子弟在农村的生活困境都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派带队老师,安排最低的生活物资,解决采暖煤炭,……林林总总,各尽其能,心甘情愿,没有怨言。按照当时的政策,几乎每个职工家庭都有一个以上的孩子在集体户,当下暂且没有的将来也一定会有。</p><p class="ql-block">刘波的母亲在酿造厂工作,我们户酱油、大酱、咸菜几乎没断过,其他户的同学都愿意来蹭饭。</p> <p class="ql-block">五间大瓦房。据说当年,我们离开之后的那个冬天,瓦房的天棚里“藏污纳垢”,扔满了鸡毛鸭毛鹅头狗皮……,都偷来杀了吃的。七七年拨乱反正,城里大多数毕业生都参加高考,再来到集体户的人员多数是考学比较困难的还有一些非单位子女通过社会途径插队过来的,人员构成复杂了,参差不齐,良莠混杂,单位和农村公社对集体户的管理也流于形式,户里的已经没有人去出工干活,抄手闲逛的偷鸡摸狗的酒后互斗的,一个好端端的先进户江河日下乌烟瘴气,社员们对集体户日益反感,以致我两次回村里都不想声张----社员们眼里“集体户的人”是贬义的,具体到集体户的某一个人可能是褒义的赞赏的,但几十年过去也都记忆淡漠了。</p> <p class="ql-block">村子前街(Gai)的尽东头,没有太大变化,左前方曾经是场院,春夏季种荞麦,秋冬季打场。看场院的小土房超级暖和,守着场院,有的是杆(gai)棵可以烧。</p><p class="ql-block">以前小桥边有个水泡子,秋季呕麻。寒冷的秋末光脚下泡子起麻是最遭罪的活,刺骨的寒冷🥶,黑臭的泥水一两天都洗不干净。起麻的时候,旁边要拢一堆火取暖,那也不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有一大块地是当年公社从二道岗划给我们队的,大约是十三垧左右,我们就叫它“十三垧”。土地非常平整,一根垄从头到尾那种,当时全村人都乐开了花,对于农民来讲土地是命根子啊,凭空划来十三垧地,用现在的话讲是“泼天的富贵”啊,只是干起活来就没那么乐了,一头晌也干不了两根垄啊。今天遇到付忠民---当年的“打头的”,他还意外我还能记得“十三垧”,记得他在那“打头”铲地。</p><p class="ql-block">到现在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划给我们队这么大一块好地,大概含有鼓励奖励的意思吧,队长肯定知道。</p> <p class="ql-block">屯子里的房子🏠百分之九十都翻建过,比较漂亮。低保户的房子🏠都是政府给翻建的。个别老房子也都空闲了,都随子女搬到城镇去了。在屯子走了一大圈看到的人不超过十个。</p> <p class="ql-block">镇上,原来的公社所在地,窄窄的一条路现在拓宽了三四倍。</p> <p class="ql-block">还有了小区,似乎是原来酒厂的位置。干仗被打倒 好像就在这附近。</p> <p class="ql-block">少有的六层楼。</p> <p class="ql-block">不多的“新立”字样。</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卫生院。</p><p class="ql-block">酒厂、供销社、邮局、铁木社、农机站、粮库……都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曾经,小桥那一头的大队部也没有了。大队书记刘建琦?长的挺帅,但我一直反感他,下乡的第三四天,他到户里来,晚间留宿说要盖最新最干净的被子……,艹他妈的。据说后来也是因为迫害女知青被判刑,早就出来了。还有个肖书记,特别老实个人,家在北头岗。当年我离开集体户的前一天晚上,东西都收拾好了,一个人也没做饭,肖书记的老伴打发孩子招呼我去家里吃了在新立的最后一顿饭,不记得吃啥了,平常的农家晚饭,但这件事一直不忘。两次回新立,唯一去看望的就肖书记的老伴儿,给她留了五十块钱,肖婶老的都不记得我了。</p><p class="ql-block">大队民兵营长金玉钟,年轻,总跟在刘书记屁股后,他老爸是公社的。现在在市里住呢,吃过一次饭。</p><p class="ql-block">....……多少个夜晚,战宣队在大队部排练、化妆。演出还拿过名次,集体行动参加过抓赌。排练结束披星戴月走回集体户。为了走黑道壮胆,在供销社买了一把电工刀,求在铁木社干活的刘二哥用砂轮机给开的刃打出了锋利的刀尖,到现在还珍藏着。</p><p class="ql-block">战宣队的队友们有拉提琴的刘坚?,拉二胡的李?二哥,吹笛子的齐?,表演的郑山,王显刚……,类似舞台监督的宣丽霞,统管化妆的齐海燕,一队户的楼红后来和王平结婚,已经故去很久了,赵雅琴据说工作不错,于喜明现在依旧在演,史辉类似创作员或编剧,自己编写过表演唱:一轮红日出东山,红霞万朵染山川。毛泽东思想金光闪,社会主义大道长又宽……。四十多年了,居然没忘……</p> <p class="ql-block">公社现在叫镇政府。当年的书记姓宣,外号“宣大眼子”,还有一位李培根大概是副书记。武装部的董公安在七十年代末期被枪毙了,罪名之一是迫害女知青,我升学回城迁户口还是他经办的。知青助理姜仲达,得益于“厂社挂钩”的大环境,鸡犬升天。</p> <p class="ql-block">新立中学,迄今唯一的一次在冬季的高考,我在这里考了两天,一九七七年冬天,作文的题目《难忘的十月》。结果是以大学的分数读了中专,遗憾终生。命啊,与考试地点无关。</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八月,北京,科教工作座谈会,查全性、温元凯等提议恢复高考,邓公立即拍板。当年冬天考试。570万人参加考试,录取20多万。谢谢査院士温教授,感恩邓公,感恩时代。</p> <p class="ql-block">那年冬天在当时的土坯房教室里参加高考随后不久离开这里,升学,工作,成家立业,出国打工。虽无魂牵梦绕却也一直心心念念,集体户的岁月有肌肤之苦皮肉之痛同时也给了我摔打磨砺,给我的人生许多教义。</p><p class="ql-block">一直惦记着回来看看,无奈终日忙碌难有完整时间,条件所限,往返不能方便成行。曾经几次公出到了县城,但最后几十公里的交通条件和连带的时间限制最终迫使我压制了这小小的奢望,二十多年一直……。</p><p class="ql-block">零五年,自己有能力长途驾车后的第一时间,夏末未至初秋,和家人一起回来,离开了二十八年的新立,吃过苦的地方,不值得怀念却一直没有忘记的新立。来去匆匆,在村口遇到几位乡亲,到曾经关照过我的肖婶家看了一眼。返回,“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今天,独自一人,随心绪而行,屯子里,前后街(gai),老房子,“十三垧”;公社(当初集镇的代称)从东到西走了个遍。缓缓的慢慢的,无所思绪又旧忆重拾般的。</p><p class="ql-block">终于感觉“了却”“释然”“放下”了,其实都不准确,原本也没有“难了却”“不释然”“放不下”。说不清,曾经的岁月和烙印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