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来生活归于平淡,生活中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少有值得纪念的事件发生。但上周星期五收到的消息却是值得纪念和庆贺的……</p><p class="ql-block"> 周五收到翟老书记发来的信息,杨效真老先生的《家乡》手稿出版了。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为这件事略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距离敲完这本书的电子版已经过去10个多月了,但老先生在书中描绘的民国十八年前后那种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的悲惨情景以及他自身儿时的那种无力感始终成了心底挥之不去的痛。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我们的国家,旧中国先辈们究竟经历了什么……时代的变革,新旧交替之际也是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候。不由想起了元代词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里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生活在新时代新中国的我们不会再经历这些艰难岁月。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我终于能够理解当时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时,当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先生之殇是那个时代之殇,是国人之殇,是几百万几千万同胞之殇……先生以其亲身经历、切身体会带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战火蔓延、民不聊生的时代。历史不应该忘记,无论是盛世还是动荡战乱的年代,我们都无法割裂对待。历史应当是连续的,延续的,我们是前人生命的延续,也是历史文化的继承者。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既使在那个灾祸连天、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先辈们身上那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譬如孝道,譬如兄弟姐妹相互关怀的情谊,譬如那些陌生人给予的无私的爱……纵使有那么多坏人,但人世间的真善美却也是真实存在的。</p><p class="ql-block"> 《家乡》是先生的家乡,也是西北人的家乡,更是国人的家乡。这本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也是民族的记忆,它的历史价值不亚于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不低于那些名家小说和回忆录。</p><p class="ql-block"> 先生为人质朴、品德高尚,颇受师生爱戴,纵如先生仍未能抵过那个时代的迫害……政府对他的平反也算是对先生的一种慰籍吧。学生对先生的感恩缅怀也一定是对先生最好的回馈!</p><p class="ql-block"> 十分感谢翟老书记对我的信任,感谢杨景江老先生题字赠书,感谢为这本书出版做出过诸多努力的大家。</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纪念杨效真老先生遗作《家乡》问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文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7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