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思回洋河 (八)向副指导员王洪禄学书法

习文

<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组版审校<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卫报人</span><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习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前卫报人·第5816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溯思回洋河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向副指导员王洪禄学书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吉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3年10月26日,我从师卫生员训练队结业,准备回连队。在洋河堐下车后,正巧碰上李春华营长准备到扒山团部开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李春华营长👆转隶海军后任团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  李营长告诉我:“小王, 不要到十连去了,直接到营部卫生所就行了。你到卫生所后,告诉毕军医,就说我让你去的就行了。”于是我背着背包,提着脸盆,直接到营卫生所,向毕军医报到后成了营卫生所卫生员。</p> <p class="ql-block">  在营卫生所,为了提高我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特意委托我一位在潍坊市担任校长的本家叔叔,购得一整套医学院医学教材,我爱不释手,唯恐书籍损坏,用画报包好书皮,恭恭敬敬地抱着到营部书记办公室,请潘学胜书记为我题写书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营部书记潘学胜(前排左二)</span></p> <p class="ql-block">  看到潘学胜书记用隶书书写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俊秀的字体时,也勾起我加强书法练习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我也用毛笔写过不少大字报,但那是随心所欲,并无什么字体可言。另外所写内容,也都是保护校长和老师的,因为我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p> <p class="ql-block">  1965年, 我考入潍县第五中学(初中)时,虽然成绩很好,但家庭生活实在贫困,面临辍学危险,是校领导及老师们捐款、捐布票为我做了被褥、衣服方得以上学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虽然我当时还没有办法回报这些恩师们,但我也绝不允许任何人以无中生有的罪名来陷害这些恩师。就当时的条件,我势单力薄,唯有一支可以自由支配的毛笔,与那些陷害恩师的所谓“造反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也是我对毛笔有感情的缘故 。</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初中毕业后,我参加了炮八师卫生科组织的乡村医生训练队,从此进入了医务人员的行列。1970年,潍县第五中学升格为高中,校领导委托老师们再次找到我家,劝我到高中就读,也是对我在文革中的表现的一种肯定吧,但我此时已经在潍县人民医院分院参加工作了。参加工作以后,我仍然保持着对书写毛笔字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营卫生所医助谭庆业</span></p> <p class="ql-block">  1973年秋末,部队进行野营拉练,营卫生所由谭庆业助理军医和我留守。十连卫生员赵凤杰在打篮球时将半月板摔伤,住23野战医院,连队无卫生员。连队将此情况报告留守的营首长。营首长决定,由我再回十连担任卫生员。接到通知,我愉快地返回连队。</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连部文书杜基端(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  到连部放下行李,就见到在文书杜基端睡觉的床边,有一幅用隶书书写的条幅,内容是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p> <p class="ql-block">  这幅隶书作品别有一番风味,并不像常见隶书作品,据说是刚刚转业的副指导员王洪禄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副指导员王洪禄</span></p> <p class="ql-block">  据文书说,王洪禄原为团政治处宣传股电影组长,参加过文艺宣传队,有一定文艺细胞,毛笔字写得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  当时只看到字体漂亮,对隶书并无多少了解。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腰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只是做了一些总结而已。</p> <p class="ql-block">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前人称篆书笔法为“玉箸”,即玉作成的筷子,横平竖直,均匀圆润。字的结体规矩严谨,较少变化。隶书则不然,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用笔有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妩媚;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各臻其极。这真是书法史上瑰丽的一章。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p> <p class="ql-block">  汉代书法的雄强朴茂之风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着雄健的力量。精美绝妙的汉隶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汉代隶书,都是凭当时刻在石碑上而保留下来的。可惜当时书丹的作者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后人只好以某碑或某碑铭文内容为其命名,例如《曹全碑》《张迁碑》等等。</p> <p class="ql-block">  王洪禄副指导员的隶书书法作品, 其用笔多随心所欲,其形也像蚕头燕尾,但并非过于圆润,而是尽显笔锋。通篇看来,却也别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多年来,我对学习隶书书写多有渴望,但因在工作之余撰写出版了20多部医学专著及科普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了近百篇医学论文,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洪禄2020年6月摄于龙口</span></p> <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我与王洪禄副指导员多有联系,在他的指导下,在战友、书法家郑培靖、于友国帮助下,先后加入了山东老干部之家书法协会,山东老干部书画研究会,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书画院等。虽然我成不了书法家,但也不失为退休后丰富老年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本人书法作品刋于《山东老年书画》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