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读后感

葶姐

<p class="ql-block">天幕红尘这本书买了好久了,这几天感冒了,刚好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一看就停不下来了,两天半就看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本比《遥远的救世主》更接近社会现实,讲的是如何做到见路不走。叶子农是一位悟道者,他与丁元英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丁元英永远不会去改变什么,他只是顺应人性和规律行事,叶子农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自己是觉悟者,还在不断启发周围的人。他与人交谈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启发性,天幕红尘的核心思想是见路不走,故事是与苏联解体,石油大亨罗家明破产自杀事件,罗佳明自杀式目光停留在墙上“见路不走”的横幅上,这4个字正是叶子农赠与的,因此罗家明的妻子认为叶子能应承担责任,其实这是一种幻想,寻找最后的救命稻草,叶子农最终承担了这一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家明之所以破产,表明他并未真正理解“见路不走”的含义。关于罗家明失败的原因,叶子农和布兰迪讨论时也表达得非常明确,罗家明的行为不是真正的“见路不走”,而是事于道,他未领悟到见路不走的真谛,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通俗表述,一直不拘泥于单一法则,不盲从经验和教条,按照客观规律行事,走因果条件的可能,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跟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不正常了,心里不踏实。也不要怕跟别人一样,因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别人一样显不出自己高了。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基础。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场、顾客,只看你自己条件的因果。不以新旧论,不以跟别人一样不一样论,只以有效论,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不是要与众不同,也不是要与众相同,与众相同或不同都不是衡量的标准,关键是要立足于自身。别人的路虽有其价值,但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因为条件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他人的成功是基于其特定条件实现的,如果我们模仿无法复制相同的条件,我们怎能达到相同的结果?这种情况在现实中非常常见,明明看到别人成功的实施了某种做法,我们尝试学习并应用,但结果却失败了,学习他们的方式不一定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和毅力,情商和基础都不相同,最终还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p><p class="ql-block">“见路不走”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另一种说法。凡事都要以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不可有违常理,不可有违法,不可不遵循“天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见路不走”是对立于“见路就走”,凡“见路就走”的人只能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失了本心。如果我们走条件的可能,走客观规律的实事求是,走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从属于一般的经验,复制别人的成功,却忽视了自己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别人有的条件自己不一定具有,别人的背景以及存在的环境也不一定跟自己相同,别人能走得通的路在自己这里却并非行得通。这些必须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来分析判断,并总结出一条适合自己所有条件的“路”。</p><p class="ql-block">所以,“见路不走”便是对实事求是最好的解释。</p><p class="ql-block">同样是见路不走,罗家明失败了,而老九和方迪在叶子农的启发下不断领悟并成功实现了这一思想。每个人都有弱点,都有妄想,都有种种欲望阻碍,很难真正实现实事求是,因此可以看出理解困难做到更难,但能做到实事求是的人却是非常难得。那么实事求是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从实际出发,不夸大也不缩小,正确处理问题。教员的解释实事求是,实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事事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求是我们对这些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要实现实事求是,首先需要尊重客观事物及其内在规律,这是首要任务其次是研究和探讨这些客观事物及其规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