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读诗咏诗——助老人幸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陈新民</p><p class="ql-block"> 华夏大地自古便是一片诗情洋溢的热土。无数先贤在晚年创作或诵读诗篇。东汉末年的曹操写下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展现岀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迈气概。唐代诗人刘禹锡用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鼓励老友白居易莫因年老而灰心。我在手机“抖音” 上听张素英女士咏诵唐代李白和现代人的诗词,抑、扬、顿、挫,那么柔情、甜美、动听,感人至深,是百听不厌,越听越想听,越看越想看,天气闷热、烦燥、身心不舒服或小毛病,听听她的咏诵,看看她图文并茂的精美制作,就烟消云散、精神百倍了。所以,我们现代老人如果能以诗词为伴,不仅写诗作词,还要读诗咏诗,也会收获多多,带来无限乐趣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读诗朗诵更能表达内心情感,更是与心灵深处的一种对话。诗仙李白曾在“夜泊牛渚怀古”中写下“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的诗句,以此感慨知音难遇。我们老年人吟诵此诗时,不仅能在共鸣中寻得一份慰藉,还能将胸中郁闷之气宣泄出来,有助消解孤独感。所以,读诗的人不仅能抒发情感,缓解孤独,更靠近幸福。</p><p class="ql-block"> 读诗如品醇酒,唐诗之律,宋词之美,都令人回味无穷。老人可以在吟咏间品味其深邃哲理,获得启迪和指引。在唐代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勾勒的宁静景色中,老年人能找寻到生活的雅趣。老人在周边走走看看,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休息,看天上云卷云舒的自由变幻,陶冶情操,收获启迪,悠然享受生命的每一个当下。</p><p class="ql-block"> 长时间不进行脑力话动,会加快大脑老化,导致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逐步减退。读诗是一种积极的脑力话动,需不断地学习、记忆,可以激活大脑,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使大脑保持灵活状态。尤其是在吟诵时,眼、口、鼻等器官协调运作,有助增加肺话量,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是锻炼身体, 增强记忆,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的有効方法。</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君子以文会友。老年人可以通过读诗咏诗这个爱好增进与旧友的关系,同时结交志趣相投的新诗友,还可以在诗社或诗词课堂上研读、朗诵,一同沉浸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代林逋描写梅花疏疏落落,影子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香气飘散在日光下的雅致之中,品味字句间流淌的千年情愫。不弃诗歌,情追诗性,如今的散文若白描淡影,诗心不泯,诗意犹在。可贵的是老年人对生活仍有诗的敏感,对咏诗读诗和写诗作词都有兴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代蘅塘退士肖震宇建议,老年人吟诗时,最好伴随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慢速、清晰、大声地朗读,关键要深刻理解诗词内涵,让情感和意境相融合,甚至可适当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在诗歌主题的选择上,要遵循“诗随心境,人择其适” 的原则,比如有高血压的老人,可以细品恬淡自然的山水诗,以求内心的平和与身体的舒泰:偶然情绪低沉或烦闷、抑郁时,让自然与美食之诗带来一片宁静,来慰藉心灵与胃蕾等等。总而言之,老年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能放大诗歌的疗效和保健功能,增进交流,结识朋友,从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