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情深,相聚锦城

梁培国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梁培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2178835</p> <p class="ql-block">像我这样平时有看孙辈任务的老年人,借外孙女放暑假的时机也给自己放个假,办办平时无法办理的事情。为此,我兄弟四人齐聚成都,看望已经82岁高龄的老姐姐。</p> <p class="ql-block">我的姐姐排行老二,所以我们兄弟几个从小叫她“二姐”。</p><p class="ql-block">——我的二姐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她出生于1942年,儿提时经历过战乱,跟着母亲躲避日本鬼子扫荡,过过吃糠咽菜的生活,她是我们家唯一健在的随父母走出大山的人。</p><p class="ql-block">——我的二姐是姐弟中第一个考上大学人的。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经济全面收缩,高考录取比例大大压缩,考大学好比登天。她头一年落榜,父母让她学会计,已经找了一份差事,但她不服输,给父母提出要求还是要坚持考大学,复读后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人生梦。</p><p class="ql-block">——我的二姐为国家核工业发展作出了一份贡献。她和姐夫大学毕业服从组织分配,一头扎进了巴蜀深山,进入神秘的“九零九基地”,干到退休才被安置到成都。她的两个孩子只能在教学条件十分落后的驻地学校上学,大外甥女虽很有学习潜力但只读到大专毕业,他们为了致力于国家国防尖端事业,做到了献了青春、献子孙。</p><p class="ql-block">二姐是我们家的功臣,也是对国家建设的有功者,理应受到弟弟们的尊崇和尊重。过去大家都上班,互相走动见面的机会很少很少,前三年又被疫情阻隔。现在时过境迁,这些障碍都不存在了,这次重逢是说不清楚多少年后的难得相聚,所以,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说完成都之旅的主题,再顺便聊聊对成都的印象。我没来之前已经想到成都的人会很多,但没想到人会这么多!下了火车,成都东站人流密密麻麻,摩肩擦踵。夜市上人流如织,家家饭馆座无虚席。沿街马路做什么生意都有,买花的、买玲珑杂什累小商品的……叫人目不暇接,可以用“人气火爆”来形容。我心想,这一如同海洋般的大市场,怎么能不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吗?它又给平民百姓提供了多少能够容身和做生意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还看到又一个现象,夜市上绝大多数是小年轻,穿着时髦,神采飞扬,而且成都本市人占很大比例。这表明成都是个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年青城市,也还表明成都人爱生活、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是成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我祝愿二姐及家人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生活的更加幸福!</p><p class="ql-block">祝愿成都发展的更加美好,更加繁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