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的南郊,在去阳朔的半途,有一处名字挺独特的酒店——地中海度假村。此处在地中间不假,但没有海啊? <p class="ql-block"> 原来,有个名叫曹日章的台湾企业家搞了个雕塑园,起名“愚自乐园”;后来与法国的地中海俱乐部联手,在雕塑园的基础上,办起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和会议、艺术创作性质的高级酒店。法国的地中海俱乐部是全球最大的度假村连锁集团,在20多个国家有70多家度假村,以“一价全包”的方式,引领奢华度假的新潮流。</p> 2024年的春节,女儿安排我们老两口来此过年。父辈老人谢世后不用再操心过节事宜,头一次什么都不管地过了个踏踏实实轻松快乐闲适无比的快活大年。<br> 过年最重要的重头戏是年夜饭,度假村的年夜饭是自助式的,而且是中外大厨亲自掌勺,中外菜式一起呈现。 鸡鸭鱼肉饺子米线等南北风味的中式菜肴应有尽有,牛排鹅肝龙虾日式料理意大利面等外国佳肴中的精品齐备。 世界各地的水果五颜六色流芳溢彩,红酒、可乐、茶水和现榨的果汁等饮料敞开供应。 近千平米的餐台大厅里, 色香味俱全的各种食品摆得是满满当当。 度假村的工作人员齐齐站在门口迎宾,年过半百的法国大厨戴着白色高帽操着生硬的中国话给食客拜年,祝愿大家吃好喝好过年好。 大过年的,在这里为住客服务,真是难为他们了。 住客男女老少拖家带口,找餐台,选菜品,忙得不亦乐乎。 过年的祝福声,孩子们的嬉闹声,还有亲友间相互劝酒的“说服”声,在餐厅此起彼落,充满着欢乐气氛。 餐厅边的小剧场里,大屏幕在播放央视的春节晚会,晚会没完又开始歌舞表演,不知是哪国的演员在音乐的伴奏下欣然起舞,把狂歌劲舞献给来此过年的观众。 还是不知道哪国的演员,搭起香槟塔,缓缓地注入香槟酒,酒液一层一层地灌满酒杯,引得观众阵阵欢呼。 夜半十二点,除夕的钟声敲响,度假村的炮仗烟花飞上夜空嘭啪炸响,住客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过来。 先是在室内隔着玻璃观看,后来嫌不过瘾,一起涌出玻璃门,伸起脖子顶着寒风 ,仰面盯着升起的烟花齐声喝彩。 烟火放完,又开始舞龙,一条打扮成红色的彩龙,随着锣鼓点游动四面。<br> 孩子们兴奋地跟着游龙边跑边喊叫,跳上舞台也载歌载舞。 年轻人还意犹未尽,又拉着我们去麻将室搓麻。 <p class="ql-block"> 直到眼皮往下耷拉才回房,回房前经过楼下的面馆,又去品尝夜宵,这里既有南方口味的桂林米线,又有北方人喜爱的北京炸酱面。</p> 这个大年夜过得充满欢乐,让人乐不思蜀。而且,这一切一切都不要钱,进度假村登记时,服务员很温柔很仔细地给你手上套了个纸质手环,从此在其内的所有花销再没人跟你要。但不要钱不等于免费,出村时那纸账单肯定是沉甸甸的,只是女儿不想让我们知道而已。 这个度假村,正像他们的广告所说,在桂林的景致中“坐拥800亩山水奇景”。 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艺术氛围”,虽在远郊却住客盈门。 围绕着小山的客房、餐厅、各种游乐设施, 分散点缀在800亩院落的山水之间。 院子里有可以散步的拱桥, <br> 有波光粼粼鸦鹊嬉戏的湖水, 湖畔有供人休憩的沙滩, 更有许多古木参天。 相互间往来都有电瓶车代步,哪怕一个人也是车接车送,还有“公共电车”定时穿梭其间。 这里的房舍建筑富有特色, 有的像是三角形胡乱堆砌, 也有的像一堆孩子的积木玩具。 <p class="ql-block"> 还有的横七竖八,仿佛是经历了地震。 </p> 有所供孩子嬉闹玩耍的房子, 外墙一面呈蓝白色, 另一面刷成橙色和灰色,很具儿童的灵动感。 客房的大厅,则是另一番景象, 四处摆放着造型独特的真皮沙发, 一个巨大的水晶球格外引人注目,映射着周围的景象闪闪发亮。 更有意思的是有座卫生间,被称作“水晶宫”。 它设在院内小山的喀斯特溶洞里,把里面打造成卫生间,白色的钟乳石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如同到了水晶宫,钟乳石的缝隙还有潺潺流水,引得住客需要不需要都“慕名”进去看看,卫生间成了观光景点(笑)。 度假村还提供单车和安全头盔,组织开展骑行运动, 许多家长带着小骑行者,兴致勃勃地骑着单车, 带着头盔,在林间湖边和桥上穿行。 度假村内最值得观赏的,是那个台湾人在愚自乐园时期搞的那些雕塑。 这些雕塑大约有几十上百座, 大部分是用花岗岩雕刻的, 少部分是用金属制作的。 <p class="ql-block"> 各具特色,千奇百怪,</p> <p class="ql-block"> 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偌大的院子里。</p> 密林中,草坪上,到处可见到这些很有艺术品味的作品。 雕塑的作者,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我想其中少不了名家巨匠。 可惜俺是外行,不懂那些作者及作品的成就,更遑论这些煌煌大作的内在含义了。 这座雕塑是英国人罗伯.沃德创作的,由黑色大理石做的三角锥顶着白色不锈钢的平衡杆,杆上左边是个方框,右边是个圆圈,中间是两个抽象的直立动物,说是表现平衡形式与体量的张力,呼唤观者由作品审视自身,由此取名叫《哲学雕塑》。 这个肯定是国人所做,五六只碗摞在一起,边上放把调羹,不知作者要传递的是个什么意思,我看到后的第一感觉是:饭碗要端在咱自己手中。 由台湾人创作的《龙袍》,青铜质地,布满花纹,观之有尊严高尚雍容华贵的感觉。 从地下冒出的手伸开五指 ,掌心中握着一团绿色植物,看去挺有意趣。 还有掌心相对的一双巨掌,在夕阳照耀下一明一暗分外显眼。 三根好似象牙的石柱,顶起扁圆形的石球,中间摆了个三角锥,看了半天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p class="ql-block"> 一个土包,下面是赭红色不规则石柱,上面是青白色不规则的石块,四面有尖锐的石刺,顶面长出一撮茅草,更看不出想表达个何种思想 。</p> 金属制作的雕塑更是多姿多彩,铁板镂空立在草坪上的这个戏曲人物,风姿绰约十分形象。 三个金属形象,女性婀娜多姿,男性孔武有力,第三个不知是个啥,是不是抽象地传达作者对人体的把握? 一堆扭曲成歪七扭八的钢条,让人领略到金属的坚硬与可塑。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到了桂林必游漓江。 过年的春节假期,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游客, 挤满了一艘接着一艘的漓江游船。 坐船观漓江,两岸的风景宛若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 只见船走景移,步移景换。 浓墨淡彩,九马画山,美不胜收。 这里的山山水水, 已经游览过多次, 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p class="ql-block"> 游漓江这天,江上飘来淡淡白雾,</p> 雾气中的水墨山水, 像是罩上一层薄纱, 越发显出曼妙青淡。 薄雾散后,又是山清水秀。 蓝天之下,江水碧,游船白, 山高水长,心旷神怡。 漓江上比“九马画山”更出名的景点,是印在20元人民币上的元宝山。 位于阳朔兴坪镇的元宝山,其山的高度和江水的宽度接近“黄金分割比例”,景观匀均协调,几十年来吸引了数不清的摄影人。 去年三月份,我们一行就是在江边台阶上,支着三脚架,再次拍摄了20元人民币上的景致,夜幕下的渔翁、渔船、渔鹰、渔火,留下了不少好镜头(见作者美篇“广西游摄之八桂大地”)。 游船在阳朔的码头停靠,下了船走几百米就是阳朔的西街。 究竟是游客想西街,还是西街想游客, 反正无论春秋,无论冬夏, 西街永远是游客满街熙熙攘攘。 当然,也有例外,这所“西街鬼宅”就鲜见光临。热闹之处做起鬼的生意,想来出这个点子的头脑不如游人的“闪亮”(笑)。 正值年节,街上传来阵阵锣鼓声,舞狮子的正挨个商户地表演、讨钱。 拍摄“公主照”的美女们, 一个个浓妆艳抹地留下倩影。 这位大娘,推磨不知疲倦,见过的都认识,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真人呢。 西街上的“大师傅啤酒鱼”名声不凡,前一年来时曾在最有名的这家店用晚餐品尝过。 我们生活在海边,吃惯了海鲜,啤酒鱼再有名进嘴的味道也不过如此。 倒是西街上的啤酒鱼餐馆开得满大街都是, 由“大师傅”开到了“喻师傅”,开到了“刘姐”“夏姐”, 都是啤酒鱼,可见生意之好,吸引着四面八方来的食客。 海蛎子在家乡不值几个钱,到这里也成了昂贵诱人的美味。 孙中山1921年北伐时,于11月29日抵阳朔,下榻阳朔小学。 在演说中赞誉“阳朔遍地皆黄金”。 他下塌、演说的地方都保存完好,并以此为中心辟建文化广场,树立起高大的铜像。 二十年前的2004年3月20日,张艺谋主创的第一个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在阳朔公演,开创了旅游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现如今已成为桂林阳朔的闪亮名片,每晚演出两场仍然一票难求,开演前奔赴剧场的大小车辆络绎不绝堵塞了交通。 这座剧场是露天的,舞台是1.65平方公里的漓江水域,背景是12个山头,两三千个观众席全部建在梯田上,600多群众演员全都是周边村庄的农民。 公演以来,共演出6500多场,观众达1600万,带动阳朔的GDP增长五个百分点,真正是“名利双收”。 在度假村过年时,再次观赏到“刘三姐”的精彩演出。 又一次聆听了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优美歌声。 桂林的山水在阳朔的夜空中,显得那样神秘那样优雅。 八天的桂林过年,转眼就过去了,闲散舒适的年过得真好。 (2024.7)