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庾信:健笔凌云意纵横</p><p class="ql-block">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也是中国士大夫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庾信所处的时代,门伐制度严苛。他的家族算得上名门望族:“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父亲庾肩吾,曾任南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为当时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 </p><p class="ql-block">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耳濡目染,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成为昭明太子萧统的侍读。后来庾信与徐陵一同出任太子萧纲的东宫学士,累官右卫将军,袭父爵封武康县侯。他和徐陵才华横溢,优裕的出身背景和奢靡的个人生活造就了他们绮靡浮艳的文风。这期间他们的创作主要是奉和、应制之作,题材无非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之类,被世人称为“徐庾体”。 他们每有新作问世,即受到京师士子的传诵和模仿。其后,庾信出任湘东王萧绎的常侍,转任安南府参军。之后经多次升迁,担任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可以说,如果时局不变,庾信充其量也就是个“网红”作家,不可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名字。</p><p class="ql-block">然而,当他沉迷于风花雪月的诗意生活时,命运之神已经悄然而至。公元548年,南朝梁发生侯景之变,梁武帝萧衍昏招连连,离心离德,侯景所到之处,守将皆不战而逃。梁武帝侄子萧正德率军内应叛军,很快都城建康沦陷,梁武帝被活活饿死。身处权力中心的庾信,仓皇逃往江陵,投靠梁元帝萧绎。庾信颇得梁元帝信任,派他出使西魏谋求友好。然而就在他抵达长安不久,尚没来得及施展外交才华,西魏就攻克江陵,杀萧绎。君死国亡,庾信不得不滞留西魏都城长安。</p><p class="ql-block">好在西魏看重庾信的才华,不仅没有为难他,而且委以重任,封他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随即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后来北周代魏,庾信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 </p><p class="ql-block">南朝梁灭后,陈霸先拥立萧方智,永定元年(557年)称帝,改国号为陈。陈朝与北周通好,北周允许流落江北的南朝人士回归故国,但只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国,因为此二人已被北周视为国宝,成为北周文坛宗师。不久,庾信又被北周任命为洛州刺史。庚信并不安心享乐,他无时无刻不思念故国故土。然而他毕竟是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生逢乱世,一介文人能有多大的选择权,有条件为百姓做点事,也算有所作为吧。庾信通晓典章制度,在洛州刺史任上,为政简要清静,使官民皆获安宁,深受百姓爱戴。周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对他的才华评价很高。而且这两位皇帝都很喜好文学,庾信因而受到特殊的恩宠礼遇,“高官美宦,有逾旧国”。但是,作为亡国之臣,庾信又时刻处于所事非君的极度矛盾煎熬中。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庾信创作了《枯树赋》和《哀江南赋》。</p><p class="ql-block">庾信经历了四朝十一帝,屡遭磨难,阅尽沧桑,自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滞留北周后,庾信文风大变,完全脱离了前期“体物浏亮、缘情绮靡”的江南秀丽,而变得深沉厚重,复之以北方的苍凉。《枯树赋》由“见庭槐而叹”起,以桓温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收笔,写尽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劲健苍凉,忧深愤激。《哀江南赋》洋洋四千余言,不论从篇幅上,还是所反映的内容、表达的情绪、表现手法上看,都堪称史诗级的骈体文,林琴南先生认为,《哀江南赋》“不名为赋,当视之为亡国大夫之血泪。”钱锺书说,“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哀江南赋》是中国士大夫精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清赵翼《题遗山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作为亡国之臣,庾信是幸运的,在政治相对清明的北周受到礼遇,得以善终,最终老死北方,享年六十九岁,还被追赠为荆淮二州刺史。作为文人,庾信充满悲愤与无奈,却只能把这种情绪凝结在诗赋中,今日读来,每每击节长叹,常怀感时愤世之泣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