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信念的承载

秦定

<p class="ql-block">这些年走东看西,发现从古到今人们内心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信念,西方的教堂,东方的寺庙承载起了人们的信念,成了人们朝圣的殿堂。</p><p class="ql-block">去西方旅游的主要景点是教堂,各式的教堂成为建筑美学,建筑工程,宗教历史的教科书,行程菜单中少不了它们也是因为那里都是免费的观光之地。</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特的这座教堂建于1015年,原名为圣母教堂,后因马加什国王在此举行婚礼便改为马加什教堂。1867年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在此加冕,又称加冕教堂。历史的见证和记忆也是教堂的一个属性或标签。马加什教堂的外观属新哥特式,新艺术风格,白色的塔尖,彩色的屋顶,似乎还有清真寺的元素,这里十三世纪起就被土耳其占领。雨果称这座教堂为“石头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奥地利杜伦施坦小镇的蓝色教堂,蓝白相间的尖顶,巴洛克塔式建筑风格,有名的奥古斯丁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位于多瑙河的一个半岛上有一个维尔腾堡修道院,虽然不如梅尔克修道院那么大,那么有名,但它建于公元620年,是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半岛有250公里长,是欧洲传统的朝圣之路。不过就路途和环境而言,与电影里看到的藏传佛教徒朝圣之旅相比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梅尔克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维尔滕堡修道院的历史展厅,是修女闭关学习的地方。在中世纪,教会有权审判并定罪,设立赎罪券来解救所谓犯错的人。据说1410年有个叫胡思的神学教师给教皇写信告状,最后教会开会判他有罪并施火刑烧死了他。</p> <p class="ql-block">早期教会除了传教,祷告,学圣经,自己种粮食,织布。现在这里方圆几百公里鲜有教徒前来礼拜奉献,碰到这位牧师大人也没敢多问。资料上说维尔腾堡修道院啤酒厂的啤酒曾在2004年荣获世界啤酒杯奖,难道修道院也是经济体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特蕾莎修女被誉为人间天使,她的形象耸立在人们心中很具体,很真实,完全不需要外在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街头看到一位修女老人,从口袋里掏出5欧元给流浪汉,信念表现在生活的点滴中。</p> <p class="ql-block">在“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萨尔茨堡米拉贝尔花园遇到了一群老年版的“玛丽亚”,明亮的眼睛,爽朗的笑声和友善的问候,让你相信这个世界真美好!</p> <p class="ql-block">教堂在细雨蒙蒙中远去,视线中的那些尖顶,圆顶建筑也逐渐消失,似乎觉得它们承载信念的使命模糊而遥远。</p> <p class="ql-block">荷兰在大航海时期称雄,登陆南非后,于1745年在斯韦伦丹镇上建了荷兰归正教教堂,白色的荷兰建筑风格教堂,质朴,不失庄重。碰到一位从荷兰专程来这里祭拜先辈的女士。</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边石头垒起的小聚会室。</p> <p class="ql-block">凝神仰望这座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山上高60米淡绿色穹顶的圣约瑟夫天主教堂,拾级而上去感受那份神秘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安德烈修士用他多年的积蓄建造了教堂。他帮助了数千有疾病的人和有困难的人,教堂里的一角展示上百根被医治好瘸腿的拐杖。他一生践行着SD的爱。</p> <p class="ql-block">沙俄时期留下的东正教教堂,这些俄式葱头穹顶教堂随处可见,俄罗斯从中世纪开始在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接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国家政权和民众信念完全南辕北辙吗?</p> <p class="ql-block">教徒安静地在读圣经,教堂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想她内心一定有自己的信仰,和世俗的信念有区别吗?</p> <p class="ql-block">遇到来神学院学习的牧师和他的一家人,这里原是建于1119年的圣乔治修道院,现为俄罗斯神学院。ID的分辨在于那身黑外袍还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耶路撒冷,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Jesus的母亲,玛丽亚</p> <p class="ql-block">约旦河受洗的仪式从Jesus时代就有了,约翰当年为Jesus在约旦河受洗,牧师在这里为姑娘按手洗礼。</p> <p class="ql-block">日本奈良发现一教堂。</p> <p class="ql-block">16世纪葡萄牙登陆澳门,繁荣了经济,带来了教会。</p> <p class="ql-block">在新西兰提卡波湖旁的约翰山上座落着只有一间屋子大的教堂——“牧羊人教堂”,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耶稣是好牧人。这里人大多以牧羊为生。晴朗的夜空你可以仰望满天星斗,嵌入窗边的这个十字架,让我久久驻留,这种天人合一,信行合一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p> <p class="ql-block">东方的寺庙享有历史之誉,日本奈良的东大寺有1200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最大木构建筑。鉴真和尚当年在这里设立了戒坛,创建了律宗,使得这座又称大华严寺有了生生不息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奇怪的是日本寺庙里看不到和尚或僧侣,不用买票,买香,却被一群梅花鹿团团围住。</p> <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768年的奈良春日大社是座有文化意义的神社。每年的3月13日春日祭,供奉神明保佑国家繁荣。</p> <p class="ql-block">神社每隔20年翻新,这是2016年第60次的再造。</p> <p class="ql-block">瞧,从春日大社的石笼灯里钻出一只可爱的小鹿,“我是这里的常住民,你们来是拜神还是来看我的呀?”</p> <p class="ql-block">日本有三分之一的神社都是稻荷大社,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公元711年的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是总社。每月1日人们赶来千本鸟居和庙宇,祈求财运滚滚,稻谷丰收。那特别吸晴的朱红色,在很多日本电影里出现。</span></p> <p class="ql-block">宫岛大鸟居</p> <p class="ql-block">兴福寺,奈良最古老的寺庙,建于公元前669年,多次遭火灾。奈良的象征,五重塔正在修缮中。</p> <p class="ql-block">进寺庙前要洗手净心。</p> <p class="ql-block">中国唐朝高僧鉴真和尚在公元759年克服种种磨难来此建立了律宗的总寺院—唐招提寺。日本的许多寺庙,神社建筑都具有唐朝的风格,资料上说日本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也是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京都的金阁寺,游客专程赶来是为了一睹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事实上当年这里还是接待天皇和中国明朝派来的使者政治文化重镇。</p> <p class="ql-block">龙安寺建于15世纪,里面的“枯山水”庭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有一处铸有“唯吾足知”字样的钱币,说是外形来自中国外圆内方,句子的意思是“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龙安寺里有片白砂地,散置着五组岩石,或看作山,或说成孤岛,或是冒出云海的高峰,这种抽象而神秘的美是日本人给不动之物以动之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袛王寺里葬着名伎袛王,妹妹袛女和母亲的墓,她因失宠而被大将军平清盛流放,她们因此一起剃发出家,隐居在袛王寺。</p> <p class="ql-block">袛王寺内的庭院被清苔覆盖,附著在古木和地面上的苔藓,在夏日的阳光下,像海里的小浪花,起起伏伏,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在这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竹林,一阵芬芳气息扑面而来,沁入心脾。</p> <p class="ql-block">在奈良猿泽池旁的外国人观光中心住了两天。猿泽池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相传古代的皇帝与一位采女在此相识并萌生爱意,结局不言而喻,采女投湖弃生,皇帝因此修造了这座面向猿泽池求姻缘的神社,隔着几步路是星巴克,男男女女很热闹,现在很少会有这种痴心女了吧。</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朋友带我第一次来日本,在新宿居住的旅馆旁,每天来来回回经过一个巴掌大的小寺庙—成觉寺,不时看见来祭拜的人。一次碰到来自瑞典的中年女士,这时才搭讪上,因为我们可以说英文。她在这里学习东方诧寂文化。雨后的樱花洒满了一地,虽然樱花的绽放只有几天,人们会在这里等待它每年春天的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澳门妈祖庙建于明朝,那里香火鼎盛,求平安,求风调雨顺,自古至今澳门人视它为航海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老挝是个奉信小乘佛教的国家,处处佛塔林立,庙宇交错。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负盛名的寺庙,墙上镶嵌着生命之树图案,主殿旁边有众多小殿与佛堂。</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的一景是僧侣布施沿街化缘,天色刚蒙蒙亮,布施的人们早早地等在路边,听到寺庙的大鼓敲响,僧人们背着化缘的钵子来了。</p><p class="ql-block">参加布施化缘的队伍中孩子居多,这是吃饭的一条出路还是信仰的从小传承?或是二者兼而有之?</p> <p class="ql-block">柬埔寨早期信印度教,现在90%的柬埔寨人信佛教。你看吴哥寺庙里的老人是多么松弛和满足啊。</p> <p class="ql-block">2018年泰国美人洞遇难的13人全部救出的新闻轰动世界,其中一个细节让人唏嘘感慨,带队的足球教练曾是僧人,他在黑洞里教12个孩子打坐冥想,靠着溶洞里的清水度过了10天没有食物的日子。这个世界要建立一种正向的信念或信仰,应该从孩子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