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不会忘记这辈人

李友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国工业不会忘记,这辈“走铁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那些路,到圣地工人村”的人</b></p><p class="ql-block"> □李友忱</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这里座谈张瑞主席《铁西那些路》作品研讨会。这是继《圣地工人村》散文集荣获“辽宁文学奖”的又一工业题材的力作,是国家、省、市媒体反复报道的文学上乘之作,是留给历史和后人可以研究和考证的工业文化痕迹之作。</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谈点自己看到和想到的认识吧,由于水平有限,踏上文学这条路时间短,一定还达不到专家的水平,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表达我对作者的一份敬意和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如有不妥,也请作者和文友们理解和担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一、我对作者的认识 </b></p><p class="ql-block"> 研讨作品先要了解作者,我们知道:张瑞主席是辽宁文学院首届作家班毕业,是文学创作科班出身;荣获了辽宁“文学奖”项;曾在“沈重报”任主编;与父母在铁西工人村生活了四十年,对铁西工人村和那些路不仅有着深入的感受和体验,还有着浓厚的感情。只有他能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传世作品,因为他具备三个基础条件:一是文学基础;二是生活基础;三是灵魂感受基础。</p><p class="ql-block"> 他做到了给历史和过往留痕,他背负了工业题材的责任,是他所特有的过往经历和文学基础选择了他,有着使命感的他担起了这份文学责任,使他从《圣地工人村》又走到《铁西那些路》。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二、我对座谈会的理解</b></p><p class="ql-block"> 当接到通知的我十分惊愕,谁敢来发起搞民间活动,研讨一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这不是小学生研讨“教授”作品的闹剧吗,也太不自量力了吧,省、市名家们都已经进行了评析,作者还肯听我们的声音吗?当我电话询问到张瑞主席时,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回答十分诚恳和谦虚,没有一点获奖后拒人千里之外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告诉我说:“十分愿意与大家交流,都是区作协的自家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交流互动谈点创作体会,相互学习,促进提高,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的一番坦诚话语,使我坚定了要参加,要发言,要送字的想法。 能有机会学习,近距离感受“文学奖”获得者谈创作,这就是我们沈河作协会员又一偏得,也是我们区作协人的骄傲和自豪。 以上,是我对座谈会的理解和认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三、我对《铁西那些路》初浅感受</b></p><p class="ql-block"> 一日大鹏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不是偶然,这是必然,积累了厚重的生活,感受人世间的变迁,将自己成长中看到的、想到的、厂子里的、家里的,所有能够被他触动到的,都来到了他的笔下,留给了一个时代的记忆,让这里的难忘走向了人们的视野,汇聚成《铁西那些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前一段时间,就《铁西那些路》一经推出,就成为炸街消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张瑞主席忙着接受视频、纸媒、网络多种媒介的采访和报道,一时间成为大忙人。</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省开展的“火车头”计划,他就座在台上,参加了省里安排的系列活动,成为了我们真正的“火车头”,全省看沈阳,沈阳看沈河,在张瑞主席的带领下,我们没有“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己地”丧失沈河这块阵地,而是在大家的努下,前不久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也得到我市文旅方面认可的《沈阳方城盛景》作业与大家见面,充分说明张瑞主席“东北工业大题材”文学作品要做,沈河“这块文艺阵地”也会垦的很好。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四、我被《铁西那些路》大格局震撼</b></p><p class="ql-block">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展开作品看一看。看作品,看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态度观点和审美视角,审美不同自然结论就不一样。 从宏观看微观,从结构看格局;从历史看现实,从人物看事物,每一篇每一句,都能显示作品的张力。</p><p class="ql-block"> 这是刻在工业历史上的痕迹,也是刻在作者心里难以忘怀的痕迹。人与文自然合一,没有矫揉造作,作者哪一地没有去过,哪一笔没有写到,哪一点没有感受,哪一栋楼房、一座烟囱、一条街路没有描述,从出生到去世,买菜到生病,从结婚到有孩子,从同学到朋友,从上岗到失业,如同微风吹过,如同雨水冲刷,从春到秋,从夏到冬,你翻阅吧,你品读吧,这是简史,这是宏篇,这是一段日记,这是长河中的一隅。敲敲打打是生活,也是一个工业时代的鼓点,唤醒了人们开始回望,让辽宁、让沈阳那段辉煌的记忆走向自豪。可喜的是今年春晚就在沈阳工业博物馆设立分会场,这预示着工业回归到人们的记忆中和对未来的重启。</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作家张瑞,让我们重温了过去,重新出发,认识了一个壮丽的工业时代和革命,火热的工人村生活和走过的铁西那些路的艰难岁月。</p><p class="ql-block"> 你翻看这本书开篇的《寻迹铁西》《工业重镇的清明上河图》《大吊钩的昭示》三篇文章集中反映了大工业、大题材、大结构、大情怀。同时,我也将目光移到结尾后三篇,同样他用《脊梁》《浴火重生的传奇》《典藏历史,不仅是为了记忆》三篇文章通过宏大、壮阔的工业辉煌,将艰难痛苦磨砺,奋力突围,英雄气概,告诉给了后来人。</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想说如没有以上六篇大文章,这本书也就没有了骨架支撑,也就不能体现工业题材,也就没有了应该有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五、从思想情感与文学运用来解读作品</b> </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点评获奖著名作家的作品,近距离走向作者,感受作者。作为同龄人的我,要将心里的崇敬、崇拜,向作者倾述出来,表达我对作者的敬意。同时,向给予我们一个时代留下一本书的作者致敬,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仍至更久之后,我们的时空里仍有一本书的力量,在回忆、在叙述着:“一个工业时代,请不要忘记一辈人,几代人的奋斗和付出”。</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用“蜻蜓点水”方式看如下几篇作品:</p><p class="ql-block"> 《两支中华铅笔》具有启示思想性的作品,定位了学生时期,物资匮乏年代,产生的男女同学同桌之间的误会。人物铺垫清楚,细节小到3分钱,同学之间用对话体现交锋冲突,妈妈责备审问,主动上门讨回铅笔,两个妈妈的对比方式,展现了自己母亲和演员妈妈的区别和不同,方式方法,一个用笤帚打,一个是打开抽屉送笔。分别五十年后再次相见,一个还笔,一个送橡皮,擦不去的记忆,写不尽的同桌的你。是成长,也留下一段童年幸福和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有传承意义《代代芳华》作品,分别从《姥姥的喷枪》《妈妈的焊枪》《芳华复芳华》三个小标题入手,讲述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家庭里发生的母女一个拿焊枪和一个拿喷枪的故事,进入到第三代一个以笔为枪的工人村第三代,展示出了又一代人的芳华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 我想与作者交流的是:这个在早市上淘来的《笔记本》是真有其事吗?如果没有,这种创作新意有出处吗?故事有原型吗?请讲给我们听,我想一定会更加生动和感人。</p><p class="ql-block"> 通过标题看《冬日暖阳的底色》作品,从第一自然段用时间、人物、所处位置、天气、感触交待入笔到前第十自然段,如同电视剧描述六十年代邻里之间孩子发生的小矛盾、小冲突后,双方母亲的处事姿态和为人的善良。作者有观察、有生活,还将感受融入文章里,从“傍晚段”转折到变化,感受的不仅是变化,还是生活带来的温暖,质朴真诚,可信,读来自然顺畅。</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从文学角度来审美,我看到更多的是动词连用,用自然天气作辅助,使文章增色不少。如:第十一自然段后部分“前年冬天大军子妈出殡时,老张特意从外地赶回来,跪在老太太的纸棺前,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p><p class="ql-block"> 再比如:235页的形容,236页的亲情,236页的现象和情绪,238页心里状态描写,238到239页通过对话推进情节,最后一段,“冰消雪化”的气候环境下,两个人物心里仿佛回到过去,眼里泛出热泪结尾。我认为这是一篇具有文学情感上佳散文。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从与事情怀上看作品,从家国大事上看态度;从怀揣梦想上看成就。如果格局小了,是写不出来大题材的作品。 如果只有自我,也是写不出来这种深深的情感的,我经常喜欢用“饱满”来看文章,用挑剔的目光看情感,用逻辑关系审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用哲学思辩检验是否合乎情理。 从文学角度透析作者的“精气神”,这本书透着古朴大气,有小家情深,有大国情怀。从人文结合角度再看他的作品风格,走到今天这一步,是理所当然的必然。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带来一横一竖两幅隶书书法作品,用张瑞主席的两本书名,组成两句话“走铁西那些路,到圣地工人村”,也是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我的字没有收藏价值,只是表达一份心意,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最后,发言有不妥之处请指正。</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发言人:李友忱</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3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李友忱,1959年生人,居住沈阳。机关退休干部,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p><p class="ql-block">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沈河区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