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幽深而静谧的山谷,它们被泛称为“秦岭七十二峪”。每条峪口都有自己神秘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沣峪位于长安区西南部,是长安八大峪之首,因沣河从这里流出而得名,沣河最终流入渭河。沣河是古“八水绕长安”之一,可以说,沣河也是西周、汉、唐文化发祥地。沣峪长37公里,210国道从峪里驶过,这里是通往陕南、四川的要道。</p> <p class="ql-block"> 长安区沣峪国有生态林场成立于1961年,管辖区域地处秦岭北麓,与43个自然村相接壤,与宁陕、柞水、西安市鄠邑区三县地界相接,林场下辖的每一个保护站都在管理中,比如,最远的鹿角河管护站同样能监测得很清楚。林场管辖范围内的电子地图,重点路口的监控里,能清晰看到人、车的活动情况。</p> <p class="ql-block"> 这条土路叫啥,已经鲜为人知。从国道G210秦岭分水岭,前往光头山的这条土路叫<b>红岭公路</b>,1969年建成,是一条4级公路,全长23.8公里,路宽4~5米,可通往鹿角河、大寺。</p> <p class="ql-block"> 光头山,这里是秦岭的主脊,海拔两千八百多米,山高风大,气候多变,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站在这里享受着一种“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光头山最高处,是陕西电视台修建的调频发射台。发射台这个标志很明显,远远就能看见,上山下山的驴友,只要盯着这个地方走,一般不会迷向。</p> <p class="ql-block"> 所谓秦岭分水岭,大概是把秦岭这个分水岭更加具体化了,确定的方法估计就是把秦岭各个部分的最高处连成一线而成吧。更加具体化的分水岭的载体则是“秦岭”二字的碑石,向南刻有长江水系,向北镌着黄河水系的字样。站在这里可以南观宁陕,北望长安,正是“水分两系,地分南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大寺——藏在秦岭腑地一个古老村落,是古代人们穿越秦岭的休息驿站,据说唐朝就有了,当时还有一座寺庙,曾经也是一片繁华之地。现在早已没有当年的景象,当年的寺庙也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名字,告诉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它曾经在那待过。</p> <p class="ql-block"> 大寺是西安驴友们心中的一片圣地,甚至有人称之为秦岭里的香格里拉。因为在西安驴友之间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走大寺不成驴。</p><p class="ql-block"> 我们准备穿越大寺,完成这条所谓的“成驴之路”。</p> <p class="ql-block">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与人类总是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共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追求,“秦岭”山脉这片天然的绿洲也逐渐受到了威胁。近年来,尤其是在沣峪这片地方,人与自然的矛盾更是激烈。为了寻求一个和谐的解决方案,长安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让沣峪重新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b>第一,封闭保护有利于恢复沣峪的自然生态系统。</b></p><p class="ql-block"><b>第二,封闭保护有利于提升沣峪的旅游品质和价值。 </b></p><p class="ql-block"><b>第三,封闭保护有利于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