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兰生 说明:此文在《今日头条》禁止分享,咄咄怪事,故选择在美篇刊登。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封面。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作者熟读《共产党宣言》多遍,把它当作无产阶级的“圣经”一样顶礼膜拜,却没有看过《资本论》,一直认为《资本论》是部大部头的高深莫测的巨著,打心眼里望而生畏。<div><br><br><br>我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没有读过《资本论》,包括一些号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包括大大小小的官员,我以小人之心揣测别人的原因大概与我差不多,虔诚不到哪。老实说,在我的眼里,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没有读过《资本论》,还不能算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div><div><br><br><br>有一位朋友例外,他叫叶海平,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顾问,著有多部著作,其中《宗教经典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思想逻辑》一书我看了后还是似懂非懂,感到高深莫测,我知道自己没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尤其是对各种宗教理论一窍不通,在高人面前,自觉形秽。</div><div><br><br><br>真还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饭吃的人,受其影响,我一直想利用余年通读一次《资本论》。终于碰到机会了,无意间我购得一本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中华民国27年9月30日初版的《资本论》第三卷,初版3000册,时隔86年,留存至今,倍感珍贵,下决心要通读一遍,先不管看得懂看不懂。</div><div><br><br><br>《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已经被无产阶级革命成功证明了,事实摆在这,无需多争论。纵观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每当社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时,连资本主义国家都会重新关注《资本论》,试图从中寻求解决危机的“灵丹妙药”。《资本论》成了资本集团的实用主义,这种现象更加使人对《资本论》充满了好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奇书,《资本论》中的奥秘等待人们进一步探索。</div><div><br><br><br>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人类世界的未来,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重要的理论指南,仍然像灯塔,它将继续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继续斗争。在理论方面知识分子始终是先知先觉者,就像当初《资本论》的全译本在中国诞生一样,知识分子有他自觉的先觉性。</div><div><br><br><br>中国《资本论》全译本主译者郭大力回忆自己翻译《资本论》经历时说:“我译这部书,并不是因为我已经很了解它,也不是因为我已经有了翻译的能力。1928年,国民党全面背叛了革命,红色政权已在江西建立。当时我只觉得一点:有革命的需要。”</div><div><br><br><br>1928年初,投身大革命的江西南康籍青年知识分子郭大力投身大革命失败后,来到了杭州大佛寺寄居,有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坚定起来,为使中国获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他决心要完整翻译《资本论》。随后,郭大力翻译了《资本论》第一卷,但因理论准备和翻译经验不足,加上生活面临的困顿,翻译遇到了阻碍,不得不暂时中断。</div><div><br><br><br>恰巧这时,在北伐学生军教导团任政治教员的王亚南在大革命失败后也来到了杭州大佛寺,打算靠创作小说谋生。23岁的郭大力与27岁的王亚南一见如故,很快结为至交。郭大力遂邀请王亚南一起完整翻译和研究《资本论》,共同的志向让两位青年知识分子一拍即合,两人商定了经济学研究包括翻译《资本论》在内的宏大计划。</div><div><br><br><br>1928年秋,王亚南东渡日本,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同年底,郭大力回到上海,任教于上海大夏中学,业余自修德语并钻研西方政治经济学。二人共同为未竟的事业积蓄力量。</div><div><br><br><br>自大佛寺一别后,身处上海的郭大力和身处日本的王亚南都首先选择克服语言上的难关,下力气刻苦修习德语。1935年秋,王亚南由伦敦前往日本,年底回到上海,与郭大力会面,二人决定立即着手翻译《资本论》。</div><div><br><br><br>1936年前后,郭大力主动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接洽《资本论》全译本的出版意向,但两家出版社出于政治风险的考虑,都没有应承下来。此时有一家出版社主动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它就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设在上海的读书生活出版社。这家出版社的三位负责人艾思奇、黄洛峰、郑易里均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由艾思奇出面与郭大力洽谈签署了翻译出版合同,并每月预支稿费,全力支持二人翻译《资本论》。</div><div><br><br><br>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此时二人仅译好《资本论》第一卷。在战火纷飞的上海显然已经无法安心进行翻译工作。将译好的第一卷书稿交给出版社后,郭大力便带着妻小离开上海,辗转回到江西赣南老家,继续进行第二卷、第三卷的翻译工作。王亚南也于1938年初离开上海,经香港到武汉,出任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委员。</div><div><br><br><br>1938年武汉被日军侵占后,王亚南辗转到达重庆。这一阶段与出版社的沟通联络便由王亚南负责。虽是乱世,译者和出版社均没有放弃这项事业。两位译者坚持翻译。尤其是回到老家的郭大力谋得了一方清净书桌,每天能译上万字,间隔一段时间就把誊写好的译稿用挂号信寄往重庆王亚南处,再由王亚南转寄到上海的出版社,后来局势相对平稳后就直邮出版社。在重庆的王亚南也译笔未停。</div><div><br></div><div><br><br>郭大力在《资本论》译者跋中说明了他们的分工:“就第一卷说,序跋以及由第一篇至第四篇是我译的;第五篇至第一卷终,是亚南译的。就第二卷说,序和第一篇,是亚南译的,第二篇第三篇是我译的。但到第三卷,因为亚南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缘故,他只能译极小的部分了(第六篇第三十七章至四十章)。其余的部分就都归到我肩上来了。我为使译名统一,笔调近于一致起见,曾对全稿负起责任。”由此可见《资本论》中译本三卷的翻译由郭大力、王亚南共同完成,其中郭大力的贡献尤为突出。</div><div><br><br><br>1938年8月31日,终于初版了第一卷《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第二卷于9月15日初版。</div><div><br><br>第三卷于9月30日初版,共376页。第三卷首印3000套,既有精装版,也有平装版,其中2000套由于日本侵华战祸在运输途中沉入海底。读书生活出版社马上又加印了2000套。</div><div><br></div><div><br><br>在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消耗,1938年一版一印的印数3000套的《资本论》留存至今,存世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自然成为馆藏级的红色文物了,因为诞生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艰难环境里的中译全本《资本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的源泉。</div><div><br><br><br>在解放区,第一版《资本论》全译本成为众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的案头书,当时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延安马列学院院长的张闻天还领导组织了《资本论》学习小组。</div><div><br><br><br>《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厦门》的书里提到,习近平读过几个译本的《资本论》,特别推崇的是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div><div><br><br><br>郭沫若说:“如果能为译完《资本论》而死,要算一种光荣的死。”</div><div><br><div><br></div><div><br></div></div> 上图: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之际,修缮一新的校史馆重新开馆,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一套三卷全译本成为镇馆之宝。郭大力曾是华东师大前身上海大夏大学的学生。<div><br></div><div><br></div> 《资本论》是燃烧资本主义世界的火种,五四运动后,中国偷盗真理火种的人大有人在,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他们都想改造旧中国的社会,都想试试各种救国良方,探索强国富民之路。<br><br><br>《资本论》堪比西方基督教的《圣经》,或堪比东方佛教的佛经,马克思不是耶稣,不是如来佛,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宗教,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教父。<br><br><br>一套巨著燃起一个信仰,诞生一个主义,且百年不衰,是什么原因让《资本论》一经问世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呢?——是真理,是追求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真理,只要是为人民的真理,哪怕一粒火种,便会燃起熊熊烈火。郭大力、王亚南是播撒火种的人,值得世代铭记。<div><br></div><div><br></div> 上图:郭大力故居,坐落在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 上图:1938年9月30日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初版《资本论》第三卷内页。作者收藏。<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