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到暑假,家长们就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衔接班,总怕开学后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赶趟儿似的,学完这个班,赶往下个班。家长是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也累的身心疲倦。殊不知,家长的盲目跟风,导致费钱费力,劳神伤身,“疗效”不一定俱佳,甚至适得其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家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学习的过程,也是家长再学习的过程。我想,至少在小学阶段,家长只要下点功夫,做足功课,完全可以轻轻松松辅导好孩子,做好孩子的升级衔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小学生家长,下面就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谈几点低、中学段衔接辅导的做法,以期给家长朋友一点启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是,科学提升计算能力。</b>纵观数学学习,但凡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离不开计算,可见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永不过时。小学低、中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而三年级更是学生计算能力高低的“分水岭”。加减计算由1000以内的加减法转入万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由表内乘除法进入多位数乘除法计算,无论怎变化,计算的规则及背后蕴藏的道理是不变的,即算法的一致性。20以内数的加减,表内乘除法是四则运算根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鉴于此,建议家长在辅导学生时做好以下几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熟记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b>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孩子会算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就可以了,至于熟不熟、快不快无所谓。实则不然,到高年级计算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熟练,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越熟练越快才能更准。针对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20以内进位加法规律表(如下表1),引导孩子先观察后记忆,培养学生有规律思考问题。制作好后,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记忆,比如渗透在做游戏活动中,睡前背一背,做计算前家长先提问再练习等。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让学生达到张口就能说出正确答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高年级多位数加减及小数加减法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 记牢记准表内乘法。</b>记牢,就是张口即来,倒背如流。很多学生顺着背不会出错,倒着背或跳着背很生疏,甚至出错。主要原因一是不熟练,二是没有针对“倒背”或“跳背”的强化训练。家长可以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表内乘法口诀“倒背”或“跳背”训练。如提问5×9后,跳问8×9等。记准,就是精准,不出错。很多学生记错,主要原因是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不透造成的。对于经常出错的学生,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其意义再记忆背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引导学生在算法上进行迁移。</b>在辅导学生预习万以内加减法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学万以内加减法,同时将千以内加、减和万以内加、减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其规则是一样的。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学习“新知”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未知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已知的知识”进行思考。一个方法上的迁移,更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转化)的较好渗透。(如下图1)。当学生掌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b>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口算(心算)习惯、估算习惯、书写习惯、验算习惯、演草习惯等。口算(心算)就是让孩子在动笔列竖式计算之前先口算(心算),把口算(心算)结果记录在验草纸上,笔算之后进行对比,在进行对比反思。估算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在笔算前估,也可以在笔算后估。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数字写规范,比算时数位对齐,笔算后横式上及时写得数等。验算是检验计算是否正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是,有序训练数学阅读。</b>朱永新教授说:“无阅读,不教育”。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需要阅读,数学亦需要阅读。反观数学教材,低年级多以“图”为主,中年级以“图文信息结合”为主,高年级侧重于文字信息。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家长要从读图和读文字两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阅读与理解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离不开理解,阅读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阅读的目标。如何实现阅读与理解的有效衔接,我建议家长从以下几点做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关于概念的阅读。</b>对于概念的重点词、关键句要咬文嚼字,关键词进行批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关于计算的阅读。一读</b>算式,读准数字、符号、运算顺序;<b>二说</b>过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b>三是</b>笔算,格式规范;<b>四是</b>验算,验算计算的正确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关于“解决问题”的阅读(如下图2)</b>。可以采用分层阅读法:<b>初读</b>题目找信息。了解题中的问题是什么,对题目有一定的画面感;<b>再读</b>题目理题意。抓住关键字、词、句,找出数量关系;<b>三读</b>题目明思路。根据关键信息,结合画图、列表等方法,理清数量关系,明确方法。可以多问问孩子: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b>四是</b>回读题目。进行回顾与反思,检验题目的正确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是,强化数学建模意识。</b>《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孩子的“模型意识”,未来的数学教育将越来越重视数学模型的系统性学习和应用。什么是数学建模?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拿一个苹果,让孩子用一个图形表示(可以是线段、圆、方块等),再到用抽象的数字1表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其中就是数学“模型”的过程,孩子在建模的过程中将逐渐形成和完善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模型,从低到高,由易到难,贯穿始终。一至三年级这个阶段,除了学校老师教育外,家长也要特别重视孩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模型意识的渗透与建立,这对于高年级学习至关重要。下面选择加法和除法两个模型做一阐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加法模型。小学阶段加法模型主要有“部分——部分——整体型”、“比较型”、“拿走型”、“添加型”。 “部分——部分——整体型”就是已知两个部分,把两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如,三年级一班学生制作小红花,男生制作了30朵(部分),女生制作了48朵(部分),一共制作了多少朵小红花(整体)?“比较型”,已知少的一部分量和多与少两者相差的量,求多的一部分量。如,小明有35元钱(少),比小红的少18元钱(相差),小红有多少钱(多)?“拿走型”,就是“拿走的量”加上“剩下的量”得到“起始量”。如,妈妈买了一箱牛奶,已经喝了8盒(拿走量),还剩24盒(剩下量),这箱牛奶原来有多少盒(起始量)?“添加型”,就是在起始量加上添加量得到新的量。如,学校操场上有35个小朋友在跳绳(起始量),又来了18个同学也来参加(加入量),现在有多少小朋友在跳绳(新的量)?</p> 关于加法模型。小学阶段加法模型主要有“部分——部分——整体型”、“比较型”、“拿走型”、“添加型”。 “部分——部分——整体型”就是已知两个部分,把两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如,三年级一班学生制作小红花,男生制作了30朵(部分),女生制作了48朵(部分),一共制作了多少朵小红花(整体)?“比较型”,已知少的一部分量和多与少两者相差的量,求多的一部分量。如,小明有35元钱(少),比小红的少18元钱(相差),小红有多少钱(多)?“拿走型”,就是“拿走的量”加上“剩下的量”得到“起始量”。如,妈妈买了一箱牛奶,已经喝了8盒(拿走量),还剩24盒(剩下量),这箱牛奶原来有多少盒(起始量)?“添加型”,就是在起始量加上添加量得到新的量。如,学校操场上有35个小朋友在跳绳(起始量),又来了18个同学也来参加(加入量),现在有多少小朋友在跳绳(新的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除法模型。除法模型主要有“平均除”和“包含除”两种,在二年级除法学习中,两种模型是在“平均分”这一节同时出现的(包含除并没有特别交代)。“包含除”是除法模型重要的一类,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有18个苹果,每个盘子里放3个苹果,需要几个盘子?(低年级,求18里面包含多少个3?);一台机器制作一个手机零件需要1/12秒,1分钟能制作多少个手机零件?(高年级,求60秒里面包含多少个1/12秒),如果教师、家长不重视引导学生加以区分,到了高年级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程度一般的学生会束手无策。</p> <p class="ql-block">在小学关于“模型”的数学知识还有很多,例如:方程、鸡兔同笼、植树问题、面积、周长等,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家长,如何在辅导学生时渗透“模型意识”,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给家长提供几点思路:一是通过画图建立模型,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比如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模型,都可以在画图中建立模型、理解模型、运用模型(如下图3)。二是在理解公式、规律中建立模型。如图4,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此题的规律,不管最后剩几个学生,都还需要再租1辆观光车。这就是“进一法”,家长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哪些问题需要用到“进一法”,强化模型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是,培养反思修正能力。</b>每遇到做题或考试,我们经常听到:做完题一定要认真检查。真实情况是:大部分孩子拿着卷子用眼睛从左“扫描”到右,从前“扫描”到后,3分钟了事,做错的题还是错题。“认真检查”也就成了一句无关紧要的“废话”,细细想来,孩子没有掌握检查的策略是主要根源所在,也就是没有形成自我“反思修正”的能力。那么作为家长,平时该如何指导孩子掌握检查的策略?几点建议以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关于计算类题目的检查反思。</b>一是检查数字抄错没有;二是检查运算符号是否抄错;三是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四是用逆运算检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关于解决问题的检查反思。</b>此类题目常用的检查反思方法有代入检查、直观检查、多解检查等。代入检查就是把得到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代入原题中,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作为问题,变成一个新的问题,如果与原来信息相同,则结果正确。直观检查是利用操作(动手操作)、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检查,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多解检查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如果答案相同就可以判断解答正确,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的过程就是互相印证的过程。家长在辅导学生时可以多问问孩子:这道题还有其他做法吗?检查题目解答是否正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谓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而言之,家长在辅导学生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体会检验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反思修正意识,在反思中发现错误,并进行自我纠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是,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b>“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假期期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和孩子一起到超市购物,在购物中了解商品的价格,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点前面的数字表示“元”,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分别表示“角”和“分”,结算时算一算花了多少钱等。再如,和孩子一起坐公交车时,让孩子算一算两站之间的经过时间……只要家长多留心,时时处处都是学习数学的好时机,无意的渗透比刻意的教授效果更佳。只有孩子真实体验得到的数学知识,才会在孩子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在其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年级之间的衔接上,家长要下真功夫,动真格,用个人智慧引导学生轻松做好知识与心理上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持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