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是个寒冬节气,应杨氏家人邀约,参加江苏杨氏家史研究年会,来到江南水乡无锡。眼下的无锡,有许多人文景观可探。不过我作为杨家人最惦记的,却是常熟的杨氏孝坊。</p><p class="ql-block"> 当我驱车来到凤凰镇,走进杨氏孝坊,没想到,管理员告诉我,参观者必须购票,我乘兴的说:本人姓杨,想获得“特许”。他说也不行,只有按规定购票才能进到里面参观。</p> <p class="ql-block"> 参观杨氏孝坊是一次学习杨氏家史的旅行,也是对未知杨氏历史文化的探讨。在这座清代的杨氏老宅里,每个房间都曾有过杨家人的身影,每个角落都曾沾染过杨家人的气息。看宅内历史尘烟里的记载,存放的一件件实物,杨姓历史一下子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据史裁,杨氏孝坊,是清朝为表彰孝子杨岱而建。杨岱(1737年-1803年)生于清乾隆二年江苏省常熟县凤凰镇(今属张家港市)人,为当时名扬天下的孝子。</p> <p class="ql-block"> 杨氏孝坊是孝子坊、孝子祠的合称,为杨岱之子杨景仁于清道光五年(1825)建成。孝子坊即旌表子牌坊,上刻有坊名及“天恩旌孝”四字。杨孝子祠专门为祭祀“孝子”杨岱。杨孝子祠是清代硬山式建筑,坐西朝东,四进厅屋。建筑面积900多方米。</p><p class="ql-block"> 乾隆年间,杨岱以“天地生财,本以供人之用,用得其当,则吾心尽也”的信念,在当地开拓恬庄,办义塾、义庄,修镇内外诸桥,以大石条铺设四条半街道。杨氏孝坊至今已历200多年,如今虽经维修,但仍保持原来格式。</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社会,包括杨氏孝坊等名人故里在内的景点的经济价值是无由彰显的,它只是人们的一个登临游览之所,是一个引发思贤的地方;而在现代商业社会,这些名人故里在内的人文景观的经济价值被高度彰显,也被一再放大。人文景观如果没有丰富的永久的人文价值,那么它的经济价值就无从谈起。而常熟凤凰镇之扬名,也得益于清代杨岱的杨氏孝坊。</p> <p class="ql-block"> 杨岱,他一生至孝至善,是远近闻名的“杨孝子”。杨岱去世后,地方人士将其孝行上报官府,嘉庆十一年(1806)朝廷下旨意旌表,以表彰其孝行。杨岱治家有方,乐善好施,善举颇多,为杨氏家族的兴旺、杨氏家风的树立和恬庄地方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告诉我们,根本的东西是再怎么样你都不可以变。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优秀之处,表现在就是孝道。孝有对父母的,有对宗族的,有对民族的。孝为德之本,孝为百善之先,这个观念到今天为止还是屹立不摇的。</p> <p class="ql-block"> 在孝坊参观,我得知:清代常熟有“翁庞杨季是豪门,归言屈蒋有名声”的民谚,即翁、庞、杨、季、归、言、屈、蒋姓常熟八大家族。翁姓是指翁同禽龢家族,杨姓即指恬庄杨氏。翁氏、杨氏同属清代常熟望族,交往颇多,互为姻亲。</p><p class="ql-block"> 据家史记裁,杨泗孙与翁同龢二人交谊甚深,少年时代一起在常熟游文书院读书,切磋学问、研讨书画。后又同朝为官,时时见面,杨泗孙还协助翁同龢起草奏折等文件,二人结下深厚净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同治十一年(1827),翁同龢母亲去世,曾请杨泗孙撰写祭文。次年,杨泗孙告病回乡,二人时常书信往来,翁同龢回乡期间时与杨泗孙相见。……时间带走了能够流走的,却留下了这些遗迹,让后人感叹生命之渺小、时间之伟大。</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如今人们所见到的各地景观都是实体性人文景观。这类景观大多以历史建筑的载体,如名人故居、曾经就读过的学校、曾经品题赋咏过的楼、阁和姓氏宗祠等。</p><p class="ql-block"> 作为现代人,在当今中国,纯粹的自然景观已经很少了,凡是人迹能至的自然景观,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迹。而且都被赋予了人文意义。只是不同的人,由于个人感受、思想、文化积淀、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等,以及时代、民族、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赋予景观以不同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杨氏历史文化爱好者。今日参观杨氏孝人故居,我关注这里的一室一物,想象主人当年是如何生活,而杨岱的这个家里故居应该说是重要的,它是这支杨氏家族的生活地,也是成功走向当地望族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准备走时,杨氏孝坊管理员说,其他处你可以免费参观。因时间关系,我要赶去江阴,参加无锡杨氏年会,会后再去常熟参观翁同龢故居,而杨氏孝坊注定会成为我调研江苏杨氏历史文化中难忘的一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