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老三届的最后一届初中学生,只上了一年的文化课,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p><p class="ql-block">当时正是破四旧、造反、夺权的年代,我们这些农村学生,没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因为觉得无事可做,大部分都回家帮着大人们干活去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我的另一只耳朵还在关心着“国家大事”,毛主席几次接见红卫兵,激发了我极大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大串联开始了,有人向往革命圣地,有人向往首都北京。我经过比较,觉得还是去北京好些,这里路途近,关键是毛主席在那儿,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万一赶上毛主席接见,也算是终生没有遗憾了。</p><p class="ql-block">定下来去北京以后,家长不放心,因为我毕竟才十五岁的年龄,但看我主意巳定,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了。</p><p class="ql-block">除了背包、衣服和鞋子以外,母亲还倾其所有,在我的棉衣里面缝了几个口袋,把她攒下的钱分成几份,缝在里面,这样既不会丢,又可以用完再取。</p><p class="ql-block">但是等我到学校准备和同学们结伴同行的时候,巳经慢了一步,绝大部分同学都先于我们踏上征程了。</p><p class="ql-block">我和学校的其他班级联系,终于凑齐了一支七个人的小队伍,都是和我同类的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举着红旗,背着背包,唱着歌,取道沧州、天津,(内心是想看一下这邻近的大城市天津市。)走上了进京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一路风歺露宿,尽管沿途有红卫兵接待站,但我们忙于赶路,一般也来不及光顾。几个人脚上都走出了血泡,但仍然坚持每天一百多里的行军路程,因为毛主席巳经七次接见,我们必须抓紧,才有可能赶上第八次接见。</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有个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我们走到一个接待站,巳经过了吃饭时间,除了几把豆腐丝,什么都没有了,豆腐丝又不是供应我们红卫兵的,我们各自掏钱买了一把,一边吃一边行军。但是干吃佐歺用的豆腐丝,又没有水喝,着实让我第一次领教了严重干渴的滋味。</p><p class="ql-block">几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感动了那时候为数不多的汽车司机。一辆大卡车越过我们的队伍,在我们前面停了下来,司机叔叔下车对我们说:“上车吧,我可以一直把你们拉到北京,听说北京正在筹备毛主席的第八次接见,你们这样走到北京,恐怕就赶不上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人考虑了一下,都觉得如果坐车去北京,就失去了长征串联的意义。既然人们说我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得像回事。于是对司机叔叔表示了谢意,表明我们一定要走好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到了北京,在东直门那儿有一个很大的红卫兵接待站,有解放军为我们登记,编为班、排、连,然后乘着敞蓬大卡车绕行天安门广场,让我们首先看见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心情无比激动。</p><p class="ql-block">但因为坐车坐的,迷失了方向,以至多年以后,我都错误的认为天安门不是坐北朝南的。可能是因为印象太深的缘故,直到以后在北京住了很长时间,才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天安门的方位矫正过来。</p><p class="ql-block">在北京,还有一件不能忘记事情,就是不知道哪个环节疏乎,就歺的名单里竟然没有我们这支小队伍,吃饭时,我们只有看着别人吃面包、喝菜汤的份。两顿饭没有吃上,一个叫大虎的同伴饿得哇哇大哭起来。</p><p class="ql-block">于是,我找来带我们的班长,他是一个年龄较大的军人,也可能是一位首长,他做事干练、稳重,待人亲切、和蔼,在了解情况后,主动承担责任:“这是我的失误,让你们受苦了,我向你们保证,这个问题一定马上解决。”</p><p class="ql-block">随即给我们补发了两顿饭的面包,还有火腿肠什么的,都是我们第一次吃到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果然,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机会我们没有赶上,以后是不是还有机会,大家都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一次,组织我们参加在工人体育馆举行的“抗美援越”大会,有中央的领导同志到会。红卫兵们举着语录本,一遍一遍的高呼:“我们要见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招手致意:“请大家放心,我一定把你们的要求转达给毛主席!”</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也是有组织的带我们去故宫参观。那时的故宫,里面的门大部分都是紧紧关着的,只在一个大殿里办了一个大型泥塑《收租院》展览,这倒是符合故宫就是中国最大的地主庄园这一事实。特殊时期,在特殊的地方,受到特殊的教育,印象还是很深刻的。</p><p class="ql-block">当时,已是十月寒冬,北京这地方还是很冷的,大北风呼呼地刮着,我们都是棉衣、棉鞋、棉帽,还觉着冷风刺骨呢,但看到一个外国的时髦女郎,穿着高跟鞋、小裙子,从小轿车上走下来,和我们一起参观《收租院》,一派资产阶级小姐作派,不是当时受纪律约束,非得过去问她“冷不冷?”</p> <p class="ql-block">紧张又有趣味的几天下来,广播里开始动员在京的红卫兵离京返乡,复课闹革命了。我们几个人倒是不用动员,以大虎为代表的小队员们,出门二十来天,有些人已经想家想得哭鼻子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乘坐安排好的火车,(货车的封闭车厢。)几个小时就回到家乡,母亲给缝在棉衣里的钱根本就没动,还带回发给我们结余下的半书包面包,也就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结束了我的红卫兵大串联。</p> <p class="ql-block">您还有哪些少年时期的记忆文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