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印象散记

<p class="ql-block"> 春荣镇的古城墙</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乡镇西边的村子里,所以叫街西队(或组);又因临近沟边,村民沿沟边上下两排窑洞地住着,所以又叫西畔子。后来开会或文件上多用街西队(组),形似小名的西畔子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口头。常有人问你哪里人,随口春荣街西就应答了。</p><p class="ql-block"> 春荣又叫迕逭(huan,方言han),街道为东西向。但在西街口被小沟一分为二,向南为街南队,向西拐个弯,公路穿过街西队通往宁县县城,距县城14公里。</p><p class="ql-block"> 以前的春荣乡(后改镇),是一座城池。记忆中,有高大的城墙在街的西边南边矗立着,如山一样巍峨。乡政府西边南边院墙都是城墙围着的。西边的城墙延伸到街南村向东一拐,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初中旁边。在我的印象中,北边的城墙只剩供销社北边的一点残垣断壁了,而且街北的同学家就在北边的城壕里住着。乡政府东面一路之隔的是邮局,但邮局的院子很小,邮局南面到城墙根还有7、80米远,这里有个戏园子,靠南正中有个敞口大舞台,乡上经常在那里唱样板戏、开万人批斗会。戏园西边紧靠乡政府院墙中间有两棵高大的柏树,树㓂不大,但树下有土台,没拿凳子的人可以蹲站在上面看戏,但离戏台子太远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邮局东面是供销社,再东面就是机耕站,两座院子都直通到城墙根,东西都有围墙与别的单位隔开。机耕站城墙上有一间房子,孤零零地立在城墙上,像哨兵一样俯瞰着春荣乡镇。这间房子门窗齐全,挂着白门帘,住着机耕站的工作人员。有台阶通向城墙,偶见有人上下走动。站内西房有磨面机,我经常和父亲去那里磨麦子。在等待磨面的间隙,抬头仰望城墙和墙上的房子,觉得有一种神秘感。看着高耸的城墙和通往墙上的台阶,很新奇。但胆小,从来没上去过。很遗憾,至今不知从城墙上能看到什么,只觉城墙上的视野应该很开阔,有着平地上看不到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残垣断壁的城墙后来逐渐被人挖掉,或垫厕所,或垫城壕。因为城墙外有城壕,地势过低。古城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岁月中,总有一段梦境在重复:乡政府西边城墙外,有一段不规则的城壕,距路面有两米深,壕里长满了杂树,而槐树具多。凹凸不平的路面,中间凸起,两边斜下,有利于水流。路的西边有一段土墙,将路面与沟隔开。然后靠南有一长溜崖背子,崖下面一排窑洞,住着一家人。坡口刚好在涝池水的泄洪口。</p><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老在梦中出现,现在已搞不清这个场景是当初真实的景象,还是我想象来的。如今梦中的城壕城墙不复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的广场,集日摊贩云集,货物淋朗满目,人声车鸣声盈耳,路边停满了各式车辆。乡政府将西沟口拉土填埋后拓宽了街道,在西沟边上修了一排两层的店铺,店铺上端正中修了一座类似庙宇式的亭檐。据说以前西沟口这里有庙,这里是龙头,前几年没有这样的设施,街道上常出事,建了庙宇式的亭檐后,一切都安稳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两个涝池 </p><p class="ql-block"> 春荣镇处在子午岭向西延伸的余脉一一春荣塬上,地势东高西低,在过去有很好的排水系统。围绕春荣镇的三个村子分别是街北、街西和街南,街北与街西在东西一条线上,与街南村形成品字形,包围着乡镇街道。在街北与街西两村的接界上有个大涝池,北小南宽,呈梯形,有两三亩大,深达4、5米,可收四方水,它属于街北地。每年秋夏之交,往往雨水绵绵,北面来的水沿着公路汹涌而下,东北面从街北来的水分两股汇聚而来,而从街道西下的水流在街口拐向北面汇到涝池,将涝池西南口拉成两米深的地峡。蓄满水的涝池如一面大湖泊,有时水平如镜,有时碧波荡漾。池水可供周围村子人们洗衣、浇地、饮畜之用。晴天时可见村里人提桶端盆,蹲在涝池缓坡一边,边清洗衣物边聊天的场景,成了两村人交流信息的好去处。也经常见到村人挑着桶、赶着牛羊来池边饮水,留下一片蹄印和粪便。池边无树,阳光朗照,夏天去洗衣服,只能在清早或下午阳光西斜时去洗。小孩子喜欢去水边玩,但一般都是在大人带领下去池边。经常听到大人们的警告,不要去池边玩,小心滑下去了就没命了,邻村某某某就淹死到涝池里了。北方人都是早鸭子,没人会游泳,涝池四边都是斜坡,容易滑下去。在我上学的年月,从没有见过谁被淹的情形。偶尔遇上灾年,周围的村民都去那里挑水浇地,诺大的涝池很快就见底了,再要用水就得下沟里去挑泉水了。 </p><p class="ql-block"> 这个大涝池在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看到过暴雨后湍急的流水轰响着聚满涝池的情景,看到过水满后微波荡漾、清碧如镜的水面,映着蓝天白云,偶有胆大的村民在水中游泳;也看到过经过多日曝哂池干底裂的情景;在水边抓过一团一团的小蝌蚪,玩过泥巴,也在水边洗过衣服,洗过脚,感受过池水的清凉;挑过水,感受过水对村人的重要。 . </p><p class="ql-block"> 从街道西口通往街南的路上,有个小涝池,将道路一分为二,正南的路通向村子,西边的路拐弯通往小学。这个涝池比较小,有半亩多,有两米多深,它收集的是街道南边的流水和街南村村道上的流水,水满后从西边流入沟里,所以蓄水不多。过去上小学时,平坦的路在池边洼下去了,下雨时还要跨过水渠,不小心就会弄湿鞋子。这个池边种有柳树,树木围绕着一池水塘,柳丝轻拂,树影婆娑,夏天的阴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若不是放学排队,有老师相跟着,总想着去池边玩水,感受一下水的清凉。南涝池平时水不多,但给人小巧美妙的感觉。这个涝池主要供给街南村人使用,小学也用,特别是打扫卫生,给地上洒水时就要去涝池抬水。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老师不建议去涝池取水。</p><p class="ql-block"> 如今两方涝池均已消失。在经济飞速发展、街镇的极速扩张中,人们为了经济收入,填埋了涝池,在上面盖满了房屋,街道西流的水无处可去,一部分流向了街西村,找机会流向了沟里,冲毁村道、公路,一部分从小学的路边流向沟里,经常毁坏道路,影响交通。不得已,乡政府专门修建了一条排水道,从小学北边沿沟边,将水引到两百米外流到沟里,正好在我家老屋门前沟口的拐弯处,结果是不到几年,引发了赵堡村沟底的大滑坡。后来经处理,水大部还是从我家老屋的西边流入沟里,当然给街西村有小部分补尝。</p> <p class="ql-block">  门前的小沟</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在街西村的最西边,门前有条小沟,沟不大,从街口延伸到我家西边就拐向西南方了,通向了九龙川。</p><p class="ql-block"> 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以种田为业,沿沟边以窑洞为居住地,处处离不开黄土。种的是黄土地,住的是黄土窑,地里上的是黄土粪。紧邻沟边,在沟边挖土,担土垫厕所。因黄土塬上缺水,人老几辈子沿用早厕。侧所满了自个儿挖的挑上崖背子上聚成堆,再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拉到地里。或者由生产队组织社员给家家掏厕所,担粪,拉粪。但挖土垫厕所的土必须自己想办法。</p><p class="ql-block"> 上学期间,特别是初中高中那当儿,周末妹妹做饭,我在沟边挖土挑回院子。沟边有几个小平台,想方设法挖掉野草,种上苜蓿,平时割草喂猪。我曾经在一个一米宽丈把长的小台上种过洋芋,种过南瓜。由于干早,结得洋芋不大。唯一一个碗大的南瓜掉进了十几丈深的沟里。多次梦中梦见那个平台,梦中的平台三角型,尖角向沟边斜伸,我种上了玉米……</p><p class="ql-block"> 门前的小沟,距离对岸大概七八十米,越往下越窄,沟底纯粹是个水渠,几乎无路可走。每当暴雨过后,沟里发出嗵嗵的水流的哄鸣声,震耳欲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