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应县木塔

王老先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昵称:王老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 篇 号:64280539</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山西的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但应县木塔却比比萨斜塔早118年,比埃菲尔铁塔早833年,它的全身没有一根钉子,只靠卯榫结构支撑,却能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应县木塔确实是国之瑰宝,绝世杰作。梁思成先生曾赞叹道<b>“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就踏着梁先生的脚印,到应县拜见拜见这座<b>“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b>(粱思成语)的真容,亲自感受这座千年木塔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太原自驾车去应县木塔,非常好走,高速公路上有清晰的指示标志,全程229.4公里,只用了2小时44分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应县高速路口 ,远远地就看见高耸的木塔。应县是座小城,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让它建立起很多高楼,因此67.31米高的应县木塔(相当于20层楼高),近1000年来始终是这里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灅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b>(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平面八角形,外观5层,夹暗层4级,实际为9层,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最高、最宏伟的木结构塔式建筑。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绝世杰作。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塔下,仰望这座将近千年的巍峨木塔,看着今日的生灵鸽子穿过应县木塔的楼阁,颇有一种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觉。 难怪当年梁思成先生<b>“对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了对他的日常生活”</b>(林徽因语)。并发出如此感叹:<b>“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个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赞誉有加,粱思成先生更是亲自到现场仔细测量,倾力呼吁对其进行保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上木塔不易保存,要么毁于火灾,要么塌于地震,要么为人摧毁。应县木塔却在经历40多次地震,200多次炮弹袭击,和常年大风后,还稳稳走到近千年后的今天。它采用全木结构搭建,全塔用了3000吨木制,1500人可以同时登塔。每一根柱子承重110吨,且没有用一根钉子建到65多米之高。也许对于大众而言,看到这样年代久远的古老建筑,不过心多跳一下,眼睛睁大一分。但在梁思成看来,它如同<b>“长明之神灯”,“自九百年前日日夜夜地亮到如今。”</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工科出身的我,对木塔的结构设计特别感兴趣。翻阅资料得知,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而且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代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资料介绍,应县木塔有四个神奇之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工艺精湛。二是全塔为木结构卯榫结构、无砖瓦、无铁器。三是耸立千年而不蛀不朽。四是历经风雨雷电、地震炮火、历史浩劫而屹立不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应县木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是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是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还是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应县木塔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纯木构的塔。东方文明,也是木构的文明,“木材”在我们的文明史中举足轻重。应县木塔的存在,让我们实实在在能看见木构能达到的高度。全塔没用一铁一铆,完全是靠中国古建筑技艺中的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搭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专家统计,木塔共使用54种240组480朵不同形式的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斗拱最多的塔,堪称“斗拱博物馆”。从下仰望,这么多斗拱,宛似一朵朵莲花,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县木塔独特的建筑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木结构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开放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一致称与它为 “ 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应县木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且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是世界上最高木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应县木塔点赞,更为建造应县木塔的古代劳动者点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惜目前参观只能看底层,其他各层为保护起见不对外开放。我们除了像塔周盘旋的鸽子、麻燕等鸟儿一样,绕了一圈又一圈,其它只能从梁思成当年的手绘结构图中了解大概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着转着,突然想起了明代诗人乔宇的《题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矗矗栏杆面面迎,盘空万木费支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川一览云中胜,烽火遥连塞上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岁纪辽金留往迹,郡经秦汉有威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云梯踏遍穹窿顶,蜂蚁纷纷下界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诗人乔宇用“矗矗”二字形象的描绘了木塔的结构特点,一根木柱支撑着梁架,诗人不由惊叹着这千年不倒的神话建筑。登临木塔,可把云中地区的盛景尽收眼底,历代守边将士为此常常把木塔作为瞭望台。木塔悠久的历史已经不能用它历经的朝代衡量,而是成为了时代的一部分,自下视上,朝代的更迭与来往的人群也如蜂蚁般渺小,纷纷落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与木塔告别了。回望木塔有点倾斜的身影,感觉转身如同诀别,感慨自己耄耋之年幸于木塔伤痕累累却屹立不倒时与它结识,又祈愿它会永远平静地守候着这座县城。此时此刻,倒是真切地感同身受梁思成先生所言<b>“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一并诚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附:当日评审老师的热情洋溢的精彩推荐语:</span></p> <p class="ql-block">七月份“双精”自荐文章:</p><p class="ql-block">1、本文章:踏着梁思成的脚印拜见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2、<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4zyby3y"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晋祠流水如碧玉</a></p><p class="ql-block">3、<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5378ff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洪洞广胜寺:“三绝一竒”名扬世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