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4黄龙极限耐力赛

南宫竹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瑶池黄龙,聚美松潘”为主题的黄龙极限耐力赛已经圆满落幕过去几天了。跑群的话题已经在讨论别的赛事了。然而,我的越野赛记还没有着落。我一直没有想好怎么来描述这一次阅山问花的过程。参赛的执着,美丽的风景,暖心的服务,都在比赛的过程中凸显的淋漓尽致。这是一次在夏季时节:在崇山峻岭,在巍峨险峰,在鲜花草甸,在山间翡翠,在牦牛成群,在美好景致中赏心悦目的一次海拔在2858—4433之间的50公里体验。</p> <p class="ql-block">7月7日清晨,夜晚的雾气还没有散去,举目望去,黄龙景区游客中心周围的山在白雾中若隐若现,曙光从东边的山头扩散开来,天也亮了。雾也从半山腰向山顶爬去。</p><p class="ql-block">六点,420名50公里组运动员从黄龙景区游客中心鸣枪起跑。沿着公路向雪山梁的方向跑去。白色的雾轻笼着绿色的高山,阳光洒满高高的山顶,给山顶披上金色艳妆。这里的海拔大于3200米,对于我来说,快跑是很吃力的,我只能小步幅,中频率前进。</p><p class="ql-block">3公里的公路之后,大家开始爬坡,跑过草甸和机耕道历经2.5公里,到了第一个打卡补给站(CP4)——松林坡,这里海拔3650。</p> <p class="ql-block">从起点到松林坡站(CP4)是5.5公里,这里的关门时间是1小时30分,我用时59分钟。</p><p class="ql-block">下一段到淘金沟补水站,距离4.5km,海拔区间3650m-3886mm,爬升408m,下降140m,路况为灌木林、草甸、机耕路、碎石路。</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站,没有过多停留,也没有给水壶补水,因为到下一个站是4.5公里,并且在这个时候,天气比较凉,路上喝水少,所以,喝了一口热水,迅速出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CP4松林坡出来,顺着马路下边的草甸下行,跑过草甸,进入灌木林,这路上有些湿滑,有人滑倒,速度慢下来,后面的人也跟上来了,大家都慢着下去,到破底至小溪,跨过小溪,向上钻进树林,进了峡谷地。</p><p class="ql-block">在峡谷里穿行,走到一处平坦且开阔一点的地方,看见了一大片美丽的粉色小花。在这片静谧的山谷深处,它们尽情的怒放。今天,我们打破了它们的宁静,清风徐来,它们开心的随风摇曳。沿着峡谷前行约3公里,8点42分到达淘金沟补水点(SP5),用时1小时43分钟。</p> <p class="ql-block">这个补水站距公路很远,靠人力把补给物资搬到这里。据志愿者们说他们今天很早就在这里烧水了,水取自清澈的溪水,水只能一壶一壶的烧。给大家补给的都是白开水和红糖水,有面包和西红柿,坚果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一段路,距离4.2km,海拔区间3886m-4400m,爬升:593m,下降:250m,路况为草甸、碎石路。</p><p class="ql-block">鉴于海拔高,爬升大的具体情况。在这个补水站,我特意吃了一个面包,喝了三小杯红糖水,一支葡萄糖,一支能量胶,两片盐丸,补充能量以防高反。</p> <p class="ql-block">出站后,慢慢开始了今天最艰难的爬升。爬过一段碎石路段,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感叹这里的美景和山的雄伟。向上望去,危而险,寸草不生,顶上的人似乎悬挂在天上。这里风已经很冷了,组委会在强装里要求带上保暖帽,我在这里用上了。</p><p class="ql-block">凝视这高耸的山峰,山也注视着我,我沉静地慢行,心里涌出的是敬畏,不宜用喧嚣惊扰这危岩绝壁。不知道这些山峰在这里矗立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地质的变迁?山上碎石遍地,形状各异,长条的,扁圆的,薄的,厚的,似乎人力所为。然而,这个地方一定不会有人居住过。后经查证:这里是在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剥蚀和风化的作用下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淘金沟补水站到最高处淘金沟垭口,大约2公里多一点,用时1小时10分。</p> <p class="ql-block">翻过垭口,今天的路程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最高的地方已经完成了。放眼望去,山峦起伏跌宕,白云在期间云卷云舒。爬山时的累一扫而光,心情越发轻松和愉悦了。这里到长海子都是下行。2公里的距离,我开心的跑了下去,途中也不忘了拍美景。</p> <p class="ql-block">跑着跑着一汪翡翠般的景色映入眼帘,镶嵌在这山坳里不可方物,这就是长海子,大山之巅的一颗绿宝石。我们的补给站就在她的旁边,黄色的圆形帐篷,远远看去,与山色与绿宝石融为一体,更添美的韵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点14分,我顺利到达长海子补给站(CP5)。用时3小时14分。参加越野赛也有几年了,上坡依然是我的短板。在这样大于2800的高海拔地区,遇上坡,我只能小步慢行,上10来米就得停下喘气。看着头顶上那段距离,我不断调整情绪,让自己处于开心的状态,鼓励自己加油。看着慢慢接近最高点,心情确实越来越好,先前的极度疲劳似乎在慢慢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一段到达上纳咪村,距离9公里,海拔区间4185—3360,爬升30,下降868,路况为碎石路、机耕路。鉴于9公里的距离。我把水壶绪满水,吃了一块面饼,吃了几片牛肉,喝了一杯红糖水一杯饮料。4分钟后,我从这里出发,奔向上纳咪村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长海子出站口视觉豁然开朗,远远看去山势平缓舒展,向远方延伸出去。巍峨的大山已留在了背后。夏季,山坡上五彩斑斓。绿色的草甸,开着紫色白色花的灌木,黄色野菊花,粉色迎春花,红色的高山绿绒,各种颜色把山装点得多姿多彩,原本雄壮,因夏天的来临,又有了妩媚。</p> <p class="ql-block">11点32分,我到达上纳咪村站(CP6),用时1小时14。这段路是下坡和横路,略有上坡。通过这几年的越野赛训练,跑下坡已经有了经验,跑起来还是比较轻松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路段,最高海拔3800,时间已经是中午,天气不会冷了。我在这里脱掉了冲锋衣和长裤,清清爽爽的开启后半程征途。下一段到达尼日垭口距离是9.8公里,海拔区间3272—3800,爬升622,下降204,路况为碎石路、机耕路、河谷、硬化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上纳咪村站(CP6),我停留的时间有点长,用了12分钟。出了上纳咪村站,是4公里多的横切乡村小道。这全是硬化路,完全可以高速跑起来。可是,我的左脚脚底筋膜炎开始闹脾气了,为了照顾它的情绪,只能走完这段高速路段。接近40分钟的时间完成4公里多可跑的路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坡,下坡,横切,走进河谷地段。溪水涨的大,有几处要跨过溪水。组委会非常用心,请了救援队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搭建简易的“桥”,有一处两名志愿者分别站在河两边拉了两条绳子在通过的“桥”两边护着。通过后,我向他们道了“谢”。感觉他们应该是消防战士,稚嫩的脸庞被阳光晒得有点黑。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遇到战士很有亲切感,感觉心理暖融融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谷缓缓向上,4公里多后开始又一次大爬升。此时,阳光钻出白云,无比热情的照着我。我有些恼火了。心情开始变得差了,口渴的感觉在阳光的暴晒下太频繁了,我不停的喝水。腿也越来越沉重了。跑就别想了,只能很慢很慢地走了。感觉自己好像是饿了,从越野包里掏出一支葡萄糖喝了,掏出两片盐丸吃了,再掏出一支能量胶吃了,再喝两口水稀释一下吃进去的东西。我盼着昨天预报的雨落下来,可是天空哪有雨的样子?如果此时下点雨,我应该会走的快一点。右手肘碰到了越野包,我发现那里还有一个苹果。费劲地取出苹果,边爬边啃,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一点一点地接近尼日垭口。心情又慢慢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14点10分,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到了第二高地,海拔3800的尼日垭口(CP7),用时2小时38分钟。美女志愿者热情招呼到来的我,帮我把水袋加满。这里我喝了饮料,吃了一块烤饼。这时,在我前进方向的天空布满乌云,看上去有雨正在那里落下。志愿者催促我赶紧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一段尼日垭口(CP7)至上泥巴村(CP1),距离9.9公里,海拔区间3800—3034,下降906,爬升223。路况为林间小道,机耕路。这一看还是比较不错,至少爬升少了。我会心情比较好的跑下去。</p><p class="ql-block">4分钟后,14点14分我离开尼日垭口(CP7)向下一站前进。热情的摄影师在垭口处端着相机瞄着我,我必须快速把笑容摆出来。听到“咔嚓”声,我知道,我在这里已经留下了美丽瞬间。谢过摄影师,向打卡志愿者问声好。我翻过垭口,开始跑下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跑下坡,来到横切的林间小道路上。路两边的灌木一色的白花,白花靓了一个山坡,实在太美了,可惜为了赶时间,我没有拍它们。我先生很喜欢拍照录视频。当时,我边跑边想,要是他在旁边一定会给我录一段视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跑下来雨又藏起来了,一路上云卷云舒,阳光在薄云中穿梭,清风在耳旁吹拂。下坡路段的自我放飞,自我陶醉,就是跑在山野的最嗨处。到了河谷,路变得硬起来,脚上的不适有制约了率性的奔跑,慢下来,走走跑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过了上泥巴村落,又开始爬坡。这时正是一天中太阳正辣的时候,这段爬升200多米,我感觉是2000米,到了这会已经是举步维艰了。途中遇到两位藏族老妈妈,她们热情地给我加油,并告诉我还有一点点就到了,然后就再没有下坡了。我假装开心地相信他们说的情况,真心的感谢她们为我加油。我当然明白,没有下坡是不可能的,上坡也不是一点点。我在路边阴凉处喘一口气,一位跑友超过我了。看着他渐渐地离我越来越远,我才发现自己实在走不动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加油!快到了”。抬头看见小洲哥笑盈盈地在鼓励我。真的到了最后一个补给打卡点——上泥巴村(CP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点55分,我来到了上泥巴村站(CP1)。在这里我吃了西瓜。美女志愿者帮我灌满水,并帮我把水壶装进越野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天的最后一站。这里距终点有5公里,海拔区间3205—2858,爬升146,下降375,路况为林间小道,机耕路,硬化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4分钟后出站向终点去。出站后立即爬坡,想多少米爬升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只有到了拐点才有转机。抬眼看前方的路,星星点点几位跑友在那里走着,我抬腿出发,借助手杖,顶着大太阳向上挪步。远远望去,有一绿色的点在那高高的路中央。渐行渐近,是一位穿着绿色志愿者服的摄影师坐在那里。“我要先跟他大声招呼。”我这样想着。离他有10米远吧?我说“摄影师,我实在是跑不动了。”他说“跑不动了,就微笑一下吧。”我回答说“还是跑一下吧。”攒了一把劲冲了上去。他给我拍了几张漂亮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再上去一段终于到了最后的顶端。在太阳的暴晒下,翻过去,下坡。这会儿是真的跑不动了,只能慢慢地沿着小道向下跑。远远看去,路上几乎没有跑友了,偶尔有一两个。我想着自己真的好菜,路上的人都没有几个了。这时一位先生超过我,叫我“小丫头”。在这个路上,应该都不比我大,他居然叫我“小丫头”。一交谈,原来他已经63岁了。</p> <p class="ql-block">跑到前面后,他在一处树荫下停下了。他说他家毛孩今天生日,他要打个电话,让我前面跑。</p><p class="ql-block">我超过去,跑走了。</p><p class="ql-block">已经看见松州城了。终点在那里等着我。“咩”,一声小羊的叫声打断我了的思绪,顺着声音看去也没有发现羊的影子。</p><p class="ql-block">到了硬化路,距终点还有将近3公里,一跑友站在路边拍山。打声招呼,继续往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跑到古城城门前面不远处,一位摄影师忙着给凯旋归来的越野者拍照。等前面的人跑过,我满脸自信,阳光灿烂地冲向摄影师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进古城城门,跑向终点拱门,在志愿者的欢呼声中,在摄影师的镜头前,双手举起,杖指苍穹,我终于安全顺利地从起点爬山涉水,翻上越岭回到了终点。</p> <p class="ql-block">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50公里———“瑶池黄龙,聚美松潘”2024黄龙极限耐力赛我完成了!!!</p><p class="ql-block">总共用时时10小时55分钟</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比赛圆满结束了。我顺利安全完赛了。不管在路上,还是在赛后,我对组委会、志愿者、摄影师、救援队心承感恩。感谢组委会搭建这样的越野平台,你们在赛前,赛中,赛后,一直兢兢业业,仔仔细细做好每一件事 ;感谢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赛道上的热心帮助和暖心关怀;感谢摄影师们不辞辛劳的赛道蹲守,给每一位跑者留下精彩的瞬间;感谢救援队在危险地段对每一位跑者的耐心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