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纳米比亚的三明治湾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位于纳米比亚西部,靠近大西洋。这个地区以其“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奇特景象而闻名,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三明治湾不仅因其地理特征而闻名,还因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生态多样性而受到游客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三明治湾的形成是由于风力和海浪的共同作用。纳米比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持续的东南风将内陆地区的沙子搬运到西部沿海沉积,从而形成了“倒沙入海”的奇观;而沿岸的巨大排浪又将海洋中的沙子推回海岸,最终在风力和海浪的作用下形成了陡峭的沙山,又令人感觉好像是大海浸入了沙漠,构成了三明治湾独特的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 访问三明治湾的最佳方式是乘坐四驱越野车,沿着世界上唯一可以开车的海岸线探索,享受海浪拍打车轮的乐趣,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沙山,体验在茫茫大漠中车冲浪、人趟沙的刺激。三明治湾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奇观,也是一个适合探险和摄影的理想地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分乘四辆越野车,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狂风呼啸,飞沙迷眼,</p> <p class="ql-block"> 童心未泯</p> <p class="ql-block">前面这辆越野车一头冲下近90度的陡坡!冲沙的感觉惊险刺激!</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冲沙之后,享受一下丰富的点心,慰藉一下自己,</p> <p class="ql-block"> 火烈鸟的名字源于拉丁语,意为“火焰”或“火”,形象地表达了它们羽翼的颜色。火烈鸟主要生活在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等地。常栖息在温热带的盐湖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是靠水而居的鸟类,喜欢群居。性情温和,胆小机警。</p><p class="ql-block"> 火烈鸟在纳米比亚集聚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为火烈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纳米比亚沿海受到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寒流上升将深层海水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进了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繁殖,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火烈鸟前来觅食。</p><p class="ql-block">此外,纳米比亚沿海地区多浅滩,这些浅滩为火烈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火烈鸟喜欢结群生活,往往成千上万只集聚在一起,而纳米比亚沿海的浅滩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和繁殖场所。</p> <p class="ql-block"> 无意间拍摄的一幕温馨的画面。一只鸭妈妈带着一群可爱的小野鸭。</p> <p class="ql-block">鲸湾下榻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鲸湾!</p> <p class="ql-block"> “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大多生于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南缘,这里常年少雨,全年降雨量不足60毫米,天气炎热,蒸发量极大。箭袋树在这极度干旱地区,有着贮存水分的功能,青绿多汁的叶片中饱含水分,膨大的枝芽中也有许多水分,本地的土著人常常砍下这些树枝,挖空其海绵组织,用它们来当作箭筒,所以称为箭袋树。</p> <p class="ql-block"> 孤独者</p> <p class="ql-block">【南回归线标志牌】我们在这里越过了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标志牌上签满了名字、贴满了贴纸,将标志牌搞得凌乱不堪,确也显得有了些许的人气,使其变成了南回归线文化的一部分。经过这里的人都会来打卡,就像朝圣一样。</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棵金合欢树,上边悬挂着一个硕大的鸟巢。</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广袤的自然世界中,有一种奇妙的生灵,它们的建筑技能让人叹为观止,这就是织巢鸟。这些小小的鸟儿竟然能够比建筑师还要巧妙地构建出一个个如艺术品般的鸟巢,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一个在荒漠中的小镇,索里泰尔,是通往苏丝斯黎红沙漠途中的一个小驿站。听导游说是一位法国人建造的,这里有一个加油站,一个小超市,一家酒店和一个小餐厅,还有一个修理作坊。</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吃完中餐,匆匆上路。</p> <p class="ql-block">猜一猜这个标志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上一个世纪的冰箱,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超市不大,确也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最野奢的酒店。没有围栏,无阻碍完全融入自然,可以360°观星。</p> <p class="ql-block">为了能在落日之前赶到“45号沙丘”,大家匆忙放下行李,驱车前往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45号沙丘】因为距离景区门口45公里而得名。沙丘高近325米,因为优美的外观和线条,有“世界最高沙丘”、“地球最美沙丘”之称。已成了纳米比亚红色沙漠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 清晨和傍晚,倾斜的太阳光照射在沙丘上,阴阳两面,界限分明,山脊呈现出柔美的曲线,这是观赏沙丘最赏心悦目的时刻。我们来的正是时候!噢耶!</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大家就匆匆上路了。</p><p class="ql-block">又一次经过45号沙丘,再往西开上一段路程,就到了死亡谷景区。四周是陡峭高耸的的沙丘,死亡谷就位于沙丘环绕之中,谷内洼地是板结成龟壳状的硬板地,寸草不生。洼地上有数百株据说是金合欢树的树干,这些光秃秃树干,千年不朽,或立或卧,形态各异,散布于这片灰白而又苍凉的洼地间,如诉如泣地述说着这里的千年往事。</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曾是咸水湖,但后来因为河水改道,树木在恶劣的环境下陆续死亡,只剩枯树的遗骸和板结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代步工具只能到此为止,进入死亡谷只能靠步行啦!</p> <p class="ql-block"> 在这充满着苍凉的洼地间,绿色的植物仍在顽强地抗争着,为“死亡谷”增添了一丝活力和生机。</p> <p class="ql-block"> 东升的阳光穿过两座沙丘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暗分明的交接区域,能够看到攀爬沙丘经过此地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苏丝斯黎沙漠公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离开死亡谷返回温得和克途中一家颇具规模的酒店。我们在此就餐、游览。</p> <p class="ql-block">酒店边上的一树下,一头箭羚正在安详地觅食。</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餐</p> <p class="ql-block"> 酒店内的一参天大树上一巨型鸟巢,吸引了我们,一群勤奋可爱的小鸟,嘴里衔着枯草,在鸟巢间飞进飞出。这个巨型鸟巢就是这些小精灵团结合作的杰作。这些小精灵称之为织巢鸟,不愧为是一种建筑技艺高超的鸟类,据说它们合力建造的鸟巢体积庞大,长、宽超过三米,重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同时可容纳500对小夫妻居住。</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小精灵</p> <p class="ql-block">返回温得和克途中风光。</p> <p class="ql-block">一家加油站对面的大树上的织巢鸟的鸟巢。</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又回到了温得和克,在旅行社的安排下,享受了一顿视觉和味觉的盛宴,在一家非常知名的德国🇩🇪餐厅-“一杯啤酒餐厅”内就餐。这个饭店布置的很有特色,进入这个餐厅饭店犹如置身于一座迷宫,各个餐厅布置各具特色,各种动物标本的装帧也十分融洽和谐。我和夫人点了一份烤猪肘,一份烤肉串,烤猪肘口感极佳,烤肉串可真是不敢恭维,肉串构成:鳄鱼肉,斑马肉,箭羚肉,犹猪肉,鸵鸟肉,羚羊肉。肉质粗糙,难以下咽,每种肉略为品尝了一下,基本没动。</p> <p class="ql-block">餐厅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烤猪肘。(横过来看)</p> <p class="ql-block">烤肉串。(横过来看)</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大门</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厅</p> <p class="ql-block"> 在纳米比亚的行程即将结束,明天将离开温得和克,飞往下一个国度—南非。</p><p class="ql-block"> 南非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